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

ID:9268521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5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_第1页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_第2页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_第3页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_第4页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2011年第l2期(总第198期)广西社会科学GUANGXISHEHUIKEXUENO.12.2011(Cumulatively,NO.198)[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1.12.028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李向南,连水兴(1.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何英的《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是一部具有很高理论素养的着作.该书着重分析了美国媒体名记,专栏作家与中

2、美关系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之间互动的情况,以建构主义结构互动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威胁论"为平台,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理论根源和规律.[关键词]畸变视镜媒体国家形象《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D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11)12—0115—03早在1922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李普曼就在其经典着作《舆论学》中提出了一个着名的命题: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李普曼认为,人总是要了解外界才能作出判断,形成意见,作出决策.可是,人毕竟不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神,匆匆一瞥就能看破一

3、切".因此,人们要"学着用他的头脑去观察他从未见过,摸过,闻过,听过,想过的大千世界.他会逐渐在他的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_lJ.这种"制作"出来的图像,就不等于是实际面貌,它"既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_2J.而在这个"虚构"图像的过程中,大众传媒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里,我们通常只能透过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现实世界.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研究更是表明:媒介并非镜子,即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实貌;说它是探照灯也许更准确,它照到的地方,可能是被与此

4、相关的特殊利益集团引导的,是被制造出来引起注意的假事件;或是被新闻工作者的传统,习惯和规则所左右,是被过分强调而也许并不重要的事件j.总而言之,新闻媒体成了人们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一个视镜.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国际问题越来越关注,媒体成为人们接受信息最便捷的途径,同时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最主要工具之一.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把媒体称为"软力量".他认为,在全球传媒时代,媒体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它可以让突发事件不致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危机;与此同时,它也可以使危机升级,毁灭现有的价值体系.在约瑟夫?奈看来,美国在冷战中的胜利和美国文

5、化与价值观念的全球化就是通过新闻,娱乐,广告这些"软力量"得以实现的J."美国之音"电台前台长马克?霍普金斯坦言:"在冷战以后,美国对外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所刻画的敌人及其理由,比如萨达姆和伊拉克战[收稿日期]2011—06—20[作者简介]李向南(1989一),男,浙江舟山人,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广告系学生;连水兴(1981一),男,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师,博士.115李向南连水兴/畸变的视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评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争,米洛舍维奇和科索沃战争,朝鲜和核武器,中国和持不同政见者,俄罗斯和民主建设工程,更不必说世界恐怖主义,部族屠杀,

6、大规模饥荒以及拯救儿童,统统与美国政府一个腔调"J.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成了美国塑造他者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这也是一个透视国家形象的视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视镜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畸变,人们透过这个视镜,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客观,真实,原生态的国家形象,而是一个发生了变异的形象.那么,什么是国家形象呢?管文虎等几位学者在他们合着的《国家形象论》一书中界定了这一概念:"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他们同时指出:"国家形象是

7、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r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国家形象"是指某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似乎是美国新闻媒体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美国媒体试图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在这种行为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机制?它们塑造这样的中国形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利害关系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关注的问题.何英博士的着作《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从一个较深的层面上解答了这些问题.众所周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