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ID:9726756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6

上传者:U-991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_第1页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_第2页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_第3页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_第4页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政治、心理和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其道德养成和科学三观的树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决定了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二者的结合点,保证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但笔者学校是一所完中,我经常去高中听课,会发现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教学中都无形脱离了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明明是初中已讲的内容高中教师还在讲,明明是初中已删除的内容高中教师却忽略了。如,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基本经济制度等等这在初中已学过,三个代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等内容在初中已删掉。但有些老师还是讲的不亦乐乎。如何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实现阶段与整体的统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自己的思考。一、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教学节奏的不同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初高中政治教学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初中远比不上高中,教师的教学也有快慢和粗细之分,教学上有一个深广度的把握问题,这一快一慢、一粗一细两对矛盾就很容易将初高中教学阻隔,加上各初中对政治的相对的不重视,学生认为是开卷考试也很不重视,在中考前政治课往往被别的主科挤占,政治老师靠边站,使初高中教学难以系统化,从而影响政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学习上难以适应。2.教学方法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以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高中政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这使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再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阶段就形成了一些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 3.中高考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即达标考试。因此,初中政治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上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的转向,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比前者高得多。因此,在初中所形成的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等学习方法在高中却行不通,导致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大不一样,便感到明显不适应,造成学习上的滑坡。4、教师不明确知识重复的地方,在教学时不注意取舍,从而让学生觉得高中政治教师是在炒剩饭,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上头,从而讨厌上政治课。现行的初高中教材没有一个很好的体系,存在较多的重复内容。比如:九年级政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与高中政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的趋势,人生价值及实现等存在交叉重复,在对这部份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取舍或拓展。再如八年级政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高中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存在上述情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高中教师没有静下心来看看初中教材导致 炒剩饭现象。二、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教师应研究课程标准,保障衔接课程标准是教学之纲,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为我们正确处理衔接提供了依据,教育者应充分研究课程标准。首先是要研究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二是要研究各学段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对衔接的要求,弄清课程标准是如何处理各学段的衔接的。三是要研究课程标准,明了新形势下各学段衔接的处理方向。只有吃透课程标准精神,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蕴含着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联系,把握住了这些联系,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衔接。1.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莫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2.课程的基本理念.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以生活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注重教学与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坚持正确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将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实现教学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开放性。3.能力目标。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面对实际问题,培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等。 4.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都要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环境意识,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要求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热爱生活、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一代新人;要求学生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是相一致的,区别在于阶段上的层次要求不同。因此实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体化是必然要求,也是可以实现的。<二>、教师应研究教材,处理衔接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是处理衔接问题的载体。1.研究教材的特点、编写策略如:基于生活提出问题;基于案例提供情景;基于活动强调体验,是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策略。这一教材编写策略,引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即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提炼观点。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注重从活动(生活实际)观点的编写策略。可见,教材的编写蕴含着对教学的要求,充分研究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编写策略,就能把握好各学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衔接。 2.研究教材内容,寻找衔接的切入口(1)由旧知引出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前所述,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有许多衔接点,对这些衔接点知识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注意由学生的已知引出新知,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层次的提高。钻研初高中教材,明确知识重复的地方,在教学时注意取舍,避免学生觉得高中政治教师是在炒剩饭,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上头,从而讨厌上政治课。交叉重复这部份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取舍或拓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高中教师只要静下心来看看初中教材就可以避免炒剩饭现象。(2)做好铺垫,循序渐进。应明确各学段的内容层次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衔接点的教学要注意防止拔高或降的现象。如果随意拔高教学要求,必然会使后一学段的教学与前一学段的教学发生重复,这既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筹备,从学生熟悉的知识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呈现有效拓展。<三>、教师应研究教法,实施衔接  教学方法是实施衔接的桥梁,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的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1.立足生活,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品德课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是,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政治课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是,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可见,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必须进行研究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使学生能适应各学段学习的重要方法。2.注重体验,强化实践   从教育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与自身意义关联的活动过程。思想品德课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课要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可见,体验、实践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共同要求,不同学段的体验、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可在前一学段体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发展。3.丰富载体,注重能力培养 思想品德课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有,体验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材料分析、讨论、小品、表演、活动、调查、访问、探究、收集资料、成果展示等成为教学上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要求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适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后一学段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前一学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得学生常处于适应过程,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将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实现能力培养的衔接,实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4.注重渗透,培养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教学的最终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都说明学生缺乏学科素养。例如:学生不能运用政治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不能运用学过的学科术语组织答案;对所学的学科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不能掌握学习本学科的特殊方法这就要求从初中开始,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初高中衔接才能完成的过程5.借助学生已有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增强学科的实用性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实际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学校、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打开思路,敢于运用综合的概念,将政治课教学融于学生已有的其他知识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如应用历史、语文等等学科知识,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科的实用性。<四>、教师应研究学法,促进衔接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所以研究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学法,有助于促进教学在各方面的衔接。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高中:结合相关内容,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指由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积极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从而能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应用。<五>、教师应研究评价,实现衔接   评价是引导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初、高中学生在同一学科学习过程的评价应注意其连续性和整体性,从而体现学科的特点及科学性。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对评价的共同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3.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考试、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六>、教师应研究课程资源,挖掘资源衔接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初、高中教学目标、内容的联系性,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1.教师资源。初、高中教师各具教学所要求的素质,应相互交流,探讨教学的层次要求和衔接问题,寻找富有共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初高中教师资源互补。2.实践活动资源。广义的实践活动既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这些活动资源在初高中都具有,相比较而言,高中在课堂上的活动资源运用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初中的活动资源。因此初高中应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阶段选取相关资源,既能避免同一资源在同一个内容中的重复使用,又能实现阶段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总之,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是一个系统问题,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是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新课题,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如学校安排老师进行初高中跨年段上课,初高中老师互相听课、交流、了解初高中教材教法的变化等。更需要政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去实践,初中老师多去了解高中政治教材,高中老师更应该主动去学习、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初高中政治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师生都应适应这个变化。政治教师更应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并在教学上做适当调整,使学生能更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只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去探索,一点一滴去积累,我们一定能摸索出一条既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能与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相衔接的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