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总结

模糊数学总结

ID:25858514

大小:180.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模糊数学总结_第1页
模糊数学总结_第2页
模糊数学总结_第3页
模糊数学总结_第4页
模糊数学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糊数学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F集合1、F集定义设论域U上给定了一个映射A:U→0,1u

2、→A(u)则称A为U上的模糊(Fuzzy)集,A(u)称为A的隶属函数(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2、F集的截集定义设A∈F(U),λ∈[0,1],记(1)Aλ={u

3、u∈U,A(u)≥λ}称Aλ为A的一个λ截集,λ称为阈值(或置信水平);(2)Aλ={u

4、u∈U,A(u)>λ}称Aλ为A的一个λ强截集。3、F集的模糊度定义若映射d:FU→[0,1]满足条件:(1)当且仅当A∈P(U)时,d(A)=0,(2)∀u∈U,当且仅当A(u)≡1/2时,d(A)=1,(3)∀u∈U,当B(u)≤A(

5、u)≤1/2时,d(B)≤d(A),(4)A∈F(U),d(A)=d(Ac),称映射d为F(U)上的一个模糊度,d(A)称为F集A的模糊度。该定义给出了关于模糊度的4条公里,它们所反映的现实是:条件(1)表明普通集是不模糊的;条件(2)和条件(3)表明,越靠近0.5就越模糊,尤其是当A(u)≡0.5时,是最模糊的,这时Ac(u)=1-A(u)=0.5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是最难决策的;条件(4)表明F集A与其补集Ac具有相同的模糊度。二、F模式识别1、典型模式识别系统2、F集的贴近度定义设A,B,C∈F(U),若映射N:FU×FU→[0,1]满足条件:(1

6、)N(A,B)=N(B,A),(2)N(A,A)=1,NU,∅=0,(3)若,则,则称N(A,B)为F集A与B的贴近度。N称为F(U)上的贴近度函数。贴近度是对两个F集接近程度的一种度量。3、F模式识别原则F模式识别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方法,按“最大隶属原则”归类,主要应用于个体的识别;另一种是间接方法,按“择近原则”归类,一般应用于群体模型的识别。3.1最大隶属原则设Ai∈F(U)(i=1,2,…,n,)对u0∈U,若存在i0,使Ai0(u0)=max{A1(u0),A2(u0),…,An(u0)}则认为u0相对地隶属于Ai,这就是最大隶属原则

7、。适用于F集A只含有单一因素。3.2择近原则设Ai,B∈F(U)(i=1,2,…,n,)对u0∈U,若存在i0,使N(Ai0,B)=max{N(A1,B),N(A2,B),…,N(An,B)}则认为B与Ai最贴近,即判定B与Ai为一类。该原则称为择近原则。适用于F集A含有多个因素。4、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直觉法、推理法、F统计法、三分法、二元对比排序法、F分布、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若将隶属函数的确定转换成一系列参数或系数的最优化过程,则目前已有的许多经典优化算法和群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鱼群算法、免疫算法等)都可以运用。4.1二元对比

8、排序法通过两两比较(二元对比)确定U中各元素关于F集A的相对隶属度值或优先级,进而确定F集A的隶属函数,具体方法包括:相对比较法、择优比较法、对比平均法等。4.2F分布在客观事物中,最常见的是以实数R作论域的情形。把实数R上F集的隶属函数称为F分布,常见的F分布包括:矩形分布与半矩形分布、梯形分布与半梯形分布、抛物型分布、正态分布、哥西分布、岭形分布等。三、F关系与聚类分析1、F关系的定义设R是U×V上的一个F子集(简称F集),它的隶属函数确定了U中的元素u和V中的元素的关系程度,则称R为从U到V的一个F关系,记可见,F关系R由隶属函数所刻画,即U×V

9、上的F集确定了U到V的F关系。反之,F关系也是U×V上的一个F集。因此,所有从U到V的F关系的集,可记为F(U×V),而F(U×U)表示从U到U的F关系,即表示U中的二元关系。2、F矩阵定义设矩阵则称R为F矩阵,为F矩阵的元素。特别的,若满足,则称R为布尔矩阵。由此可见,F矩阵与普通矩阵形状一样,不同的是F矩阵的元素都是[0,1]中的数。对有限论域U={u1,u2,…,um},V={v1,v2,…,vn,},若,则F矩阵表示从U到V的一个F关系,或者说一个F矩阵确定一个F关系。3、λ截矩阵设,记其中则称Rλ为R的λ截矩阵。若记则称Rλ为R的λ强截矩阵。

10、λ截矩阵Rλ表示λ截关系,即,有截矩阵必是布尔矩阵。4、F关系的对称性和自反性4.1F关系的对称性定义1设,则称为R的转置矩阵。其中(i=1,…,m,j=1,…,n).定义2设,若R=RT,则称R为对称矩阵。定义3设,而,则称RT为R的转置关系,即,定义4设,则称R具有对称性(即是对称关系)。可见4.2F关系的自反性定义1若,则称R为U上的自反关系;若,则称R为自反矩阵。定义2若,有则称I为恒等关系。显然,5、F关系的合成设。所谓Q对R的合成,就是从U到W的一个F关系,记作。它的关系程度是当,记6、F关系的传递性定义1设,如果那么称R是传递F关系。可见

11、,。定理1R是传递的F关系的充要条件是定义2设,如果(1);(2)Q是任意传递F关系且。则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