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ID:10103460

大小:38.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5

上传者:U-4187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石柱县2009年社会事业发展调研报告(初稿)社会事业调研组(2009年12月)按县委部署,社会事业调研组于11月中旬对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体来说,全县社会事业发展良好,教育体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社会事业发展的主流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回顾成绩,总结经验,助推明年发展2009年,全县社会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本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原则,务实创新,呈现出“四个大”的良好态势。(一)教育体育事业大发展一是义务教育成果不断巩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93%,初中阶段入学率98%,初升高就读比例达89%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81%。二是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完成了10所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完成中央投资项目“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筑面积16788平方米,完成投资1700万。西沱中学创建重点中学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并计划将其高、初中分离,进一步扩大全县高中教育规模。三是教11 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继续推行“阳光招考”,公开选招79位新教师。今年石柱有4项课题研究成果分获市政府第三届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四是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举办学校运动会60场。3所学校被确定为市级实验学校。建成石柱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研究专题网站,开展网络教学研究,其经验在全市推广。五是职教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职高教育与普高教育协调发展,重视师资建设和招生工作,目前已累计投资2700万元。并争取到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县职教中心种植专业实训基地项目。(二)医疗卫生事业大扩展一是推进“健康石柱”建设。圆满完成我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11月中旬,我县以91.62分通过市初保委验收。逐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覆盖面,对全县3560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实施了基本医疗服务。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截止10月,儿童规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8.11%。关注特殊群体,为5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实现农村孕产妇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住院平产全免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4.2%,孕产妇死亡率为零。二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3个医疗机构进行迁建,新建14个乡镇卫生院。狠抓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今年全县各级医疗单位继续推进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县人民医院创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通过验收。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卫生人才远程培训工程”,培训基层卫生人员295人。实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11 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派出支医人员30人。县人民医院引进研究生1人,县中医院留住研究生1人。四是巩固“新农合”医疗制度。2009年,全县参合农民429611人,达96.61%,在全市排名第十名。(三)人口与计生工作形势大转变一是完成人口计生事业历史性转变。2009年末,全县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从改革前期的5.8%降到1.78%,人口出生率从70年代初的49.22‰下降到11.4‰。实行计划生育至今,全县累计少出生36.3万人。二是创新工作体制。出台了鼓励公民主动申报人口基础信息奖励办法,在部分乡镇和直报村开展试点。联合县卫生、公安等部门出台了加强出生人口登记管理的意见,建立了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信息交换机制;统考分离改革去年获全市创新奖,计划生育“一章制”服务管理模式,流动人口“网状式”、“双向互动式”管理模式成为全市看点。三是助推“健康石柱”建设。为所有乡镇配备药具柜,药具发放服务网点增多、渠道更畅通。(四)文化事业水平大提升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县图书馆投入使用,文物库房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启动剩余17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二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利用节庆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三是城乡文化互动得以加强。开展了以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双送”)活动,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表彰为“双送”活动组织工作一等奖。四是文艺精品创作成果显著。今年,我县摄影作品《早春二月暖洋洋》参加重庆市第十三届三峡11 艺术摄影联展获二等奖,本县文艺工作者的多部小说、诗集获得出版。五是文化产业和非遗工作再上新阶。广电网络资源整合工作已经启动,《石柱县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方案》已起草完成。全面完成全县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六是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开展了网吧、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全年无不良事件发生。二、抓准问题,找准病根,促进明年发展(一)各级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是部分部门、乡镇对社会事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引导不力,具体工作中,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的现象。二是群众参与社会事业建设的意识淡漠,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除参加与其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新农合”的积极性较高外,其它基本无积极性。此外,小部分群众生育观念相对落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压力仍较大。三是考核力度不够。在考核机制中,除人口和计生工作因实行“一票否决”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外,其余工作考核力度不够,教育体育、卫生、文化因未全面纳入县上考核,这是部分乡镇、部门对社会事业工作不够重视的原因。(二)人才队伍缺乏一是社会事业工作普遍缺乏专业人才。目前,全县体育专业人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招录人才不易,由于我县各方面条件有限,招录难度大。另一方面留住人才更难。二是社会事业工作编制不足。众多单位由于编制不足,人员缺乏,造成很多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三是文化人才队伍“短腿”现象11 严重。年龄结构老化,业务能力不高,专干不专等现象较突出。(三)经费投入不足一是教育经费不足。县教委自2007年启动了28所寄宿制学校建设,但资金紧缺,目前存在2191万元的缺口。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绩效工资发放困难,教育配套资金未落实,望县委、县政府予以解决。二是公共卫生投入配套经费不足。社区卫生服务由于投入不够,配套经费未能划拨到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三是文化经费不足。目前,实际下拨到乡镇的建设资金仅有19万,而各乡镇在建设中每个需40余万元,存在20余万元的资金缺口。(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亟需加大目前本县教育设施较差,中小学办学容量不足,普职学生比例不合理。教育资源紧张,新建县城初级中学已迫在眉睫。全县缺乏体彩卖场,没有一座地方标志性建筑,没有一个电影放映场所和室内文化表演场所。县文化馆、图书馆面积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场馆建设要求。部分乡镇文化站至今还未启动。三、把握“四个坚持”,完善“四个措施”,加速明年发展(一)坚持完善制度措施,健全管理机制要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必须在制度措施与保障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工作管理制度,落实长效保障机制,不拘一格引进和提拔人才,将社会事业工作纳入县上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加大宣传,浓厚社会事业齐抓共管氛围。(二)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并重,解决人才队伍缺乏问题11 一是做好社会事业工作专业人才的招录工作。要面向全国招录社会事业工作人才,缓解目前人才缺乏状况。要促保“引得进、留得住”。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已有专业人才工作水平。要加强社会事业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促使已有人才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三是保证社会事业专业人才特别是文化专干“专人要专”。建议县上出台政策,保证社会事业专业人才在编在岗。(三)坚持增加预算,专款专用,解决目前经费不足问题一是县上增加社会事业经费预算。目前,教育体育、卫生、文化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建议县上今后予以倾斜。二是保证专款专用。要切实做到社会事业各项工作专款专用,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四)坚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问题一是加快建设教育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县职教中心,立即恢复南宾中学迁建和太白岩中学重建工作,新建县体校训练场地、体彩卖场和一所县城初级中学。二是加快建设文化配套公益设施。建设一座地方标志性建筑,一个电影放映场所和室内文化表演场所。改扩建县文化馆、图书馆,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场馆要求,加快县文管所文物库房和乡镇文化站建设进度,保证明年3月基本建成、6月全面完成。四、明确思路,确定目标,谋划明年发展(一)2010年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思路2010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和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整合资源,促进我县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11 (二)2010年社会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统筹资源,增强合力,重点突出职教工作,推进健康石柱建设,加快建设渝东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县,推动社会事业工作有机融入全县经济发展全局,为建设渝东枢纽门户和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服好务。(三)2010年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工作1.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完成职教中心扩建第一期工程并积极推动第二期续建,力争2010年高一学生入校。完成中职招生2000人以上,培训农民工5000人以上。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争取高考上重点本科250人以上,高考升学2400人以上。全年举行4次大型赛事,完成五个行政村的体育设施配置,在县城建成1个国民体质监测站,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2.全力实施健康石柱工程,健全区域卫生体系做到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7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60%。为全县的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四苗”全程接种率达98.5%以上,其它疫苗接种率达到市上规定指标。将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到200/10万,防止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全县大范围内流行。3.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做好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工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力争全县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78%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5‰以内。11 4.围绕县上中心工作,加快建设民族特色文化2009年的民族文化县建设工作主要围绕县上中心工作,重点抓好做好特色旅游文化、文化创新工作,要体现民族特色,吸引旅游投资。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活动范围,加强文化品牌特别是“秦良玉”和“苦文化”系列品牌打造。(四)2010年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主要措施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教办学水平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职教中心建设,争取进入国家“千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加强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建设与实训基地的有效结合,为地方培养实用人才。二是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做好中职生招生工作,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引导初中毕业生向职业学校分流,同时加大对生源买卖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招生计划。积极开展职业学校与县工业园区企业的互动,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全县职业教育发展壮大。三是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充实骨干师资力量,着力做大做强一职中与职教中心的电子专业,服装专业。同时兴办相应的生产实体,走产、教、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提高品牌专业的品牌效应。四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五是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利用一职中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强与县劳务经济局、劳动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联系,向待业人员开展“定单式”实用技术培训并安置就业。11 2.全面推进健康石柱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健康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在各社区和各乡镇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二是不断加强传染病管理力度。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重点做好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普种工作和儿童免疫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品牌辐射作用。整合卫生资源,依托县人民医院技术力量对各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改造,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四是逐步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和技术准入规范,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规范医疗流程。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两级卫生组织整体服务效能。五是大幅提高“新农合”监管效益。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与农村医疗救助无缝衔接,强化新农合民主监督,健全监管机制。认真落实“新农合”公示制度,督促并确保各定点医疗点月补偿及时、公示规范。3.坚持基本国策,科学统筹人口问题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模评优、录用聘用晋升以及推选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环节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坚持财政对计生投入年增长14.6%的市定目标。二是推进公共决策统筹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党政、部门、计生三线工作职责,加强对县直部门、乡镇、村社区三级目标管理,强化乡镇、村社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人口与发展统筹规划、综合决策机制。11 4.抓好民族文化建设,推进民族特色文化县建设一是围绕县上中心工作,坚持全局观点,用“一心两点”布局,做好文化活动大文章。“一心”即以县城为中心,组建一支专业演出队伍,打造一台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综艺文化节目,聘请市级以上专业人员进行高水平、高起点、高规格的创意策划。“两点”即以西沱和黄水为重点。在西沱以职教、普高教师为主体,以社会团体为辅助,财政适度投入;在黄水以旅游开发企业为主体,吸纳社会文艺骨干。在两个重点乡镇分别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文艺演出队伍,开展经常性的文艺表演活动。二是围绕旅游核心工作,用“以一拖二”筹划,做好引导工作。围绕旅游核心工作,为旅游服好务,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文化共赢。“以一拖二”就是要切实转变和规范文化部门,变具体操作为文化活动策划,变到景观演出为指导业主提高文化竞技水平,实行一个工作人员指导一家或两家酒店、景点等企业的文化策划和指导,解决文化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缺位”和“越位”问题。三是围绕文化创新工作,用“人无我有”谋划,做好创意文化大文章。明年力争完成“六个一”创意文化工作:一是完成一部电视连续剧——《秦良玉》的摄制;二是以长篇小说《川鄂边游击队》为原本,启动一部影视剧本改编创作;三是打造一台民族特色歌舞节目;四是启动一部以黄连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创作;五是在《龙河文艺》小报的基础上,扩容改版,将其办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刊物;六是收集、整理50首经典民歌,制作一张石柱民歌歌碟,力争在市级以上媒体播出。四是围绕文化项目工作,坚持“保开”观点,做好招商引资。继续做好非11 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传承和保护工作,力争在2010年新申报国家级非保项目1个,切实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坚持“以抢救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辅”的指导思想,多措并举加强对我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