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

ID:1108546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上传者:U-991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_第1页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_第2页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_第3页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_第4页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论文内容摘要: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迎来了艺术设计的新时代。应时代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转变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前进的方向,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内容摘要: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迎来了艺术设计的新时代。应时代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转变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前进的方向,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模式观念更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总之,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于创意的设计,人类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不断被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甚至达到离开设计便无法生存的地步。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世纪,设计本身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将成为一种历史沿革的文化。因此,我们称这个世纪为“设计文化的时代”。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或是否自觉,它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推动着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宏观环境的新特点对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从政治、思想、理论、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提供保证。但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应当看到,当前设计艺术和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文理结合,人文、社科已成为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这已成为未来专业改革的趋势。因此,专业上要进一步拓宽,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面广、应变能力强的人才,已经成为20纪的必然趋势。目前,社会对设计艺术人才的需要,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国家对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人才,首先就要转变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从设计艺术的人才模式来说,就要把现在比较单一的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转变为进行知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把专业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即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厚基础、宽知识、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的意识。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的素质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才有更高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高科技的兴起,要求人才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基础和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加强与国际接轨,要求人才对世界文化有更深入了解和批判吸收的能力。总之,教育要为现代化服务,教育思想首先必须现代化。在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就世界范围来看,著名学科教育的发展都强调其特色性,结合中国的国情,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才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和其他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多民族性,决定了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特定性。我们不能无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去完全接受和模仿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而是应积极地去创造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一、积极引进并消化发达国家的设计教育模式毋庸置疑,我国近代高校设计教育的产生和近几十年的变化、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西方及日本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影响,特别是在最近的2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的打开,西方和日本的各种不同的设计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不断传入我国。确实,这些都给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一些推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西方和日本的设计教育的历史缺乏一种系统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对他们近现代学校设计艺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各国设计教育思想、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影响等史实了解甚少,所以在面对不同国家的各种设计教育思想理论和经验时,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借鉴,于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甚至“牵强附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我国设计教育研究领域的力量相对薄弱,这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加剧了我国设计艺术教育领域的混乱局面,影响了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总之,引进是对的,但我们必须进行消化,在消化当中有效地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建立中西融合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二、“尊重传统,把我们的国粹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中去” 从文化的观点看,人、社会和自然构成了一个世界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任何民族的造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在造物的同时也确定了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形成了独到的艺术风格和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出不同社会结构影响下所产生的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它包括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模式,培养出自己的设计师,就必须正确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观”。三、结合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人文背景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每个地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如何结合地方特色优势,发展地方经济,是我们形成设计教育特色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无论是教育部属的高校,还是地方属的高校,很重要的一点是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基础,即就是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必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服务。特色的建立必须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拿宁波和上海两城市作一个比较,宁波是一个以轻工产品、纺织服装、商业为特色的港口城市,是一个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则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在高科技和信息行业方面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上海又是重商业区。所以就发展工业设计艺术教育的特色方面,宁波的工业设计教育应以轻工业产品等小型产品的开发为其特色的一部分,而上海则应以高科技和信息产品的开发为其特色。当然,一个地区特色的涵盖面是相当广泛的,不像上述例子那样简单,这需要我们的设计教育者对地区特色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抓住高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以地区特色作为高校设计教育特色形成的一个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地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一个双赢的关系。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方式。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发展经历了“工艺美术教育到艺术设计教育” 的历史沿革。如果说工艺美术教育是以工艺美术行业的技艺传统、生产工艺、创作设计传统,发展为一条教育主线的话,那么设计艺术教育将是以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与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的。或者说,是以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为主线的。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没有行业之分、没有创造与设计活动的新旧之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人的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如果说工艺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这前后两种教育模式之间有所区别的话,那只是前者是以一种纵向的、行业的划分为基础的,后者则是以一种横向的、行为方式的区别为研究前提;前者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后者是一种动态目标的培养方式;前者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后者是人才素质的培养。不言而喻,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当是仅仅为某一行业,或某一生产领域服务的教育手段,而应当把重心放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与确立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方式与文化理想的高度。设计艺术教育不仅是高等艺术院校内的事业,而应当是社会的一项教育事业。怎样通过好的设计来真正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与生活方式,怎样通过好的设计来促进社会健康、合理的发展;怎样通过好的设计来实现更多的人的创造力的开拓;实现更充实,更完美,更理想的人生,这是开创中国设计艺术教育新的思考。当前,在我国设计艺术的起步既面临社会经济起飞的时机,但同时也就伴随着设计教育定位中的某种被掩盖的倾向。人们感觉到大学生的人才素质在不断下降,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很低的水平,显然经济问题、能力问题是当前社会中最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自然要减少。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种种变化在设计教育中的反应。其实,从宏观上教育应是一种社会行为,不能仅仅是一种经济操作。即使是设计教育这样的,与社会生产与经济有密切关联的教育领域,教育也仍然应以文化传承的目标为第一责任,只有把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思考与人类对于’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思考的大主题结合起来,才能从中真正求得21世纪艺术教育的新起点。很显然,要实现设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 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抛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自然的全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而要形成这种充满人文理性的文明观和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自然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侧重于教人求真;人文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理论体系,更多地教人求善求美。人文科学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服务于社会,能为学生启示方向、陶冶情操,帮助他们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个人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当然,我们谈论人文精神,需要持一种实质性的、基本的、确定的内容,我认为这一点内容是通过我们的设计艺术实践活动、实现对人的真正关怀,包括社会对人的关怀、人对人的关怀,人对自己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一个公正合理和尊重人格的社会,人与人的关怀体现了对真、善、美的生态环境的追求,人对自己的关怀表现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人文修养。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如果没有一点这样的内容,也很难称它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纵观世界各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历程是与各个国家文化、经济的背景相关联。英国的设计教育比较注重英国市民消费文化传统的传承;德国设计教育富于理性设计传统的特征;法国设计教育呈现着一种融艺术精神于一体的特色;而日本设计教育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因而与企业及市场经济的相关性则更为明显。但总的发展方向上,各国设计教育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内涵。我们应从世界各国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吸取历史经验,站在更高的基础上把握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前进的方向,找到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前进的方向,找到中国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