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ID:12325557

大小:69.8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6

上传者:jjuclb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_第1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_第2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_第3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_第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BFNY-AXGL-004-2016-B/31总则1.1目的为强化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丰能源”)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范围、方法、步骤,危险源涉及更新的具体要求,确保各级、各类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制度。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宝丰能源、宝丰能源控股公司、子公司及受托宝丰能源管理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1.3术语和定义1.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1.3.2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1.3.3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又叫做“危害因素”。1.3.4危险源辩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3.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1.3.6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1.3.7可容许风险:根据本企业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1.3.8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安全的条件和因素。1.3.9相关方:与本企业的职业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12- 1.1.1三种时态1.1.1.1过去时态:以往遗留的职业安全问题和过去发生的职业安全事故。1.1.1.2现在时态:现在正在发生,并持续到未来的职业安全问题。1.1.1.3将来时态:将来可能产生的职业安全问题,如新项目带来的、法规变化带来的和不可预见的职业安全风险。1.1.2三种状态1.1.2.1正常状态:指固定、例行性的且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1.1.2.2异常状态:虽在计划之中,但不是例行性的活动。1.1.2.3紧急状态:突发性的灾害情况。1.2职责1.2.1化工/煤炭管理部1.2.1.1组织制定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标准。1.2.1.2负责指导所属各单位辨识和确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源,协助制定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1.2.1.3负责参与编写公司级应急措施,对所属各单位Ⅰ、Ⅱ级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审核。1.2.1.4负责组织编制、审核、下发公司危险源汇编手册。1.2.1.5监督检查、考评所属各单位危险源管理执行情况。1.2.2项目管理单位1.2.2.1负责指导、审核所管辖建设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2.2.2负责参与编写公司级应急预案,对所辖建设项目Ⅰ、Ⅱ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进行审核。-12- 1.1.1.1监督检查、考评所辖各单位危险源管理执行情况。1.1.2各单位1.1.2.1负责组织本单位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1.1.2.2负责编写本单位Ⅰ、Ⅱ级重要危险源应急预案和对Ⅲ、Ⅳ、Ⅴ级一般危险源的应急处理、管控措施。1.1.2.3制定本单位重要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并报化工/煤炭管理部审核。1.1.2.4对本单位危险源汇编手册培训、执行、监督检查及更新。2管理内容与要求2.1工作流程(详见附件1)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策划、组织和准备。2.2.1化工/煤炭管理部组织制定下达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计划、方法及标准。2.2.2各单位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计划、标准和方法,组织辨识评价本单位危险源并分类制定应急预案、应急处置、管控措施。2.2.3化工/煤炭管理部参与审核各单位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2.2.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价,及时补充更新。2.3危险源辨识2.3.1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公司生产及相关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外包工程的施工活动、临时工作人员以及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生产与检修交叉作业);过去、现在及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三种状态;防火防爆、防电伤、防机械及坠落伤害、防尘、防毒及防化学伤害、防噪声及振动、防暑、防寒及防潮、防电离辐射及电磁辐射、水害顶板等类型。-12- 1.1.1危险源辨识方法:1.1.1.1询问和交流;1.1.1.2现场观察;1.1.1.3查阅有关记录;1.1.1.4获取有关信息;1.1.1.5基本分析法。1.1.2危险源辨识依据:1.1.2.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与其他要求;1.1.2.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1.1.2.3事故、事件记录,不符合发现;1.1.2.4内部审核和安全大检查的结果;1.1.2.5类似企业曾发生的事故与事件的信息;1.1.2.6来自员工或相关方交流的信息;1.1.2.7组织的设施、工艺过程和运行活动方面的信息:现场计划,工艺流程图,危险物料的库存清单,毒理学资料,监测数据,作业场所环境数据。1.1.3各单位对本单位所涉及的所有作业和管理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确定作业活动,辨识危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后形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1.2风险评价2.4.1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辨识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2.4.2风险评价级别定性或定量判别的依据2.4.2.1规定和其他要求;-12- 2.4.2.1企业的方针、目标;2.4.2.2事故、事件、不符合项和预防措施记录;2.4.2.3检查/审核结果;2.4.2.4相关方要求;2.4.2.5类似事故、事件信息;2.4.2.6与企业的设施、工艺流程和运行活动有关的信息;2.4.2.7半定量评价(LEC法,D=LEC);2.4.2.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1.1重大危险源的确定1.1.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应判定为重要危险源:1.1.1.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规定的;1.1.1.2相关方有合理要求的;1.1.1.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控制措施的;1.1.1.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没有适当的控制措施。1.1.1.5依据LEC法判定风险等级在Ⅰ、Ⅱ级危险源。1.2辨识与评价结果2.6.1各单位根据辨识的危险源及确定的重要危险源,形成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一览表》,重大危险源报报化工/煤炭管理部审核、下发。1.3风险控制1.3.1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原则1.3.1.1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最后考虑采用个人防护用品。-12- 1.1.1.1对于不可容许风险,需增补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容许的程度。1.1.1.2对于可容许风险,需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不断监视,以防止其风险变大至不可容许的范围。1.1.1.3风险控制措施应与本单位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应。2.7.1风险控制的策划2.7.2.1对Ⅰ级风险,立即停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报化工/煤炭管理部。2.7.2.2对Ⅱ级风险,制定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预案等,报化工/煤炭管理部。2.7.2.3对Ⅲ级风险,能整改的立即安排整改。因故不能整改的,本单位制定整改计划。2.7.2.4对Ⅳ、Ⅴ级风险,本单位要继续监控,防止其发展为不可容许的风险。2.7.2.5对潜在的风险,各单位制定应急预控措施,进行应急控制。1.2效果跟踪2.8.1化工/煤炭管理部组织对公司危险源采取的危险控制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如未达到预期效果,责令相关单位进行原因分析,重新制定危险控制措施并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2.8.2如责任单位未按管理方案要求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化工/煤炭管理部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整改。2.8.3危险源的控制实施四级(公司、厂矿/公司、车间(区队)、班组)监控。1.3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的更新2.9.1当发生以下情况对危险源要重新识别、补充和评价:2.9.1.1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改变时;2.9.1.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生产条件变更。-12- 2.9.1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危险源,应及时填写危险源辨识清单,编写防范措施,进行有效管控。2.9.2化工/煤炭管理部充分听取有关单位或人员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安全管理实际效果将制度修订建议,对本制度进行修订。1.1检查与考核2.10.1化工/煤炭管理部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10.2违反本制度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考核。2附则3.1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3.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3.3附件附件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流程附件二:危险源辨识方法——基本分析法附件三:LEC评价法附件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附件五: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一览表-12- 附件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流程开始开始组织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潜在风险制定应急措施继续监控危险重要风险可容许风险制定目标制定措施制定方案培训事故发生继续控制,防止扩大运行控制应急处理评价结束Ⅲ级Ⅰ、Ⅱ级控制有效未得到控制-12- 附件二:危险源辨识方法——基本分析法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介绍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有害因素具体、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行业的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可用于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二、按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职业病处理和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10大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化学性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12- (2)参照《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三、本制度规定方法为便于实施危险源辨识和统一管理,各单位危险源辨识过程中,统一参照《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进行分类。-12- 附件三:LEC评价法LEC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法——半定量,用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公式是:D=LEC其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L的取值参考E的取值参考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完全可以预料(会发生)10连续暴露6相当可能发生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可能发生,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发生的可能性小,属于意外2每月一次暴露0.5很不可能发生,可以没想到1每年几次暴露0.2极不可能发生0.5非常罕见的暴露0.1实际上不可能发生C的取值参考为: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对人身)100大灾难,30人以上死亡40灾难,10至30人以上死亡15非常严重,3至10人死亡7严重,3人以下死亡3重大,重伤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轻伤)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对设备)100设施损坏,损失达10000万元40设施损坏,损失达5000至10000万元-12- 15设施损坏,损失达1000至5000万元7设施损坏,损失50至1000万元3导致机组停运或造成设备一类障碍1造成设备二类障碍D的取值参考为:分数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Ⅰ级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修改Ⅱ级70-160显著危险,需要修改Ⅲ级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Ⅳ级<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Ⅴ级根据“LEC”法确定的D值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危险级别的划分(见下表):D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其危险Ⅰ级160~320高度危险Ⅱ级70~160显著危险Ⅲ级20~70一般危险Ⅳ级<20稍有危险Ⅴ级-12- 附件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JL-BFNY-AXGL-001-2016填表单位:区队/车间:班组:序号岗位(工种)作业活动(设备、场所)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时态状态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控制措施实施限期LECD等级18 编制:批准人:时间:填表说明:1、“岗位(工种)”按各单位需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岗位填写,如“炉顶工”、“叉车司机”、“压缩副操”等2、“活动设备设施场所”按岗位任务所要进行的活动及相关的设备、设施、场所填写,比如“储罐区”、“装煤机”等3、“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尽可能以短语表述,比如“叉车超速”、“物资码放过高”、“加油机漏油”等4、“可能导致的事故”是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包括20项: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挤、压、撞、倾覆等);3)机械伤害(绞、碾、碰、割、截戳);4)起重伤害;5)触电(含电击);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空堕落;10)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坍塌和土石方等);11)冒顶片邦;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15)燃气爆炸(包括粉尘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物爆炸、炉堂钢水爆炸);19)中毒和窒息(包括燃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20)其他伤害(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凡不属于前19类的均归属于其他伤害,但须在括号内注明具体事故)。5、“时态”包括:过去(G)、现在(X)、将来(J)三种。过去是指过去的设备、设施、工艺等遗留下来的危险源,需要考虑的是它的残余风险;现在是指现在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或状态,这类危险源也有可能持续到将来;将来是指将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或状态,包括工艺变更、使用新材料、新设备,也包括季节气候的变化(比如冬季结冰、夏季高温等)。6、“状态”包括:正常(Z)、异常(Y)、紧急(J)三种。其中正常就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或状态;异常就是指设备检修、设备停机、设备关机等异常活动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或状态;紧急就是指压力容器减压阀失灵、动用明火、金属切割产生的高温焊渣、突然停电、设备突然故障停机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的紧急情况时的危险源。7、“危险等级”是指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危险源评价的结果,比如:I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II级: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III级:显著危险,需要整改;IV级:一般危险,需要注意;V级: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8 注:1)V级危险源属于可容许风险,I级、II级、III级、IV级危险源属于不可容许风险。2)此过程必须有对LECD的具体打分、计算、对照的具体过程,否则很容易导致较大的评价偏差。8、“控制措施”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培训和教育。要根据各危险源的评价等级来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不能千篇一律,没有侧重、没有区别。比如对于V级属于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教育培训、班前会强调”等措施加以控制;对于I级、II级、III级、IV级属于不可容许风险的危险源,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技术措施,从硬件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要考虑在安全管理上明确要求、及时检查、惩前毖后,最后再考虑安全教育和培训,让相关人员认识这个危险源及其可能造成的伤害,并知道如何预防这种伤害。9、“实施期限”是指发现该危险源后开始实施控制措施的期限。要根据“危险等级”以及危险源的“时态”、“状态”等来确定,比如“现在”就存在的“I级危险源”应“立即”实施控制措施,对于“现在”就存在“II级危险源”应在“一周内”或者“几月几日前”实施控制措施,对于“III级危险源”应从发现该危险源时“一月内”或“两月内”实施控制措施,对于“IV级、V级”危险源按计划培训教育或在班前会上强调等。18 附件五: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一览表JL-BFNY-AXGL-002-2016填表单位:区队/车间:班组:序号岗位(工种)作业活动(设备、场所)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责任单位班组监控部门实施期限18 编制:批准人:时间18 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