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

ID:12362960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_第1页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_第2页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_第3页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_第4页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第3卷第3期2007年7月沈阳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ocialSciences)VoI.3NO.3JUI2007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鲍小蕾(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异军突起,并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文化之间找到一种更适合于被世界所接受的文学表达方式.评论界,文艺界纷纷投身于"寻根"之列,可仅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便如昙花一现,其原因在于寻根者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其出发点是矛盾的,其态度是模糊的,其选择又是片面的.关键词:寻根文学;传统文化;困境;"根"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7(2007)03—0407—03一,向传统文化回归时出发点的困境可以说寻根文学的产生是源于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艳羡.1985年,中国的文学作家都在急切地上下求索并寻找出路,正在此时由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所着的《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这对同样有着百年落后与抗争历史的中国作家的刺激是相当深刻的.于是他们在还没有弄清楚他"根"与己"根"的区别时,就急匆匆地想通过同样的回归传统,回归本土走向世界.1984年12月,韩少功,李杭育,阿城等在杭州召开了"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会议,在这次会议中达成了"寻根"的共识,1985年正式提出"文学寻根"的口号,这时的寻根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把自己带向世界的工具与手段,而并非旨在寻找传统文化之"根"本身,从而陷入走向传统与走向世界两种纬度之间的困惑状态,他们认定《百年孤独》就是利用传统得到世界认可的,所以也这样做了.可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部分: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可以说寻根者们从楷模那里总结出来的走人文艺现代化的途径首先就是有失偏颇的.于是《爸爸爸》《小鲍庄》还有"商州系列"等等作品中都大量冲斥着魔幻主义的色彩,一味地躲在"地域之远""时代之远""心灵之远"lJ中自由地编织来自传统的故事,却终因没有学到西方的真谛,缺乏作者价值观和时代意识,从而使文本没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其实在对西方的盲目艳羡下走向传统,再通过传统走向世界,不仅是对传统的不尊,也奠定了其出发点在理论上的困境.寻根作家绝大多数都有过知青经历,如:王安忆,收稿日期:2006—12—15作者简介:鲍小蕾(1983一),女,合肥人,硕士研究生.韩少功,钟阿城等等,面对"寻根"的倡导,知青群体是慌乱的,因为在人生的光辉岁月里,他们的宝贵时光大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上山下乡,融人乡村,进行劳动.由于知识,文化教育的缺乏,所以总有些底气不足.于是在"寻根"的大旗下,这些知青只能回头去找 自己熟悉的与"根"有关的东西,因为寻找不同从而方向不同.一部分人回头去找他们上山下乡生活过,劳动过的那片土地,那些村落,那些人群,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这类知青群体中都曾经有由"伤痕"走向"反思"再走向"寻根"的过程,同样的对象,同样的作者,态度却在潜隐的变化,由最初的激烈的控诉,变成模糊不清的叙述,短短几年,变化是否太快?是盲目跟从西方也好,是因为艺术自觉也罢,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们同样是困惑的.马尔克斯是热爱马康多那个小镇的,可是这类知青作家群体,他们走过伤痕走过反思,再怎么去热爱呢?没有热爱的情感底线,怎么走向世界?而另一部分人则把传统文化的"根"扎向了自己的故乡,如贾平凹,张炜,他们对故乡是热爱的,却因为没有历史厚重感而显得单薄,同时尽管他们与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但是因为身处城市,从乡村进入城市,面对崭新的世界,他们如同海绵一样积极地吸收来自城市的现代的东西.这一特定的时期,寻根者是无法真正做到回到"根"本身.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寻根者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是相当模糊的,是介于批判与认可之间的暖昧状态.在激越的情绪中,1985年一批文人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探求之?408?沈阳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第3卷中,想建立起一种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所倡导的"思维的优势和审美的优势",从而在民族文化这片土壤中滋生出一种新生的力量."审美的优势"与"思维的优势",成为两种不同的逼近传统文化的向度. 走向"审美的优势":寻根者通过一片不存在或者在回忆中理想化了的土地去赞扬人性美,构建出和谐而有审美意味的境界,走入了沈从文式的文艺思路中.可是有过现代或西方思想浸染又历经过重重困难的中国当代作家们,怎么能构建出一片纯美的乌托邦?怎么不去怀疑他们笔下的美?比如:《棋王》表面上是在构造一种理想人格,有着老庄的适得逍遥,有着常人没有的和谐心态.可是当我们站在阿城的角度再来靠近王一生这一人物时会发现,作者"我"始终是与王一生这一理想人格体现者有着一定的距离.从火车上的初次相遇时"我"说的话,再到"作品的中间部分,"我"一再强调为王一生那种自然老庄式人格所折服,但更多的是为他能在吃与棋之间寻求一种心理的平衡而叹服.那是个饥饿的年代,人们的关注点都放在最为基本的温饱问题上,这也是知青作家作品共性,而只有王一生这个特例能够把物质的匮乏转移到其他方面,从对"吃"的欲望悄悄平落在"下棋"这一欲望中,实现欲望的转移,这是让人特别是身处饥饿的知青们所惊叹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棋王》不完全是在说一个老庄式理想人格,更多的是在说一个吃与棋之间的和谐人格的故事,而非完全在于传统文化本身.同时就算像作者一再强调的那样,是与传统有关的,可是在作品的结尾,作者还是流露出了怀疑的态度,纵使赞扬了"家破人亡,平了每Et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Jo7"可也同时质疑"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o7",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审美的优势"时也是困惑的.同样的还有汪曾祺,邓友梅,何立伟,郑万隆,张锐等,他们想挖掘出传统文化 中美好的一面,可是受过启蒙教育的他们明白工业文明的侵蚀无处不在,在"葛川江"系列中,"最后一个渔佬儿"中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工业文明挤压下美好人性走向末路.民主与科学教育不可能让寻根者们陷在文化的保守主义小农经济中.在对乡村和乡土文化的赞扬时,对其落后,陈旧,丑陋的一面,寻根者们没法不去忧虑,痛恨,反思.这种尴尬的两难处境使走向"审美的优势"的人们既坚决,又犹豫.而另一部分同样走向传统的寻根者,却直接看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画面,贫穷,落后,愚昧,所以这部分人开始从"思维的优势"传统文化突进.所谓"思维的优势"即指一种带有情感性的原始的思维方式."今天的中国人习惯于把理性当作唯一思维轨迹,而将直觉的感知塞在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_3J''所以在这部分作家的作品中都强调感知力和原始人性,塑造的主人公都是缺乏理性的,叙述时不追究事件的前因后果,也很少理性思索人生命运,并直接将方向引进楚文化,感官神秘及宗教中去,这也是寻根者面对愚昧落后的记忆中村落,唯--Big找到的表达方式,也是能更好的与"根"性联系起来,并走向世界的最佳方式.可当面对他们自己创作出来的主人公时,他们自己的态度也是模糊的.比如《爸爸爸》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用原始思维状态生存的,无现代文明侵蚀的,感性思维方式的,几乎与世隔绝的荆楚蛮荒之地——鸡头寨.在这篇文章中能看到楚文化的流长,能看到《百年孤独》的影子,这里人与自然相互感知依存,原始的思维方式贯穿在始终,可是作者的态度呢?作者用墨最多,最能体现原始思维方式的非丙崽莫属,他没有正常的语言能力,在作者笔下一会是被欺负的对象,一会是被崇拜的对象,一 会又成为人们同情的对象,可见作者本人态度也是模糊的.同样的还有《老井》《古堡》等.在这一走向的作家群体中,他们同第一个群体一样,无法克制自己理性思维以及对工业文明认可的存在,所以无法回避在书写传统的感知原始的"思维的优势"时,自己也陷入到手足无措的境况.所以不难看出韩少功提出的"思维的优势和审美的优势"都在寻根者的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审丑与审美的二元背反律中走向无尽的迷惘.三,寻根者笔下传统文化的片面性什么是中国文化之"根"?这是一个关系到寻根文学全局的关键所在.和寻根者的宣言不大相同,正是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思想和汉民族大传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桥梁.儒道佛是密不可分的,三者互补构成了中国从士大夫到文人再到平民百姓的精神结构.儒学注重人的心性,讲究做人,礼仪,讲究次序,是一种大到国家4,fU家庭的家国同构形式下,人要人世所要具备的心性修养方式,这里有士大夫的情结所在.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当这种人世态度面对现实受到挫折时,在没有两重世界化解痛苦时,人们找到道家,投入其中,也幸好有道家才避免了中国文人的"疯"与"自杀",道家是一种适得逍遥的隐士情怀.可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仿佛走在两种极端,而佛教的传人及其本土化,让人们可以在两重世界里,既能讲究人世做第3期鲍小蕾:从寻根者关照下的传统文化出发——论寻根文学的困境?409?人,又能讲究心性修养,既注重人类正常的欲望,又在无我无常中不溺于欲望,介于儒与道之间,并与两者共 同形成一种圆满的价值框架.中国古代乃至现当代国民无不受到三者的影响,中国人的家族观,伦理观,文人的人世或逍遥态度,中国人的儒雅气质及乡间的佛教观,甚至于迷信色彩,都是正统文化的"根"须所在.仅把非正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是相当片面的."'丙崽'不是中国传统的人格类型,'渔佬儿'也并非工业文明的人格取向,传统文化的积淀物也不是'捞渣','王一生'更像披着老庄外衣的时代逃难者",这种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特点的片面的"根",怎么走出去?中国文化之"根"是以儒道佛为主流,非正统文化为辅的博大精深的融合体,而仅局限于"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风俗习惯,性爱方式_4J''上,这本身的对"根"定位就是片面狭隘的.寻根困境不仅在于对传统文化选择的片面,还在于在写作过程中,对业已介定的文化的"根"的进一步片面化.无论是《受戒》《小鲍庄》,还是《大淖纪事》《爸爸爸》,最能吸引人眼球的是千奇百怪的民风民俗,京味津味秦川大地湖南湘西的风俗,应有尽有.以及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具有原始生命力的人群,他们或仁,或义,或丑,或愚,都贯穿在浓重的风俗之下.汪曾祺在《中国寻根小说选》的序文中说:"寻根小说十分注重对风俗的描写,几乎无一例外",风俗的确重要,但一旦被无限放大到最让读者关注的地方,也是耐人寻味的.其实民风民俗只是传统文化在民间投下的班驳的光影,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寻根作家几乎都依靠的是中国民俗来引人人胜,通过民俗的怪奇与现代文明下人类正常想象中的差异来博得喝彩,这是片面的.而且塑造的人物也是片面的,在寻根作家返回根,返回直觉,返回原始时,让我们看到了太多凶残,顽劣,贪婪, 苟且的人及人性.这也许不是他们的初衷,但却是事实所在.综上所述,寻根者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其出发点是矛盾的,其态度是模糊的,其选择又是片面的.这三点的局限性,使寻根者面对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之"根"时漏洞百出,使其无论是在理论与实践,还是主观与客观之间有许多困境,导致这一思潮的最终消失.如今提及其困境,并非要责难对方,只是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制约中,文学该往哪走,这个问题不但是20世纪80年代应当思考的,也同样是我们当代文人应当思考的问题."寻根文学"是仓促的产物,同此后的先锋小说一样都是面对这一问题所产生的思考,只是一个向后走向传统,一个向前走向现代,其实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而已.一部走向世界的作品一定要有自我的特色,而这里的自我,就是自己国家的精神特色,中国文人爱走极端,非贬即褒,面对我国传统文化,我们也许要更客观一点.这种冷静客观态度也许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参考文献[1]刘忠."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J].河北学刊,2006(3):132.[2]阿城.棋王[M]//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5.[3]李杭育.文化的尴尬[J].文学评论,1986(2).[4]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2.Takingmeasuresfromthetraditionalcultureconcernedbyroot'_.seeker——Discussiononthedilemmaofroot—seekingliterature BAOXiao—Iej(CollegeofLiterature,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Abstract:Inthemiddleof1980s,root—seekingliteraturerosesuddenly,wantedtofindoutakindofliteratureex—pressionmodewhichcanbeacceptedbytheworldbetweentraditionalandmoderncultur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CriticsandliteratusstartedtOseekroot,buttheyseemedasaflashinthepan.Itisbecausewhenroot—seekersfacedtraditionalculture,theirstartsareambivalent,attitudesarefuzzy,andchoicesareunilatera1.Keywords:root——seekingliterature;traditionalculture;dilemma;roo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