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

ID:13992826

大小:1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上传者:U-4648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_第1页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_第2页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_第3页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_第4页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教学目的:1.学会在物理问题的分析中重视物理情景的分析,明确每一物体的运动情况;2.物理答题规范的培养与指导;3.与弹簧连接类物体的运动情景的分析,动量、能量相关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物理情景的分析方法2.分析过程中突出的物理问题中的“三变”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在今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力学和电学知识所占比例高达85%,越来越突出对物理的主干知识的考查。在力学主干知识的考查中,能量与动量又永远是考查的重中之重。一.弹簧基础知识弹簧类弹力:大小:F=kx(在弹性限度以内);方向:沿弹簧轴线而指向弹簧的恢复原状的方向二.弹簧问题中的能量与动量分析BA图1请学生看物理教材(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10页“思考与讨论”: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机械能是否守恒?说明理由。例1:如图1所示,若木块的质量为M,子弹的质量为m,弹簧为轻质弹簧,子弹以速度v0射入木块B后能在极短时间内达到共同速度。求弹簧可能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分析: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最容易怱略的就是的在A、B的碰撞过程中存在能量的损失。运动情景分析:过程一:子弹A射入木块B的过程;过程二:子弹A和木块B一起压缩弹簧,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减速直线运动。对子弹A和木块B构成的系统,在子弹A射入木块B的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设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有:①对子弹A、木块B和弹簧构成的系统,从子弹射入木块后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系统能量守恒,有:②联立①②两式得: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小结: BA图2P例2:如图2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导轨上,弹簧处在原长状态。另一质量与B相同滑块A,从导轨上的P点以某一初速度向B滑行,当A滑过距离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不粘连。已知最后A恰好返回出发点P并停止。滑块A和B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求A从P出发时的初速度。(2004年广东卷)分析:此变式的物理情景较复杂,注意分析物理过程,再针对不同的过程选择恰当的规律列式。过程一:对滑块A,从P到与B碰撞之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滑块A与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①过程二:滑块A与滑块B发生碰撞,由于碰撞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A、B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A、B碰撞后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②过程三:A和B一起压缩弹簧直到A、B速度变为零,然后A、B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一起返回,直到弹簧恢复原长。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B的速度为,在这一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始末两态都为零,对A、B和弹簧,由能量守恒定律得③过程四: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A、B分离(为什么?学生讨论),A单独向右滑到P点停下;以后只需分析滑块A的运动情况。对滑块A,在A、B分离之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匀减速运动到P处停止。由动能定理得④图33x0AOx0联立①—④,得:小结:例3: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如图3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底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1997年全国卷第25题) 分析:本题涉及两个物理过程,第一过程就是m下落与钢板的作用过程,第二过程就是2m下落与钢板的作用过程。第一过程包括:自由落体、碰撞、振动3个过程;第二过程包括:自由落体、碰撞、振动、竖直上抛4个过程。此题涉及的物理过程有4个,用到的物理规律和公式有4个,它将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交替使用,可以说是一道考查考生能力的好试题。设物块与钢板碰撞时的速度为,对物块,在下落过程中,由自由落体公式,得①设表示质量为m的物块、钢板碰撞后一起向下运动的速度,因碰撞时间极短,系统所受外力远小于相互作用的内力,符合动量守恒,对质量为m的物块和钢板,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②设刚碰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当它们一起回到O点时,弹簧无形变,弹簧势能为零,根据题意,由机械能守恒得③设表示质量为2m的物块与钢板碰后开始一起向下运动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则有④设刚碰完时弹簧势能为,它们回到O点时,弹性势能为零,但它们仍继续向上运动,设此时速度为,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⑤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都是,故有⑥当质量为2m的物块与钢板一起回到O点时,弹簧的弹力为零,物块与钢板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g,一过O点,钢板受到弹簧向下的拉力作用,加速度大于g,由于物块与钢板不粘连,物块不可能受到钢板的拉力,其加速度仍为g,方向向下,故在O点物块与钢板分离。分离后,物块以速度v竖直上升,由竖直上抛最大位移公式得⑦联立①—⑦式得: 即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距O点的距离。小结:BA图4PC课后思考与讨论:在光滑水平导轨上放置着质量均为m滑块B和C,B和C用轻质弹簧拴接,且都处于静止状态。在B的右端有一质量也为m的滑块A以速度向左运动,与滑块B碰撞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粘连在一起,如图4所示,求弹簧可能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和滑块C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析:首先A与B发生碰撞,系统的动能损失一部分;C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加速,A、B在弹力的作用下减速,但A、B的速度大于C的速度,故弹簧继续被压缩,直到A、B和C的速度相等,弹簧的压缩量达到最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后,C继续被加速,A、B减速,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达到最大,同时A、B分离。设A、B碰撞之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A、B、C三者达到的共同速度为,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的速度为,C的速度为.对A、B,在A与B的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①对A、B、C,在压缩弹簧直至三者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②A、B、C系统的能量守恒,有③联立以上三式得对A、B、C弹簧组成的系统,从A、B碰撞后到弹簧再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动量、能量守恒,有:④⑤联立④⑤得C的最大速度为三.弹簧专题总结:1.关键:物理情景的分析2.突出一个字——“变”:“变”:变换研究对象“变”:变换研究过程“变”:变换物理规律 力争做到灵活选择对象,灵活选用规律,快速准确求解。3.常用规律:①力的观点:牛顿运动定律②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③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预祝各位同学在2008年高考中取得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