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考查试题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

ID:15245994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_第1页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_第2页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_第3页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_第4页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务谈判考查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课程考查审批表课程名称商务谈判教师姓名易兰兰考查日期2013.12.29学生所在专业会展策划学生班级考查方式:论文考查内容(可附试题):根据已学习的商务谈判相关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商务谈判方面的论文参考题目:1、浅谈商务谈判策略的运用2、谈判气氛的营造对谈判的影响3、探讨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4、浅谈商务谈判中的僵局处理技巧5、商务谈判中主谈人的角色及素质要求要求:(具体格式见附表)1A4纵向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行距为20磅2宋体,标题3号字,正文5号字33000字以上考查标准

2、(可另附纸):出勤20%平时表现+作业20%期末考查60%总成绩=出勤+平时表现+作业+期末考查教研室意见签字:年月日系(部)意见签字:年月日注:此表一式三份,教研室、系(部)、教务科各存一份。评分标准(1)优秀(90分以上)选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字数、体例、格式符合规范要求;观点明确、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材料充实;观点或论述有创新,作者有较强的综合归纳和分析能力(2)良好(80~89分)选题具有针对性,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字数、体例、格式符合规范要求;观点明确、主题突出、论述充分、结构合理、层

3、次清楚、能借鉴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论证;观点或论述有新意(3)中等(70~79分)选题具有一定针对性;字数、体例、格式符合规范要求;观点较明确、主题较突出、论述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能借鉴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论证(4)及格(60~69分)选题偏大或偏小,主题和中心不太明显;阐述较空泛,观点和分析缺乏新意;对理论和实践价值不大;虽不构成抄袭,但明显由几块材料堆砌而成,语言、材料、观点未经个人消化。(5)不及格(60分以下)选题不当,主题和中心不明显;阐述空泛,观点和分析无新意;没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抄袭他人作品。

4、格式:1、题目:2、摘要3、关键词4、正文5、参考文献2013-2014第一学期《商务谈判》结课论文题目:完成人:班级:学号:完成时间:浅谈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三号黑体居中)河北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会展策划2011级1班王振华(五号宋体居中)摘要: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融合性,非线性化,无结构性,相互交涉性,可编辑性,实时性等特点。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又利于信息的存储利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200~400字,五号宋体)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网络;课件;资源共享(3~8个,五

5、号宋体)1多媒体的教育特长(小四号黑体)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1.1多媒体的特性(顶头,五号,黑体)1.1.1融合性(顶头,五号,楷体)多种符号系统的融合是多媒体的特性之一,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区别于过去媒体符号系统的单一性或复合性.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不是将符号系统叠加,而是具有整体性的融合……1.1.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因为多媒体是在超文本,超媒体软件支持下发

6、展起来的.而超文本,超媒体的独特性则在于它是一种符合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联系的非线性化的信息系统……1.1.3相互交涉性过去除电话以外任何一种媒体其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不具备对话的功能.即使PC机的人机对话也局限于文本和符号,而多媒体则不一样……1.2多媒体的教育特长1.2.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WWW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1.2.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多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因为多媒体具有非线性

7、,无结构化的特性,具有一种任意想像的存储扩充器的功能,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1.2.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参考文献[1]李宝敏,王吉庆.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5):21-22[2]谢幼如.《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M].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2:79-81[3]金振坤.对中小学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http://www.cbe21.com[4]黄兴无.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www.k12.com.cn[5]钟玉琢,沈洪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

8、.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6-60[6]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福建教育》.2000(3):35[7]财团法人日本视听教育协会主编.《在日本教育方面的多媒体发展小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5[8]沙莲香.传播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