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数学笔记: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

strongart数学笔记: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

ID:15502028

大小:99.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strongart数学笔记: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_第1页
strongart数学笔记: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_第2页
strongart数学笔记: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strongart数学笔记: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现代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很多人想必都知道,现代数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抽象,已经远远脱离了原先的直观意义,那么它是如何达到这个抽象境界的呢?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公理化,它不只是对既成成果的总结,而且还是创造新概念的一个动机。公理化方面的最常见的版本就是从性质到公理,先发掘某个问题的典型性质,然后把它当成公理,这样就得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可以包容更多具有此性质的对象。我们对乘法进行公理化,就可以得到群的概念,要是再引入加法,那就可以得到环。事实上,几乎整个抽象代数都是公理化的产物,它把公理当成

2、通常的数学对象来处理,反倒是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可像泛函分析这样的学科,恰恰位于公理对象与具体对象之间,因此我们经常在这两个方面徘徊。比如说对于一个Hilbertspace,当它无穷维可分的时候,既可以作为一个可数集上的抽象Hilbertspace进行处理,又可以用它的模型l2来替代。公理化在升华数学概念的时候,常常会丢掉一些不便处理的东西。这里我以度量空间作为例子做个说明,它实际是距离这个概念的公理化,把非负、对称与三角性这三个典型性质直接定义为公理,但作为公理化的度量空间是否包括了所有的距离呢?请看一

3、个单位立方体,取不共面的两条棱,它们所在的直线间的距离是1,再找第三条之间与它相交(或者充分靠近),显然这里直线之间的距离并不满足三角不等式!仔细体会一下的话,可以发现度量空间中升华出来的距离只是点点距离,而不能包含集合之间的距离。事实上,数学概念的公理化过程在不断升华的同时,也在不断抛弃一下枝节概念,前者使得数学思想具有更多的普适性,但后者却使得数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窄。一般而言,高层次的理论常常不是完全包含低层次理论的,常常表现为后者的一个局部深化。这里我们有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公理化方法的初步成果就是

4、模型数学,假若它自身得到发展或者是与数学体系中的其他结论取得联系,那么其价值就能够弥补在这个过程中的损失,否则就可能陷入到死胡同之中。公理化思想在现代数学中无处不在,不仅性质可以升华为公理,甚至一些简单的计算结论也是如此。在初级的代数拓扑书中,一般都要求计算一些同伦群,然后自然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样的群G可以作为一个复形的n维同伦群呢?答案是任何这样的群都可以,于是就定义出Eilenberg–MacLanespaceK(G,n).一般说来,新定义的公理化概念总是不能自然嵌入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因此就

5、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符号,然后逐渐来认识这个老外。就这样,在高级的代数拓扑书中,经常就是直接用K(G,N)进行讨论的。假若你还不熟悉这个代数拓扑,那么可以回想一下对π的接纳过程,只是这里的公理化色彩并不是太浓重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得到计算结果,特别是像求积分,解(微分)方程之类的逆向运算,大多数情况都不能直接得到结果。对于那些不是太重要的结果,就不必专门创造新符号了,这里我们又遇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对容易解决的情形,一般可以提供体系化的方法(比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稍微难一点的,提供一些通

6、用的技术(比如分部积分法);更难一点的,就专门提供表格查阅,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近似计算;还要难一点的可能目前尚未解决,也就是所谓的开放性问题(比如反向Galois问题),最后用来封顶便是所谓不可能定理(比如一般五次方程无代数解)。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逆运算的不可能性是一个遗憾,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假若所有的概念都能够用公理化方法升华,这未免也太平凡了一点啊~综上所述,公理化方法本质上就是反向思维的一种模式,假若这样反向思维结论完备,那么就能够得到高层次的概念;假若其结论不怎么完备呢,所得到的就

7、是已经解决或者是尚未解决反问题,这也使得数学中的理论与问题得到了统一。本文作者Strongart是一位自学数学的牛人,现在他依然努力坚持自学数学,似乎又有了新的突破,还录了一些数学专业教学视频放在网上。然而,他却一直没有收到专业人士的邀请,至今只能依靠网络书店购买书籍,无法获取海量的论文资料,也没有机会和一流的学者们交流,最后只能走上娱乐拯救学术的道路,这不论对他自己还是对中国的数学事业都将是一个损失。这里我希望一些有识之士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一下!欢迎大家二次分享此文档,请注明文档作者Strong

8、art,欢迎访问Strongart的新浪博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