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

ID:18718918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0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_第1页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_第2页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_第3页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_第4页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探讨田泽(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常州,213022)刘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南阳,473132)摘要: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是解决我国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文章探讨了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及其动因,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八项对策。关键词: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经济安全战略定位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油气资源维系国家安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资源的生存与发展,国务院已经把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研究和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对国家石油安全应责无旁贷、承担重要义务。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要尽可能多地获得海外石油资源,分享国际油气资源,对内则要保持石油价格的稳定,尤其是在油价波动时,国有石油企业要起到稳定油价波动的作用。另外,作为石油战略性产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乃是中国石油石化集团拓宽生存空间、谋求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1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性及其动因1.1国家经济安全情系石油企业(1)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是解决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石油进口量均占年消费量的20%以上,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我国2003年的石油消费量估计要超过200Mt,我国到2005年石油消费需求为260~270Mt,供需缺口约为100Mt,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37%,到2010年估计要消费300Mt以上,供需缺口约为150Mt,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45%。另外,我国的GDP将以7%~8%的速度增长,预计原油需求将以4%的速度增长,而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只有2%。需求与供应差距很大,未来石油资源的相对不足,将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走出去”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是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内在驱动力。为此,应加快实施资源国际化战略,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跨出国门,开拓国际油气资源市场。(2)随着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影响加剧,“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也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对石油的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国民经济对国际油价的波动将会更加敏感。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分析,未来10年内,随着我国进口原油数量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GDP增长速度的影响逐步增大。据测算,国际油价波动对2000年GDP增长速度的影响是1997年的24.28倍。2010年国际油价波动对GDP增长的影响是1997年的31.88倍。因此,从国家石油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应高度重视我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而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正是国家石油安全措施的重中之重。1.2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廉价自然资源和国际比较经济利益,是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内在动因(1)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是我国石油企业适应中国加入WTO后新的竞争环境,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入世”后我国将按WTO要求承诺减让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给予外国公司石油石化产品贸易权和分销权,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将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跨国公司将利用“入世”的条件,凭借其在资金、管理、技术、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上的优势,倾力打入中国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为目标,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展开竞争,“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甚为明显。为此,我国企业只有竞争,别无退路可言,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真正与这些老牌的世界石油公司相竞争和较量。(2)获得稳定的油气供应资源,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是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根本动因。就油气资源而言,由于其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布局上的极不平衡性,形成极大的国际比较利益差距和巨大的获利空间,尤其是中东海湾地区丰富的油藏和极低的开采成本,更加大了这一差距。海湾地区成了商家必争之地,成了石油大亨和跨国巨头们角逐的对象,同时,海湾地区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极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我国石油企业应紧紧抓住我国“入世”带来的国际市场机遇,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跨国经营,扩大商品销售、获取廉价自然资源和国际比较经济利益,最终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2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石油企业就开始探索国际化经营的路子,“国际化战略”作为石油企业的三大经营战略提出并实施。1993年,我国石油企业中标秘鲁塔拉尔六、七区块项目,实现“走出去”零的突破。之后的十年间,中国石油(CNPC)的触角迅速伸及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加拿大、泰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苏丹项目是中国石油目前为止最大的海外合作项目。1997年,CNPC接管了苏丹的部分作业权,并铺建了一条长1506km的石油管道。另外,还与苏丹合资兴建了喀士木炼油厂项目。同年,CNPC购买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的股份。在委内瑞拉,CNPC建立了中国石油在中南美洲的第一块重要领地。2002年4月,CNPC出资2.16亿美元收购了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油气资产。2003年5月13日,CNPC又在阿尔及利亚阿德拉尔省油田开发、炼油厂建设和经营、销售项目中中标。目前,中国石油共执行了24个海外项目,其中油气项目20个;海外原油作业量21.23Mt,份额油量10.18Mt。2005年其海外合作油田产量将达35.00Mt。中海油(CNOOC)的海外战略主要是依靠跨国并购实现的。最重大的举措的是斥资6亿美元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在印尼的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它为中海油带来4000万桶的净权益原油产量,并使其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之后,中海油与印尼东固气田结成上游产品分成伙伴,并签署了25年期的液化天然气(LNG)销售与购买协议,合同金额达85亿美元。我国石油企业在参与国外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获得了国际化经营的一些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已形成中东—北非、中亚—8 俄罗斯、南美三大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战略区域。2002年,中石油共从海外获得8.5Mt份额油。预计到2005年,中石油可拿到15Mt份额油,中石化可拿到3Mt份额油。我国公司通过积极参与俄罗斯以及沙特、阿曼、也门、阿联酋在内的许多中东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实现进口原油的“多源化”和多元化。也为进一步向国外拓展业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规模、渠道、市场、经验和国际化人才等方面,还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均无法与世界大石油公司相抗衡,要打破现有的资源垄断竞争格局,从中分得油气市场的“一杯羹”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对此,我国企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竞争储备,作好打“硬仗”和长期“作战”的准备。通过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目标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巩固现有成果,稳妥推进,分步骤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3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八项对策3.1要强化国际化经营、遵从国际惯例的理念,明确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发展中,石油企业的国际化尤为明显,由于资源和市场分布的高度不均衡,使得石油开采的争夺从来就是全球化、超国界的。世界大石油公司无一例外都是跨国公司,它们是世界500强的排头兵和领先者。国际卡特尔、“石油七姐妹”等跨国公司和国际财团都无一例外地把海外市场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我国加入WTO,意味着世界上135个成员国同时向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打开了市场进入的大门,因此,我国国家石油企业绝不能满足于在国内当“油老大”,“吃皇粮”,而应彻底改变观念,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敢冒风险,敢于出击。就国际化经营而言,石油企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跨出国门的第一步上,要打破原有的单向交往格局,即单一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或劳务输出,而应该大胆借助加入WTO所形成的世界范围资源大配置、大流动的机遇,积极运筹,力争到其他国家直接从事油气勘探、生产与销售,在全球范围内谋求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次,要强化遵从国际惯例的理念。加入WTO,意味着实行国内外市场的对接,这样,国际经济对我国企业的约束大大增强了。因此,石油企业要摒弃自己在国内竞争中的种种不规范做法,而是要按照WTO规则,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国际惯例,并贯穿到自己方方面面的经营管理之中,诸如公平竞争观念、尊重知识产权观念、依法经营的观念等等,在跨国经营中既要遵守规则不犯规,又要善于利用这些惯例与规则来进行自我保护。3.2进行正确的目标市场定位,明确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方向和目标科学的市场定位是石油企业开拓市场并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为此,应作好油气资源市场分析和预测,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目标市场定位。全球油气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根据有关资料对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产量、消费量的统计分析,中东地区拥有世界最为丰富的油藏,几乎占据全球资源的半壁江山,就原油储量而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原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6%,储采比达到73.5,比世界原油总的储采比高出32.5,资源优势非常明显。1999年OPEC成功地限产保价也再次证明了OPEC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美国《油气杂志》预测,2000-2004年OPEC原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将保持在42%左右。因此,中东国家是世界许多跨国石油公司目标市场的首选,当然,其资源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从地理细分因素分析,中东地区内部油气资源的分布也不平衡,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又是油气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最好;其他国家资源条件则相对差些。8 另外从石油劳务市场需求分析看,中东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劳务市场,其中沙特的外籍劳工总数约为350万人,伊拉克的外籍劳工总数约为130万人。这些国家的石油工程承包主要集中在炼油厂建设、石化厂扩建、石油生产设施安装等方面。中东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未来的中东石油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大量的施工作业力量,因此,中东是一个很大的石油勘探开发市场。我国石油企业分别以各种经营和贸易方式参与了中东市场的工程承包和施工作业,取得了一些成效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其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也是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市场。其中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里海地区已成为一个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油气盆地之一,可开采储量为130亿桶,有“第二海湾”之称。里海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勘探投资新热点,北里海勘探开发项目的竞争正日趋激烈,如果我国石油企业在此区域建立稳固的市场立足点,将会提供巨大的储量增长潜力和预期的远景产量,其意义非同寻常。第三个有储量增长潜力的地区是非洲和拉美,非洲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贝宁等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产油大国。拉美的产油大国是委内瑞拉和秘鲁等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一些石油企业参与了非洲和拉美的市场竞争,取得一些收效。油气资源的地理细分是市场细分最重要的变量因素,以上所做的目标市场细分只是粗线条的、轮廓性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即把某一整体资源市场再细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通过市场细分,然后再进行市场定位和战略部署。就国际油气区域市场看,我国石油集团已初步形成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三大海外战略区域。为了更有效地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我国的三大石油集团必须结合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在充分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地理条件、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市场细分,应该讲,资源条件好的一些地区,早已被大石油公司所瓜分,我们只能扬长避短来选择适合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市场。3.3确立我国石油企业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方式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由原来单一的进出口贸易转向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为此,开展跨国经营应采取以下多种合作方式:(1)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限制和非关税壁垒,我国企业可采取本地化策略,即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或合作方式,这不失为占领该国市场的有效途径。有些东道国的石油公司技术落后、经验不足,但他们有本地优势和灵通的信息渠道,且熟悉作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利用技术优势和施工经验与之联合投标,组织施工。这种方式东道国政府乐意接受,不仅可以提高中标率,而且还可以掌握东道国石油公司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商业惯例、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有利于今后开拓市场。(2)与有经验的跨国石油公司联合。我们在国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参与国际投标,尤其是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可与有经验的国际大石油公司联合投标或组队施工。这种方式有利于学习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施工经验、技术和管理标准,积累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也有利于扩大对外影响。(3)开展合资经营,拓展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即双方合资建立新公司,负责勘探、采油、运输、炼化、销售,按所占股份的多少分享利润,承担责任。中国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和炼化方面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也是适用的,这样有可能直接介入东道国的石油上、下游工业的某些环节,取得东道国的各方支持,以技术、设备入股,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合作。除此之外,我国石油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技术授权、工程总承包、国际分包、交钥匙工程和国际BOT(build-operate-transfer)等多样化方式,多渠道、多环节和多方位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3.4实施资本运营战略,通过上下游一体化介入国际市场(1)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通过产权买卖“走出去”。8 所谓横向一体化也即指发生在国际间的企业兼并和收购,其实质是产权买卖。在企业国际化竞争中,较之产品经营和生产经营,产权经营是高层次的。在国际油气资源市场上,对资源开采权的竞争实质上是与产权的竞争密切相连的,产权买卖是以股权交易为核心的资本竞争,产权的国际化竞争是最为明显、最为深刻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只有全方位地参与国际产权市场竞争,才能有效地参与获取资源控制权的竞争。产权买卖的运营方式是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所谓产权买卖就是收购、参股、兼并国外企业产权,参与国际招投标、拍卖等形式将部分国有资源勘探开发权卖出,也可以允许外资收购或参股国内企业产权。通过产权买卖,将产品、项目、劳务和资本相结合,将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贸易与合资、合作、国际招投标等跨国经营相结合,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多样化、多元化和多渠道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本国际化经营的整合。(2)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通过并购国外油气勘探开发公司,提高上游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是实现石油企业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最佳整合。纵向一体化战略又分“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两大战略,“后向一体化”即企业向原料供应环节延伸,这样可使企业获得稳定的供应来源,从而降低石油企业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前向一体化”即企业向最终产品、销售终端和市场延伸,这样可使企业获得下游环节的价值增值和服务增值,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了尽量减少石油供应危机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各国石油公司都加大对上游的投资力度,以力争取得资源优势。国际大石油公司重视和强化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向有资源潜力的低成本区域投资,争夺石油资源。2000年7家国际石油大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埃尼)的利润中,来自上游的利润平均占到总量的69%。实施上下游一体化和本地化战略,以获取在东道国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比较竞争优势。“一体化经营”是石油行业遵循的一条经营法则,即“不断地追逐最后的价值”,进行从原油的勘探、开发、提炼、制造到销售的全过程经营。一体化经营的投资比各种资源单独投资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在东道国实施石油的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降低东道国的市场准入门槛。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而言,目前上游领域发展规模偏小、上下游比例的不平衡一直是制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发展“瓶颈”。实施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即并购国外油气勘探公司,是SINOPEC发展上游业务的较佳途径,也是提高SINOPEC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增强其上游核心业务能力,不仅可大大改善SINOPEC上游竞争力不足的态势,而且还将显著提高SINOPEC从事勘探开发的能力。只有通过横向兼并和纵向一体化,实现其内外部资源的优势互补,才能够最终提升SINOPEC的综合竞争实力。就比较优势而言,我国石油企业在地质、勘探、钻井、采油、地面建设、储运和炼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工艺技术,有些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一批石油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应积极有效地开展“一体化经营”,不仅包括建成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地,建成规模化的石油生产和供应基地,还包括海外项目分散与多国化,以及带动设备出口、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向国外输出“一揽子资源”即可获得必要的资金与市场,又可以转移和消化过剩的行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同时促进国内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3.5通过竞争合作“走出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石油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拓宽发展空间,应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竞争与合作共发展,在竞争合作中发展自己,在开放中壮大自己。8 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我们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也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营销网络。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直接对抗,我国企业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学会借助优势,方能谋求发展。竞争与合作就是一条较好的借势之路。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我国企业应主动与竞争者开展竞争合作,通过竞争合作换取效率和进步。以市场为中心,通过合作,实现资源与市场共享,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结盟,造就双赢格局。在我国入世的新形势下,抓住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的契机,高水平、高起点地开展合资合作,不仅降低了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吸引了可观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于经营国际化正处于初级阶段的石油企业来讲,也不失为实现国际化的一条捷径。为此,应加强与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联合开展海外油气投资,可以鼓励石油公司与美国、日本、德国等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资本集团开展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强进入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力。在这方面,中国石油、中海油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过与跨国石油公司的竞争合作,取得了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些成功经验。3.6做强做大,建造成中国石油的“航母”和“旗舰”走出去在世界石油石化领域,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并购、重组,以降低成本增强其核心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强强联合、跨国兼并,更增强了资本集团在世界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从全球资源状况看,现已探明的常规石油资源,基本上已被世界上少数跨国石油公司瓜分。资料表明,全球前20家石油公司拥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13.8Gt左右,年产量2.1Gt左右,分别占全球近80%和60%。跨国石油公司控制着世界1/3的石油和化工总值,2/3的全球石油化工贸易、70%以上的投资、80%以上的技术开发与转让。全球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变得更加强大,其资本优势和垄断地位不断巩固。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无论规模和竞争能力都尚不足以与之抗衡,我国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加在一起,总资产还抵不上埃克森—莫比尔公司的一半,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差距更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尽快将自己打造成跨国集团公司,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其重要前提条件是先要练好内功,做强做大,建成大的跨国企业集团,打造中国石油的“航母”和“产业巨人”。具体措施体现在:一是深化产权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开展横向并购,跨国收购的途径,实现资本扩展和集中;同时,在国内可以通过实施管理层收购(MBO)、职工持股、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等途径,促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产权流动和转让,真正成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二是推行扁平化管理为重点,减少管理层次和无效管理环节,“消肿减肥”,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行效率。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精干强枝,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效率和企业市场应变能力。三是实施结构调整和专业化重组,要加快石油、石化企业的重组改制,通过技术、资本、人才、管理及服务等资源的系统性配置,突出核心业务和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跨国经营能力。为此,要强化和精干核心业务,分离辅助业务和“企业办社会”部分,参照国际惯例,通过持续重组改制,营造成有竞争力的新型石油集团公司;同时,要对辅助生产和工程技术服务业务进行专业化改组;逐步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只有做强做大,提高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及竞争力,才能和埃克森、壳牌这些世界老牌石油公司同台竞技,进行较量,3.7统一协调、一致对外“走出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和明确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外大石油公司和跨国集团,为此,中国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应做到加强内部联合,一致对外。就规模而言,虽然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已经名列世界大石油企业的阵营,但是,就竞争力而言,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实力远不能与埃克森-美孚、壳牌等老牌跨国石油公司相比,如盈利指标方面,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公司的利润总和,还不及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一半。为此,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应加强联合,一致应对国外大公司的竞争和挑战。要尽量发挥联合的优势,避免将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国内国际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上。8 除了区域选择,还应鼓励中国石油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互换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组建战略联盟,共同携手利用全球资源。从跨国经营的实际看,统一协调势在必行。虽然三大石油集团都是国有控股公司,但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各自分割、单兵独斗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各个企业的境外发展,也影响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效益。为避免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恶性竞争事件的重演,避免在同一区域市场互相竞争、自相残杀,就需要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一致对外,这方面,日本和韩国综合商社的有益做法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3.8构建母国的体制优势和政策支持体系,以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借助本国的政策支持和国力优势,通过扶持企业“走出去”。企业竞争优势仅靠企业自身是无法完成的,尤其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践证明,母国的体制优势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优势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政策,帮助本国企业提高跨国经营的竞争能力;二是与东道国谈判,为本国企业跨国经营争取比较好的待遇和条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发挥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将这两大优势真正能够转化为竞争优势,政府的宏观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初级阶段,构建母国的体制优势和政策支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需加强海外油气投资地区的相关服务和支持,制定系统的鼓励政策包括计划、外贸、财政、金融和协调等政策,主要有:⑴有必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实施有关促进、保护和监管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及时获取权威性政策咨询服务。⑵落实石油企业对外经营自主权,尽快使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享有外贸、外经、外事以及资金融通等自主权,使我国企业得以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⑶政府应采取和制定有吸引力的财政、税收、信贷等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放宽石油投资项目的投资限额,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国家专项基金等措施,扶持石油企业“走出去”。⑷政府应积极推进与石油资源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利用石油外交手段,加强与国际性的能源组织(OPEC等)和国际石油通道沿线国家的官方关系,从而为企业跨国经营敲开大门,客观上为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保护。在中国加入世贸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只有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才能实现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资源规划,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不足问题,这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石油企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参考文献1徐承恩.对提升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竞争力的几点看法.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18(3)2田泽.石油企业风险预警与防风险措施初探.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19(4)3李建国,田泽.我国石油安全与石油战略储备问题探讨.经济体制改革,2003,(4)4杨德明.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DiscussonTransnationalManagingStrategiesofChinesePetroleumEnterprisesTianZe(InternationalBusinessCollege,HehaiUniversity,Changzhou,213022)LiuYu8 (SINOPECHenanOilFieldBranch,Nanyang,473132)AbstractForpetroleumenterprisesofChina,steppingtotheoutsideworld,andcarryingouttransnationalmanagementisnotonlyanecessaryselectionforsolvingtheacuityofcontradictionbetweensupplyanddemandofdomesticoilandgasresource,butalsotheonlywaytomaintainandensurepetroleumsecurityandevennationaleconomicsecurityofChina.Thispaperdiscussedtheinevitabilityandcausesof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esepetroleumenterprises,andfurther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of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esepetroleumenterprises,basedonwhichitputforwardtheeightmeasuresforthethreemajorpetroleumenterprisestocarryoutthestrategyofsteppingtotheoutsideworld.Keywords:petroleumenterprises,transnationalmanagement,economicsecurity,strategicorientation收稿日期:2003-12-12。作者简介:田泽,男,1964年出生,副教授。现于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常州)从事经济研究工作。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