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ID:2067172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上传者:U-991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1页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2页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3页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4页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它既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开端和保证,也是教育教学追逐的目标,本文以中职院校为蓝本,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内涵;构建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他们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普遍具有思维活跃、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责任感等特点。面对这些学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已经成了职业学校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师生共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新时期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如下:  (一)互尊互爱   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既肯定尊师又肯定爱生的基础上,它提倡的是平行的,双向的行为,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应该首先热爱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尊重自己。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教师劳动的奉献精神、尊重教师的人格风范,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和对学生深沉的爱是学生尊重教师的动力和源泉。教育成功的法则——只有尊重人、尊重人的文化存在,教育才为教育,教师才为教师,学生才为学生。  (二)民主平等  教师和学生在政治、人格、真理面前是民主平等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个学生,如果在整个受教育阶段从来没有在师生关系中体验过平等对待,始终处于尊严被漠视、权利被剥夺的处境,他的思维和行为将在服从或反抗的两极间游走,绝无机会学会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为人处事,进入社会后,如何能够成为民主社会的合格成员?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要实现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不可能是一项轻松的任务,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撑,更需要教师的努力与追求。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个人修养,提升个人魅力   师生关系如何,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行为如何,又取决于他的个人修养,因此,教师本人的修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内在基础。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得益于他们的学术水平,更得益于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认真执教的精神,在他们的言行中,自然流露着一个教师应有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的权威是以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宽容的品质所闪现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以其身上体现的智慧、知识、道义的力量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以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学生的鼓励信任,激起了学生心灵沟通、思想碰撞。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塑造出教师的个人魅力。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到“以学生为本”:  (1)尊重学生。学生不分年龄的大小,都有做人的资格,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自主的资格。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愿,允许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善于倾听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同时虚心向学生学习,发扬民主作风。   (2)聆听学生。人是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教师的聆听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去聆听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有失误的学生,不带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而是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消除不足,更新自我,从认识自己错误中得到成长。如果教师能够真心地聆听学生,那么学生才会真心地相信老师,这样才会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他们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和教育。  (3)疏导学生。疏导是采用启发、引导、疏导的方法,排除学生的矛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十分复杂,他们的头脑中对矛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些偏执和片面,可能会酿成错误的态度和行动,采用疏导的手段是以理服人,使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得以疏通,这样有利于他们自我教育,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4)批评与奖励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冷静对待学生错误,避免激发矛盾。把批评的出发点定位在对学生的真诚、友善、同情和尊重的基础上,同时把批评的重点定位在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过去的错误。批评学生要就事论事,尤其不能侮辱学生人格,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的给学生做出榜样。奖励是对正确、良好的行为的更高肯定,所以首先要有正面强化作用,使道德规范及其它突出的良好表现更加具体化,并且通过荣誉的方式,使被奖励者得到集体的赞许,大家在他们的行为上更进一步强化了对道德规范及其它教育要求的深刻的认识。  (三)制度方面不断创新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制度创新。在当前信息时代,社会环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的情况下,传统的集中式管理的模式也必须相应改变。过去,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表达意愿的正常渠道,因而无法在改进教学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不但不能保障学生的平等地位,而且还会因为学生对教学不满而影响教师的实际地位和形象,进一步损害师生关系。因此,学校应采取充分利用X络资源、建立教学信息调查咨询制度、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教学改革的机会以及更多的“知情权”,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协商、对话的机会,及时疏导矛盾,从而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减少教学改革决策失误、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缔造,但教师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方法努力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