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

ID:24742792

大小:5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上传者:U-991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关于汉石桥村地名及石桥情况的调查报告主任:市人大常委会来y城调研期间,您提及的关于y城汉石桥村的来历及桥的方位等问题,我们专门组织了调查组赴实地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单汇报如下:概况汉石桥村,原汉石桥乡,在y城县城南20公里。清末属汉石桥里,1943年属临泽县,1949年归y城。1958年建汉石桥大队,属赵楼公社,次年改属张楼公社;1962年属郭屯公社;1978年属随官屯公社;1984年改汉石桥乡;撤乡后属随官屯镇。此村明初为端木氏居住,随后曹氏由河南永城迁入,因端曹和睦,遂名义和寨。传说明成化年间,在村西挖沟引水,挖出石桥一座,为汉代所建,故更名为汉石桥。调查经过早在八十年代,我任文管所长时,曾多次到此村,调查曹武惠祠的相关情况,涉及到此桥,当时我们对现存村南的石桥进行了实地考查,没有汉代特征,估计为明清时期所建。据说还有一座桥现在已经埋于地下,可能时代较早,当时没有做进一步调查。由于此村历史悠久,传说很多,主要有: 1、二百单三孔桥。实际是一座三孔桥,桥头有两座碑,故称:二碑单三孔,戏称二百单三孔。此桥当为村南现存石桥。桥均以石板铺成,以粗糙的圆柱状石头堆砌成两排桥墩,形成三孔桥。现在仍在使用。2、三山加一景。实际是三山夹一井。在磨盘街(北街)附近,因一口水井处于三座房屋的山墙之间,地势狭窄,故名。现已不复存在。但当地居民仍然是妇孺皆知。3、青龙桥。即埋于地下的石桥。我们重点对此桥做了详细调查。据现年66岁的曹继礼(音)老人讲,青龙桥因桥上东端雕刻有石龙头,西端雕刻有龙尾而得名。没有栏杆,以平石铺成。建在村西一条东西向的小河上,与村南二碑单三孔桥在同一条河上。50年前,可以从桥下钻过。桥旁居住的魏传杰,今年三十多岁,他记得小时候还见过此桥,只是桥下已经没水,桥已半淤于地下。在曹继礼老人的引导下,我们找到桥的原址,处于现在村中十字路口东南侧,有一条南北向小路,西临魏传杰鸡场,路北偏东为阎王殿旧址(现为碧霞祠)。周围邻居皆出来指认,据说此桥就在地面之下约20厘米处。后来保存如何,便无人知道。有人说被周围居民把石头先后拉走,已经没有多少了。我们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钻探,在距地面约深度为20厘米处果然发现了两小块石板,除此而外,都是碎砖。现年85岁的曹孔义老人讲,此桥即为明成化年间挖出的汉代 石桥,宽4米,长5米。但无文字记载。结论由于时间紧迫,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较少,而且没有看到青龙桥的主要构件,所以,不能妄下结论,但根据调查情况,我暂作一些推论:1、从现场调查来看,此村存在两座石质桥梁,即二碑单三孔桥和青龙桥。是村民们都熟知和最为人称道的石桥县志所载居人孙亮所修桥梁,当为二碑单三孔桥。据说有人见过桥头的石碑。如此说来,成化中挖出的汉代石桥,似乎就应该是青龙桥。2、汉石桥村名的由来,可能是一个失误所致。县志及其他相关资料所载的村名,皆为“旱石桥”,清光绪19年《y城县志•县境全图》中的“汗石桥”,当为“旱石桥”之误而非“漢石桥”之误。3、最近发现的大明隆庆三年(1569)《创建旱石桥太山行宫碑记》中提到的“此亦石桥店太山行宫之所以建也石桥村居y城之阳……”等记载,也没有提到汉代石桥,而是明白的记载是“旱石桥”,与县志中“以无水故名”的记载相符。而且,隆庆距成化(1465-1488)不足百年,说明当时也应该称旱石桥而非汉石桥。4、传说成化间挖出的这座桥,是在村西挖沟引水时发现,其深度当在2米左右。而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此地 不远的谭庄村发现的元代墓葬的开口距地面4米左右,而相邻乡镇明代之前的地面也距现在地面4米左右,从地层学的原理推断,当年挖出的石桥的年代也不应该十分久远5、当地村民有诙谐幽默的传统,历史上经常将本地的一些特殊景观人为地谐音夸大,以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如三山加一景、二百单三孔桥等。当地人还盛传一句俗语等上青龙桥,望见摩天塔。而所说的摩天塔,只不过是一座高不过一米的小石塔而已。所以,不能排除当地百姓将旱石桥故意讲成汉代石桥的可能性。6、现有的村名碑,系1990年编地名志时由此村曹姓族人撰写又经人修改,本身就存在争议,也没有经过科学考证,所以,不足采信。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汉石桥村的汉代石桥,很有可能是由于失误或人为讹传而由旱石桥成为汉石桥。至于究竟有没有汉代的石桥存在,还有待于以后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当之处,请潘主任多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