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业软实力论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

ID:24764365

大小:91.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上传者:U-25918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_第1页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_第2页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_第3页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_第4页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就业软实力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湘潭大学通识教育选课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就业软实力实战题目:浅谈就业软实力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201192001228姓名:段志超指导教师:成慕敦 浅谈就业软实力  大学生的初始专业选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专业选择对劳动力职业生涯中的很多问题,如工资水平、职业定位、行业选择及流动收益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专业选择表明了教育的职能由通用(一般)性人力资本培训第一次进入到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培训,路径依赖导致初始专业选择形成的专业专用性投资积聚了基本的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限定了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和流动方向。大学生是否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首先会对初次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专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领域存在差异,也会使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这些学生投资于本专业的数量和质量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投资存量)在同一就业领域的就业质量存在差异。通过多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高职生就业市场呈现“四多两难”的特点,“四多”是求职的人多、求职人的证件多、招聘单位挑剔的多、应聘人员对单位不称心的多;“两难” 是招聘单位找到合适的人员难,应聘人员找到合适的单位。难从表面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贪多不精,创造力弱、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从深层次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应聘人员与企业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各自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协调地发展,出现了明显互不适应的情况,造成了双向选择的障碍。  一、就业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软实力  当前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不仅包括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等智力因素的要求,也往往要求应聘人员具备组织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协调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经验、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不少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始将这些综合能力统称为“就业软实力”,并将此看做是面试中重要的考察项目。在短暂的面试时间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学识和见解,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企业欣赏的强劲优势。在拥有必要的基础硬实力基础上,较好的软实力是良好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不少毕业生开始加码“软实力”。   为展示学生的高技能,使学生顺利就业,2009年某职业学院组织了一次特殊形式的人才招聘会,把26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请到技能大比武现场,场地设在学校的实训基地,有25名同学在技能大比武中,以操作规范、动作娴熟、产品精确度高、无浪费资源等指标成绩优异而成为800多名参加竞聘的同学的佼佼者,被一家大型机电企业集团当场录用。但在这25名学生中,选择这家企业的只有6名,另19名学生做了其他选择。  当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郭部长开了一辆面包车来接这6名学生时,有3名学生待车刚一停下,便一窝蜂似地提着自己的行李拥向面包车,把行李塞进车内,把车塞得满满的。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另3名学生相互帮助,先向为他们送行的老师话别,再与车的主人打招呼并把车内所有的行李重新有次序地摆放好,使车内又腾出了很大的空间。郭部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把这6名学生叫到老师的面前,指着相互帮助的3名学生,当场宣布:“我们今天只录用这3名学生,其他同学在第二次测试中没有合格。我们企业录用的是员工,而不是工具;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不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大值,更不可能产生集体效应;没有创新意识的员工,不可能使企业走出一条新路。”这3名没有被录用的学生专业技能都非常强,但都欠缺参与竞争的软实力!这一次碰壁不能不令人遗憾。从小处着眼,团队合作、开拓创新精神是现代从业人员的一个重要职业素质,也是适应现在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软实力。   从大处讲,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支撑力量和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全面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重要保证。然而,对于高职生来讲,高技能已为世人认可,但其竞争力仍然不强,就业态势不容乐观,关键在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量的高职生的软实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展,制约了竞争力的提高,造成了被比较挑剔的企业拒之门外。可见,高职生靠软实力获得就业成功,着力培育软实力,显得更为重要和艰难,也更加紧迫要解决就业市场中的“两难”问题,关键在于提升企业和学生的软实力,使企业与求职人员相互适应。  二、高度重视对高职生的素质教育  为了提高就业软实力,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对高职生的素质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内含了五个标准,它们是现代企业应该具备的五个克敌制胜的软实力,是我国和平崛起的制胜法宝。这一战略决策也为我们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的基地之一,应当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和谐”人。在当今,针对高职生的现状,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应着重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任务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提升高职生的软实力的具体措施  1、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依据“宽基础、精专业”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依据学生的个性选择,精简专业课设置,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在教学上,学校要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和结构: 一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具体表现为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个性、职业品质等。在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时,我们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意识,塑造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个性、职业品质。  二是职业能力。它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特殊职业能力又称专门职业能力,是在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比如: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职业能力。在进行职业能力教育时,我们一定要坚持德为导向,能力为本的原则。围绕着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各种专门职业能力培养。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所有任课教师应定期到企业锻炼,可以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和高超的职业技能在日常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对人生观、世界观正经历着自我觉醒、自我确定过程的高职生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他们成长的沃土、成才的摇篮。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是一种具有的教育、激励、凝聚和控制作用的文化。从其构成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  总之,大学生就业之前,对待个人的软实力应该是有目的的加强培养和实践,这不仅解决的是一时的就业问题,而是一种持续有效的职业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随时调整个人实践中的偏差,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变动。许多企业认为,众多能力中,软实力在一个人的求职和职业生涯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软实力,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2014年4月15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