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

ID:28110163

大小:61.2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上传者:U-991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送严士元①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间城②细雨湿衣看不见,闲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水国春寒阴复晴。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花落地听无声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袍③今己误儒生。君去若逢相识问,青【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间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中的“一雁”和“孤帆”都是借代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送张舍人之江东》的颈联意思是 说,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送严士元》的颔联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让人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交谈的身影,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送严士元》的颈联两句均为实写:上句写送别时落日去帆的景色,下句补叙离别后严士元所去之地。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人诗人深清厚谊。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答案】14.AD15.(1)《送张舍人之江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虽有留恋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诗人想象友人到了吴洲,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对一轮明月互诉思念之情。(2)《送严士元》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难舍情思,又写出了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不满之情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诗中“青袍”指代低微官职,“儒生”代表读书人,“已”“误”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满腹才华,却被官场所误、仕途不畅的愤闷之情。【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A项:不是“借代”,就是景物描写,秋高天清气爽,一雁远远飞去,海阔天高,载你的孤帆迟迟不舍离去古代诗歌阅读答 案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送严士元①刘长卿。D项,下句为想象,湖南无边的碧绿春草,充满了我的惜别深Wo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体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官场失意的情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