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曾皙

论语-子路、曾皙

ID:28535220

大小: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0

上传者:赏心悦目
论语-子路、曾皙_第1页
论语-子路、曾皙_第2页
论语-子路、曾皙_第3页
论语-子路、曾皙_第4页
论语-子路、曾皙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子路、曾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论语》——先贤圣人的传世名言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庄子》对话体——《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论说体。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之际,因“礼崩乐坏”而致使原有和平宁静的秩序被打破,在社会权力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新兴的士群体步入了历史的舞台,他们一方面见证着时代的巨变,另一方面也在身体力行地应对着这个大的巨变。社会由原初的一元构局转向了群雄并争的紊乱形势;社会的规约与导引从承袭周礼和个人道德转变为疆域之利和诸侯之势;生民的平和与自足瞬间成为跟风追利的草根化存在。在这一巨变中,先秦之士也遭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痛苦。“这种痛苦一方面根源于诸侯兴作、天下纷乱的现实惨厉,以及对‘礼崩乐坏’后人心淫乱、道德沦丧的忧惧;另一方面也根源于‘人’在理性崛起后意识到‘人’存在的有限性,独自彷徨于天地苍茫之间而‘不幸不见天地之纯’的生命难处之悲。”(程世和“《诗》亡然后《春秋》作”(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第四期)孔子以其生平的苦难认识到人生的悲剧性,而人性的光辉正在于超越苦难。那就是向苦而寻求乐。用乐去冲淡、化解悲苦的人生,并在人生的行程中寻觅诗意的瞬间和达观的生命体验。“悲剧性,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抗苦难的精神,这是它的一个核心。在对抗苦难的过程中展示了主体的崇高素质,展现出美好的东西。……酒神精神是悲剧最深厚的原动力,它代表的就是对抗苦难、抵抗苦难的精神。……酒神是西方艺术中要命的东西。我说的悲剧就是这种,明知道人生的苦难,也要去对抗,在对抗苦难的过程中显示生命的光辉。这可能就是悲剧精神的最深厚和最经典的含义。”(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P13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是想通过重建礼乐教化的努力,彻底转化现实政治的权力结构,让互信互赖的道德意识取代了强制性的统治模式而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但他的这一理想破灭了,“然则,他在政治上的挫败,不但没有减杀他的文化理想而且更增强了他的使命感。并且与一批斐然成章的青年才俊共勉共进”... .。他通过全面的整合与深思熟虑,自觉地承继了他认为周朝文化传统中最合理、最真实也最精美的人文价值(杜维明语(《一阳来复》)。汤一介指出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提出一套要求自己有个做人的道理和教人如何做人的道理,这是孔子思想的的真精神。最低原则:己所不欲,勿使于人;最大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史知识》1999·9)孔子其人: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字仲尼,名丘。远祖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在内乱中被杀。孔父嘉的儿子避难到鲁国,居于陬邑。至孔子父亲叔梁纥时,家境已经衰落。孔子年少时身处贫贱,20岁左右时曾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和畜牧的小吏,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在春秋时期仍保留了浓厚的周文化传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培养了孔子对周文化的浓厚兴趣,15岁便立志学习周文化。约30岁左右,学成,收徒讲学,从事教育。其间一度离开鲁国到齐游览,受到齐景公的礼遇。回到鲁国之后,继续从事教育活动,51岁时,孔子被任命为鲁国的中都宰,从此进入政坛,后来位居司寇,掌管司法,诛少正卯,力图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孔子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主张尊王忠君,强化朝廷力量而抑制私门,因此与鲁国政权的实际掌管者“三家”孟孙、叔孙、季孙发生冲突,被迫于55岁时辞官。他离开鲁国,先后到卫、陈、曹、宋、郑、蔡等国,宣传自己的德政教化思想。这种思想在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斗争尖锐的春秋末年,不切事宜,因而未被各国君主采纳。孔子经过14年的奔走游说,68岁时再度回到鲁国,专门从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的工作。孔子晚年遭遇不幸,儿子孔鲤、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子路相继去世,鲁国的动荡局势又加速了他政治主张的破灭。鲁哀公16年,孔子去世,终年73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仁和礼)继承周文化的传统,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在当时的思想领域很有影响。被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尊奉为统治思想,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对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发生了难以估量的复杂的深远的影响。孔子整理文化典籍,司马迁说孔子“... .序《诗》、传《易》、正《礼》、《乐》、作《春秋》,未必完全可信,但六家典籍都经过孔子整理和编订是可以肯定的。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孔子有过重大的贡献。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为文化教育的普及开创了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感人之处在于他“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孔子招收弟子,不分等级,不分贫富。孔门弟子中的优秀人才多是家境贫寒者,颜回身居陋巷,子路原是乡野之人,曾参缺衣少食,仲弓家无立锥之地。《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对他们的亲切教诲,尤其是对仲弓的自强好学,孔子用“山川其舍诸!”的形象比喻,给予特殊的关怀和鼓励。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訒”。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2、《论语》概况: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距离。而《季氏》篇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的几段话,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但语录体并不是《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 .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口传文化与《论语》。人类文化的演进大抵经过口传文化、书写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和影像文化几个阶段。文化的演进与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传媒方式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特定的发展阶段和传播特点。比起其它文化传播方式,口传文化应该算是最为古老的了。我们讲到《论语》只说它分为二十篇,每篇开头以篇首之二三字为题目,而我们一般又把《论语》作为语录体的哲理散文或诸子散文来讲,实际上在当时还没有所谓后世的散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谡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既然‘文章’是‘闻’的,而不是看的;可以推知子贡所说的文章不一定书写的文本、书本,而是脱口而出的话语。(叶舒宪)”口传文化的主要教育方式,“口授与记诵当然是最基本的。”(《“学而时习之”新解——〈论语〉口传语境的知识考古学发掘》见《文艺争鸣》2006·2)当时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师生的情景对话、问难,是师生之间的彼此互动。其教学的思维方式类比联想,在《论语》中就是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它意味着口头传统中的知识贮备不是唾手可得可得的,需要有演唱过程所提供的连续暗示。这种方式可以迄今仍是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孔子关于口传文化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说‘辞达而已’(《论语·卫灵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两句话看来好象是矛盾的,一说辞只要能表达思想就行了,一说言必须有文。其实是相辅相成,孔子说话,是最重场合和对象。前一句是针对繁饰文辞而说,与老子所说的美言不信意思相近。后一句,则是针对不讲究修辞的人而言。孔子对无论什么事情,为人也好,语言也好,都讲究文质彬彬。‘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我们发现还有重要内涵,一直没有得到注意。也就是文章大兴之前,语言是最重要的传播手段,所以人们很重视言语的表达。”《论语》口传并不是简单随机地说,而是很注意修辞,那就是既有朴素自然的一面,即达的一面;又有讲究文饰、注重锤炼的一面,即言之文的一面。这两个方面影响到后世的书写文学。“... .《论语》语言特点,可说整炼、雅洁、完到。所谓整炼,就是整饰音辞,综观《论语》全书,凡立言之处,多用对文、对比、排比之句,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就是整炼,实开工后世骈体之先。”“由此可见,在书面写作盛行之前的文学,是口头表达的文学。”钱志熙《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原载《北京大学》2006·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6·11)3、论语的文学价值1)向苦而生的悲剧精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2)积极进取、弘扬儒道的要人格形象。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篇3)对想象生活的追慕,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4)以形象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语言精粹寄寓了隽永的人生道理。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讲:“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子路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片言只语塑造人物形象,情态语气词较好地描叙了人物的情状。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述而不作)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篇6)语录体4、《论语》与儒学的双层结构我至今以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不但自汉至清的两千年的专制王朝以它作为做官求仕的入学初阶段或必修课本,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言行思想的根本基础,而且通过各种层次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他们撰写编纂的《孝经》《急就篇》(少数词句)一直到《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以及各种“功过格”等等,当然更包括各种“家规”“族训”“乡约”“里范”... .等等法规、条例,使儒学(又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的好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成了整个社会言行、公私生活、思想意识的指引规范。不管识字不识字,不管是皇帝宰相还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这样,儒学和孔子的《论语》倒有些象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李泽厚《论语今读》半部论语治天下。例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 .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内容分析:本文讲的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治理国家的事情或自己的志向。子路的志向是治国安邦。冉有的志向是治理小国,使民富足。公西华的态度谦虚谨慎,不愿作大官,愿为小相而已。三个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育志的内容,孔子当场都未置可否。曾皙的是与孔子相同的,并且得了孔子的赞扬。孔子极想人世行道,但终不得志;他又不肯牺牲自己的主张以求取功名利禄。所以他曾经跟颜渊讲过一句话,叫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们,能够推行自己的主张,那就竭尽全力做一番事业;如果没有人任用我们,那就退身自隐,与世无争。因此他单单赞赏曾皙的话。人物性格:子路性格直率、粗犷,信心十足,但态度不够谦虚。冉有、公西华讲话比较谦逊、谨慎。曾点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于功名;突出他与子路三人相异之处。为写曾点的特殊志趣,从而引起孔子的感叹和赞赏张本。子路等三人虽然讲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曾点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