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讲义 (18

针炙讲义 (18

ID:29104424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针炙讲义 (18_第1页
针炙讲义 (18_第2页
针炙讲义 (18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炙讲义 (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第三十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细目一目赤肿痛  (一)辨证要点  目赤肿痛常与外感风热、时疫热毒之邪,或肝胆火盛等因素有关。病位在目,十二经脉中除手阳明大肠经外,其余五条阳经皆直接联系眼睛,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也联系目系,故目赤肿痛的发生与上述七条经脉有关,但与肝胆两经关系最为密切。各种外邪或肝胆之火,循经上扰,热毒蕴结目窍,均可导致目赤肿痛的发生。目赤肿痛以实证为主。主症: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眵多外感风热起病较急,目睛红赤灼热,痒痛皆作,眵多清稀或黄黏,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肝胆火盛起病稍缓,病初眼有异物感,视物不清,继而

2、目赤肿痛,眵多胶结,兼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  (二)目赤肿痛的治法  疏风散热,消肿止痛。以近部取穴及手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三)目赤肿痛的处方  主穴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太冲  配穴外感风热配少商、外关;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    细目二耳鸣耳聋  (一)辨证要点  本病常与肝胆火旺、外感风邪和肾精亏耗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耳。肾开窍于耳,少阳经入耳中,故本病与肝胆、肾关系密切。火热或精亏致耳部脉络不通或失于濡养均可导致耳鸣、耳聋的发生。耳鸣、耳聋多为虚证,也有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1.实证  主症: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耳鸣如潮,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 

3、 兼耳闷胀,畏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邪;兼头胀,面赤,咽干,脉弦者为肝胆火盛;兼耳内憋气感明显,胸闷痰多,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火郁结。  2.虚证  主症:久病耳聋,耳鸣如蝉,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  兼头晕,遗精,带下,腰膝酸软,脉虚细者为肾精亏损;兼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脉细弱者为脾胃虚弱。  (二)耳鸣耳聋的治法:  1.实证疏风泻火,通络开窍。取局部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2.虚证补肾养窍。取局部穴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三)耳鸣耳聋的处方  1.实证  主穴听会翳风中渚侠溪  配穴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  肝胆火盛配行

4、间、丘墟;  痰火郁结配丰隆、阴陵泉。  2.虚证  主穴听宫翳风太溪肾俞  配穴脾胃虚弱配气海、足三里。      第3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    细目三牙痛  (一)辨证要点  牙痛常与外感风热、胃肠积热或肾气亏虚等因素有关,并因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发作或加重。病位在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手、足阳明经分别入下齿、上齿,故本病与胃、肾关系密切。外邪与内热等因素均可伤及龈肉,灼烁脉络,发为牙痛。辨证配穴主穴治法主症牙齿疼痛风火牙痛外关、风池合谷颊车下关祛风泻火,通络止痛。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胃火牙痛内庭、二间虚火牙痛太溪、行间    细目四咽

5、喉肿痛  (一)辨证要点  咽喉肿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风热、饮食不节和体虚劳累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咽喉,咽通于胃,喉为肺系,肾经上循喉咙,结于廉泉,故本病与肺、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外感风热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或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均可导致咽喉肿痛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火热或虚火上灼咽喉。  (一)辨证要点  主症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  兼发热,汗出,头痛,咳嗽,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兼吞咽困难,高热,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为肺胃热盛;兼咽干微肿,疼痛以午后或入夜尤甚,或咽部异物感,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6、脉细数者为阴虚火旺。  (二)咽喉肿痛的治法:  1.实证清热利咽,消肿止痛。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2.虚证滋阴降火,利咽止痛。取足少阴经穴为主。  (三)咽喉肿痛的处方:  1.实证  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  肺胃热盛配内庭、鱼际。  2.虚证  主穴太溪照海列缺鱼际        第3页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针灸学词义解析编辑医师:红十字标识红十字标识〖medicalofficial〗∶古代执掌医务的官医师,掌医之政令。——《周礼·天官》〖qualifieddoctor〗∶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

7、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今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诸生曰:‘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汲令好事,欲往语之。’”宋梅尧臣《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医师尤饮食,冷滑滞在脾。”      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