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

ID:31731122

大小:430.9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7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04立体几何(文科)-2018年高考数学考前回归课本之典型考点练习指导(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四立体几何(文科)【高考考点再现】立体儿何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材螺旋式地安排了两部分内容:《数学2》(必修);《数学》(选修2-1)一一“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为高考必考内容,立体几何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等•考查立体几何的题型题序相对稳定.试卷常常设置两道小题(大部分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有时也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一道解答题,合计22分.小题一道相对容易、一道中等或中偏上难度(有时在压轴题的位置);解答题一般在18或19题的位置,属屮档题

2、,难度不是太大.【典型考点分析】【名师点评】高考屮的立体儿何基本题型可能归纳为:(一)求解空间儿何体的表而积和体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求柱体、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二是求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三是以球为背景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特别地,己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体积己成为近儿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二)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问题.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重点是空间的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的证明,一般以解答题的第(1)小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方式考•查空I'可位置关系的基本定理在判断线面位置关系中的应

3、用.(三)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儿何中的位置关系与空间角、距离问题.此类考法是高考理科对立体儿何的常规考法,多以解答题为主,主要考查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及空间向量坐标的运算能力及应用能力,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四)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此类问题通常是把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几何体,并以此为载体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及有关计算.(五)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此类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例1.(2017年新课标I卷理9)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屮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

4、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B)12(A)10(C)14(D)16【解析】解法1、该儿何体的直观图由一个棱柱和与它等底面的棱锥组合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如图,该儿何体表面只有两个相同梯形的面,所以含梯形的面积之和为2xl(2+4)x2=12,故选B.2解法2、依题意,把所求的多面体补成三棱柱,所求的多面体ABCEFC'为三棱柱切去一部分,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各个平面中只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的面,所以这两个直角梯形面积之和为2xlx(2+4)x2=12

5、.故选B.【名师点评】本题以三棱柱、三棱锥为载体,考查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后的指定表面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空I'可想彖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解法1的求解的关键是利用“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来确定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及其结构特征,并且熟练掌握对棱柱、棱锥这两种基本儿何体模型.解法2的求解的关键是活用“割补法”,运用割补法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儿何体的体积计算问题,实际上是“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例2.(2016高考新课标1卷理11)平面Q过正方体ABCD-A^.C^的顶点A,a〃平面平面ABCD=m,a平面AB3内二

6、仏则加、n所成角的止弦值为【解析】解法1、如凰设平面CBQf]平面面C坊2罚平面兄码牛从因为Q"平面CB.dJ^以用//加///刃贝拥屮所成的角等于用'”所成的角•延长过作砂仃恥旌接CZ3久则CE为加',同理坊珂为刃',而BD!!CE,B占!/A}B:则用所成的角即为BD所成的角:即为60。:故他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E:选A.解法2、如图,过点A补做一个与正方体A3C64

7、B

8、CQ相同棱长的正力体,易知加,n所成角为ZEAF、,因为AE4斥为正三角形,所以sinZEA^=sin60°=^,故选A.21AI12JI【评析】本题是

9、平面的截面问题,考查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判断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中的应用.求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是:平移定角、连线成形,解形求角、得钝求补.本题用到了补形求解问题的方法.另外,在小题中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基本定理在判断线面位置关系中的应用,体现了创新性.例3.(2017年新课标1卷理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半径为5cm,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ABC的小心为O.D,E,F为圆O上的点,HDBC,△£C4,分别是以BC,CA,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C4,A3为折痕折

10、起△DBC,△EC4,△用B,使得D,E,F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学=科网【解析】解法1、连接OD交BC于点丹(如图所示),因为OD丄BC.OH=—BC,即OH的长度与BC的6长度成正比.设OH=x,则BC=2/3x,DH=5-x,三棱锥的高h=yjD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