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ID:33207833

大小:5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上传者:U-5734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_第1页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_第2页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_第3页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_第4页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省委书记梁宝华视察###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必须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大力倡导‘资源有限、环境无价’的生态意识,鼓励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深化文化建绿、立体绿化”。加快生态开发区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军是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发区破解“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临港经济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临港经济开发开发区大力倡导“环境污染就是政府或企业的负债,可持续发展必须体现在生态文明上”,积极采取资金扶植、政策激励、技术支撑和信贷支持等多种手段,促进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强势推进产业升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1、集约节约的发展态势不断加强,但总体能耗仍比较大。近年,辖区集约优先、节约优先的认识不断深化,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趋势日趋明显。但是,在传统产业的惯性驱动下,总体能耗仍偏大偏重。 2、环境保护的强度力度不断加强,但减排任务仍比较重。近年是辖区环保工作投入最大、举措最多、成效也最显著的一个时期。开发区的减排工作得到上级的好评。然而,由于辖区冶金、电力、纺织等高能耗行业比重较大,总量减排的形势仍比较严峻。3、环境综合质量不断的提升,但局部环境状况还不尽人意。近年,辖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综合指数逐年提高,然而,局部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二、下一步推进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1、以环境素养教育促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一是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集中力量,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要从一般性的宣传向深层次宣传转变。从普及法律法规、普及科学知识向进一步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道德观转变。宣传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对环保执法人员、乡镇环保所管理人员、污水处理厂监测分析人员要实施有计划培训;对辖区中小学生要通过环保征文竞赛来使他们认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对辖区各级政府部门要以政务信息上和报刊杂志来宣传;对社会要以办好《生态开发区》专刊及《开发区环保》杂志和策划“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方案来广泛开展宣教。二是开展环境素养教育规划试点。 环境素养教育是寻求改变人们环境行为,从而从人性角度来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的生活品质,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处置将来可能发生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体现在环境和环境健康领域中。资料显示,美国从1988开始了环境素养培训计划,成功的经验证明学习环境健康管理原则对他们自身、家庭及社会都有利。特别是儿童早期就接受环境健康教育对提高环境素养十分有益。要抓紧开展环境素养教育规划试点,为全民提供健康全面的环境素养教育。2、以发展生态经济促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督促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的典型,加以示范和推广。对污染行业实行有计划的强制性清洁生产。二是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工业园区(集中区)实行全覆盖。对重点行业如纺织印染、化学工业、造纸工业、钢铁工业、电镀工业和食品制造等6大行业亿元以上规模企业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对工业园区实行生态化改造。在产业间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合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3、以体制机制创新促环境目标的实现一是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保证金制度。由管委会对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下达COD和SO2总量削减任务,依据下达的任务及收费标准收取COD和SO2总量削减保证金。(COD每吨0.5万元,SO2每吨0.1 万元)。保证金由环保分局征收,上缴财政统一管理。年底对削减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由考核结果来决定返还保证金数额,对削减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辖区内的企业实施总量减排保证金制度,通过保证金制度来促总量减排任务的完成。二是实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根据《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试行)》来制定《###临港经济开发区区域补偿办法》,在辖区范围内以镇(街道)为行政单位实施区域补偿。在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辖区设立各行政单位间的补偿断面,对每个补偿断面进行实时科学监测,依据补偿标准(化学需氧量每吨2.5万元,氨氮每吨10万元,总磷每吨10万元)和监测数据来计算出补偿量,由污染者向被污染者进行环境资源补偿。通过这一措施来确立污染要付费的理念,从而促使各镇(街道)自觉实行污染减排。三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按照《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率先在辖区进行试点。在辖区范围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COD、SO2)的持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收取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费。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环境治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以及排放指标交易平台的建设与维护。通过排放指标交易平台,鼓励治污者参与交易,让治污者得益,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谁治污谁收益的良好氛围。四是创新生态文明工作机制。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开发区实际,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工作保障机制。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环委会各成员单位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抽调各部门人员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各部门细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强化考核制度,形成部门联动全力。鼓励全民参与,通过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等综合手段,促使全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从单一的政府为主、部门为主的动力格局转变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多元动力新格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