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

ID:33317203

大小:2.0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24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_第1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_第2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_第3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_第4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丛生查拙翌鲍塑墅查羞俭逝鲍笪皇:整一』陵论文作者签名:—j兰互牛㈣㈣:一论文评阅人1:评阅人2: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j垂空簪——委员1.主芑焦旦尽一——委员2:妇啦墓.——委员3:杰!l!蛔.\.——委晏4:壶参立纯.——委员5.一.——答辩日期:aofo.参、≯j Illlll1LllILilllIIIil1111lllllIIl·Y1713504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望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7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雩钐而芎签字日期.训年歹月杉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婆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婆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t锄霹f签字日期:力,o年j月≯多日导懒:笔,掺签字日期:2力l蛑岁月2弓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劳伦斯中期创作的诗集《乌·兽·花》,其诗歌文本的试验性价值较为特殊,属于不可多得的生态文本,并为他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创作声誉。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诗人以诗的形式表达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精神圈”的重要关系,是他生态思想的一次整体性展示j是以借物喻世的手法展现其社会思考。通过《鸟·兽·花》的创作,劳伦斯不仅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更展现出他通过文学的力量拯救人的灵魂的思维品质。劳伦斯坚信,艺术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出事物间本质的或真实的联系,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态自觉,是真正的生态思维。文章从自然的生态、人的生态和社会的生态三个方面,以及“流溢”、“大地”、“完整”、“原始”四个角度探讨了《乌·兽·花》中呈现的生态类型和生态元素,并认为这些类型或元素是完整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整体性的生态观念反映出劳伦斯生态思想的丰富性。为了对劳伦斯的创作动机、中期转向的原因、现代文明的基本态度、文本呈现方式、诗歌观念乃至世界观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文章探讨了他的家乡、生平以及世俗习惯对他的影响,以期对劳伦斯的生态思想有一个较全面的解读。无论是回归自然还是批评现代,他的“歌唱”或“回归”都是为了寻找丢失的诗意,挽救失落的平衡。在21世纪,这个被誉为真正重视生态的世纪,劳伦斯的生态理想主义,应能彰显出巨大的意义。关键词:生态批评;劳伦斯;《鸟·兽·花》 塑垩奎兰堡主兰堡垒奎一—————————————————————————垒堕ABSTRACTBi,-ds。Be口溉d,1dFlowers,thecollectionofpoemsbythefamousEnglishwriterD.H.Lawrence,hasitsspecialexperimentalvalue.Itisapreciousecol091caltextandItbringsLawrencearemarkablereputationforhiswriting.Itcanbeunderstoodasthewavinwhichthepoetexpressedtheecosysteminecologyandthe埘Po九antrelationshipbetween“ecosphere’’and“spiritualecosystem”intheformofPoems·It1sanoveralldisplayofhisecologicalthought.Lawrenceconveyedhissocialthinkingmtheuseofmetaphor.BythewritingofBirds,BeastsandFlowers,Lawrencedldn’tonlYexpandtheexpressivespaceofliterature,butalsorevealedhisthoughtqualityinwhichhetendedtorescuethesoulofhumanbeingsthroughliterature·LawrencebelieVedthatitwasthedutyofartthatrevealedthenatureofthingsortruerelationship·Itisakindofecologicalconsciousnessfromthedeepheart.Itisgenuineecologicalthmking·ThisthesisdiscussestheecologicaltypesandelementsinBirds,Beas坫andFlDwPrsfromthreeaspectsofnatureecology,humanecologyandSOcialec0109Yaswellasfourperspectivesof‘‘stream”,‘‘land”,‘‘complement”and“pJimeval”·Theauthorofthethesisalsothinksthattheseecologicaltypesandelementsareallcompletelylinkedtogether.ThiskindofholisticecologicalconceptlonJu8‘reflectsLawrence,sabundantecologicalthought.InordertOgetareasonableexplanatlontOhiscreativemotion,thereasonofveeringduringtheinterim,thebasicattitudetomodemcivilization,modeoftextpresentation,poetryconceptionaswellashisworldperspective,thethesisdiscussestheinfluencefromhishometown,11f:etimeandsecular‘CUSt0111.BVdoingthis,theauthorofthethesisexpectstOgetacompletereadlngonLawrence’Secologicalthought.Either“backtOnature’’or“criticizingthemodern”,Lawrencewasjusteage’tOnndthe10stpoetryandtOrescuethelostbalancethroughhisOwn“slnging”and·creturning''.The215‘centuryisacknowledgedasacenturyinwhichgreat1mportance18beingattachedtOecology.Duringthiscentury,abletOrevealtheenormousimplications.Lawrence’SecologicalidealismmustbeKeyWords:ecocriticism;Lawrence;Birds,BeastsnndF2Dw已糟·V-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o⋯IVABSTRACT⋯⋯⋯⋯⋯⋯⋯⋯⋯⋯⋯⋯⋯⋯⋯⋯⋯⋯⋯⋯⋯⋯⋯⋯⋯⋯⋯⋯⋯⋯⋯⋯⋯⋯⋯⋯⋯⋯..V1绪{仑⋯⋯⋯⋯⋯⋯⋯⋯⋯⋯⋯⋯⋯⋯⋯⋯⋯⋯⋯⋯⋯⋯⋯⋯⋯⋯⋯⋯⋯⋯⋯⋯⋯⋯⋯.⋯⋯⋯⋯⋯⋯..71.1劳伦斯诗歌创作述略⋯⋯⋯⋯⋯⋯⋯⋯⋯⋯⋯⋯⋯⋯⋯⋯⋯⋯⋯⋯⋯⋯71.2《乌.兽.花》文本的特殊性·研究动机⋯⋯⋯⋯⋯⋯⋯⋯⋯⋯⋯⋯⋯⋯.81.3研究方法·选题意义⋯⋯⋯⋯⋯⋯⋯⋯⋯⋯⋯⋯⋯⋯⋯⋯⋯⋯⋯⋯⋯⋯⋯⋯..92文明对峙与田园诱惑⋯⋯⋯⋯⋯⋯⋯⋯⋯⋯⋯⋯⋯⋯⋯⋯⋯⋯⋯⋯⋯⋯⋯⋯112.1劳伦斯创作语境与生态批评的动机之间的关系⋯⋯⋯⋯⋯⋯⋯⋯⋯⋯⋯.】12.2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与批评指向⋯⋯⋯⋯⋯⋯⋯⋯⋯⋯⋯⋯⋯⋯⋯⋯⋯.133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163.1文本概况-生态意识的类型⋯⋯⋯⋯⋯⋯⋯⋯⋯⋯⋯⋯⋯⋯⋯⋯⋯⋯.163.2自然的生态⋯⋯⋯⋯⋯⋯⋯⋯⋯⋯⋯⋯⋯⋯⋯⋯⋯⋯⋯⋯⋯⋯⋯⋯⋯.173.3人的生态⋯⋯⋯⋯⋯⋯⋯⋯⋯⋯⋯⋯⋯⋯⋯⋯⋯⋯⋯⋯⋯⋯⋯⋯⋯⋯.203.4社会的生态⋯⋯⋯⋯⋯⋯⋯⋯⋯⋯⋯⋯⋯⋯⋯⋯⋯⋯⋯⋯⋯⋯⋯⋯⋯.243.5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314生态元素⋯⋯⋯⋯⋯⋯⋯⋯⋯⋯⋯⋯⋯⋯⋯⋯⋯⋯⋯⋯⋯⋯⋯⋯⋯⋯⋯⋯⋯334.1流溢(stream)⋯⋯⋯⋯⋯⋯⋯⋯⋯⋯⋯⋯⋯⋯⋯⋯⋯⋯⋯⋯⋯⋯⋯一334.2大地(1and)⋯⋯⋯⋯⋯⋯⋯⋯⋯⋯⋯⋯⋯⋯⋯⋯⋯⋯⋯⋯⋯⋯⋯⋯..354.3完整(complement)⋯⋯⋯⋯⋯⋯⋯⋯⋯⋯⋯⋯⋯⋯⋯⋯⋯⋯⋯⋯⋯.384.4原始(primeval)⋯⋯⋯⋯⋯⋯⋯⋯⋯⋯⋯⋯⋯⋯⋯⋯⋯⋯⋯⋯⋯⋯⋯⋯⋯⋯⋯..415结语⋯⋯⋯⋯⋯⋯⋯⋯⋯⋯⋯⋯⋯⋯⋯⋯⋯⋯⋯⋯⋯⋯⋯⋯⋯⋯⋯⋯⋯⋯⋯45主要参考文献⋯⋯⋯⋯⋯⋯⋯⋯⋯⋯⋯⋯⋯⋯⋯⋯⋯⋯⋯⋯⋯⋯⋯⋯⋯⋯⋯⋯47后记⋯⋯⋯⋯⋯⋯⋯⋯⋯⋯⋯⋯⋯⋯⋯⋯⋯⋯⋯⋯⋯⋯⋯⋯⋯⋯⋯⋯⋯⋯⋯一49附:作者简介⋯⋯⋯⋯⋯⋯⋯⋯⋯⋯⋯⋯⋯⋯⋯⋯⋯⋯⋯⋯⋯⋯⋯⋯⋯⋯⋯⋯50·VT-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1绪论1.1劳伦斯诗歌创作述略D·H·劳伦斯极具生命活力的一生似乎有意识地为人们的多方言说以及多种学术观点提供了可能性,从中可看出他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作家。综观其一生及其创作,我以为,他是一个时代的叛逆者,一个爱走极端路线的人,一个以生命燃烧出绚烂的作品的人,一位极具勇气的思想冒险家,一位生命力与艺术创造力同样旺盛的艺术家,一位个性鲜明的生态主义诗人,一位超越时代的生态整体主义的创始入,一位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愤世嫉俗、激情洋溢、充满矛盾,毁誉参半的令人费解的作家。他的作品内涵丰富,表达形式多样,作品中的意象以及由此构成的象征体系所隐含的内在情感形式和严肃理性的批评指向极易被人忽视或误读。忽视或误读的原因也许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考虑:由于他对人性与世界有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与时代风尚、世俗走向甚至文明进程是相悖的,带有明显的生态理想主义色彩,人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抱着救世福音的着了魔的人”。(T·s·艾略特)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与众不同的宗教观念和神秘主义倾向。又由于他的这种思考借用独特而显得另类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人们充分注意到了他的作品表层有大量的人们忌讳言说而在暗地里又孜孜以求、津津乐道的“性”信息,这种突破世俗禁忌的表现因“粗野”而遭受惩罚,使其一生命途多舛。再加上书商们利用“惊世骇俗”、“违禁”“性”等诱人的字眼将其刻意包装成一位低俗作家。使得一个严肃作家长期不能得到严肃的对待。D.H.劳伦斯不仅是一个严肃作家,而且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文学大师。他“总是要用在任何可得到的中介物上留下痕迹的办法打消寂灭的恐惧。这种难以抗拒的冲动的本质,太少被一个在感情上敬畏‘天才’的世界所研究。”。他在人世间只停留了短短45年时间,而其创作生命却长达23年。他为世人留下了10多部长篇小说,7部中篇小说,约50篇短篇小说,一千余首诗歌,三本游记,并写①(英)基思·萨嘉著:《被禁止的作家:D.H.劳伦斯传》王增澄译,辽宁教育小版社,1998年版,译序。②(美)布伦达·马多克斯著:《劳伦斯一一有妇之夫》邹海仑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有剧本、文学评论、杂文和大量书信。①他那短暂而激情燃烧的生命为人类的精神生活永久性地留下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尽管人们已习惯于用《儿子与情人》、《虹))、《爱恋中的女人》、((羽蛇》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等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来确定劳伦斯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劳伦斯的研究者们也似乎更多地关注作为小说家的劳伦斯。但不可否认的是,是诗歌这一特殊的表达形式陪伴了劳伦斯多难多思的一生。事实上,1908年,23岁的劳伦斯正是通过在《英国评论》发表诗歌,开始走上文坛的。。从青年时期的《爱情诗集》(1913)到生命终点的《荨麻》(1930),《瞧,我们干成了!》(】917)、“鸟·兽·花》(1923)、((三色紫罗兰》(1929)⋯⋯可以说,诗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的心路历程,寄托了他的喜怒忧思。也许是诗歌这一文学样式更适于表露心语的缘故,劳伦斯更愿意将自己旺盛的情感与深沉的思考投入于诗歌的抒写之中。所以,通过诗歌解读劳伦斯的人生哲学,解读劳伦斯的生态思想,不失为研究劳伦斯的上佳途径。1.2《鸟·兽·花》文本的特殊性·研究动机劳伦斯是一位酷爱大自然的作家,“在他的笔下,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无不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劳伦斯的诗歌创作中,其中期创作的《鸟·兽·花)),无论在其自身创作的作品系列当中,还是就整个英国诗歌史来看,其诗歌文本的试验性价值均较为特殊,属于不可多得的生态文本。有别于早期节奏明快、传-昌爱情的押韵诗,1923年出版的《鸟·兽·花))呈现出矛盾、神秘的艺术特征、整体性的生态思考和异常丰富的生态元素,他用生态学的视野和“借物喻世”的手法表达现代人的思考与困境,使其诗歌创作明显地跃出了早期心灵自传的层面,具有了现代派文学的品质,所以,《现代诗歌史》的编著者才不惜把他的((乌·兽·花》与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名篇《荒原》共同列为现代派文学的划时代作品。④劳伦斯最为优秀的诗歌出现在诗集《鸟·兽·花》(Birds,BeastsandFlowers,1923)中,其中许多诗歌表现出精练、直露以及无韵的特点。西方评论家安德鲁·桑德斯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布伦达·马多克斯在“劳伦斯一一有妇之夫》①以上所列作品数据综合参考:(美)布伦达·马多克斯著:《劳伦斯一一有妇之夫》,附录;劳伦斯著:《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附录;O·H·劳伦斯著:《虹》,漆以凯译,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附录:屠岸选译《英国现代诗歌选》,译林ij:版社,2007年版,第426页;王佐良、阁珏良主编:《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②(英)D·H·劳伦斯著:《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③李美华:《英国生态文学》,学林m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④DavidPerkins.TheHistor)’D厂ModernPoetry,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P.1.⑤【英)安德鲁·桑德斯著:《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下),谷启楠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6页。·8·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中。,也都认为《乌-兽·花》是劳伦斯所创作的最优秀、最动人的作品。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同样充分肯定《乌·兽·花》在劳伦斯创作生涯中的意义:“劳伦斯最成功的诗是收在《乌·兽·花》诗集中的描写自然与花鸟虫兽的诗,这些诗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而且充满了对自然界神秘和瑰丽的生命的赞叹。”。那么《乌·兽·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优秀”?“动人”之处又何在呢?为什么劳伦斯会选择自然界来变形、扭曲地展现人的心灵与社会思考?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可以引申或归并出一个严肃的话题——劳伦斯在重要的诗歌文本《鸟·兽·花》中呈现的关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价值立场,劳伦斯的姿态与社会姿态的对比鲜明,劳伦斯与现代文明的对立以及劳伦斯的渴望与思考。据此,我们可以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对《乌·兽·花》进行重新审视。1.3研究方法·选题意义当代文学批评中所兴起的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范围相当广泛,分析层次各异,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生态批评总是带有后现代理论的特征,将解构或颠覆“中心”、“现代性”、“逻各斯”当作自己的目标,并且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看成自己的探究对象。“生态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以生态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作为指导思想、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思想文化批判。其主要目的是挖掘并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活发展模式如何影响、设置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了生态的危机,进而促进人类的思想文化变革。”。应该说,生态批评并不热衷于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是注重于以一种生态批评的视野来对一些具有生态视点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审视和剖析。而且,“生态批评虽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但是它的源头远远扎根于历史的土壤中。”@所以,对生态意识的探究不能仅限于这一学科得以形成依赖的极端的时间之内,更何况生态批评的广泛定义是“研究文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其中包括重新解读经典的或非经典的文学作品,以便在历代的文本中发现有助于解释我们今天与自然①【美)布伦达·马多克斯著《劳伦斯一一有妇之夫》,邹海仑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2页。②王佐良、周珏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③王诺著:《欧荚生态批评一一生态文学研究概论》,上海:学林出版礼,2008年版,第4页。④SimonC.Estok.“AReportCardOnEcocritism”,TheJournaloftheAustralianUniversitiesLanguageandLiteratureAssociation,Nov.2001,p.220.⑤CheryllGlotfeltyandHaroldFromm.孙PEcocriticismReade‘LandmarksinLiterar)’Ecology,AthensandLondon: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l996,p.xviii.·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关系的情感和道德规范。例同此理,劳伦斯也并没有自觉地进行“生态文学”创作的意识,但基于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精神,他自觉地对世界做生态的理解(ecologicalunderstanding),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纳入了自己的探究视野,并创作出内涵异常丰富的生态元素的文学作品,透过这些奇特诗篇的分析,也必将有助于为其诗歌在文学史上找到更合适的定位,对其生态哲学思想引起足够的重视,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劳伦斯的《鸟·兽·花》的研读,来引发人们对生态意识的关注,丰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文化渊源。所以,我们把《乌·兽·花》理解成是诗人以诗的形式表达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的重要关系,是以借物喻世的手法展现其社会思考,是以变形扭曲的方式代言现代人的社会困境,是对趋向衰亡的现代文明(在他看来)的艺术.化展示与生态批评。如此,方能对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动机乃至世界观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对其在《鸟·兽·花》中生态批评的展开方式有一个合理的解释。1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明对峙与田园诱惑2.1劳伦斯创作语境与生态批评的动机之间的关系劳伦斯的出生地伊斯特伍德,是一个奇特的地方,以摩尔格林路为界,一边是代表现代文明的矿区,一边是充满浓郁田园诗意的森林、农场和修道院。宛转而明丽的鸟鸣声与嘈杂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唤醒了山区的黎明。田野的芬芳与宁静无可奈何地被煤灰与硫磺肆意地侵蚀着。这是两个并存而又截然不同的文明,它象征着世界的割裂与观念的冲突。我们似乎能从劳伦斯家乡矛盾、对峙、失衡的地理环境中寻找到影响他终生的心灵记忆。一幅劳伦斯家乡的地图,也是一幅劳伦斯的心灵图,因为那种精神的分裂贯穿他的中年,在某种意义上毁掉了他。他有一半思想出于回归自然,简直把他引导到逃向尚未工业化的农村,逃向原始文明的境界,在那里仿佛仍然存在着名副其实的宗教生活方式。。当然,家乡对于劳伦斯的影响不仅于此,家庭、女友以及世俗习惯等因素,对其一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他是“一对不般配的父母的产儿。”。母亲有着较好的教养,而父亲是个较为粗俗、并喜欢酗酒的矿区的小包工头。从小他主要接受来自于母亲的教育和基督教观念的影响,而在享有母爱庇护的同时,也伴随着母亲的精神控制。当他成年后意识到这种精神控制时,他开始向往父亲注重肉体的生活,这是他的第一次回归一一从灵向肉的回归。他的初恋女友是被劳伦斯称为“修女”的钱伯斯,他们之间只有精神的往来,而缺少生命的“流溢”。长期的无性之爱,使劳伦斯倍感压抑,这种压抑来自世俗观念,来自母亲,而实质上来自于人们恪守的所谓“文明”的道德观念。1908年至1912年他曾与多位女性保持肉体的往来,可视作是对早年压抑的反动,也是从灵向肉的第二次回归。直到1912年遇到弗丽达,似乎才找到灵与肉的最佳平衡点。总之,正如家乡地理环境的割裂那样,劳伦斯的家庭,他的父母也象征着灵与肉的割裂,他1912年前的爱情故①(英)基思·萨嘉:《被禁止的作家:D.H.劳伦斯传》,王增澄译,辽宁教育m版社,1998年版,第l一2页。②(美)布伦达·马多克斯:《劳伦斯一一有妇之夫》,邹海仑等译,中央编译小版社,J999年版,笫6页。’1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明对峙与田园诱惑事,也给他带来了深深的割裂感,这种割裂感使得他认为这现存的世界是割裂的,而割裂的原因就是来自文明,是文明的脚步给包括自然在内的生态带来了失衡。所以,他后来在创作中流露出来的对身体的崇拜,对自然中蕴涵的可贵的生命力的赞赏,对直觉生活的向往等等,都可以理解成是他对于他所厌恶的文明的有意的颠覆与反叛。他一生苦苦寻觅的激情与灵性相统一的生活,也可视作他为弥合这个割裂的世界,消解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重获个性自由,由生态失衡返回生态平衡的努力与尝试。他对异质生命的歌颂,同样可理解为,是借抒写自然反思人类自身行为,唤醒人类日趋麻木的生态整体意识,是对误入歧途的人类文明的矫正与修复。童年时的不快乐,青春期的压抑,嘈杂的机器声对婉转的鸟鸣声的覆盖,这家乡的一切似乎给其世界观种下了矛盾的种子,为其魂牵梦萦的田园梦想埋下了生动的伏笔,也给劳伦斯以后的创作倾向、批评指向和生态意识留下了形象的注脚。当他后来回忆起幼年时候的生活时,唯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深刻地渗入我的童年”的赞美诗:每只温顺的鸽子每根低吟的树枝都使那宁静的夜晚,对我格外美丽。仿佛拥有一种更加神圣的力气,把我拖回拖回至0力口并0牙0,基督的至爱之地,呵,加利利,可爱的加利利,再把你的歌儿向我唱起!.——《生活中的赞美诗》。对于劳伦斯而言,幼年时的赞美诗,远比成年后的耶酥来得重要,因为,那儿有天真的幻想、童年的乐趣,有人类的好奇心。这种被他视为“自然的宗教感”的观念帮助他抵御了惹人厌烦的教理和“傲视经验的文明”,也直接培育并引发了他对自然的关爱和《鸟·兽·花》的创作。①(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明对峙与田园诱惑2.2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与批评指向突破社会性的虚假外衣,才能裸露出真正的自我,而这种突破-5裸露需要极大的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劳伦斯命途多舛的一生似乎证明了这一占,¨、o成年以后,劳伦斯饱受了社会压抑的痛苦。他自己坦陈,他受到压抑的并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q眭本能”,而是“社会本能”:令我痛苦的是我的原始的社会本能被完全压抑了⋯⋯我认为社会本能比性本能来得更深刻——而针对它的社会压制则更具摧残性。个人自我——包括我自己和其他人的个人自我——对我的性个体的压制远远比不上它对我的社会人格的压制。我甚至对我自己的个体性感到厌倦,对他人的个体性则只有厌恶。①因压抑导致他对个体性的厌倦或厌恶,而对社会人格的压抑又远远超过了对性个体的压抑。这是他对现代文明的基本态度与认识。于是,他把批评的锋芒指向了压抑人的本能的现代社会,并在创作中,对现代人的固有观念和阅读>----.j惯进行了有意的颠覆与挑战,从恶作剧地裸露世俗忌讳中,获得了抒写快感。应该看到,他作品中的㈠陛本能”的展示,是真实、自然的,他想借此对抗的是虚伪的社会。因为,在真实的“性本能”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本能”。劳伦斯的理解是:既然是“社会本能”的压抑导致了“性本能”的压抑,那么,就可以并且应该通过表现“性本能”的压抑来揭示“社会本能”的压抑。因此,我"fl’]认为,劳伦斯的创作动机是严肃认真的,人们对他的长期误读及不公的原因也在这里。无论是抒写自然,还是裸露性,我们都可把这种抒写看成是劳伦斯祛除虚伪,寻找本真的努力。劳伦斯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浑沌,诗歌的兴趣在于发现这片浑沌,既然人类>---j以为常的惰性已经遮蔽了发现的眼光,诗人就需致力于唤起人们对浑沌的新的关注。在最初发表于《交流》1929年12月号的《诗歌中的浑沌~一<太阳的凯旋车>引言》中,他说道:“诗歌的本质是它致力于唤起一种新的关注,以便在已知的世界中‘发现’一个新世界。人以及野兽-5花都活在一种奇特而且永远涌动着的浑沌中。我们对这种浑沌>---j以为常之后就称之为宇宙。我们就是由这种内在的、不可言说的浑沌组成的,我们称之为意识、精神甚至文明。但就本质而论它是浑沌,不论它是否由幻象照亮。这正如彩虹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照亮风狂雨暴的天空。而且同彩虹一样,幻象是会消失的。”这种诗歌观念无疑源自于他①(英)考德威尔:《D·H·劳伦斯:资产阶级艺术家研究》,见考德威尔著:《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陆建德等译,百化洲文艺:乜版社,1995年版,笫426页。·1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明对峙与田园诱惑对世界的看法,他期待的是一种自然、自由、真实的存在,他揭示的是社会的做作、压抑与虚伪,这种对立既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也是人内心的对立。因此,他认为,诗人的使命,就在于揭示真相,以弥合这种对立:“这位世俗的仇敌将伞撕开一道口子:瞧,那若隐若现的浑沌就是一个幻象,一扇朝向太阳的窗户。但是一会儿之后,芸芸众生习惯了这一幻象,也不再喜欢从浑沌中刮来的那股真真实实的风,于是就将那扇朝浑沌而开的窗户涂抹成一片幻景,然后用这块涂抹出的幻景将伞缝补起来。”。可惜,人们已习惯于幻象并拒绝真实,习惯于对立并拒绝弥合。他的追求真实、弥合对立的行为反而显示出诗人与芸芸众生的对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明”的顽疾和生态困惑,以及劳伦斯的孤独、无奈、愤懑和艰难。·只要有谁赤裸着感情和思想,跨越进永远荒凉的意识的禁地一步,你就会恨他,吃惊地打量他。为什么他就不能守在篝火边舒舒服服地玩文字游戏呢?(《评<当代诗选第二辑>》)@一个以生命追求真实,并试图引导人们摆脱习以为常的虚伪,窥探并接近真实的人,遭遇到了人们极度亢奋的拒绝与报复。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虚伪的一切,当有人试图以生命犯禁,撕裂虚伪之纸时,遭遇到的必然是发自内心的恼怒、仇恨和歇斯底里。这是典型的现代病,是人的生态失衡,是灵与肉,人与人、入与社会的撕裂,是人与世界割裂的表征。在这割裂中,劳伦斯既经受了割裂的痛苦,又饱尝了缝补割裂,医治顽疾的快意,在恣意的创作中体验着人间的冷暖睛雨。面对现实,劳伦斯并没有放弃他作为诗人的职责,他仍然“希望人们能像他们刚被上帝造出来时那样原始如初。”。于是,他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我们得回到浑沌去,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④他意图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抒写,来变形扭曲地展现其社会思考,以植物、动物等象征形式,代言现代人的社会困境,试图从原始与本能中寻找人类社会的希望。在他看来,自然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一切生物的生命力的来源,它逍遥自在,内心丰富,它质朴、自信、多情、灵性,纯洁得犹如天使。他爱夜莺,是因为它“充满强烈而纯正的阳刚之气”,“炫耀着雄性的自我表现”;他爱小乌龟,因为它是反抗了无生气的宇宙的孤独的先行者;他爱蜂鸟,是为了寄托他返回原初的渴望;他爱花,是爱她旺盛的生命力,爱她敢于展现自己①(英)劳伦斯著:《劳伦斯读书随笔》,陈庆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8页。②(英)劳伦斯著:《劳伦斯读书随笔》,陈庆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14页。③(英)弗坐达·劳伦斯著:《不是我,足风:劳伦斯妻子Ii:iJ忆劳伦斯》,姚暨荣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④(英)劳伦斯著:《劳伦斯读书随笔》,陈庆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10页。·】4· 淅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明对峙与田园诱惑的美,爱她活得真实。劳伦斯一生不懈地追求生命的完美、真实、自由。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优秀的品质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是人类社会所没有的。所以,自然,对于劳伦斯而言,远不仅仅是个观照物或审美对象,其中寄托了太多的他在人类社会无法寄托的情怀,人类填写的歌词是根本无法匹配自然的天籁之声的。他对待自然的姿态不仅是平等的,甚至是仰望的,在倾注爱心的抒写中蕴涵着对存在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思考是对自然的、对社会的、对人的,是以文化批判为核心的深层生态学思考,其实质是对存在的思考。因此,我们把《鸟·兽·花))看成是他哲学观念的诗性表达,是他生态思想的一次整体性展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3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3.1文本概况·生态意识的类型《乌·兽·花》正式发表于1923年,有关创作情况至少有两种说法。.基思·萨嘉记载:整个(1921)9月,(劳伦斯)定居在佛罗伦萨的桑杰维西奥,“住的是一所旧的弹痕累累的别墅,周围野草蔓生,一切显得杂乱无章。他在那里写了许多题为《乌儿、动物和花卉》的诗篇。”o据弗里达回忆:1920年,在西西里岛的维克夏别墅,他完成了《鸟》诗集。并且说:“我们在意大利时住的维克夏别墅旁有一个巨大的储水池,在通往大海的岩坡上,II)L还有几泓清水专门用来浇灌柠檬和橘子树。早开的杏仁花有品红的,也有白色的,煞是好看。日光兰、也水仙花、海葵,所有这一切在我们散步时都可以发现。”∞两者的记载略有出入,弗里达除了回过一趟德国,那几年几乎都在劳伦斯的身边,故弗里达的记载较为可信。而且,《鸟·兽·花))的创作期也很可能持续数年,因此,其创作应该是在1919年1O月一1922年1月,生活在意大利期间。《鸟.兽.花》诗集中共收录了四十八首诗歌,按其哲理思考与内容表达可分为九组:(1)水果(Fruits):Pomegranate(《石榴》)、Peach(《桃子》)、MedlarsandSorb-Apples(“枇杷和山梨》)、Fig(《无花果》)、Grapes(《葡萄》)、TheRevolutionary(《革命者)))、TheEveningLand(《夜晚大地》)、Peace(《和平》)。(2)树木(Trees):Cypresses(《柏树》)、BareFigTree(《光秃秃的无花果树)))、BareAlmondTrees(《光秃秃的杏树》)、Tropic(《回归线》)、SouthernNight(《南方的夜晚》)。(3)花朵(Flowers):AlmondBlossom(《杏》)、PurpleAnemones《(紫色的银莲花》)、SicilianCyclamens(《西西里的仙客来》)、HibiscusandSalviaHowers(《木槿和鼠尾草》)。①(英)基思··萨嘉:《被禁止的作家:D.H.劳伦斯传》,王增澄译,利奥尼和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②(英)弗里达·劳伦斯:《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姚暨荣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16·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4)传播福音的兽(TheEvangelisticBeasts):StMatthew(《圣马修》)、StMa】‘k(《圣马克》)、St.Luke(《圣卢克》)、StJohn(《圣约翰》)。.(5)生物(Creatures):TheMosquito(《蚊子》)、Fish(《鱼》)、Bat(《蝙蝠》)、ManandBat(《人和蝙蝠》)。(6)爬行动物(Reptiles):Snake(((蛇》)、BabyTortoise(“小乌龟》)、TortoiseShell(《乌龟壳》)、TortoiseFamilyConnections(《乌龟家族》)、LuietElle(《他与她》)、TortoiseGallantry(《乌龟的华丽》)、TortoiseShout(((乌龟的呼喊》o(7)鸟(Birds):Turkey-Cock(《雄火鸡》)、Humming-Bird(《蜂鸟》)、EagleinNewMexico(《新墨西哥的鹰》)、TheBlueJay(《蓝铿鸟》)。(8)牲畜(Animals)-TheAss(《驴》)、He-Goat(《公山羊》)、She-Goat(《母山羊)))、Elephant(《大象)))、Kangaroo(《袋鼠》)、Bibbles(《比波斯狗)))、MountainLion(《美洲豹》)、TheredWolf(《红色的狼》)。(9)幽灵(Ghosts):MeninNewMexico(《新墨西哥的入》)、AutunmatTaos(《淘斯族的秋天》)、SpiritsSummonedWest(《西归的灵魂》)、TheAmericanEagle(《美国之鹰》)。以上仅仅是按“物种”进行的分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以动物或植物为名的诗篇,是劳伦斯借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来传递所恩所感。虽然隐喻、象征等手法的使用并非劳伦斯的独创,但如此密集地使用,且均借抒写自然反指向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确是比较独特的。诗中出现的主要意象:长冠的蓝铿乌、流放中的皇帝——蛇、灿烂如霜的美洲豹、象征着生命原初的蜂鸟、揭示生命深奥的乌龟,在劳伦斯笔下,都是高贵光彩的,值得人敬畏的。另外,诗中还反复出现了湿漉漉、破裂、腐败、黑色、鲜红、狭窄、孤独、十字架等中心语象。这无不表明了这一文本的独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按劳伦斯生态意识的类型把这些诗作分成三类:抒写的观照点是自然(如《杏花》、《柏树》等),抒发其对自然的爱恋的,即自然的生态;以花与果等植物为抒写对象的(如《枇杷与山梨》、《无花果》等),偏重于生命、本能、有关人身体存在的形而上思考,即人的生态;以鸟与兽等动物为抒写对象的(如((蛇))、《乌龟的呼喊》、《蜂鸟》、《美洲豹》、《蓝铿鸟》等),偏重于入与社会关系,人自身行为的反思,即社会的生态。可以看出,劳伦斯在创作《鸟·兽-花》时,具有理性的整体性意识,具备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holism)思考特征。3.2自然的生态生态文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描绘了大量魅力无比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劳伦斯的《乌·兽·花》是被大自然吸引、启发的作品。他在西西里维克夏别墅给弗里达母亲的信中写到: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雪花被吹到了远远的地方,大海湛蓝无比,杏仁花开得正盛。寒冷把成千上万的乌儿赶到这儿来了,金丝雀、乌鸦、红知更乌、红尾鸲,五颜六色的,叽叽喳喳,开心无比。。当然,开心无比的不仅仅是乌儿。正是对自然美的执著的追求,使劳伦斯一路寻觅,到达意大利,来到迷人的西西里岛,在那里,优美的环境,纯朴的农民,惬意的心情,引发了劳伦斯的生态思考,并产生了创作灵感。在劳伦斯笔下,你可以从《杏花》听到一曲优美的生命颂歌,可以从《无花果》追踪有关生命流溢的思考,而劳伦斯笔下的动物:蓝铿乌、蛇、美洲豹、蜂乌、乌龟,都是令人敬畏的。该诗集描述和反映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树木、花朵、野兽、家禽、鸟雀等非人类的动植物的生活。尽管这些动植物是作为隐喻和象征来使用的,但作者对他们做了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也作了富有力度的深层次的挖掘,使人们感到动植物也有着人类的思维和人类的情感。无声的小鸟,你的头半伸在皱褶之外在你永久停顿的、缓慢的尊严中。一个人,没有孤单的感觉,从此会有六倍的孤单,沿着缓慢的情感穿越古老的岁月你圆形的房子置身于混乱中。在院子的泥地上,小鸟,在所有事物的边缘。旅行者,你的尾巴向一边微微卷起如同一位穿着燕尾服的绅士,所有的生活都在你的肩上,不可征服的先行者。一一《小乌龟》BabyTortoise(张丽萍译)①(英)弗里达·劳伦斯:《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姚暨荣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1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可以说,大自然的优美与神秘,启迪并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生态诗人,而劳伦斯的诗歌既体现了动物有情,植物有智的生态意识,也体现了关于入与自然一体性的生态哲学思想。劳伦斯在《命运》一诗中借助植物意象明确写出了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与自然界有着一种本质的关联:一旦树叶凋落,甚至连上帝也不能使它返回树身。一旦人类生活与活生生的宇宙的联系被击破,人最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什么人,不管上帝还是基督,都无法挽回这种联系。①在此,劳伦斯以简洁的诗句表达了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的重要关系。劳伦斯将人类与宇宙的关联比作树叶与树身的关联,显得形象而生动,而人类一旦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击破这种关联,从而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乌·兽·花》中的许多诗篇实际上是对“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最佳解构和颠覆,是对入的自以为是莫名其妙的优越性的当头棒喝。因此,他把寻求人类生活与宇宙间的血性联系看成是诗人的职责。在《杏花》的第八节中,他自然地从树木命运联想到人类的命运。树木像人类一样,在长久的世纪中遭难。它们流浪、放逐,长期生活在流亡之中像拔出的永远无法入鞘的剑,砍劈,交黑,异国的异树:然而是鲜花的心脏,鲜花的不可熄灭的心脏!它们都经历了“长久的世纪”的磨难,在“流浪”、“放逐”中,“砍劈”,“变黑”,这是由奋斗、沉沦的轮换中谱写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轨迹,由此,练就了“鲜花”般的“不可熄灭的心脏”。在此,赋予树木以人类的品质,表现了人的生命和大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在动植物意象中寻求到了有关生命的“血的领悟”。①(英)D·H·劳伦斯:《劳伦斯诗选》,吴笛译,漓江⋯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以下引用译诗凡未注明:|=}处者,均选自吴笛译本。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可见,劳伦斯在选择动植物意象时,像布莱克等诗人一样,并没有以高傲的人类自居,来俯瞰这些自然意象,而是力图以亲和的姿态,发掘并讴歌那些充满力与美的神秘意象。也不是把意象作为实例或装饰来使用,而是借意象进行两者关系的思考,即通过这些动植物意象来寻找人与自然的关联,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生态意识。正如劳伦斯在《启示录》中所说:“我是太阳的一部分,正如我眼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是我双脚完全感知的大地的一部分,我的血是大海的一部分⋯⋯我的心灵是睡眠是哪个的太阳的闪光⋯⋯”①在这里,审美者与审美对象建立的是交互主体性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突出的是自然审美对象,而不是审美者,是真正融入其中的生态审美。3.3人的生态劳伦斯对自然界动植物意象的兴趣并非止于其本身,抒写的观照点也不仅限于自然的生态,他更为侧重的是以花与果等植物意象,抒发其关于生命、本能、人身体存在的形而上思考,即对人的生态的思考。《无花果》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诗歌文本,无论是从劳伦斯自身的作品系列,还是借用劳伦斯作品以外的诗歌文本来观照,我们似乎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私处”、“子宫”、“内部”、“神经中枢的美好的湿性传导”等词汇所构成的惊世骇俗的表达,很容易使人们仅仅满足于无花果与女性私处的比喻关系和初读时的惊讶表情而裹足不前。但该诗的内涵是丰富的,联想也没有到此结束,其中矛盾性的内心涌动,至少有三个层次。社会上,吃无花果的恰当方法,就是把它放在树桩上,劈成四份,把它打开,于是它就形成了放射光彩的、玫瑰色的、含有水分的、甜如蜜的、花瓣沉重的四瓣花果。然后,你扔掉它的皮壳,这皮壳就像四片花萼,接着你用嘴唇吞下那朵花。但粗俗的方法就是用嘴咂开皮壳,一口取出果肉。每一颗果实都有自己的秘密。①D.H.Lawrence:Apocalypse,London,Penguin,1980,p.126·2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无花果是非常守密的果实。当你看到它伫立成长时,你立刻感到它具有象征性:它似乎是男性的。但是,当你更进一步了解之后,你就会同意罗马人的观点:它是女性的。首先,吃无花果,社会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恰当的方法,即“把它放在树桩上,劈成四份”你将享受到流溢的芬芳。一种是粗俗的方法,即“用嘴咂开皮壳,一1:3取出果肉”之所以粗俗是因为“无花果是非常守密的果实”,这种方法省略了必要的观赏过程,无法察觉果实中的秘密,无法体验到其中的光彩、色泽、水分、甜蜜、甚至重量,这当然是遗憾的。这种方法上的对比意味着什么?仅仅是美好、温柔——粗俗、破坏性的对比吗?假如你明白无花果的象征性时,你将豁然开朗:无花果不仅仅象征着女性,还象征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他指的也不仅仅是对待女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也是指如何对待美好事物,世间有两种对立的方法。它始终是个秘密。事情就是这样,女性应该始终成为秘密。无花果从未高高在上地站着,在树枝上开放,像其他的花朵,展现出花瓣,银白、粉红的桃子、威尼斯绿色玻璃器皿中的欧楂和山梨,待到成熟的汁向外渗出,一个年头也就结束。无花果已经将自己的秘密守了足够长的时间,所以它破裂开来,于是你透过裂缝看到了鲜红。无花果完结了,一年结束了。无花果就是这样死亡,透过紫色的像伤口一样的裂缝。来显露她的鲜红,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自己的秘密。就像一名娼妓,绽开的无花果炫耀她的秘密。女人也是这样死亡。一个年头过于成熟了,·2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我们妇女的一年,我们妇女的一年熟透了秘密无遮蔽地摆了出来,腐烂立刻钻了进去,我们妇女的年头熟透了。其次是有关守密的特点:女性应该始终成为秘密,封闭、裸露在壁内,遮蔽在内部。因为其本性是秘密,因而守住秘密便是女性的天责。绽放即死亡,“待到成熟的汁向外渗出,一个年头也就结束。”“女人也是这样死亡。”当夏娃心中知道她是赤身裸体,她马上用无花果树叶缝衣,也为亚当缝了一件。以前,她一直赤身裸体,但是,在她未吃知识果之前,她心中却全然不知。她心中得知了这一事实,很快缝起了无花果树叶,打那以后,女人就一直不停地缝制。但是现在他们缝纫是为了装饰绽开的无花果,而不是把它遮盖。她们有着她们心中从未有过的那么多的赤裸。她们还不愿让我们将此遗忘。最后是从守密中显出现代与古典的对比。同样是缝纫,夏娃的缝纫是为了“遮盖”,即守住秘密,而现代人的缝纫是为了“装饰”,即显露秘密。文明从古代发展到了现代,女人一直在“不停地缝制”,但缝制的目的却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原初是为了遮羞而“遮盖”,现在是为了显露而“装饰”。“她们有着她们心中从未有过的那么多的赤裸。”在劳伦斯看来,秘密的就是秘密的,守住秘密也就是守住本真,这是合乎自然的做法。从以上三个对比性层次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劳伦斯在“人的生态”方面的思考与立场:对待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应有“恰当”的方式,即善待万物;合乎事物本性的方式,才是合乎自然的方式,即“恰当”的方式;违背事物本性的做法,如将缝制的目的由“遮盖”改成“装饰”,就是“粗俗”的方式。借此,劳伦斯对现代人不合乎生态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合乎事物本性的方式,才是合乎自然的方式。这一生态理念在《枇杷与山梨》一诗中表达得更为充分。我爱你,腐败者,美味的腐败。2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我喜爱把你从皮里吮吸出来。这般的褐色,如此的柔嫩、温和,如意大利人所说:病态的细腻。多么稀奇、强大,值得追怀的滋味在你堕入腐烂的阶段中流溢出来,如溪水一般流溢。芬芳扑鼻,像西那库斯的葡萄酒,或普通的马沙拉。尽管马沙拉一词在禁酒的西方与酒一起被禁的还有性将很快带有矫揉造作的意味。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在转变为葡萄干的葡萄里面?在枇杷、山梨里面?褐色病态的纵欲者,秋天的排泄;这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白色的神明?之所以爱你,并且“喜爱把你从皮里吮吸出来”,是因为“腐败”。之所以将这种“腐败”视作“美味”,是因为在“病态的纵欲者”看来,它“柔嫩”、“温和”具有“病态的细腻”,是一种“值得追怀的滋味”。在此,很容易让读者想到诗人是在以果子喻指男女间的结合。当然,诗人也从未在诗中禁忌过此类言说,但解读不能仅止于此,因为,这里还含有视角的转换。我们可以把“美味”与“纵欲者”看作诗人的眼光,将“腐败”与“病态”看作社会的眼光,即在如何看待“流溢”这点上,显出诗人与社会的态度对比。“流溢”是果子形态上的变化,喻指获得自由。原先是固态的,被表皮禁锢着,现在变成了液态,能跟随着“吮吸”从破损的表皮夺路而走,并连用三个比喻来形容这种状态,如溪水般欢快,像西那库斯的葡萄酒般芬芳,像普通的马沙拉。由马沙拉的被禁,联想到同样被禁的性。这种禁忌在诗人看来,多少带有一些暧昧的成分,因为,对于酒与性的喜爱本出自人的天性,如此地忌讳言说,很快便带来了“矫揉造作的意味”。由此,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代文明虚伪意识的批判,揭示出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文化根源。·2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3.4社会的生态如果说以植物为抒写对象的诗篇,关注点在于人,那么,以动物为抒写对象的诗篇,其关注点就转向了人与社会关系,人自身行为的反思,即对社会生态的思考。《美洲豹》主要表达的是人类对自然的侵害。攀越着一月的雪地,进入洛博峡谷针枞木逐渐变暗,凤仙花慢慢交蓝,溪水仍未冰封,哗哗流淌,小径依然明晰可辨。一切是那么的原始、自然、自足。在诗歌的开头,劳伦斯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原始生态的自然图景,它静谧、美丽、和谐。假如没有人,它将一如既往地延续这个远离尘嚣的梦境。人!两个人!人!世上令人惧怕的唯一动物!这是一声可怖的惊呼,是自然界对侵入者的抗议,它来自于血淋淋的遭遇与死亡记忆。他们踌躇不前。我们踌躇不前。他们有一支枪。我们没有枪。“他们”和“我们”,从动物的视角,写出了两者的对垃,从对立中显示出生态失衡的事实。同处于一个生物圈中,原先都是“我们”,是人类的行为,将“我们”变成了“我们”与“他们”。从此,自然失去了和谐,人与自然也失去了和谐。“他们踌躇不前。”是在策划捕杀,“我们踌躇不前”是对“他们踌躇不前”的困惑不解。“他们有一支枪。我们没有枪。”从对比中显示出这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较量。从茹毛饮血到懂得制造越来越先进的工具,“他们”自以为是,津津乐道地“进化”着,但“进化”的目的是什么?“进化”带来的又是什么?假如“进化”的结果仅仅是“他们”这种“万物灵长”类动物,带着侵害的心和侵害的工具走入“我们”的领地来侵害进化缓慢的“我们”,那要这种“进化”干什么?这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的困惑了。“我们”,是动物的视角,也是劳伦斯的视角,从中·2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可看出劳伦斯对“他们”的批判立场以及对人类“文明进化”的深层忧虑。然后,我们全都向前迈进,会面。两个陌生的墨西哥人从暗处、从雪地、从洛博峡谷的内部浮现出来。他们在这消隐的路上干些什么?他扛的是什么?一个黄东西。一只鹿吗?他傻乎乎地笑着,仿佛做了错事,被人捉住。我们傻乎乎地笑着,仿佛一无所知。他举止文雅,脸庞黝黑。“从暗处”写出了人的诡秘与阴暗,“我们全都向前迈进,”写出了动物的无邪与纯真。同样是“傻乎乎地笑着”,但原因却截然不同,动物是因为对入的“傻乎乎地笑”“一无所知”,它可能还错以为,这是动物问见面应有的礼节;而人的“傻乎乎地笑”,是因为,刚刚“举止文雅”地、成功地制造了一场血淋淋的恐怖事件.这个对比,是意味深远的。这是一只美洲豹,一只特长的苗条的猫。死的。这是他今天早晨捕到的,他傻笑着说。他提起她的脸,她明亮的圆脸蛋,像霜一般明亮。她时髦的圆脑袋上,耷拉着两只死耳朵:她脸上灿烂的霜中,有着条条斑纹,还有清晰美丽的乌黑的光线,乌黑、锐利、美妙的光线,在她灿烂如霜的脸上。一双美丽迷人的死眼睛。多么美丽啊!“明亮”、“时髦”、“灿烂”、“清晰美丽”、“乌黑、锐利、美妙的光线”、“灿烂·2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如霜”、“美丽迷人”⋯⋯劳伦斯接连用这些代表美好事物的词汇,充满激情地控诉着入的行为。美洲豹,它原本是自然界中一种美丽骄傲的存在,可惜“死”了,其唯一的原因就是人的行为。美好的事物被毁灭了,宁静和谐被破坏了,自给自足的生物圈被摧毁了——人对自然的行为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罪的。在赞叹与控诉中,显示出劳伦斯反思人类行为的力度与深度。他们朝出口走去;我们走进洛博的幽暗之中。在一片树木的上方,我发现了她的巢穴,在屹然耸立的桔红色壮丽的岩石之间,有个小小的岩洞。有遗骸,有树枝,有险坡。“他们”与“我们”行走方向是相反的。“他们”与“我们”都需要回家,“他们”的家在洛博的出口的外面,“我们”的家在“洛博的幽暗之中”,那里有“屹然耸立的桔红色壮丽的岩石”。劳伦斯忍不住用富有色调的词,侧面烘托出美洲豹拥有的美丽而夺目的光晕,并反衬出入的虚伪与猥琐。人的脚步是否走错了方向?取而代之的是我朝外观望。观望荒漠的幽暗,像永远不成真实的梦幻一般;观望克里斯托群山的雪景,皮科里斯山的冰柱,在雪山悬崖的另一面,葱翠的树木站在雪中纹丝不动,如同圣诞玩具。我想,在这个空荡荡的世界,有个房间归我和美洲豹享用。这里的“我”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因为,以下“像永远不成真实的梦幻一般”只能是诗人眼光。自然的美与和谐原本是真实的存在,而现在已成空荡荡的世界,只剩下诗人自己梦幻般的回忆,而返回原始的幽静乃至荒漠,愿望“有个房间归我和美洲豹享用”只能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深感绝望后的愤怒而无奈的选择。我想,在另一边的世界,我们会轻松地省略掉成千上万的人们,o而且从不想念他们。然而,缺少一张洁白如霜的脸庞,那只苗条的黄色美洲豹的脸庞,世上该增添一个多么大的豁口!劳伦斯渴盼着未经人类毁坏的“另一边”,反映了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透出的煎熬。由于人的行为,原本和谐的世界已被割裂、被遮蔽,显出“荒漠”与“空荡荡”的景象,而“另一边”将“轻松地省略掉”这些“多余”的人。劳伦斯关于世界的看法,来源于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他以“上帝眼光”审视着人类对生态·2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的破坏,其渴盼是遥远的,其反省是深刻的,其阅世眼光是悲观的,其心灵是悲悯的,其情感是沮丧、绝望而孤独的。当世界永远缺少了“一张洁自如霜的脸庞”时,世界便永远“增添一个多么大的豁口”,这是永远的遗憾,永恒的伤痛,难以消解,难以弥合,唯劳伦斯那受伤的心口永远定格下了那美丽而痛心的瞬间。从相遇、疑惑到惨遭捕杀,极具层次感地描写了人对自然的破坏过程,其立场是真正的自然人的立场,而以美洲豹的口吻代表动物界的发问,“人!世上令人惧怕的唯一动物!”使得该诗成为《乌·兽-花》中控诉人的行为最直接而强烈的一首,从中我们看到“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愤世嫉俗的怒吼,一个生态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对社会生态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在因为人的行为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这点上,而应进一步思考导致人自身行为的原因,即社会对人的影响。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劳伦斯并不是从社会关系本身的角度来探寻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而是从人们的意识深处寻找结症的根源的。这就使得劳伦斯有关社会生态的思考具有了一定的深度。相比于《美洲豹》中的激情控诉,《蛇》显示出更多的理性思考的成分。气候炎热,我穿着睡衣,一条蛇爬向我的水槽,前去喝水。在巨大的黑色角豆树的气味奇特的浓荫里,。我提着大水罐走下台阶,必须等待,必须站住等待,因为他呆在我眼前的水槽边。他从暗处土墙的裂缝中爬下,拖曳着黄褐色的松弛的软肚子,来到石头水槽的边缘,这里诉说的是人与蛇(代表自然)对峙的故事。一般而言,诗人都有细腻地观察外物的能力,但这里所表现的,与其说得之于细腻的观察,还不如说,来自于诗人的一段奇特的梦境,因为,一个“穿着睡衣”的人与“拖曳着黄褐色的松弛的软肚子”的蛇,都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而发生的时间又是在一个“酷热的宁静的中午”,让人昏昏欲睡,一场遭遇后,只剩下诗人的玄恩冥想,并不见蛇的踪迹,一切都是那么迷离。所以,我认为诗人是将一段潜意识入诗,人与蛇相遇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想借此言说自已.的思想。他从水槽抬起头来,就像一头牲1:3,·2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呆滞地盯着我,就像一头喝水的牲口,从嘴里轻轻地弹出双又的舌头,沉思了一会儿,又俯身去喝了一点,在这个西西里的七月的日子,当埃特纳火山仍旧冒烟之时,他像土地一样发褐,像土地一样金黄,就像一条从大地的躯体中冒出来的燃烧的大肠。我所受的教育发出声音,对我说:必须处死他,因为在西西里,黑色的蛇是清白的,金色的蛇是有毒的。我身上的声音说,假若你是个男子汉,你就该抓起棍棒,把他打断,把它打死。但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喜欢他,我格外高兴地看到他安静地来到这儿作客,在我的水槽里喝水,然后平静地、温和地离开,用不着道谢,回到大地躯体内其他燃烧的大肠中间。从人与蛇的对峙,转换成了面对蛇时的两个自我的较量,显示出思想的深入。“我所受的教育”代表的是外在的自我,即社会关系;“我身上的声音”代表的是内在的自我,即意识深处。前者代表制度、规范、秩序、公共理性,有着社会固有的虚伪性;后者代表着人的本性,属于人的应然状态,有着意识深处固有的真实性,但它需受前者的控制。“外我”通过“教育”传导公共价值:人有责任必须处死危害人类的有毒的蛇。而“内我”也听从了“外我”的指令:“假若你是个男子汉,你就该抓起棍棒,把他打断,把它打死。”但是,“外我”与“内我”的关系是复杂的,两者又时常发生冲突,“内我”时常试图摆脱“外我”的控制:“但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喜欢他,我格外高兴地看到他安静地来到这儿作客,”这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人性的安排,是源于原始的对于自然的情感力量。而“外我”始终没有放弃控制的欲望,基于社会通行的观念、判断正义与邪恶的尺度,迫使“内我”“捡起笨重的木头”并砸向他。尽管“内我”的本能告诉我“我非常喜欢他”,但“外我”还是通过“教育”指使我去作恶。这是我“懊悔”的原因,换言之,“我憎恨我自己”,是源于我“憎恨可恶的人类教育的声音”,它导致了自我的分裂,这种分裂实质上反映了现代人的困境,揭示出人内心的生态危机。当然,劳伦斯通过人蛇对峙的故事想告诉人们的还有更惊人的一层意思。是否出于懦弱,是否出于堕落,我不敢把他杀死?我盼望与他交谈?·28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是否一种羞辱,我竞感到光荣?我感到如此光荣。然而,又传出了声音:“假若你不害怕,你就得把他处死!”的确,我感到害怕,感到非常害怕,即使如此,我更感到光荣,因为他能从秘密大地的黑暗的门中走出,前来寻求我的好客之情。他喝足了,神情恍惚地昂起头来,就像一名醉汉,并且在空中摇动着他那像有又的黑夜一样的舌头,似乎在舔着嘴唇,接着像视而不见的神,环顾空中,慢悠悠地转动脑袋,慢悠悠地,慢悠悠地,仿佛耽于梦幻之中,开始拖拽长长的、绕成曲线的躯体,又爬上了破裂的墙面。当他把脑袋伸进那可怕的洞穴,当他慢慢地停住,放松肩膀,再继续进洞,当他撤进那可怕的黑洞,不慌不忙地进入黑暗,慢慢地把身子拖进去,一种恐怖,一种对他这种行为的反抗,占据了我的身心,可他对我不予理睬。我环顾四周,我放下水罐,我捡起笨重的木头,啪地一声砸向水槽。是什么使人作恶?仅仅是“教育”吗?不!它还源于人本能上的“恐怖”与“自尊”。因害怕、胆小、懦弱而戕害异类、危害自然——正是人的恐怖,假装“不害怕”而使人“捡起笨重的木头,啪地一声砸向水槽”。这里揭示了人类危害自然的另一层隐秘的原因:表面上是在是否尊重对方的生存权上产生了矛盾,而实质上是人面对自然时的恐惧心理,其根源是人的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二元论思想。·2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这是劳伦斯的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与揭示。显示出劳伦斯的生态哲学深度。我回想起了信天翁的故事,我希望他能够回来,我的蛇呀。因为我又觉得他像一个皇帝,像一个流放中的皇帝,废黜到了地狱,他一定会马上重新带上皇冠。于是,我失去了一次与人生的君主交往的机会。我必将受到惩罚,因为自己的卑劣。在蛇与人的对峙中,人是“粗暴”、“卑鄙”的,相比之下,蛇的形象是高贵的。他是“流放中的皇帝,废黜到了地狱,”“他一定会马上重新带上皇冠。”是一条“从大地的躯体中冒出来的燃烧的大肠”。为什么劳伦斯讴歌地狱?因为在他看来,世间的希望来自于地狱,它能够带来生的信息与力的启示。而我为什么“失去了一次与人生的君主交往的机会”?那是因为人类已经失去倾听大地之声的能力。劳伦斯认为,宇宙的本质是浑沌的。面对浑沌,人与动物显示出了对立与区别。动物面对浑沌会“心满意足”,这是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它只存在于自然界。而人出于对浑沌的恐惧,需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幻象”,要为自己架起一把伞,“人在自己与百无禁忌的浑沌之间搭起奇妙的建筑物,然后在自己的阳伞之下渐渐地被漂得惨白,窒息而死。”·①这就是人为的隔离,入把自己与自然相隔离,其结果是侵害了自然,也戕害了其自身,当《美洲豹》中那张美丽而“洁白如霜的脸庞”从这个世界消失时,戕害它们的“文明”人也已从这个世界消失。从《美洲豹》和《蛇》等文本中可以看出,“文明”人面对自然没有一点仁爱、宽容和敬畏之心,这似乎是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观的体现,也是人类中心主义体现,有学者认为这两者刚好是生态文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切入点。。而我认为,征服与控制自然的欲望其实仅仅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之一。其表现在自然界,其根源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破坏自然美与人的精神沦丧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精神沦丧扩散开来,其欲征服与控制的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包括人类社会自身和人的心理,破坏人世生态的美。如果说《美洲豹》主要是通过“美洲豹”的控诉,侧重①(英)D·H·劳伦斯:《劳伦斯读书随笔》,陈庆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8页。②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版社,2008年版,第138--163页。·3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类型与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的是对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观的直接批判的话,那么,《蛇》主要是通过面对自然(蛇)时的“内我”与“外我”的控制与反控制,征服与反征服,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自身心灵的戕害,揭示出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观的根源所在。这种入木三分的思考显示出劳伦斯生态批评的超越性和整体性。3.5生态思维的整体性特点通过细读《乌·兽·花》中的诗篇,可以发现,诗人是借抒写自然来探寻生命的平衡与探讨社会关系的平衡性,这是一种借物喻世的理性安排。依据其生态意识的类型,以花与果等植物为抒写对象的是借物喻人,以鸟与兽等动物为抒写对象的是借物喻世。而不是某些论者简单地以为的“把笔触转向大自然,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奥秘和人类的出路”。④这种误读源于对劳伦斯诗歌内涵的丰富性与特殊的诗歌表达手法缺乏了解。假如我们能抓住《无花果》中的三个对比性的层次: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以及世间两种对立的对待方法,守密的天责与绽放即死亡,从守密中显出现代与古典的对比,我们就不难解读出劳伦斯的现代性批判指向。假如我们能领悟《枇杷与山梨》中“流溢”与“排泄”的喻意,我们就不难解读出劳伦斯区分“健康”与“色情”、“圣洁”与“堕落”、“平衡”与“失衡”的生命智慧。可以说,《鸟·兽·花》的大部分诗篇,都有通过多层次的喻指,反向暗示实现的意味,而不仅仅是描写自然,或向自然寻求出路。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批评,它有别于某些生态学者对入与自然的关系无法深入认识时,面对自然或自然的创伤发出的肤浅忧虑。深层次的生态批评必然是一种社会批判。“既然生态批评的任务是对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的揭示,就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内心世界。而不能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内。”。生态失衡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而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出了问题,人体自身的内部关系出了问题,所以劳伦斯探讨生态问题是从人的内心与社会寻找根源的,这种思维显示出劳伦斯生态思想的超越性。其实,既然是以生态为视角,就不会有脱离自然的单纯的所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内心世界的关系。他借动植物抒写了三个方面的生态思考:物一一自然之思,入——社会之恩,灵——精神之思,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生态学思考的三个纬度,其中心点是人的生态——这才是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它是生态和谐的必要前提,唯有人自身的和谐才能带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整体主义(ecologicalholism)的最终理想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稳定和持久存在,三个纬度包括三者关系的和谐,并呈现出三个梯度,这种逐层有序的整体①刘影倩,刘须明:《在自然中探哟人类的未来一读劳伦斯诗歌<鸟·兽·花>》,《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9卷,第201页。②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m版社j2008年版,第67页。·31· 塑垩奎兰至主堂堡堡奎.——兰茎茎型圭兰苎曼竺堕兰笪竺堕生考察(totalvjews)构成了劳伦斯生态思考的整体性特征,而注重整体性,是生态学的精髓。tc整体性原则是生态批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标准a”。可以说,把生态整体的基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是劳伦斯生态思想的核心,劳伦斯的《鸟.兽.花》是以诗歌形式展示生态思考的成功范例。①张艳梅等:《生态批评》,人民H{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3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4生态元素当然,说它成功,并不是仅仅因为它满足了生态学整体性思考的条件,更在于他诗歌中的生态元素的展示。这种展示使《乌·兽·花》成为了货真价实的生态学文本,使劳伦斯成为真正的生态整体主义的创始人。①从其诗歌中提取若干生态元素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劳伦斯的生态思想乃至其世界观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与理解。4.1流溢(stream)Whatarare,powerful,reminiscentflavourComesoutofyourfallingthroughthestagesofdecayStreamwithinstream.——MedlarsandSorb-Apples(多么稀奇、强大,值得追怀的滋味在你堕入腐烂的阶段中流溢出来,如溪水一般流溢。)——《枇杷与山梨》此处“流溢”喻指的是重获自由。因为,“流溢”是事物的本性使然,禁止“流溢”就是禁止自由,显然是反自然的,也是反生态的。在《女人会改变吗?》一文中,劳伦斯写到:“爱本身是一种流溢,是两股感情之流,”。当1912年他遇到弗里达时,就认为自己与弗里达之间相互找到了最佳的灵与肉的平衡点,通过“流溢”寻找到了生命的激情。“流溢”作为劳伦斯生态思想中的关键词,其内涵是丰富的。“流溢”不同于“排泄”:性是一种创造性的流溢,而排泄则是通向消亡,不是创造——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对真正健康的人来说,凭本能就可懂得两者的区别,我们最深刻的本能或许就是区分这两者的本能了。①工诺:《欧荚生态批评——生态文学《圩究概论》,学林⋯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王诺认为生态整体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利奥波德(1887—1948)。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3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可那些堕落的人,深刻的本能早就死了。在于他们,这两种流溢是一样的。这是真正庸俗和色情的人的秘密:他们以为性的流溢和排泄的流溢是一样的。①这是他借助“流溢”对现代社会性观念的批判。在劳伦斯看来,“流溢”是男女间,乃至万事万物间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最深刻的本能”。“流溢”与色情无关,而是否色情取决于态度而非表现,把“流溢”等同于排泄就是淫秽的态度,是“堕落”;正面表现性,是一种“真正健康的人”的态度。“流溢”是生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因而也是万事万物依据其本能生存的唯一健康的方式:.·在意大利,我却与在这小屋附近耕作的农夫们进行着默默的接触。我与他们并不亲密,除了问声好以外几乎不说什么话。他们并未为我劳动,我也不是他们的主人。是他们在我身边活动,是从他们那里向我流溢出人的情愫。⋯⋯我想生活在他4i’]身边,因为他们的生命在流溢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源于人的心灵与环境的契合,此时,“流溢”犹如和熙的春风给万物披上了一层绿茸茸的光泽,使万物显示出了生的气息,他们相互交流着生的奥秘,爱的情愫也相继萌发,悦耳的琴声相伴感动的喟叹响彻大地。一种关系或许会开出各种花来,就像雏菊开出颜色各异的花一样。随着夏日逝去,它们会死去,但那绿色的树木本身却不会死。不会枯萎的花儿那就不是花,只能是假的。但枯萎的花儿是有根的,在根部,那流溢在继续、继续。问题的关键是这流溢。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自己爱也让别人爱。爱没什么真谛。。这就是真谛,世界的真谛,自然的真谛,爱的真谛,劳伦斯的真谛,没有别的真谛,生命的特征就是流溢,而对“流溢”的禁止、遮蔽与忌讳言说,都是不自然、不人道、不恰当的,因而也是违背人自身的生态平衡的做法。①(英)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345页。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年版,第184--】85页。③(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4页。·34· 渐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劳伦斯从弗里达那里,从西西里岛劳作中的农夫那里,从植物的根部,寻觅到了“流溢”的生命真谛,他们分别来自人、社会和自然,而在割裂的世界,在失衡的社会,在灵与肉相分离的个体间,敢于顶住世俗的压力、曲解与虚伪做作,揭示“流溢”的生命真谛,劳伦斯显示的不仅仅是生态智慧,更显示了极大的直面生命过程的勇气。本文作者认为,“流溢”思想是劳伦斯生态思想的精髓,它可以与卢梭、达尔文、恩格斯、海德格尔、利奥波德、罗尔斯顿、拉夫洛克等人的思想一起构成生态文学研究的哲学基础。4.2大地(1and)Somememoryoffar,sun--gentlerlands,Sothatthefaithinhisheartsmilesagain——以lmondBlossom(某些对于遥远的、阳光柔和的大地的记忆,好让它心中的信仰再次微笑⋯...)——《杏花》为何“遥远”?因为我们早已远离了大地,为何是“再次”?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过,我们期望重新拥有。现在,我们只剩下了记忆,凭借着‘‘』心中的信仰”,遥望心中的阳光与大地。大地意味着什么?虹拱立在大地上。她知道,那些包着硬壳分散地爬行在地球腐朽表层的肮脏的贱民仍然都在活着;她知道,虹已经弯弯地扎根于他们的血肉里并将生活在他们的精神中;她知道,他们将脱去硬壳,露出崭新、干净、赤裸的身体,开始新的萌生,新的成长,起来迎接天上射下的阳光,吹来的风和落下的洁净的雨水。通过这道虹她看到大地上的新建筑,看到破烂不堪的旧房屋、旧工厂都被一扫而光,看到与笼罩大地的苍穹非常协调的世界已经根据生气勃勃的真理建立起来。∞这段著名的小说结尾,象征性地展示了大地与万物的血肉联系,“生气勃勃的真理”只能是“协调”这种血肉联系的理念,比如“流溢”。在大地仍封冻的时候,竞有如此银铃般的声音急速地划过暖空,这是怎么会事?不错,-岛JL4fl在不住地鸣啭,叫声虽然很弱,断断续续,可她却是①(英】D·l-I·劳伦斯:《虹》漆以凯译,远景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79年版,第727页。·35· 淅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在向空中发出清越的、富有生命力的声音。一一《鸟语啁啾》。大地虽然“仍封冻着”,但亲近大地的乌儿已经清晰地聆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生的信息。大地,是生命力的来源,是存于其上的一切生物的生命根基。我们为什么离开大地?离开大地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性随着一年的节奏在男人和女人体内不断变幻其节奏,它是太阳和大地之间关系变幻的节奏。⋯⋯这可怜的花儿让我们从生命之树上摘了下来,插迸了桌上文明的花瓶中,我们还盼望它继续盛开吗?@男人、女人、自然中生长着的一切,都是些“可怜的花儿”。离开了大地就犹如离开了“太阳和大地之间关系变幻的节奏”。缺少了生命的节律,怎能“盼望它继续盛开”?剩下的只能是死亡或死亡的记忆,最后,连记忆也将随风而逝。而让我们离开根基,“从生命之树上摘了下来”的是“文明”。“文明”使生态从平衡走向了失衡。对人来说有两种认识世界的途径:一种是在分离状态下的认识,这就是头脑的、理性的和科学的;另一种是融合状态下的认识,这就是宗教的和诗意的。从基督教始,到新教终,人终于失去了与宇宙的一体,失去了肉体、性、情绪、激情与大地、太阳和星星的一体。在劳伦斯看来,是知识、理性、科学扼杀了一切,扼杀了我们对于太阳、月亮和大地的想象力。是由柏拉图的理念和十字军造成了分离。分离等于死亡。所以说分离“是文明的产物,但也是人类死亡的象征”。“而性是巨大的黏合剂,伴随着它巨大而缓慢的颤动,心的热能使融合在一起的人感到幸福。”《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一辩》。劳伦斯为什么反基督教,反对“工业文明”?因为在他看来,它们只干了一件事,让入乃至生物与大地分离了,而性是抵抗分离的力量。基督教教义把人当作自然中心的观念统治了我们的思想,它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大、最深的一支主根”,④它残留至今,造成了人与大地的分离,欲使人与大地重新融合,就必需解构。可以说,对基督教教义和“工业文明”的批判,显示出劳伦斯生态批评的有效切入和批判力度。《杏花>)是《鸟·兽·花》中“力度”最强的一首。“甚至连钢铁也能开花,①(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j=I{版社,1988年版,第327页。③(英)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337页。④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3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甚至连钢铁。”开头就给人异常“坚硬”的感觉,但不要以为是钢铁在开花,而是杏花如钢铁般在绽放。它强调的是杏花开放时的力度与形状,我们可以从后面诸如“绽开”、“喷放”、“戳出”、“猛然冲出”等有力度的词汇中得到证实。那么,诗人为何从杏花联想到如此“坚硬”的物质,或者,诗人通过如此有力度的词汇的使用,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呢?然而你弄错了,它不是来自苍穹;而是来自铁,来自钢,不是从天空飞下,而是从下方猛然冲出,从愚钝的地下世界奇特地猛冲而出,沿着铁,冲向活生生的钢,在玫瑰般炽热的尖端,玫瑰般苍白的雪片向世界作出最重要的通报。唔,多么圣洁、优美的心,铁的绽放,杏树的生锈的剑。显然,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对压抑的反抗。既然压抑的力量是巨大的,那么,反抗的力量也要同等巨大。这股巨大的反抗力来自于“地下世界”。“愚钝”意味这人类世界对它的“未知”,而正是这“未知”世界,传递出了生的圣洁和力的优美,诗人对“铁的绽放”的讴歌,实际上是对异质生命的讴歌,更是对充沛的生命力的讴歌。劳伦斯在《杏花》中突出了杏树这一意象,它象征着生命的伟力,它扎根大地,揭示出神奇力量的来源,它代表了人类历经磨难仍坚毅地向前走的坚实的脚步,并指明了人类毅行的方向。韦勒克认为:“诗人的意象是他的‘自我’的揭示。”。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劳伦斯为什么要在诗中呈现一个如此坚硬、有力的意象,它是否是抗拒“文明”的压抑,坚强而孤独地屹立在大地之上的自我形象的显现?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类慢慢地远离了生他育他的大地,渐渐地忘却了人类与大地之间的血脉联系,自以为是地在大地之上表演并炫耀着各种“文明”成果,有时甚至连大地也敢肆意地践踏与嘲讽。海德格尔曾提出过著名的“诗意地栖居”的命题,对此,英国著名生态文学研究者贝特认为,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的前缀eCO来源于希腊文oikos,意思是“家园或栖居地,栖居意味着一种归属感,①(荚)韦莱克沃伦:《文学原理》(修订本),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3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一种人从属于大地、被大自然共存的感觉,其对立面是失去家园”。①由于人类自身的行为,诗意远离,大地被蒙,征服横行于大地,诗意的大地不复存在。但被蒙的大地并没有远离,它默默地注视着芸芸众生犯下的种种“罪孽”,并希望人类与大地之间的微笑,不再是“遥远”的记忆中的事,远离的诗意也能重返大地。大地的意思,只有诗人懂得,真正的生态学家懂得,劳伦斯懂得。他用诗抒写大地,讴歌大地深处的奥秘,他承担着大地使者的使命,作拯救生灵的努力。他忧大地之殇,颂大地之魂,伤大地之浊,望大地之和。他深知诗意应与大地同在,诗歌之于大地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把劳伦斯称为大地诗人。4.3完整(complement)Sex,whichbreaksUSintovoice,setsUScallingacrossthedeeps,Calling,callingforthecomplement,Singing,andcalling,andsingingagain,beinganswered,havingfound.Torn,tObecomewholeagain,afterlongseekingforwhatislost,——乃rtoiseShout(性呼唤歌唱撕碎把我们劈成声音,迫使我们透过深处呼唤,为整体的完善而呼唤,呼唤,再次歌唱,得到了回答,找到了所寻。为了再次变得完整,经过对于失落之物的长久的找寻,)D口《乌龟的呼喊》劳伦斯认为,人或自然早已丧失了完整性,只有“经过对于失落之物的长久的找寻”,才能“再次变得完整”。其关键是,“失落之物”是什么?是灵魂吗?我们先看相关的一段表述:所谓灵魂是指我与我所爱的、自成一体并自我满足的一种东西。了完整感才会宁静。。仇恨的或真正了解的人在生命的接触中我们今天失落的正是自身的完整感,有应该承认,劳伦斯关于灵魂的概念并不完整,他想借此强调的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我们今天所失落的正是这种对于人类来说必不可少的和谐感,这就等于失落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灵魂。找回这种“失落之物”,才能重获世①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92--93页。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3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界的完整-9心灵的宁静。当然,失落的并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个体内部的和谐,即灵与肉的和谐:我的灵魂和肉体是一体。灵魂和肉体希望保持贞节与完整,只有理智才会产生大变态。只有理智才想把我的灵与肉驱赶向龌龊之地和分袭之状。——《惠特曼》。只有灵与肉一体,才能称为和谐,才能称之完整,才能算作人的生态平衡。而“理智”却从中起了很坏的作用,它使灵与肉处于“分袭之状”,因此,为了保持人的完整性,·必须要向“理智”宣战。所以,他接着说:“灵魂是要清洁和完整的。灵魂之至深的意志是要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理智和破坏完整性的力量作斗争。”灵与肉一体的进一步指向,应是行为与思想的一体,劳伦斯将之具体表述为性和谐:长年诚实地思考着性,长年的性行为的搏斗将会使我们最终到达我们意欲到达的目的地即真正的、完美的贞节和我们的完整性——我们的性行为和性思想和谐如一,两者不再对立相扰。。他长期地思考性,并为之搏斗的努力,是为了获得“性行为和性思想和谐如一”,而这正是人类完整性的题中之意。无论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还是个体内部来看,都失落了一样东西,按劳伦斯的表述,就是“灵魂”。我们在此可以把它理解成“和谐”或“平衡”,“失落”也便是“失衡”,这种全方位的“失衡”正是人类的现代病。它的病症是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惺惺作态,自以为是,自高自傲。它以“理智”为资本,傲视万物,俯瞰大地上的一草一木,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胆略,以真实、亲和、平等的姿态,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自然万物。如此,生态就失去了平衡,人类迷失了本性,世界也丧失了完整性。乌龟身上的nq喊仿佛来自基督的身上,地狱判官的放任的叫喊,整体的东西被撕成散片,分散的部分通过宇宙又找到了整体。——《乌龟的呼喊》①(英】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69页。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j{=:版社,1988年版,第310页。·3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劳伦斯认为,人类社会只有经过重新组装,才能重获真正的完整,他这里实质上否定的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教育、科学、信仰等整个文明成果。虽然观点不无偏激,但他试图校正宇宙秩序不合理的思考,反思人类自身行为,希望消除人与世界的割裂,重获生态平衡的努力,自有其合理的意义。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劳伦斯致力于对世界完整性追求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诗人自身的矛盾性。劳伦斯是一位熟知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的诗人,在创作中喜欢使用对比的手法,以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换来反映真实的人世间的纷争和人类世界的种种复杂情境。在劳伦斯的作品中,“爱和恨,腐败和更新,生和死一一所有这些对立面是整个宇宙运动的收缩和扩张,是永远相互联系的。”。例如:强于我记忆中的一切声音,弱于我记忆中的一切声音。——((乌龟的呼喊》“弱于我记忆中的一切声音。”是因为它本来就“遥远”与“微弱”,“强于我记忆中的一切声音”是因为它来自“遥远”与“微弱”,故更震撼,而越“遥远”越“微弱”就越能震撼人类日趋麻木的心灵。一双美丽迷人的死眼睛。——《美洲豹》“美丽迷人”与“死”并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与冲击力,以此对人类戕害动物的暴行进行了有力的警示与批判,而在诗中反复出现的“红色壮丽”、“黄色闪光”、“桔红色”与“幽暗”、“暗处”的色调对比,更反衬出人这种动物的虚伪与猥琐。诸如此类的对E匕,在((鸟·兽·花》中比比皆是,构成了《鸟·兽·花》的主要艺术特色。而正是在他着力于表现物体的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矛盾。像火焰被吹得越来越自,在更深更深的黑暗之中,分离而更加优美,更加精炼。——《枇杷与山梨》①蒋炳贤编选:《劳伦斯评论选》,上海文艺m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40·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在对比中显示出,黑暗中有一抹亮色,蒸馏炼出精髓,分离更显优美,孤寂令人心醉神迷。这里所赞美的分离或孤寂,与其对世界完整性的追求,甚至灵魂“流溢”的思想显然是有矛盾的,当“每颗灵魂与自己的孤寂告别”之后,灵魂还剩下什么?可能灵魂是无法告别孤寂的,告别之后还是孤寂。类似例子在《乌·兽·花》中还有。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劳伦斯在诗歌中表现出的矛盾性,对此,吴笛先生认为,“他既企图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落的联系,又沉溺于否定这种联系而产生的孤独凄凉的体验。”是“联系一一分裂”型的扭曲自我造出的。①这一结论,是有说服力的。当然,这是探究个体原因的微观思路,假如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混杂矛盾是内涵丰富的体现,是优秀诗人的固有品质。也许,正是“灵魂”“分裂”的现状导致了劳伦斯对“完整”的不懈追求。4.4原始(primeval)AndSOon.tillthelastplasmofmybodywasmeltedbackTotheprimevalrudimentsoflife,andthesecret.·-------——TortoiseShout(直到我身体中的最后血浆往回溶化成生命的原始雏形,溶化成秘密。)——《乌龟的呼喊》劳伦斯推崇,甚至迷信原始的力量,它包括身体、本能和性。在他看来,原始中隐藏着与血液相连的神秘力量和强大生命力,这种神秘力量和强大生命力是他抵御“文明”的有力武器。超越我的正是我体内生命的冲动本身。这生命催促着我忘却自己、服从那半原始的冲动去击碎世上的巨大谎言并建立一个我的世界。——《论淫秽与色情》。为了寻找这种原始的力量,从时间上,他冥想远古的神奇、自由与孤独,如《蜂鸟》:我可以想象,在生来哑然的冥界,在只有喘息和嗡声的极为可怕的寂静之中,①吴笛:《诗中的自我,心灵的轨迹——评哈代和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外国文学评论》】990年,第2期,第71页。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4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蜂乌在林荫道上疾飞。当一切东西尚未具有灵魂,"-3生命还只是物质的一种膨胀,处于半生状态,这小小的东西就鲜明地造就出来,嗖嗖地穿过迟钝、巨大、多汁的茎。在假设的一片迥异于现实世界的“极为可怕的寂静之中”突出了“蜂乌在林荫道上疾飞”,这一“蜂鸟”意象,无疑是一个追求自由、孤独的战士形象,它是否暗示了返回原始的孤独旅程中的诗人自我?从地域上,他怀着一颗驿动的心,到西西里岛、到撒丁岛、到澳大利亚的瑟罗尔、到美国瓜达拉哈拉、最后永远地安息在一个叫文斯的面对地中海的一块小墓地里。从伊斯特伍德的田园梦想开始,他一生都在执著地寻觅着世界的边缘-0人类社会的末梢。我感到只要能走出现存的世界,比如去斯卡岛,哪怕只有一天,也会觉得精神舒畅不少。这样做,可以唤醒一个人身上原始的本能。现存的世界令人窒息,其本身实际上也已死了。——(劳伦斯)给埃尔斯的信,1926年8月2o日于伯勒桑顿。。"-3他自以为寻找到这种原始力量时,其身心的愉悦是无与伦比的:我转过脸,这是一张双目失明但仍能感知的脸。犹如一个瞎子把脸朝向太阳,我把脸朝向未知——起源的未知。就像一个盲人抬头仰望太阳。我感到从创造源冒出的一股甘甜,流入我的心田。眼不能见,永远瞎着,但却能感知。我接受了这件礼物。我知道,我是具有创造力的未知的入口处。就像一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阳光,并在阳光下成长的种子,我敞开心扉,迎来伟大的原始创造力的无形温暖,并开始完成自己的使命。——((人生》。现代社会是不是进步了?年代的推进,物质的丰富是否就等于进步?“价值贬值的进程是人类世界一种不容置疑的可能性。”。米兰·昆德拉对此的回答是不①【英)弗里达·劳伦斯:《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姚暨荣译,新华}n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②(英)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③米兰·昆德拉著:《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4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留余地的。同样,在劳伦斯看来,现代文明已经衰亡,而这种衰亡正是人类必然的命运。因为,正是现代文明自身造就了衰亡的结果,这似乎是人类在文明的环境下无可逃遁的宿命。而要想获得拯救就必须彻底改变西方的价值体系,其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人类返回过去,返回大地,返回原始,返回母亲的子宫。我们姑且将之称为劳伦斯的解决方式,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后世深层生态学者的坚决认同。。我记得,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听到了青蛙的尖叫,当它的脚被猛然跳起的蛇抓进嘴里;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牛蛙在春天里突然喧嚷起来;.我记得我听见一只野鹅在湖的那边,从夜的喉咙中发出高声叫喊;我记得一只夜莺在黑暗中从灌木丛里撕出尖叫和咯咯声,第一次震惊了我的心灵深处;我记得兔子的尖叫,当我在子夜穿越树林;我记得发情的小母牛持续不断地哞哞直叫,压抑不住自己;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听到恋爱中的猫发出怪诞的号叫,我是多么恐惧;我记得受到惊恐和伤害的马儿的尖叫,片状闪电,我记得我被临产妇女的叫声吓跑,那声音就像猫头鹰的怪叫,我记得我暗自听着初次的羊咩、婴儿的初次嚎啕、我妈妈的自我歌唱、酩酊大醉的矿工们放开嗓门发出的第一声高喊,以及从粗野的黑色嘴唇中吐出的头几个外国词语。一一《乌龟的呼喊》这里引发的联想,没有入或非人的区别,只有发情与惊吓,怪诞与粗野的区别,并且,都因遥远而微弱。诗中出现的“夜的喉咙”、“恋爱中的猫发出怪诞的号叫”、“粗野的黑色嘴唇”等暗喻奇特玄幻,出入意料。再如:孤单地第一次觅食继续前进,孤单地觅食。①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j=:版社,2003年版,第ll页。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贝特就持这样的观点。-4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元素你的明亮的黑色的小眼睛,混乱的,黑夜般的眼睛,在缓慢移动的盖子底下,小小的小乌龟,如此地不屈不挠。没有人听到你抱怨。——《小乌龟》BabyTortoise(张丽萍译)由微弱的呼喊声联想到无数次“第一次”象征生命的呼喊,引申出寻找人类世界与动植物世界.的血性联系。由孤独地出生到孤单地第一次觅食,引申到孤独的先行的足迹。由水果的腐烂联想到“沿着奇异的地狱之路行走”,引申出对黑暗的歌颂。由杏树开花联想到“生锈的钢铁”对生命的礼赞,这些无不构成惊人的表述,显示出劳伦斯返回原始,医治文明创伤的努力。在《乌·兽·花》中劳伦斯不仅仅把这些动植物作为隐喻和象征来使用,而且对树木、花朵、野兽、家禽、鸟雀等非人类的动植物的生活作了生动逼真富有力度的描绘,使人们惊讶地发现情感与智慧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它们与人类同属地球之树上的枝桠,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甚至比人更有灵性。一个小小的喝水动作(《蛇》)或一次静静的开放(《无花果》)就能触发诗人敏感的神经,为其提供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触发其人世生态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无不指向对“原始”生命力的追求。“流溢”、“大地”、“完整”、“原始”是劳伦斯《乌·兽·花》中蕴涵的生态元素,这些元素具有交互为一的整体性,从不同的侧面组合成了具有鲜明的劳伦斯个性的系统的生态思想。假如我们把地球上生存的一切都称之为“物”,那么,“流溢”代表了“物”与“物”之间,“物”内部,能量交换的过程,这种交换是“物”所必需的,顺其自然,生态就能平衡,否则,就会失衡。“大地”是“物”生长的根基,它为“物”提供生命能量,甚至启示生命,离开“大地”,“物”将丧失生命力。“完整”描述了“物”与“物”之间,“物”内部和谐的状态,是“物”生存的理想状态,也是“失衡”或“平衡”的评判标准。“原始”是“物”的“平衡”状态,当“物”“失衡”时,“物”有向“原始”回归,以寻求新的“平衡”的需求。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5结语综上所述,我们从生态类型、生态元素等方面对劳伦斯诗歌文本《乌·兽·花》所作的分析,旨在探究其丰富的生态思想。"-3然,要详细解读劳伦斯的生态思想,不能不涉及他的生活环境,以及世俗习惯对他的影响,否则,对其创作动机、中期转向的原因和现代文明的基本态度难以言明。当我们试图对一个作家的作品,从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时,似乎都难以避免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形式与内容、技巧与观念、个性与文本,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人为的抽离,都将影响到文本分析的可信性与有效性。例如,劳伦斯生活中的酷爱自由,创作中的不顾世俗禁忌的自由抒写,与他倡导的自由诗歌之间就有一种紧密的联系。他的追求真实、厌恶虚伪的思想与其创作中的袒露真实、形式上的不循规蹈矩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他对现代文明的基本态度更直接决定了他的生态观念以及生态文学作品的创作。他希望这个世界、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的灵与肉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完整的,所以,他对生态平衡心向往之,对生态失衡痛心疾首,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态自觉,是真正的生态思维。并且,他同现代文明不遗余力的斗争立场,与生态主义注重批评现代的后现代视角,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劳伦斯是真正的生态诗人。他与同属20世纪的约翰-缪尔(《约塞米提山》)、玛丽·奥斯汀(《少雨的土地》)、卡逊(《寂静的春天》)、勒克莱齐奥(《诉讼笔录》)、特德·休斯(《乌鸦之歌》)、卡尔维诺(《帕洛马尔》)等人相比,在生态文学的创作实绩上毫不逊色,而且,在批判的力度、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超越~一他自觉地、热切地、勇敢地追求一种广义的生态平衡。这种广义的生态平衡反映出劳伦斯生态文学创作中的整体性和主体间性观念。。《鸟·兽·花))关注的是自然的生态、人的生态和社会的生态三个方面,关注的是“流溢”、“大地”、“完整”、“原始”等生态元素,关注的是自然主体和入主体之间重建和谐的“完美的自然”,而且,这些方面或元素是完整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确保了劳伦斯的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批评的视野是真正生态主义的而非环境主义的,是深层的生态学思考而非浅层的肤浅呻吟,并且,他的那些生态思考与主张完全有资格构成后世生态文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本文在论述以上问题的同时,对一些相关问题也阐明了作者自己的看法:(1)劳伦斯受到现代社会压抑的主要是社会本能,而不是性本能,抒写性本能是反抗①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m版礼,2008年版,第】28页。我国生态文学与批评学者王诺认为,破除了人类中心,自我中心和二元论之后,生态JtL矿l:只能将整体性原则和主体问性(交互主体性)原则作为自己的核心原则。·4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社会本能压抑的途径,这种反抗性在诗集《乌·兽·花》中通过对物的纯粹性的赞美与对和谐生态的呼唤来体现,以达到对人与现代社会邪恶性的批评目的,其实质是一种生态批评。(2)((乌·兽·花》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反向喻指,比如:花一一性一一美好事物。自然并不仅仅是观照物,也不仅仅是借花写性,无论是写花还是写性,其锋芒都或隐约或明显地指向现代文明,这是一种借物喻世手法。作为生态诗人,劳伦斯不仅仅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自己的视野,更强调入与人,灵与肉的关系,怎样从失衡回到平衡;作为生态文本,《鸟·兽·花》展示的也不仅仅是“生物圈”的生态,更注重的是通过抒写“生物圈”来思考“精神圈”的生态失衡问题;作为文学家,劳伦斯不仅通过《鸟·兽·花》的创作,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更展现出他通过文学的力量拯救现代人灵魂的思维品质。劳伦斯是他那个时代思考最深,看得最远的人。他想回归的是“完美的自然”,他试图拯救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衍生出伪善、虚假的做派,是与入自然发展的要求南辕北辙或本末倒置的,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他坚信,艺术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出事物间本质的或真实的联系。无论是回归自然还是批评现代,他的“歌唱”是为了寻找丢失的诗意,挽救失落的平衡。返回原始并不是倒退,而是通过与先民的对话,强调人类与原生地的脐带联系,寻找解救现代性生态危机的途径。“以前的文明决不是原始社会更不是欠发达社会。它们是极其复杂的均衡系统一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均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均衡以及入与神之间关系的均衡。”回劳伦斯欲返回的是一种世界的应然状态,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神三者之间的和谐。是从简单中寻求灵感,从源头清理水源的尝试。是一种祛除生命杂质,还原生命本真的努力。胡塞尔、海德格尔、利奥塔、德里达等人都为此做过去蔽与疗救的努力。我们最多只能说,劳伦斯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的这些观念,相对于他所处的年代,确实是太理想化了,故不被理解与接受,也属“理”所当然,而对于21世纪,这个被誉为真正重视生态的世纪,人类创建生态文明的时代,他这种生态理想主义,应能彰显出巨大的意义。假如读不懂这层意思,也就读不懂劳伦斯,读不懂21世纪,读不懂生态文学。①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学林H;版祉,2008年版,第34页。·4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参考文献T·s·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杜隽:《论劳伦斯对现代英国社会的批判》,《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3)。方杰:《劳伦斯诗歌散论)),《外国文学研究》,1997(2)。.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蒋炳贤编选:《劳伦斯评论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考德威尔:《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陆建德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D·H·劳伦斯:《劳伦斯诗选》,吴笛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D·H·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黑马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D·H·劳伦斯:《劳伦斯读书随笔》,陈庆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D;H。劳伦斯:《劳伦斯散文》,毕冰宾、姚暨荣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D·H·劳伦斯:《虹》漆以凯译,远景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79年版。弗里达·劳伦斯:《不是我,是风:劳伦斯妻子回忆劳伦斯》姚暨荣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李美华:《英国生态文学》,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廖素云:《分裂寻求联系超越,劳伦斯诗歌解析》,《集美大学学报》2003(2)。灵剑:《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外国文学评论》1999(3)。刘洪涛:《劳伦斯与非理性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刘影倩,刘须明:((在自然中探询人类的未来一读劳伦斯诗歌<鸟·兽·花>》,《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o布伦达·马多克斯:《劳伦斯一一有妇之夫))邹海仑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潘灵剑:《劳伦斯<乌·兽·花>:人的复归与宇宙和谐秩序的祈唤》,((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1)。基思·萨嘉:《被禁止的作家:D.H.劳伦斯传》,王增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下),谷启楠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屠岸选译:《英国现代诗歌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王佐良、周珏良:《英国20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参考文献版。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诺:《欧美生态批评一一生态文学研究概论》,上海:学林出版社,勒内·韦莱克、奥斯汀-沃伦:《文学原理》(修订本),刘象愚等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吴笛:《诗中的自我,心灵的轨迹一一评哈代和劳伦斯的诗歌创作》,论》,1990(2)。张艳梅等:《生态批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张望:《论劳伦斯的咏物诗》,《四川I师范大学学报》1996(4)。西文:2008年版。,南京:江苏《外国文学评NeilCorcoran:劢PCambl’idgeCompaniontOTwentieth-CenturyEnglishPoetl7,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LamesC.Cowan:“D.H.Lawl‘ence’SSexualFallacies”,.10w’naloftheHistoryofSexuality,V01.5,No.1,(Jul.,1994).SimonC.Estok:“AReportCard0nEcocriticism”,TheJoUl’naZoftheAustralianUnivel—sitiesLanguageandLiteratut℃Association.NOV.2001.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TheEcocl’iticismReader:Lan&1207’砖inLiteraryEcology,AthensandLondon: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DavidJ.Gordon:“SexandLanguageinD.H.Lawrence”,TwentiethCenturyLiterature,V01.27.No.4,(Winter,】981).DelVanJanik:“D.H.LawrenceandEnvironmentalConsciousness”,EnvironmentalReview:ER,V01.7,No.4,SpecialIssue:ACumulativeh2dextotheFil‘StSevenYearsofEnvironmentalReview,(Winter,1983).RichardKerridge&NeilSammells(eds.).WritingtheEnvironment:EcocriticismandLitel—ature.London:ZedBooksLtd.。1998.D.H.Lawrence:Apocalypse,London,Penguin,1980.D.H.Lawrence:TheCompletePoemsofD.日.Lawrence,WordsworthEditionsLimited,1994.DavidPerkins:neHistoO,ofModel‘11PoetO,,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DarilelJ.Schneider:“AlternativestOLogocentrisminD.H.Lawrence”,SouthAtlanticReview,Vr01.51,No.2,(May,】986).·4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后记春天,是杭州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三年前,也是这个柳絮纷飞的时节,我开始了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学习。犹记得入学复试时老师问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时,我那一头雾水的窘相。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哀就是因为对小说、诗歌的喜爱,为了完成本科时期未能深入学习英美文学所留下的缺憾。至于研究方向不曾有过深入的思考。但是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们的引导和启发下,我最终选定了对劳伦斯“鸟·兽·花》做生态批评方面的研究。有关劳伦斯的研究资料实在太多,阅读量非常大;有关生态批评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但是有关《鸟·兽·花》的研究却是寥寥可数。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的确碰到了很多的困难,让我一度想要放弃,怀疑自己是否能驾驭这样的主题。在此我想深深感谢我的导师吴笛教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我的真诚的鼓励和悉心的指导。他对论文提出的修改意见和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受益无穷。三年的学习时间里研究所各位老师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犹难忘记吴笛老师优雅又饱含热忱的诗歌朗诵,张德明老师独到而冷静的理论分析,李小林老师细致而有感染力的女性主义解读,许志强老师热情澎湃的魔幻文学的引领,傅守祥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张玉娟老师细心周到的关爱。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能够师从吴笛教授是我一生的荣幸,他那谦逊宽容的人品,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学识与开阔的学术视野,必将令我一生敬慕,受用终身。三年中,能够同时领略几位风格迥异的老师的教诲也是我莫大的荣幸。在此一并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给予过我的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同事在资料收集和整理方面给予我的无私帮助。最后,谨祝老师和同学们一切顺利、健康、快乐!张丽萍2010.4.·49· 淅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作者简介一、作者简历:199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外语系1994-1999年:上虞松厦中学英语教师1999年:浙江师范大学外语系函授本科毕业1999年:浙江艺术学校英语教师2002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讲师2007—2010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A.课题:(1)渐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07.4已完成。(2)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究08.1一已基本完成。B.论著:后现代课程观与开放性英语教学研究06.4一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课堂流失率的现状及对策研(1)《林中路的探寻一一后现代课程观对建构开放性英语教学的启示》(《社会科学论坛》2007·4)。(2)《多维视域下的众声喧哗一一复调艺术之于鲁迅小说创作影响阐析》(《现代语文》2008·7)。(3)《劳伦斯<鸟·兽·花>的女性主义解读》(“世界文学评论》2009·1)。(4)《外国诗歌鉴赏辞典》(参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5)《从<鸟·兽·花>看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50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看劳伦斯的《鸟·兽·花》作者:张丽萍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宋海爱伦·坡的“效果美学”论及其衍生出的“极限原则”初探[学位论文]20102.曾秋霞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蝇王》[学位论文]20103.朱皖玲多丽丝·莱辛的边缘化书写[学位论文]20104.许晓萍《爵士乐》叙事学研究[学位论文]20105.宋祥玉《我们的祖先》与童话小说[学位论文]20106.霍晨静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哈利·波特》[学位论文]20117.白桂荣《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命运悲剧的伦理解读[学位论文]20108.王艳君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罗摩衍那》[学位论文]20109.王雁飞杰克·伦敦小说的生态意识[学位论文]201110.胡勤审视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学位论文]2010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713504.asp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