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

ID:37883744

大小:595.3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02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_第1页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_第2页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_第3页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_第4页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潘光哲科举体制下「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艺录》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會議論文:未得作者書面同意,請勿徵引※Draft:Pleasedonotcitewithoutwrittenpermissionfromtheauthor科舉體制下的「新學」傳播空間——以《沅湘通藝錄》為例*潘光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在晚清中國的歷史舞台上,群傑並起,眾星璀璨,唐才常(1867-1900)則若慧星一抹,瞬輝即逝,以身殉志。綜觀與唐才常同一世代的士人群體,他們的生命和學思之路,大同小異,都以科舉進學之業為先務,期可在「成功的階梯」上努力爬升,意欲步入「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正途」。然

2、而,「僧多粥少」,可以青雲直上始終得意於場屋的士人,畢竟還是少數。唐才常自己便是著例,20歲(1886年)時的他,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試冠軍入評,俗稱「小三元及第」,為清代湖南瀏陽第一人1。啼聲初試的唐才常,固然一鳴驚人,此後數年則始終難能再上層樓。1893年秋再應秋闈之試,還是未可春風得意2。現實的經濟壓力,讓唐才常不得不多方尋覓出路,擬投考兩湖書院「以為根本」3,便是選項之一。俟唐才常如願以償,踏入兩湖書院的門檻後4,現實的壓逼,還是讓他未得在此專心致志,或欲於江漢關署謀一職,或意欲就李氏之館

3、為之課子教讀「既有可獲百金之書院作底,此館亦自就得」5,汲汲營營。在科*本文為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晚清士人的閱讀世界【II】》(計畫編號:NSC92-2411-H-001-073)之部分成果,謹致謝忱。本文匆促擬就,疏漏甚眾,請勿引用。1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頁8。2唐才常,〈上歐陽中鵠書(癸巳十月廿五日[1893年12月2日])〉,收入: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唐才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4、頁224-225。3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頁55。4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頁64。5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頁71-72。1「101:後科舉時代的反思」學術研討會舉大道上磨蹭多年,1897年的唐才常終於「出運」了,應拔貢試而獲售6,稍可揚眉吐氣,告慰父老矣。「提拔」唐才常的「伯樂」,是在科舉之路上一帆風順的江標(1860-1899)7。1889年未及而立之年便博得進士功名後授翰林的江標8,少年得意,更在1894年12月8日接下湖南學政的印信,開始視事,至1897年12月18日將印信交給

5、繼任的徐仁鑄(1863-1900)9,辭卸斯職。江標在湖南學政任上,短短三載春秋,作為卻眾,影響深遠10。他者毋論,僅以江標編校的《沅湘通藝錄》11而言,這部大書做為他任職期間的成績單之一,即可想見,在科舉的古老架構之下,主持一省試務的學政12,身為一時之「宗師」,命題衡文取士,應有自由揮灑的空間,足可為轉移學風創造無限可能。蓋返觀唐才常在科舉之路征戰留下的軌跡,正足為一例。1893年時分,唐才常回答三場試題的根本思路,還不出傳統學術之範疇:卷首篇用《周官》、《曲禮》分柱到底,次篇多用選句,三篇用公羊

6、家言……即令「房師彭公獻壽極力鼎薦」,對他「二三場」的試卷「尤為傾倒」,甚至於對第三場「用公羊家言」的卷子批以「淹貫百家,折衷一是」等語13,況且「主司批語亦無甚渣滓」,他卻依舊名落孫山14。待得江標視學湖南,取士衡文之方,儼然大異往昔,唐才常遂有出人頭地的機緣了。雖然,唐才常應拔貢試時得回答的題目,以及他當時6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頁163。7關於江標的傳記研究成果不多,筆者涉閱所及,以孔祥吉之研究最稱精要:孔祥吉,〈江標〉,收入:林增平、郭漢民(主編),《清代人物傳稿》下編第6卷(瀋陽:遼寧

7、人民出版社,1990),頁183-192;其餘碑傳之類文章,不詳舉引。8孔祥吉,〈江標〉,頁183。9據:孔祥吉,〈江標〉,頁186、188。10過往的研究成果,當推林能士之作為要:林能士,〈清季湖南新政運動的發軔〉,收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12編《戊戌變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488-494;餘例不詳舉。11本文引用的版本是:江標(編校),《沅湘通藝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冊233-237(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另參考:《沅湘通藝

8、錄》(「光緒廿三年歲在丁酉(1897)十一月刻成於長沙」本),收入:江標(輯),《元和江氏靈鶼閣叢書》第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按,《沅湘通藝錄》書前江標〈敘〉云:「使者奉天子命,視學三年,歲科兩試,既畢,例有試牘之刻。乙、酉秋冬之間,編校試者之作,不易一字,衰而刻之,得若干卷,名曰《沅湘通藝錄》」,是則此書匯集江標於光緒廿一年(乙未[1895])至廿三年(丁酉[1897])任湖南學政時試士之答卷。12關於清代學政的研究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