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

ID:41189052

大小:8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18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_第1页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_第2页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_第3页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_第4页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册第3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教学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教学方法:设体、讨论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

2、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14-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漂浮的云彩。二、生字、生词峦絮霎缀绫弥晕塌鳞三、注释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轻盈:文中形容卷出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征兆:即

3、将出现的迹象。崩塌:崩裂而倒塌。第二课时四、分析课文1.课文第1段如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上云的“姿态万千”?参考:连用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姿态万千。2.课文第1段如何生动形象地写出云的“变化无常”?参考:用“有时……有时……一霎间……”写云的变化无常。3.“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是什么东西,把‘云’比喻成“招牌”有什么作用?参考:“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把“云”比喻成“招牌”,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密切,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4.课文第2段把云分为两类。“薄云往往是……象征”;“低而厚密的云

4、层,常常是……预兆”能不能互换,为什么?-14-参考:不能。因为“象征”这里指薄云的出现往往天气晴朗;“预兆”则指低而厚密的云是阴雨风雪还未到来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所以两个词不能互换。5.课文第2段中的“往往”“常常”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往往”“常常”指一般的情况,但又不是绝对例外,说明得恰如其分。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6.课文第3段写天气晴朗的象征的薄云,各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写它们的形态?参考:1)卷云:“最轻盈、站得最高”用拟人手法,将卷云人格化,“丝丝缕缕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片白色

5、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用比喻手法,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2)卷积云:“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用比喻手法,说明卷积云的形态。3)积云:“像棉花团的白云”用比喻手法,说明积云的形态。4)高积云:“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用比喻手法,说明高积云的形态。这些比喻,一具知识性,用形象的比喻描摹,分别说清了四种薄云工资的形态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7.课文第4-5段如何生动形象地描摹四种低而厚密的云?参考:1)卷积

6、云:“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运用比喻,动态地描摹卷层云的产生。2)高层云:“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14-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通过比喻,动态地描摹雨层云的演变过程和形态。1)积雨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运用比喻,动态描摹了积雨云的形成和形态。“积雨云越长越高……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形象动态描摹积雨云形成风雨雷电的过程。用“迅速”、“越……越……”“不一会儿”,说明变化块。这些比喻、拟

7、人手法,动态的描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低而厚密的云形成演变过程,既有知识性,又有形象性,可读性强。8.课文第6段引用一些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谚语,说说它们的意思,想想引用谚语有什么好处?参考: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环。2)“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说,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

8、天里天气晴朗。运用谚语来说明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显得准确、生动、简洁。第三课时五、归纳课文1.课文划分三个部分:(板书)第一(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14-第二(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这样分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3.结合课后练习,填表云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