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ID:42112663

大小:23.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8

上传者:U-991
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韩少功《事故之后》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事故Z后韩少功有个村庄的两个后生惨遭大祸。一个电工,一个帮手,架设外线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然啊呀一声,双双翻倒在水出里,水淋淋的身体抽搐不已。有人怀疑他们违章操作。有人怀疑另有第三者肇事,比方说在趾电间贸然合闸。到最后,儿乎所有人却一口咬定了供电公司:施工前缺少培训,施工时没有监督,材料质塑也可疑……总之他们应对死人负责。当时公司总经理把汽车停在村口,不打算进村了。村民们将汽车团团围住,七手八脚要连车带人抬进村去,抬到惨兮兮的灵堂前去。如果不是村干部及时赶來,人们的扁担和锄头还要砸在车上。总经理只是不想惹麻烦,但不合人情的躲闪犯了众怒。也许正是这一点使舆论全面恶化,使他陷入了是非难辨的泥潭。人们异口同声要求供电公司对事故负责,相干和不相干的恶语都一齐砸过來。加上死者的亲屈在场号啕大哭,人见人怜,人见人悲,妇人们泣声纷起,急得总经理满头大汗,钻地无缝,插翅难飞,捐出了200元还不够,向所有人赔笑脸还不够,最后只得答应承担责任,一咬牙,给两家各赔12万。到了这一步,乡长才出现,连声说自己来迟了,来迟了,劝退了儿个吵闹的后生,然后接总经理去吃饭,算是压惊和联谊。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灵堂里的调解己经完成。但这算什么调解?我私下里己隐隐约约知道肇事的第三者是谁。这就是说,肇事者并没有承担责任,供电公司却在相当程度上代人受过。在全面推行法制建设的今天,这一结果出人意料。乡长对我说:“是不是有人肇事,这不难查。但查出来又如何呢?他赔得出二十多万吗?赔不出。查来查去的结果,不但要毁掉两家人,还要毁掉第三家,你说是不是?”“但事实总归是事实……”我支吾着。“事实是:现在三个家庭都有了活路,有什么不好?”“那……供电公司是不是有点儿太……”“你是说冤枉?是有点儿,但他们放点儿血,也是九牛一毛,更不过是酒楼里少埋儿张单,麻将桌上少点儿个炮。你还不知道他们?” 我无话可说。我以前只知法度的重要,但眼下不得不承认,法外有法,非法法也。村民们心目中口有一套更为重耍的潜规则。这种规则在后果与动机之间更关切动机,比如考虑到肇事者并无恶意,因此须从轻发落;在死者与生者之间更关切生者,比如考虑到两家遗孤都要活人,那么补偿就比查案更重要。他们还怀恨供电公司赚得太多,太容易,太霸气,这次切不可放过。这一切算计如果不是颠倒黑白,至少也是颠倒主次,活脱脱造出了一个假案。但村民们认为此事办得天理昭昭无可置疑。他们不约而同不假思索地胡言乱语,乡村干部也不约而同不假思索地两面三刀,反正是要逼供电公司掏银子。我不大能接受这种胡来和恶搞,但三个贫困家庭(受害两家加肇事者一家)由此免了灭顶之灾,在没有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能继续活命,乂不能不说是各种结果屮最让人心安的结果。我又能说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村民们对结局十分满意。有人说:“他们死得好啊!你想想看,一没有吃药,二没有打针,三没有动刀子,什么苦都没有吃,就像一觉睡过去了。这种死法哪里去找?”另一个说:“哪里死了呢?明明还活着呵。老人还由他们养,妻子还由他们养,连娃崽的学费也还是由他们出,只是家里少了一个影子。没关系的,同外出打工差不多。”还有一个更是无限憧憬:“我下次一定要给供电公司打工去!上吊也要挑棵大树不是?跳河也要选条大河不是?”东一句,西一句,事情就真的这样过去了。(选02015年第9期《微型小说月报》,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事实总归是事实....中的两个“事实”含义相同,均指事故不可改变的真相,即供电公司不应承担事故责任。B.乡村干部与村民们心贴心,在处理触电事故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逼供电公司赔钱,使受害两家与肇事者一家免除灭顶Z灾。C.小说开篇即点明事故,对肇事原因和死者情况不作赘述,而是集中笔力写供电公司和乡村干部如何处理,这样既呼应标题,又利于刻画人物、突出主题。D.“我”在小说中起着故事见证者、讲述人和评论员的作用。通过“我”的视角可以观察、思考法纪人生和民族心理。5•“乡长”是小说中唯一用墨较多的人物形象。你是如何评价这个人物形彖的?(5分) 6.故事到“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村民们对结局十分满意”时就已经结束了,但作者乂写了四段文字,请谈谈这样写的意图。(6分))答案:4.B(“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错,村民是自私而愚昧的,乡村干部则是违心而非法的,他们坚持的不是什么原则,而是“法外之法”,是特定情形下的无奈之举;况且,乡干部并没有逼供电公司赔钱,而是见风使舵,两边安抚。)5.示例①“乡长”是一个社会底层的管理者形象,他性格复杂多面。(1分)②一方面,他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秩序,保全了三个濒临毁灭的家庭;另一方面,他处事圆滑,无视事实和法律,操纵本案,模糊是非。(2分)③作为地方管理者,他没有坚守原则与法律,与建设真正的法制社会、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2分)(言之成理即可)6.示例①让情节更完整。这四段文字可以看成是故事的尾声,既使故事有个看似圆满的结尾,又呼应了小说的标题,结构上完满严谨。(2分)②对乡民损公利己白以为“正当、合法”的病态心理挖掘得更深刻,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面临的艰难局面。(2分)③让主题更深刻。如果说在对“事故”本身的处理中村民们出卖了淳朴是出于某种“无奈”,那么村民们对“事故”结局的羨慕心理则完全是出于灵魂的猥琐;神圣的法律,终为所谓的''乡规民约”甚至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所替代,“真的这样过去了”表达了作者对民族畸形心态的无奈和痛心。(2分)(言之成理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