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

ID:43269158

大小:7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8

上传者:U-991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1999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安徽省1999年初中中专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25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虐(ntie)待坚韧(ren)深恶(0)痛疾B.溃(kul)退赊(she)欠分外妖娩(rao)C.踌(chou)躇玷(zhan)污挑拨离间(jian)D.匿(ni)名翡(fei)翠万贯(guan)家私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h)陛下。B.河曲智叟亡(wang)以应。C.复立楚国之社稷(ji)。D.更(ge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3.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2分)A.淳扑畸形鼎沸B.和睦微簿诧异C.教诲贿赂颓唐D.夭折震奋渲染4.下列句屮加粗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声B.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实情C.甚矣,汝之不惠。惠:恩惠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生病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一块,—一大片血似的。A.砸开流出B.砸开露出C.掀开流出D.掀开露出6.对下列句子的主干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主干:观念有内容B.新疆的星星峡、托克逊、达坂城都是著名的风口。 主干:星星峡、托克逊、达坂城是风口。A.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帐。主干:掌柜上帐B.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主干:我放1.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拟人)B.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边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设问)C.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儿脚球,赛儿趟跑,捉儿回迷藏。(对偶)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夸张)2.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复句第二层次的关系。(2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转折)()3.把下列儿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将正确排序的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①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來,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②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③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④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正确的排序是:4.文学常识填空。(3分)(1)《春夜喜雨》的作者和《捕蛇者说》的作者都是—朝人。(2)《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国著名的作家。(3)《老杨同志》节选自《李有才板话》,作者是—o5.默写。(4分)(1)海内存知己,O(2)但愿人长久,o(3),地利不如人和。 (4)刿曰:“,未能远谋。”二、阅读(45分)阅读下文,分别冋答文后的问题。[-](10分)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m,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岀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1.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2分)2.从第二段内容看,母亲的勤劳对“我”有哪两方面影响?请简要回答。(2分)3.填空(每条横线上只填一个字)。(2分)第三段从母亲想方设法解决家庭的_、吃、—三方面来表现她的聪明能干。4.简要说说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1)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2)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5.在括号中指出下面句子的表达方式。(2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10分)(一)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以及,等等。(二)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咅。 (三)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卖。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四)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來,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五)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l/48o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來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六)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1.从上文的结构看,将下面四个短语填到第(一)段的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是:(2分)①立体的书②会说话的书③缩微型的书④“电视唱片”书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1&文中介绍的儿种书,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19.“会说话的书”为什么能说话?(2分)20•第(三)段写得较详细,第(四)段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简要分析。(2分)21.填空。(2分)第(六)段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三](13分)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很有点道理。②这里的所谓“学”是偏于接受方面说的,这里的所谓“思”是偏于创造方而说的。学是指接受前人的经验积蓄和认识成绩,思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而有所发挥,有所发明。③由此也就可以知道思与学的不可须臾分离了。因为一切知识不是单靠个人的经验与认识,自己的心智的动用就可以获得的,但同时前人的知识的总和却又未必能呆板地应用于此时此地。我们既需要有孜孜为学的精神,用前人的一切知识來充实自己,又应该有能缜密思虑的头脑,以辨别这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并发展这些知识。 ①当然,绝对地“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人都是不会有的,但是在今日一般读书人中,却也不难发现有着这两种应加以纠正的倾向。②有些人只是努力于吸收、记忆各种知识,但他们不肯多用脑子去想一下。举一个最粗浅的例子,有一些屮学生讨厌代数、三角,甚至化学、物理,认为里面充满了需要背熟的枯燥的公式。但是假如他们能多思索一下,就不难明白,这些公式是如何地产生,是如何地相互关联着的,那么就不必逐条背诵了。这正说明,假如不思而学,那么学到的东西就永远难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问人,这本來是好的,但假如完全依靠别人,而自己不作独立思考,那并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③同时,也有一些人过分相信自己了,于是他们想得太多,而学得太少,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陷于胡思乱想屮。记得高尔基小说屮曾提到过一个好几年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从三角学里证明上帝之存在的人。这或许算是思而不学的人。现在青年固然不至于如此荒诞,但是,不去切实、系统地接受前人的经验学说而自以为是的人,有时我们也可以遇到。④所以,“学而不思”者往往容易成为教条主义者、公式主义者,这些教条和公式堆在他们的脑子里,像是一批滞销的货物。“思而不学”者可能成为自命不凡而实则浅薄的妄人,他的思想其实只是胡思乱想。——要免于此二者,必须“好学多思”。21.作者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有点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22.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分别概括两部分的内容。(4分)第一部分(①一③段):-第二部分(④一⑦段):23.第⑥段屮举了哪两个“思而不学”者的例子?(2分)(1)(2)24.第③段与第⑤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相同点:不同点:25.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学与做B.学而不思则罔C.学与思D•思而不学则殆㈣(12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栃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3分)(1)不以T■里称也。称:(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3)才美不外见。见:22.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2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3.翻译下列句子。(4分)(1)策之不以其道。译:(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24.在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用文中句子回答)(3分)(1)(2)(3)三、写作(50分)25.下面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共有5处毛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10分)通知国庆节已经即将到来,现决定召开会议,研究庆“十•一”的活动安排,请学生会干部准时参加。此致敬礼校学生会1998年9月25日 修改意见:(1)(2)(3)(4)(5)21.你度过了初中的美好时光,此时,你可曾想到,自己帮助过父母,料理家庭事务;自己协助过老师,做好班级工作;自己辅导过同学,大家一起携手前进;自己照顾过老弱病残,为社会排忧解难;自己捐助过钱物,向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你体味到了无比的欣慰和快乐。请结合亲身经历,以“助人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40分)要求:(1)叙事要具体。(2)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4)不少于600字。(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1.D2.A3.C4.B5.D6.C7.A8.假设9.④①③②10.(1)唐(2)法(3)赵树理11.(1)天涯若比邻(2)千里共婵娟(3)天时不如地利(4)肉食者鄙12.母亲是个好劳动。13•—是使我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二是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14.用穿15.(1)说明从來没有例外,强调母亲一惯勤劳能干。 (2)说明“我”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表现出母亲勤劳的影响力很大。14.议论15.B16.是“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或: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17.因为它们有的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了可以通过电子仪器还原为人的声音的发音代号。18.因为“电视唱片”较为复杂,读者不易理解,所以必须对它的原理、特点、用途等作较为详细的介绍;而立体的书读者容易理解,所以不必多说。19.作比较举例子20.学与思是不可须臾分离的。或:思与学不可须臾分离;或:学与思密不可分。23•第一部分:指出“学”和“思”各自的特点和含义,论述二者不可须臾分离的道理。第二部分:分析“学”和“思”分离的两种倾向及其危害,得出必须“好学多思”的结论。24.(1)高尔基小说中一个好几年关在家里,想从三角学里证明上帝之存在的人(2)现在青年中少数不去切实、系统地接受前人经验学说而自以为是的人。25.相同点:两段都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不同点:第⑤段还用了举例论证、第③段没有用。26.027.(1)称:出名(2)是:这;或这种、这类、此(3)见:通“现”,表现。28.(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9.(1)驱使它,不是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真的不了解马吧。30.(1)策之不以其道。(2)食之不能尽其材。(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31.(1)删去第一句屮的“已经”;(2)应交代开会的具体时间;(3)应交代开会的具体地点;(4)删去“此致”“敬礼”;(5)“1998年9月25日”应移到“校学生会”的 下一行。32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