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

ID:44274663

大小:111.8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_第1页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_第2页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_第3页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_第4页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綜合活動的教學策略(摘自翰林文教雜誌第十期)張景媛學校是一個文化學習的場所,學校內的教與學是i種特別的文化,這種文化反映在師牛互動之間,反映在教師和學生的相互期待間,也會反映到親子朋友的說話方式中。每個班級中,師生互動的方式會形成其特有的班級文化;每一門學科的教學,也會形成其學科與師生間特殊的互動方式。綜合活動既然著重在統整課程方面,自然必須強調學習者思考能力的培養。本文先從教育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硏究內容來說明綜合活動的理論基礎。壹-教育心理學談教學的要素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教學包含下面幾個要

2、素:教學目標、學習者特性、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鑑。教學必須具備教學目標,綜合活動雖然著重在統整課程的設計上,但是童軍強調的實踐與輔導強調的體驗,則是綜合活動的主要教學目標。此種目標包含在十大指定指定單元中,即學生自治活動、生命教育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危機辨識與處理活動、野外休閒與探索活動、自我探索與瞭解活動、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環境教育活動、兩性關係與互動、家庭生活活動等。爲了要達到這些教學目標,必須配合學習者認知發展的成熟度來設計適切的活動,因此,考量學習者的特殊狀況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習者的

3、特性方面,過去教育心理學的硏究結果只提供教師一般的原理原則,對於不同特性的學習者來說,幫助相當有限。目前,教育心理學者針對不同狀況的學習者進行硏究,希望能瞭解學習者不同的特性,以使教師們能設計出更符合孩子需求的教學活動。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呢合學習者的特性,教師設計適切的教學活動,學習者在此活動中主動的探索,建構知識,達到教育目標。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考量七大領域橫向的統整,以及學習者認知發展縱向的銜接,才能符合學生的需求。最後,根據教學目標,來評估整個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學評量有許多的目的與

4、方法,本文僅先討論教學活動的部分,至於教學評量的部分,留待下次探討。貳・認知心理學談基模的形成與精鍊冉從認知心理學的點來看,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外在的訊息,而是主動建構訊息的意義。認知心理學硏究人類認知基模的形成與精鍊的歷程。基模形成的步驟包括幾方面:一是比較一個基模中的例子;二是辨識例子間的相似性;三是建構該相似性的表徵。舉例來說,桌子是有一個平面可以放東西或寫字,大部分是木頭做的,有時也可用鐵做的,它可以是四隻腳,但也可以用三隻腳支撐著,有時它有抽屜,有時又沒有抽屜。這些槪念的形成必須是學習者自己

5、建構出來的。但是,幼兒在建構槪念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牛過度槪括化(overgeneralization)的情形?這時就必須經過基模精鍊的歷程來加以修基模精鍊的歷程包含三方面:一是個體本身必須覺察到自己誤用的基模;二是個體回想自己曾在哪些情境中成功地用過該基模;三是比較正用與誤用間的差異,最後則是將此差異登錄成該基模的一部分。舉例來說,國屮國文談到「雅量」,文中說「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求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島鳴呢。你聽你的鳥鳴,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本來是在談雅量

6、,學習者卻過度類化成爲「老師應該有點雅量,你上你的數學,我看我的漫畫,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這時,學生發生過度槪括化的情形,教師就可以運用基模精鍊的歷程,先讓學牛發現自己有誤用的情形。怎麼做呢?老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寫你們的數學考卷,老師看老師的報紙,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嗎?」從人家提出的各種例子中找出適當的句子,例如「你打你的籃球,我釣我的魚,彼此都會有等量的美的感受。」這一句是大家公認爲適合的句子,然後比較這一句和前面的句子有何不同?學習者從實際的例子屮建構出真止雅量的意義,並將此結

7、果登錄成該基模的一部分。參・綜合活動教學策嘶究綜合活動是強調實踐與體驗的學習領域,如何使學習中充滿著思考的文化,如何營造一個思考的教學環境,如何運用策略達到思考與體驗的目的,使得思考成爲學生生活的習慣,並能將體驗到的意義與價値,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這是我們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有人說,現在的學生真難教。公民課教學生民主自由的槪念,學生是否真的懂得自由自主的真諦呢?當學生翹課時,學生會說:「我有自主權,你們不能剝奪我自由自主的權利。」過去的教育,教學生什麼,學牛就接受什麼,現在的孩子爲什麼耍強詞奪理呢?其實

8、道理很簡單,過去教孩子要聽長輩的話,長輩說的就是對的。現在教孩子要重視白己的白主權,孩子就無法判斷何時使用自主權是恰當的(因爲會有過度槪括化的情形產生)。因此,在進入新世紀的社會,教育首重思考判斷能力的訓練,當孩子真正體驗到某些事情,對某些槪念是真正瞭解時,實踐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了。由前述認知心理學的硏究發現,學牛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外在的訊息,而是主動的建構意義。因此,教學強調的是建構的歷程。在建構的歷程中,教帥起初負有較大的引導責任,在學習的歷程中,責任逐漸由教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