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ID:46143612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上传者:U-7604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刘秀君“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这告诉我们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成为盲目的生成,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成为无效的预设。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一、开放预设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达到超乎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教学活动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更不是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非常精确地预设好的。其实教师引导把握课堂,不能靠单一的、主观的教学设计,而应该用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这样在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时,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临时调整,临阵不乱。如教学《交换律》一课,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可以通过对学生可能生成的对加法交换律外的其它交换律的前瞻,分别准备减法中的交换律、乘法中的交换律、除法中的交换律、生活中的交换律等几个不同的活动板块,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即时生成的情况灵活穿插处理,并鼓励学生自己用学加法交换律的方法一一验证,使学生在进一步深化理解的同时,也从正反两方面完善其认识。二、营造氛围宽松的学习氛围体现在民主、平等、合作、协商等方面,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敢于有个性化理解、敢质疑,并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当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动态生成昭示着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应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要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氛围。例如,在教学《百以内的数》一课时,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54来。设计的原意本来是让学生自主合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悟小组合作间的重要性。不料,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位小朋友报告说她的同桌不肯合作,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小棒与小组成员一起摆。此时教师并没有硬性介入,而是让那位小朋友说原因。原来,这位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用黄色的5根小棒代表50,用红色的4根小棒代表4,合起来就是54O这种表示方法不仅完成了任务,当中还蕴含了更高层次的代数思想。试想,如果没有给这个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主成环境,课堂当中会有这么精彩的生成吗?三、艺术处理课堂中的生成情况是无法预料的,在不断即时生成的课堂中,只有老师充满机智的调控和引导,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岀生命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机智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艺术处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如“332-145+155”这题,学生很容易被后两个数的“凑整”假象迷惑,结果等于32o当学生出现这种错误时,教师不是急着下定论,急于分析错误原因,而是又补充了一题332-145-155,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己发现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同吋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别能力。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处理好两者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和生命的活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