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

ID:49822916

大小:2.07 MB

页数:79页

时间:2020-03-04

上传者:U-2483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_第1页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_第2页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_第3页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_第4页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进行培训辅导、改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II ABSTRACTInrecentyears,Chinahasissuedaseriesoftaxpolici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especiallysmallandmicroenterprises.Todealwiththeglobalfinancialcrisis,since2009,thenumberoftaxpolicie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SMEshasincreasedrapidly.TheimplementationofthepreferentialtaxpoliciesdirectlyreducesthetaxburdenandoperatingcostsofSMEs,andthuspromotestheirdevelopmentaswellasenhancestheircorecompetitiveness.ButthepresentpoliciesalsoinfluenceandrestrictthedevelopmentofSMEsnotonlybecausethesepoliciesthemselveshavesomecertainshortages,butalsobecausetherearesomeproblemsandshortcomings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thepolicies.TakingLuopingCountyforexample,thisthesismainlyanalyzesandcombstheproblems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thepoliciesfromtheperspectiveofpolicyimplementation.What’smore,thethesisalsoputsforwardsomeopinionsandsuggestionsfortheimplementationofSMEstaxpoliciesaspotentialreference.Thethesisconsistsoffiveparts.Thefirstpartisintroduction.Itmainlyintroduces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researchstatusathomeandabroadabouttheexecutionofpublicpoliciesandtheimplementationoftaxpoliciesaswellastheresearchmethodofthethesis.ThesecondpartanalyzesthebasictheoriesoftheexecutionofpublicpoliciesandtheimplementationofSMEstaxpolicies.Itanalyzestheexecutionofpublicpoliciesfromtheirtheories,modelsandthemainfactorswhichaffecttheeffectiveexecution.Meanwhile,itanalyzestheimplementationofthetaxpoliciesbyexplainingtheconceptsofSMEsandtaxpolicyimplementation.Finally,thispartbrieflysummarizesthecontentsandcharacteristicsoftheSMEstaxpolicies.ThethirdpartanalyzesthedevelopmentoftheSMEsinLuopingCounty.Furthermore,italso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necessityoftheimplementationoftheSMEstaxpoliciesinLuoping.Onthisbasis,thispartIII analyzesthepositiveresultsandexistingdeficienciesintheprocessoftheimplementationoftheSMEstaxpoliciesinLuoping.ThefourthpartcombsthemainproblemsintheprocessoftheimplementationoftheSMEstaxpolicies,andallthisanalyzingisbasedonthequestionnaireandcomprehensiveanalysesaswellastheactualsituationoftheimplementationofthecurrentSMEstaxpolicies.Themainproblemsareasfollows:SMEstaxpolicies,theexecutivedepartmentandtheexecutivesofthetaxpolicies,taxpayersandthesocialenvironmentoftheimplementationofthetaxpoliciesetc.Thefifthpart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improvementoftheimplementationoftheSMEstaxpolicies.Aboveall,thetaxpolicysystemforSMEsshouldbeperfectedfurther.Moreover,thecapacityofimplementingtaxpoliciesissupposedtobepromoted.Itisalsoimportanttotraintherelativetaxpayers.Lastbutnotleast,improvingthesocialenvironmentoftheimplementationofSMEstaxpoliciesisofgreatimportance.KEYWORDS:Smallandmicroenterprises(SMEs);Taxpolicy;ImplementationIV 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绪论.....................................................................................................................................1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一)选题背景...............................................................................................................1(二)研究意义...............................................................................................................2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一)有关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综述...................................................................2(二)有关税收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综述...................................................................5(三)有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方面的研究综述...........................................................6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9(一)本文研究思路.......................................................................................................9(二)本文研究方法.......................................................................................................9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11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分析..................................................................................11一、公共政策执行概述.................................................................................................11二、公共政策执行模式.................................................................................................13三、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各种因素.....................................................................15第二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20一、小微企业概述.........................................................................................................20二、税收政策执行概述.................................................................................................23三、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关内容.............................................................................24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特点.....................................................................................27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29第一节罗平县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29一、罗平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29V 二、罗平县小微企业概况.............................................................................................29第二节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必要性分析..............................................34一、它是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34二、它是政府扶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手段.....................................................................35三、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35第三节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成效分析..............................................36一、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取得的良好成效.................................................36二、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伴随的不良现象.............................................37第三章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4第一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4一、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面不宽,制约其效能发挥................................................44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缺乏全面性、统一性和整体性.............................................44三、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规范性效力较弱,缺乏权威性、稳定性.............................45第二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部门和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5一、税务执行机构内部执行体制不健全.....................................................................45二、税务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协调不畅.............................................................47三、税务机构执行人员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47第三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对象纳税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9第四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9一、我国传统社会心理环境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影响.................................50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宣传不足,未形成良好的征纳互动氛围.............................50三、我国部门联动协作乏力,没有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的社会环境.....................51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52第一节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体系.........................................................................52一、拓宽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面,使其更好发挥效能.........................................52二、从全局出发,制定完备性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52三、提高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规范性效力,使其更具稳定性.....................................53第二节加强税收执行部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能力建设...........................54一、抓好税务执行机构内部执行体制、制度建设.....................................................54二、加强税务执行机构组织间沟通、协调建设.........................................................56三、强化税务执行人员培训、提高执行人员素质.....................................................57VI 第三节对小微企业纳税人培训辅导,提高其运用政策能力...............................58一、加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宣传.................................................................................58二、对小微企业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59三、深入小微企业,进行专项纳税辅导.....................................................................60第四节改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60一、加大税收的社会宣传力度,形成协税护税良好氛围.........................................60二、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建设,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的社会环境.............................61三、加大对国民税收观念、税收意识的培育和培养.................................................62参考文献...................................................................................................................................64附录...................................................................................................................................68致谢...................................................................................................................................72VII 图表目录表目录表1.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1表2.1罗平县2015年05月非公经济户籍情况…………………………………30表2.2罗平县2015年05月非公经济收入情况…………………………………38表2.3罗平县2015年05月非公经济减免税情况………………………………38表2.4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小企业户籍情况…………………………………39表2.5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小企业收入情况…………………………………39表2.6罗平县2014年12月中小企业减免税情况………………………………40表2.7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型企业户籍情况…………………………………40表2.8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型企业收入情况…………………………………41表2.9罗平县2014年12月中型企业减免税情况………………………………41表2.10罗平县2015年05月小微型企业户籍情况……………………………42表2.11罗平县2015年05月小微型企业收入情况………………………………42表2.12罗平县2014年12月小微型企业减免税情况…………………………43VIII 绪论绪论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小微企业,它不仅可以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能促进就业和创新。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诸多针对小微企业(也包括各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像把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纳税起征点整体提高到5000元至20000元;免除小微企业在金融机构贷款的印花税;免收小微企业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行政业性收费;把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的征收率从4%至6%降到3%;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实际执行中,各地方均采用了以两万元上限的方式;与起征点政策相比,暂免征收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低于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纳税人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调整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小微型企业范围,把原有的年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改为低于6万,随后又改为低于10万,之后又扩大至低于20万元,自2015年10月1日起扩大至低于30万元,实现了对所有小微企业的全覆盖。为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免收月销售额20000元至30000元(含20000或30000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免收月营业额20000元至30000元营业税纳税人的营业税。目前此项政策又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该政策的执行也就意味着调高现有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即由原来的年销售额24万(月销售额2万元)提高至年销售额36万(月销售额3万元),且适用范围由原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他普及到所有的小微企业。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该起征点标准也算比较高的。从OECD的报告来看,除去没有开设增值说的美国,在OECD征收增值税的33个国家中只有土耳其、西班牙、墨西哥和智利没有开设起征点,这也就是说在这几个国家一旦发生应税交易都是要进行纳税的;另外29个开设起征点的国家起征点的平均值大约为年销售额3.95万美元,换算为人民币约24万元,但报告显示仍有19个国家起征点低于此标准。1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二)研究意义鉴于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出台了如此多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但是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本文拟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期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有效贯彻执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尽一分微薄之力,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有一个中介环节就是公共政策执行,它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方式。政策执行的效率与政策的成败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说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微小企业税收政策得到有效实行,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贯彻、执行这一过程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一)有关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综述1.公共政策执行的来源和含义在二十世纪后期,以美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专门研究政策执行的狂风,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执行运动”,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韦达夫斯基和普雷斯曼。在1973年,他们针对美国联邦政府为增加就业开设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的执行进行研究跟踪,并完成了《执行》一①书。该书详尽地考察叙述了美国联邦政府开设的“奥克兰计划”的执行情况,总结起来也就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增加就业机会而特意设定的一项项目政策。该项研究指出,奥克兰计划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执行起来也没有完全按照政策制定者所想的那样如实如期进行。其失败的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错误的执行方式。他们的研究带动了西方对于政策执行进行探究的潮流,从而引起了“执行运动”。从国内外学者们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来看,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也各有不同。韦达夫斯基和普雷斯曼的政策执行就是一种在确立目标和为此行动达到目标之间的互动过程。而奥斯特罗姆认为政策执行就是公共团体和私①L.PressmanandA.Wildavsky,Implementation[M].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Berkeley,1979.2 绪论人团体,公共人员和私人为了实现既定的决策而进行的各种行动。图尔和马杰则认为公共政策执行就是为执行某一项政策所开设的各种规定。史密斯也对此做了解释,他认为任何一种始于观念的行为都需要把工作简化,而组织机构正是充当了这个角色,是它把问题简化成可管理的具体的工作项目,再把它们分配到专业的执行机构。对于政策执行,我国学者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张进美和曾灿灿指出政策执行其实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即政策执行者利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各类政策资源再加上宣传、服务和实施等实际的行动方式把采纳后的政策方案转变为现实,从而使既定的方案得以完成。张金马认为,“政策执行就是指把采纳后的方案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最重要的环节”。谢明认为,“在一个议案成为一项政策之后才有了政策执行,简言之就是使政策得以实施的具体流程,其中也包括使政策在目标群体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与上述学者所说的大致相同,陈振明也同样认为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为把政策规定内容转变为现实而进行调整更新行为模式的一种过程。另陈振明在2003年出版的《公共政策分析》一书中把政策执行定义为一个动态流程,是政策执行者利用建立组织机构和各种政策资源的方式意图把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真实状态的优化程序。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统一起来,政策执行的定义基本可以认为是政策执行者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把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的过程。2.公共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不少政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提出了种种著名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像霍恩和D.米德提出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M.雷恩和F.拉宾诺维茨的“执行循环理论模型”、E.巴德克的“博弈理论模型”、史密斯的“史密斯执行过程理论模型”、M.麦克拉夫林的“相互调适互动理论模型”等。与此同时,对于政策执行模型中国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归类的话主要可以分为“博弈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和“官僚制模型”三种。上述理论模型全面分析了影响政策执行的原因,为认识和改进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借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论模型对我国政策执行的现有状态不能进行全面的剖析。所以在处理一些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上仅仅采取单一的理论模型还是行不通的。3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3.有关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探讨政策执行研究是一种相对新的现象,它首先起源于西欧国家,自著名学者韦达夫斯基和普雷斯曼在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调研后出版了《执行》这本书以来,有关政策执行的相关研究就从未间断过。在《执行》一书中,他们主张政府对各类政务的重要性,政府不仅仅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更要注重对这些政策的执行能力,只有两者配合恰当,有效实施才能凸显政府的绩效。在当时,这样的观点是十分新颖的,所以政策执行研究也就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之后的长时间里,大量专家学者加入这一项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也有目共睹,以下列出了典型的几种政策执行理论:(1)行动理论:此理论重点阐述政府在制定政策之后对政策内容进行广泛、积极的行动;(2)因果关系理论:该理论重视政策全过程的因果关系,以政策内容为因,政策执行为果来达到政策目的;(3)组织理论:侧重于组织对政策执行的重要性,如果不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就难以正确高效地对政策进行实施执行;(4)管理理论:管理理论需要格外关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机制;(5)演化理论;每个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有关政策的全过程中各种因素都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它是一个逐渐演化和改进的过程;(6)系统理论:此理论说明政策的执行还需要考虑到环境等相关因素,需要做到统筹全局;(7)经营理论:政策和经营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它有一个不断磨合、讨价还价的过程。我国对于政策执行的关注度和有关调研起步稍微晚了一些,在九十年代之后才渐渐有学者注意到这个领域,得出一些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一些比较优秀的文章,虽然文章不多,但是很有借鉴意义,这些文章中分析了当时我国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每一种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皮正茂(2005)在进行大量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之后,归结出以下几个已经存在的问题:在政策执行时还不能保证普遍公平;政策颁布后因为上下级之间的衔接不合理、下级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风气;某些执行部门缺乏法纪意识和道德观念,不依法执行;政策制定不合理而导致政策执行时出现抵触、违背;政策执行都是按照老一套,没有创新意识;政策执行之后缺少相关的评价和信息交流的机制,不利于工作的改进;时代在发展,政策执行的环境和所面临的对象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这些都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建立4 绪论起一套非常高效合理的政策体系以便政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金太军等则把公共政策问题归结为“梗阻”,十分系统的阐述了其观点,他们认为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政策认知的梗阻和政策落实的梗阻。黄忠华(2006)虽然认同了我国大部分公共政策执行的合理合法性,但还是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如:没有严格依法执行、依指令执行;它研究了政策本身的内容、社会公众普遍对政策的期望值、执行人员的能力、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的执行者和执行对象两种角色等因素,进而找出使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的原因。随后,提出了各项解决方案和建议:建立完善、透明、高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提倡社会公众加入到政策执行的队伍中来;提升执政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个人素养;倡导决策过程的科学民主等等,以此来辅助政府工作的开展。刘熙瑞在2003年出版的《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中也总结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已经暴露出来的缺陷,并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延伸执行、间断执行、野蛮执行、木讷执行等。王铭、薛客(2010)则指明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活动的重中之重,它在政策的制定、开展、执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还对主要的几类执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类,将其划分为:表面执行、延伸执行、部分执行、刻板执行、强制执行和替代执行,在此基础上又针对每一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方法,如加强对政策执行人员的教育、建立完善透明的监督体系、发掘社会各界和执政人员的积极性等等。他们的这些研究都看到了我国政策执行的现状与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意义上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没有细致地进行大量的系统分析,未来的相关研究还需要更加细化,如税收方面执行政策的相关工作就是需要重点研究的一环。(二)有关税收政策执行方面的研究综述目前,许多国内外领域的专家和著名学者在针对公共政策执行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同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公共政策的执行有理论和模型的指导,大大丰富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内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光靠共性层面的宏观研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细致地去研究公共政策执行方面的各类分支,如税收政策执行就是很关键的一类,而且目前这方面的相关研究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还很少。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大环境下还伴随着税收领域执行政策、小微企业税收方面执行政策等执行工作,所以面向共性层面的宏观公共政策执行对这些细化的政策执行还是存在指导意义的。虽然在税收政策执行、小微税收政策执行、税收优惠执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才刚刚起步,但已有部分专家学者已经涉及此类调研项目。郑炳玉(2005)通过对当前的优惠税收政策执行状况的分析研究,找到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监管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执行人员间协调不一致、不依法执行且惩办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优惠税收政策执行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姚月媚(2005)则对税收政策执行偏差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五大原因:分别是政策本身内容缺陷、政策执行的体制不够完善、政策执行者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不高、各级之间缺乏交流、利益关系等。同时,她也提出应全面改进政策制定内容、建立起合理高效、透明健全的监督机制、积极倡导执行过程中人员之间的交流、对政策执行人员进行专业的教育提升等。刘介红(2007)针对我国税收政策执行不力的现状进行考察,分别从税收政策本身的因素、税务执行机构的因素、目标群体即纳税人和税收政策环境等因素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完善健全有关税收政策、加强执行机构的执行程度、提高目标群体的税收遵从程度、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等解决办法。以上这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税收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探索和改进意见,对本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这些专家的论述偏向单方面的原则性解释说明,还没有太多的学者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三)有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方面的研究综述根据本文以上内容可知,我国的税收政策内容和税收政策执行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同时他们也给出了比较全面、合理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分析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能更好地被执行者执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小微企业作为真正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作用和地位都是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经济、激励科技创新、保持市场竞争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得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李庆云、杨志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税6 绪论收政策目前所被观察到的不足之处:纵观我国整个税收体系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各界普遍对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不够重视,对其存在轻视和偏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体系不完善,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或者不同企业所处的环境,政策的整个过程却并没有随之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加之有关税收的各项政策十分散乱,没有一个严格统一完善的机制和规划路线,所以显得我国的税收政策并不完整系统;税收负担沉重,不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税收管理不规范。在借鉴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从税收体制方面和税收征管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构想。李小丽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现存以下问题: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作用相对薄弱;税收制度需要改革;征税的措施不当;并提出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改革思路,完善中小企业的税法体系;调整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管理等。尤琪分析了目前所实行的税收政策在面向中小企业实施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难点:优惠范围窄,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手段单一,间接优惠政策少;税收歧视政策大量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其应严格顺应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的选择性和便于税收征收管理的原则;建立和规范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法规,改革和完善增值税政策;调整和完善所得税政策;提供政策咨询、优化中小企业税收服务。黄盈盈、陈明尧等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其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纳税服务等方面完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吕芙蓉、杨洁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当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优惠政策手段单一、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优惠政策设置不科学;优惠力度偏小;中小企业税费过多;税收征管不规范;纳税服务有待深化;并提出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王文山从OECD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所实行的支持性优惠税收政策出发,以国际化的视角考虑我国的税收政策,这样可以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政策成功经验,弥补我国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进而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科学有效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对规模较小、利润不高的企业减收所得税,优化中小企业亏损弥补的政策,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王妍、张艳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问题:面向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太过单一,受众范围小,7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所以实质性可以享受此政策优惠的企业少之又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很零散,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系统规范的体系;在对中小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时,对其调控的范围和力度太过于限制;政策使用单一,没有和其他政策关联运用到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这对建立一个更优化、更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十分不利的。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扶持政策建议。沈加佳从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中存在的经营问题、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的衡量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处境,小微企业在纳税人中所扮演的角色、面向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指导性原则、随即规划了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小微企业税收松绑“放扶结合”之“放”和它的税收扶持政策“放扶结合”之“扶”,其中“放”的通常含义是对于微型和小型企业的优惠减免税政策,“扶”则是针对特殊几类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黄冠豪认为小微企业存在市场环境恶化,利润空间压缩、融资困难,财务风险增高、经营发展风险大,政策支持少,提出了以保民生、促和谐为定位的小微企业促进原则,从促进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这一角度出发,主要是必须准确定位小微型企业的促进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相关税收政策上对其提供所需的支持政策,提高税收的优惠力度,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王桂英认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应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适用税种多、内容繁杂,认定流程过于繁琐;税收政策缺乏公平。提出了解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应用问题的对策,建立小微企业税法体系,拓宽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提高税收的优惠力度,并积极加大这些优惠政策的宣传,减少所需备案资料和审批环节,消除税收政策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陈文裕分析了约束我国小微型企业走创新道路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很高,满足其申请条件的屈指可数,面向小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种类相对缺乏,促进其实现风险投资融资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满足其创新发展需要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缺位。并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外对激励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先进经验,规划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可以促进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我国小微型企业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积极提高税收政策的激励力度,引导小微企业用足用好企业所得税优惠,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举措等。8 绪论小微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在执行实施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难题的原因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还不够系统规范。对许多已有的大量研究进行归类分析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小微型企业的税收政策不够合理完善是确确实实的,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应该认可的,这些政策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仍具有很大的存在价值,并应该继续加以实施,它只是在很多细节方面还需加以改进。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通过长时期的研究分析,为促进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改进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他们的观点和意见是我们下一步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分析基本都是对公共政策或税收政策执行的本身来开展独立的相关调研,而把两部分有效融合,深入地对公共政策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和小微型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时所遇到的各类难题进行彻底研究的还是少之又少。基于这一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空缺,本文拟结合公共政策执行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来展开相关论述,并且,以罗平县为例,分析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的现实困难和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小微型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时出现的缺陷,以便于得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一)本文研究思路本文在提出研究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首先梳理和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税收政策执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等相关理论和研究,再进一步对罗平县小微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终提出调整措施和方案。(二)本文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笔者大量阅读国外及国内关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文献、论文及资料,详细整理、认真分析,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用以探索当前我国税收政策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并且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并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供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9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2.问卷调查法为获得更加确切的数据和证据,本文借助问卷调查法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搜集、整理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有效数据,分析和研究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调整措施和方案。3.比较分析法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罗平县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中型企业、小微型企业从总体户籍,收入情况,减免税情况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使我们更加明确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提供实例支撑。10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分析一、公共政策执行概述(一)公共政策执行研究通常情况下,针对于公共政策或政策科学的研究,将公共政策过程依此分为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和公共政策评估等三个阶段。其中公共政策执行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公共政策过程的过渡阶段,它主要是负责将政策理想和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过去人们对政策执行不够重视,把它视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并认为只要有效执行出台的相关政策,便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由于人们普遍致力于政策制定或规划的研究,而对于政策的执行、评估、和终结的研究却持一种懈怠的心理,这应该及时加以更改,否则将阻碍政策科学的飞速发展。自70年代初以来,政策执行才成为美国和西方政策科学研究中的焦点话题。他们对于政策执行提出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由高到低”途径,或称“围绕政策这一核心的途径”或“最终以政策制定者为凭借的”途径。此种途径假设是指由高层规划或制定政策,随后它们被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各种指示,再被低层的行政官员或职员实施。第二、“由低到高”途径。这和“由高到低”途径相悖,“由低到高”途径是指以团体中的某个人(即政策过程的所有参与者)的观点为依据,由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来执行相关的政策;这就意味着政策或项目的成功很大①程度上取决于执行项目参与者的承诺与执行能力。第三、协调途径,该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将“由高到低”和“由低到高”两种途径联合起来。依据巴雷特和富奇的说法,应该把执行视为“政策和行动相互协调”,其中,将政策执行付诸实践者和采取行动者之间无时不发生相①R.WeatherleyandM.Lipsky,StreetLevelBureaucratsandInstitutionalInnovation:ImplementingSpecialEdiccationReform,HarvardEducationalReview[J].Vol.47,No.2,May,1975.11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①互作用和谈判。第四、依工具定途径。此途径通常以一个观察入手,在很大程度上,政策执行是将一个或多个的具有政府意义的基本工具实施到政策问题上面,上述基②本工具就是所谓的政策工具。(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的角度对公共政策执行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并给出了各自的见解,结合本文绪论部分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阐述和分析,我们对公共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定义:公共政策执行是指其执行者采用某种方式或者具体的某种方法把一些观念性的公共政策执行下去使其成为现实,并且最后将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此过程是一动态的过程。(三)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居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是因为它是实现将公共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只有空谈的正确的理论,却不去执行,那末,这种③好的理论便没有存在的意义。”鉴于公共政策执行如此的重要,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提出了他的看法,要想实现政策目标,10%取决于方案,而其余的90%由执行力所决定。1.公共政策正确与否需要公共政策的执行和实践考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公共政策作为一项理论,它的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来加以验证。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判断一项认识或理论的真假,不能仅仅凭借个人主观上判定,而是要拿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来说话。真理的检验④必须要依赖社会实践。”公共政策的执行,一方面对其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使其得到补充和完善,在执行中一旦发现缺陷和问题,必须立即更改和补充,这样才能提高政策的质量,最终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公共政策正确与否取决于公共政策的执行。2.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①S.BarrettandC.Fudye(eds.),PolicyandAction[M].Methuen,London,1981:25.②ChristopherC.Hood,TheToolsofGovernment,ChathamHouse,1986;StephenH.LinderandB.GuyPeters,“TheLogicofPublicPolicyDesign[M].LinkingPolicyActorsandPlausibleInstruments”,KnowledgeinSociety41991:125-151.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292.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284.12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第一,没有生来就完美无缺的公共政策,它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受不断更改、补充和完善才形成的。这就要求公共政策决策者切合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实际情况来更改和完善政策,赋予公共政策的更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二,公共政策的时效性决定了它作用的范围有限,一旦突破了自身管辖的范围,此政策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换而言之,就会出现新的政策来取代它。新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前一项政策执行后提供的反馈信息来制定。所以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二、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国外有关政策执行模式,有以下五种代表:(一)“政策执行过程模式”这种模式最初是由T.B.Smith在1973年提出,主要内容见《政策执行过程》一书。史密斯提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由四大重要因素组成,它们是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是实施政策的相关部门。目标群体是指接受政策的人或群体。政策环境是指政策执行受到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所要实现的理想化的目标。(二)“互动理论模式”这种模式是在1976年发表的《相互调适的政策实施》中提出的,它的作者是麦克拉夫林。他认为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与被执行者根据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成功是否依赖于政策执行者与被执行者之间的相互调适的程度。(三)“博弈理论模式”这种模式提出政策执行的相关者依据自身利益出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他们不仅考虑自己提出的决策对其他人利益造成的影响,而且考虑其他人的决策影响自己的利益,这就使得政策执行相关者为或以自身最大的利益来选择最佳的战略。(四)“循环模式”这种模式是由美国学者M.雷恩和F.拉宾诺维茨在1978年共同提出,主要内容见《执行的理论观》,其按照环境条件的影响将政策执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3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一、制定纲领阶段,将政策执行的想法转化为规范的政策执行纲领及要点。二、资源整合和分配阶段,平均分配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三、对执行进行监督管理阶段,检查政策执行的过程及成果,若出现问题,严格追究执行者的责任。循环模式把政策执行看做是一个上述三个阶段彼此影响、不断循环的过程。该理论表明每一阶段都要遵照合法、理性和共识的原则才能顺利执行相关政策。(五)“政策执行系统模式”此模式表明政策执行的变量受系统本身和系统环境两者的双重影响。要想顺利执行政策,就要重点把握执行者的属性、系统环境、政策目标与标准、执行方式、政策资源等五个变量。近来,中西方学者细致分析研究了中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如今,对于公共政策执行已建立了有关的理论模式,概括起来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分为以下几种典型的模式:1.官僚制模式官僚制模式是建立在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度之上,解析论证公共政策在执行时与有关规章章程和官僚制度的不同之处,从而为达到政策目的而提出的一些研究建议。2.政治动员模式政治动员模式是表示行政部门使用思想文化和心理控制或政府强制力控制在行政机关组织内使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遵照其意图来推行公共政策,与此同时,在外部,加强思想文化传播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实施,从而促进公共政策更好地执行。3.博弈模式博弈模式首先建立在要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最高决定权人员与具体实施人员、具体实施人员与具体实施人员之间开展的互相较量和博弈的过程。这个模式突出强调的观点是,在我国改革的过程和历程中,由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公共政策最高制定者已经没有办法完全牵制和制约具体执行人员的行为,公共政策执行的最终结果是多方共同参与人员不断争斗、协商、妥协而达成的。以上有关我国和国外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式,对公共政策实施进行了非常仔14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细的分析论述,对研究和实施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各种因素(一)公共政策问题的特性有很多因素影响公共政策的实施,如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对象的多样性、对象的人数及其行为的调适量等。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执行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判断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是否有效,这与要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的类型和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问题越复杂,那么实施的难度就越大。如敏感的政治性问题、有关人们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的问题、有关国与国之间领域的问题、有关很强的创造性问题等。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公共政策实施的难度也很大,即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关系多,机构和人员多,政策的目标大,需要调节的利益关系复杂,要求的技术操作水平高。一般来说,公共政策越是全面,那么它的实施难度就越大;涉及的层级越高,它的实施难度就越大。对于同一层级,政策实施的难度也是不同的,因为涉及的业务内容难易程度不同。如果政策对象的行为种类很多,那么就很难拟定明确的规则来管制政策对象的行为。政策实施的效果还受到公共政策对象人数多少的影响,一般说来,公共政策越简单明了,涉及的人数越少,那么政策实施得越全面彻底,反之,政策实施就越困难无效。政策对象行为调适量的大小,也会影响政策的实施。现在的人们受传统历史的影响而养成了一种保守成规的思想模式,如果想彻底改变人们的思想模式十分困难。所以,政策行为所需要的调适量越小越好,这样就不会使工作人员抵触,有利于政策的实施,从而达到公共政策的目标。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从某方面来说,就是考虑了上面的因素。(二)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在公共管理方面,政策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如一些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策略在实施时困难重重等,所以,准确的解析公共政策对政策实施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从而使公共政策有效的实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1.公共政策的正确性。这是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正确的公共政策之所以能受到政策对象的拥护,从而得到很好地实施,这是因为它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人民的利益,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反,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受到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抵触。公共政策的正确性由两个方面组成,第一是内容、方向的正确性,第二是政策制定的正确性,即在政策的制定中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规划程序和严密的逻辑思维。2.公共政策的具体明确性。它是判断公共政策实施是否有效的基石,它指导政策执行者的行为,是测评和控制政策实施的前提。只有在操作上和技术上有一定明确的目标、政策方案、行动步骤,公共政策才能够顺利实施。同时,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有很多方面的要求,首先目标要符合实际情况,还要求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和衡量,最后一切事情都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政策方案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方案实施后想要得到的结果,规定的期限。如果政策方案模棱两可,那么会给方案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麻烦,也会导致政策被随意改动。3.公共政策资源的充足性。实施政策的机构和人员如果缺少充足的资源,那么即使政策制定得十分详细明确,也不会达到想要的政策目标。所以,政策方案要包括有关政策资源的规定。一般说来,政策资源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费、人力、信息和权威资源。任何公共政策都要有自己的物质基础,即经费和人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实施什么政策,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基础。要时刻按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个准则,有时候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因为有时候可能遇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投入的经费和人力资源都应该适量。信息是公共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实施的方案应该确保政策执行者有全面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否则,执行者不能制定出可以实施的行动方案,也不能实时控制实施过程。实践证明,有些执行者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才导致政策实施时出现一些问题。权威可以保证公共政策的实施,也是政策有效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资源。在政策实施时需要很多人共同活动,这是政策实施的基本特点,而这些活动的16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①“首要条件是需要一个意志,它对所处理的管辖问题起支配作用”,而这个意志就是权威。如果缺少权威,那么人们就不可能有这种共同的、相互合作的活动;就不可能实现政策的目标。之所以要建立政策的权威,就是想把它变成国家的意志,从而强迫每一个执行者来服从于它,否则,政策就不能够完全得到实施,或是不能彻底实施。目前,我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这体现了我国有些政策权威性不足。(三)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导致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会对它的执行产生影响,其次政策的执行者的办事效率、对象、执行部门间的合作等因素也会对执行效果产生影响。1.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政策对象顾名思义就是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政策能否按计划进行,不是政策制定者能够决定的,也不是政策执行者能够掌控的,而更多的受政策对象的影响。政策对象愿意接受这样的规定,那么政策执行就不是一件难事;政策对象反对政策,坚决抵制,政策执行就会很困难;政策对象对政策持中立态度,也会增加执行的难度。可见,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态度决定了政策能否有效实施。政策目标虽然不一,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分配和调整部分人的利益,制约或改变部分人的行为。通常政策对象对政策态度与两方面有关,首先是政策对象权衡政策的成本利益,其次是政策对政策对象行为改变程度。比如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后能能够给政策对象带来更多的利益,或对其行为的制约很有限,这项政策就会很受欢迎。反之,如果政策对象认为这项政策会有损自己的利益或者很大程度上牵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这项政策很有可能被拒绝。所以制定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有时政策需要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加以牵制但是一定要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这样人们才能接受政策,政策才能有效实行。2.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政策需要有人来执行。执行者对政策态度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所以执行者要对政策认同,全心全意的投入执行工作中,以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执行政策,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实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17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中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变质了,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者不负责的态度导致的。政策执行者能力不足,无法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就会在传达、宣传、执行中出现失真、失当、失误。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政策执行者在思想上还保留着金钱至上、利益最先的观念,不能把国家政策有效执行,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风邪气。如果政策执行者既是政策对象又是执行者时,就会出现为了个人利益,打擦边球的现象。对上面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政策执行者如果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就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比如执行者中的领导不能认识到政策的实质,就不会考虑到执行政策所需的资源,更不会去争取这些资源,所以指导政策实施和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更是纸上谈兵,这样政策的有效地执行就只能是一句口号。由此可见,政策执行者素质的高低是非常关键的。3.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沟通是政策执行阶段各个负责政策执行部门的人员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方式。沟通是实现不同部门对政策目标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统一认识的方式。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政策执行成功。这是因为,一是从纵向沟通来看,上级机构制定的政策标准必须传达给执行者才能用于实践,有效的沟通是实现政策传播的方法。上级机构对政策的解读决定了执行者对政策的态度和执行者对政策的把握程度,这也体现了沟通的重要性。同样上级机构也要通过沟通来了解政策执行的情况。二是从横向沟通来看,因为每一项政策的实施会有多个机构和人员配合完成,有合作就会有不同意见。因此意见不合、彼此间的误会、以至矛盾冲突都要通过沟通来化解,大家相互交换意见,通过讨论做出决定,相互理解在融洽的氛围中合作。这样政策执行的力度大大加强。三是从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的联系来看,政策对象是否接受政策和接受的程度都取决于沟通。政策对象不会自觉的接受某项政策。执行者首先要做的是利用某种沟通方式把政策指令告知政策对象,政策对象知道政策以后,执行者还要利用沟通渠道向政策对象讲解制定政策的意义、背景和依据。执行者要让政策对象明白政策最终的目的,从而让他们深层次的理解政策,更加自愿的接受政策。政策协调的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统一。通过管理组织达到政策目标的和谐统一,使相关要素相互匹配,工作中相互协助又各司其职,从而实现真正的统18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一。在政策执行阶段,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政策本身就有不当之处,客观情况的突然改变而导致的一些变化。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各执行机构利益不同、地位不等,执行者人员个体差异较大,出现不同意见产生分歧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要用协调的办法解决。否则,大家以自我为中心、各执己见,政策不但落实不了,而且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也会降低。所以协调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之一。政策协调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其一是执行机构内部的协调。即各层级执行机构的领导者可以在机构内部人员和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协调方法有多种可以是计划、任务分工和跟进工作等,还可以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需求作为条件来考察。其二是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协调可以发生在上下级之间也可以是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要经常保持沟通协调,下级执行机构在执行工作时有责任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遇到问题要请示上级,上级执行机构要给下级执行机构部署任务、检查执行情况,对下级提出的困难与问题要认真解决。横向联系是平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协作与沟通工作,它也是当代管理活动很重要的内容。其三是执行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协调。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其他执行机构也有很大的关系,行政执行机构在执行政策时要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保持良好沟通、不断互动。4.政策环境。每一项政策都要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执行,所以社会环境对政策的影响很大,合适的环境会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反过来则妨碍政策发挥作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都会影响政策执行。因为公共决策的制定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水平或发展程度。政府要制定政策方案时,会考虑到它的执行性,因此从本国或当地的现实出发,尤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是最根本的。如果制定的政策与当地的发展水平不匹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首先,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某个地区,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肯定是经济状况。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综合实力是否足够强,是一国或地区政府制定公共决策必须要参考的。令人拍手称赞的政策一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这一点众所周知。然而,这一点却又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我国在这一点上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其次,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政策过程究其19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本质属于政治活动,这与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而且这一活动本身,需要与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经济水平相适应,这样实施政策才能有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持。也就是说,大到国家小到某一地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经济实力的保证,它是国家的政策方向标,同时也影响着政策实施效率。所以制定政策一定要以经济实力为依据,用经济来支持政策过程,而且政策是否可行和有效也由经济实力决定。否则,如果政策超越经济所承受的范围,耗费过多的物力和财力,经济资源没能充分利用,如果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旧政策无法及时过渡到新政策,换句话说,政策替代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最后,分配和调节社会物质经济利益,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政策制度框架,尤其是公共管理者推出很多经济社会政策的依据。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人们之间的交往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中,经济利益是最为基本的关系。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异、所处的经济地位以及职业、身份、收入、居住区域的不同,首先表现为对经济生活和各种经济条件需求的不同,由此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经济中利益的不同,当利益不同时矛盾就会产生,慢慢的就表现出在政治、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差别与矛盾。于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或受其制约的诸多矛盾的存在与解决,便成为大量经济社会政策的启动之源。所以,社会特定经济状况以及对它的分配与矛盾关系的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的目标和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本文后面将主要运用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和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等有关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有关解决途径和措施。第二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一、小微企业概述(一)工信部等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各行业划型标准为:20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表1.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微中型小型微型行业人数营业收入人数营业收入人数营业收入人数营业收入(人)(万元)(人)(万元)(人)(万元)(人)(万元)农林牧渔业≤20000≥500≥50<50≤工业≤40000≥300≥2000≥20≥300<20<3001000≤80000≥6000≥300<300建筑业≤*80000≥*5000≥*300<*300批发业≤200≤40000≥20≥5000≥5≥1000<5<1000零售业≤300≤20000≥50≥500≥10≥100<10<100≤交通运输业≤30000≥300≥3000≥20≥200<20<2001000仓储业≤200≤30000≥100≥1000≥20≥100<20<100≤邮政业≤30000≥300≥2000≥20≥100<20<1001000住宿业≤300≤10000≥100≥2000≥10≥100<10<100餐饮业≤300≤10000≥100≥2000≥10≥100<10<100≤信息传输业≤100000≥100≥1000≥10≥100<10<1002000软件和信息技术≤300≤10000≥100≥1000≥10≥50<10<50服务业≤200000≥1000≥100<100房地产开发业≤*10000≥*5000≥*2000<*2000≤物业管理业≤5000≥300≥1000≥100≥500<100<5001000租赁及商业≤300≤120000≥100≥8000≥10≥100<10<100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300≥100≥10<10其中*指资产总额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Z].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2011.该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像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业中不包含铁路运输,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也是信息传输业。而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21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育和娱乐业等虽未列出但也包括在内。中小企业划型的标准修订后,不但解决了原有问题,而且有助于研究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在中小企业分类和发展方面也有较大的影响。首先中小企业的分类更加明确,政策对象更加清楚,便于调控和宏观决策。新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分类更加的细致,兼顾了各个行业,这对中小企业分类统计制度和信息管理十分有利,能够真实反映中小企业经济情况。其次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也十分有利。小型和微型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科研能力差,但它数量较多,是企业群中的最大群体同时也是弱势群体。新标准给出了微型企业的条件,使重点更加明确,使更多的优惠政策惠及到微型企业,这样政策就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再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解决就业的问题。就大型、中型企业而言,技术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也高,劳动力就业主要是在小型和微型企业,修订现有划型标准,可以在保证较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实现更多劳动力就业。最后便于实现国际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像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它们对微型企业的划分都十分明确,出台新标准有助于与国际接轨。新划型标准把个体工商户也考虑在执行范围内。个体工商户是一特殊群体,目前在法律上只有《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适用于个体商户,它和企业的性质完全不同。但基于个体工商户规模小、数量大、从业人数多,这些与小型或微型企业比较相似,为使个体工商户有较快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新标准把个体工商户纳入标准范围,按照新标准执行。(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小微企业标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采取了按照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分类划分小型微利企业的办法,兼顾行业特点和政策的操作管理。在具体标准上,实施条例借鉴国际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作为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指标。不论工业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将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确定为30万元,大大高于现行标准。同时将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限定在100人内(包括100人),资产总数在3000万元以内(包括3000万元);其他企业的从业人数在80人以内(包括80人),资产总额不多于1000万元(包括1000万元)。根据第二十八条第一款(专指企业所得税法),达到要求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22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不高于30万元和100人,资产总额限定在3000万元以内(包括3000万元);2.其他企业,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方面与工业企业的要求相同,区别是从业人数和工业企业相差20人、资产总额限定在1000万元以内(包括1000万元)。①二、税收政策执行概述税收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一部份,其执行一方面具有公共政策执行的普遍的共性,另一方面还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个性,对于我国的税收政策来说,它的执行主要反映在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税收宏观目标的实现,税收收入的完成。据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可以将税收政策执行定义为:税收政策执行是指税务机关依据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动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通过有关的税收征管措施和办法,组织和完成税收收入,进而促成税收政策的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税收政策的执行具有以下特点:(一)税收政策的执行有明确的目的性公共政策的执行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具有指引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在公共政策执行还没有正式开展的时候就非常明晰,可以说,税收政策执行最终是为了达成既定的税收政策目的,完成税收政策确立的具体目标,让税收政策内容真正落到实处。(二)税收政策的执行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税收政策的执行是在国家的监狱、警察等暴力工具为后盾的保障下而进行的,下级税务机关在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上级税务机关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税收政策对象纳税人在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服从于税务机关。税收政策对象纳税人如果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必将受到税收法律、法规乃至刑法的严厉惩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他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他社会团体等如果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也将会受到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的严厉处罚。(三)税收政策的执行有明显的创新性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2007.23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现实生活中,一些税收政策规定得很宏观和笼统,它们一般具有宏观性的指导意义,实际执行中,各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律生搬硬套、照搬照抄,将十分不利于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因而,在税收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税收政策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的问题出现时,它就要求税收政策执行人员在不违背税收精神和原则的范围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执行税收政策。(四)税收政策的执行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税收政策执行是为了解决和完成既定的税收政策目标和任务,其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尤其是大多数税收优惠政策,其执行时限都有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税收政策执行的时限要求,逐一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从而保障税收政策目标和任务的最终实现和完成。三、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关内容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在2003年颁布实施,在2005年《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由国务院出台,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04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税收优惠、金融担保、创业基地、信息服务等十方面布局小微企业长远发展,被业内称为小微企业发展“新国十条”。组合拳政策同时推出,且支持力度大,表明中央将扶持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发展作为长久之计。随着相关法律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渐的规范化。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对它们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后国家将从改善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完善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目前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的措施给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并激发了大家的创业热情,小微企业的数量不断上涨。小微企业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它们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现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主要内容简要梳理如下:(一)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微企业,从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进行24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①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二)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微企业,从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进行②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三)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微企业,从2012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进行③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四)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微企业,从2014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进行④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五)从2011年1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期间,国家为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使小微企业可以获得金融支持,对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合同⑤的印花税不再征收,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六)从2013年8月1日开始,经中央人民政府同意,国家对满足以下条件的纳税人暂时免予缴税:免予缴纳增值税是对于那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高于2万元的非企业或者企业性单位;免予缴纳营业税是对于那些营业⑥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高于2万元的非企业或者企业性单位。(七)从2014年10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经中央人民政府同意,为了加强在税收方面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免予缴纳增值税的是对于那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在2万元和3万元之间的群体(区间数字,下同);免予缴⑦纳营业税的是对于那些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在2万元和3万元之间的群体。(八)对于月营业额或销售额不高于3万元(包括3万元,下同)的营业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上述第(七)项文件规定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选择按季纳税的,其一个季度内营业额或销售额不高于9万元的,按照上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Z].财税[2009]133号,2009.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Z].财税[2011]4号,2011.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Z].财税[2011]117号,2011.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Z].财税[2014]34号,2014.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Z].财税[2011]105号,2011.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Z].财税[2013]52号,2013.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Z].财税[2014]71号,2014.2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述第(七)项文件规定免予缴纳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兼营营业税的,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和营业额要分别进行核算,免予缴纳增值税的是对于分别核算后月销售额不高于3万元(按照季度纳税9万元)的情形,免予缴纳营业税的是对于分别核算后月营业额不高于3万元(按照季度纳税9万元)的情形。对于月销售额不高于3万元(按照季度纳税9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因为向税务机关申请代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预缴了税款的,有权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但前提条件是:需①依照相关规定开具了红字专用发票或者专用发票的所有联次已全部追回。(九)从2014年1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间,国家为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使小微企业可以获得金融支持,对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合同②的印花税不再征收,以此来激励金融机构。(十)从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进行③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十一)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0万元(含30万元)的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④进行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十二)从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间,经中央人民政府同意,免予缴纳水利建设基金、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地方教育附加的情形是:缴纳义务人的季度纳税的营业额或者销售额不高于9万元(包括9万元)和月纳税营业额或者销售额不高于3万元(包括3万元)。从工商登记注册之日算起,3年之内,对于小微企业中那些在职人员数量20人以下(包括20人),没有达到⑤规定的比例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免予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人们通常说的小微企业是个大概念,既有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个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Z].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2014.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Z].财税[2014]78号,2014.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Z].[财税2015]34号,2015.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Z].财税[2015]99号,2015.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小微企业免征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Z].财税[2014]122号,2014.26 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分析体工商户,也有小型利润低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同时包括此类营业税纳税人。国家对这些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不断调整,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小型微利企业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小微企业实行特别照顾政策,在常规的征税税率上减少了5个百分点。2010年起,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生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其实际所得额的50%进行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税率按照20%进行计算。从2012年开始,该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到6万元。2014年,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幅度进一步提高,该应纳税所得额又增长到10万元,并且核定征收的企业也可以享受此项优惠政策。从2015年10月开始,将享受优惠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到30万元,覆盖了所有的小微企业。在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也享受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将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由原来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2000元至5000元统一提高到5000元至20000元,实际执行中,各地均从高选择适用了20000元的上限。政策实施后,超过924万户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年减轻税收负担约290亿元。从2013年8月1日开始,起征点优惠政策小微企业也可以享受,原先这是个体工商户才能享受到的。国家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对于那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高于2万元的非企业或者企业性单位暂时免予缴纳增值税;对于营业税纳税人中月营业额不高于2万元的非企业或者企业性单位暂时免予缴纳营业税。因此受益的是全国大约2000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又提高到3万元。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技术创新、创业就业等相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亦十分重要。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特点(一)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现今主体税种增值税和营业税方面的税收优惠相对不多,重点是针对企业所得税,故而不能满足小微企业对税收优惠的实际需求。27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应急性特点,国家每一次出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都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或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或是为了缓解当时经济发展压力,刺激经济发展,因而都伴有应急性。(三)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应急性特征,同时伴随了它的另一个特点,因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推出主要考虑的是应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困境,所以其政策出台并没有从全面、综合、系统的角度考虑,导致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缺乏全面性、统一性和整体性。(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大多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文件通知形式发布的,其规范性效力相对较弱,与法律相比,缺乏权威性,并且其政策缺乏稳定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不利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实际执行。28 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第一节罗平县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一、罗平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罗平县是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县之一,境东西宽距离为75千米,南北长距离为99千米,所辖土地面积为3025平方公里。罗平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西面距离省会城市昆明为207千米,北面距离曲靖市政府所在地麒麟区为120千米,东面距离贵州省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区86千米,南面距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城156千米。截止2010年,全县总人口达到54万,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和6个乡。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5亿元,在全省所有市县综合排名中,排名为第22名。罗平县先后获得“全国旅游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全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2014年,罗平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02.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分别是19.3和74.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8.48亿元,实现利润共计4.1亿元,完成税金共计2.52亿元。目前,罗平县已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生物资源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2014年生物产业产值达26.4亿元、冶金产业产值达15.1亿元、电力产业产值达10.3亿元、化工产业产值达6.9亿元、建材产业产值达15.9亿元。2014年,罗平县非公有制经济总户数共有23118户,从业人员总数为53537人,注册资金达到56.08亿元,上缴税金共计1.2亿元,实现增加值达到50亿元,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8%。二、罗平县小微企业概况(一)罗平县非公经济基本情况以罗平县国税系统管辖的非公经济纳税人为例,截至2015年5月,全县共有6268户纳税人,其中个体经营4705户,私营企业1218户,有限责任公司171户,其他企业95户,股份有限公司44户,股份合作企业23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29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户,港、澳、台商独资经营公司1户,外资企业1户,其他类企业共计6288户(见表2.1)。可见,罗平县非公经济是以个体经营,私营企业为主,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资企业、联营企业等相对较少,只占了相对很小的比重,企业类型相对比较单一。表2.1罗平县2015年05月非公经济户籍情况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非公经济户籍情况其中未达起征点情况税务本期末一般小规双其它未达注册类别登记纳税户纳税模查定纳税起征减免税款户数数人帐户户人点户L1L2L3L4L5L6L7L8合资经营企业(港或22200000澳、台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00000000其他44000400联营企业11000100私营企业1,2181,21825521094200外国企业00000000个体经营4,705290221282394,4156,594,147.0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00000000公司股份合作企业232360017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7720-200有限责任公司17117181508500港、澳、台商投资股33300000份有限公司外资企业1110000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00000000外商投资企业0000000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11110-100澳、台资)其它企业95956008900股份有限公司44449203300港、澳、台商独资经11110-100营公司合计626818533863128140844156594147.00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30 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从我县非公经济收入情况方面分析,2015年5月,全县非公经济销售收入717790196.90元,占全部销售收入1475055466.00元的比重为48.66%,非公经济税收收入19817493.71元,占当月全部税收收入88119016.46元的比重为22.49%;分税种统计,增值税税收收入15679730.16元,企业所得税3954470.82元,消费税132379.34元,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占了较大比重,消费税只占了很小的比重(见表2.2)。从我县非公经济减免税总体情况角度分析,2015年5月,非公经济减免税为1897746.07元,比前一年同期非公经济减免税2366314.52元相比有所减少,减免税原因主要为其他类减免;分税种减免,当期企业所得税减免1891294.96元,增值税减免6451.11元,只占了很小比重,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减免均为0。这说明,非公经济减免税主要为企业所得税,其它税减免占比非常小甚至为0(见表2.3)。(二)罗平县中小企业基本情况以罗平县国税系统管辖的中小企业纳税人为例,截至2015年5月,全县中小企业为1534户,占本期末全部6269户的比重为24.47%,比上期末增加了155户,其中工业为209户,批发和零售业686户,其他行业598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7户,建筑业占比很小,仅4户,住宿和餐饮业为0户,这主要是由于到目前为止,建筑安装业、房地产行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还未纳入营改增,目前这些行业的纳税户还在地方税务局系统管辖(见表2.4)。从中小企业收入总体情况的角度分析,2015年5月,全县中小企业销售收入为458575239.50元,占当月全部销售收入1475055466.00元的比重为31.09%。税收收入方面,全县中小企业当期税收收入为21342421.07元,占当期全部税收收入88119016.46元的比重为24.22%;从税种收入情况看,增值税收入16148719.17元、企业所得税收入5086635.76元、消费税收入97236.09元,可见,中小企业税收收入主要集中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消费税的比重很小(见表2.5)。从中小企业减免税情况角度分析,2014年12月,全县共为中小企业减免税为2738982.94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免税3978852.14元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2014年全县中小企业整体税收收入下降,在税收收入基数下降的情况下,减免税额绝对数同比下降,但减免税比重没有下降,占本期全部减免税的比重为31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101.96%;减免税原因主要为其他类和中西部投资类减免;分税种减免情况,企业所得税减免额为2783978.03元,增值税减免额很小仅为8698.15元,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减免额均为0。由此可以看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主要也是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上,增值税上减免税很少(见表2.6)。(三)罗平县中型企业基本情况以罗平县国税系统管辖的中型企业纳税人为例,截止2015年5月,全县中型企业户数为28户,占全部户数6269户的比重为0.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6户,工业1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户,建筑业和住宿和餐饮业为0户,其他行业10户。可以看出,全县中型企业总体户数非常少,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和《企业所得税法》上的小微企业标准出台以后,大多数企业都符合小型、微型企业的标准,处于中间的中型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见表2.7)。从中型企业收入情况角度看,全县中型企业销售收入为134449741.00元,占全部销售收入1475055466.00元的比重为9.11%;税收收入方面,中型企业税收收入为8396361.80元,占当期全部税收收入88119016.46元的比重为9.53%;分税种收入情况,其中增值税收入8389964.80元,企业所得税6397.00元,消费税为0元,其税收收入主要集中在增值税上。可以看出,中型企业虽然户数很少,但它的销售收入、税收收入占比均在9%以上,是一支不容小觑的经济力量(见表2.8)。从中型企业减免税情况角度看,2014年12月中型企业减免税额为1307.35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免税2585.70元减少将近一半,主要原因是2014年全县中型企业整体税收收入下降,但是其减免税总额只有1307.35元,占当期全部减免税额2738982.94元的比重仅为0.05%;减免税原因主要为其他类减免;分税种减免方面,其减免税额1307.35元全部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减免额均为0元。据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型企业不是减免税的重点对象(见表2.9)。(四)罗平县小微型企业的基本情况以罗平县国税系统管辖的小微企业为例,截止2015年5月,全县小微企业为1506户,占全部户数6269户的比重为24.02%,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户数为155户。分行业统计,工业为208户,其中采矿业50户、制造业138户、电子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户,建筑业4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6户,批发和零32 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售业670户,其他行业588户,住宿和餐饮业0户。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在全部企业中的占比较高,几乎达到1/4。住宿和餐饮业等户数为0,主要原因也是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还未实施营改增改革(见表2.1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是我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加强,小微企业的占比会进一步加大,其户数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扩围,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将全面实施增值税,在增值税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小型、微型企业。从小微企业收入情况看,2015年5月,全县小微企业销售收入为324125498.50元,占全部销售收入1475055466.00元的比重为21.79%。税收收入方面,当期小微企业税收收入为12946059.27元,占当期全部税收收入88119016.46元的比重为14.69%;分税种收入情况,增值税收入7758754.37元,企业所得税5080238.76元,消费税97236.09元(见表2.11)。可以看出,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在全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很大,达到了1/5以上;其税收收入也接近全部税收收入的15%,税收收入主要集中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方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的确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发展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小微企业的经济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大,其销售总量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进一步增加。从小微企业减免税情况角度看,2014年12月,我县小微企业减免税总额为2793983.53元,比前一年同期3976266.44元减少1/3左右,这主要是由于2014年与前一年相比,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在收入基数下降的情况下,当期减免税总额绝对数与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但是减免比重并没有下降,占本期全部减免税的比重为102.01%,这说明,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减免税力度不是降低而是在提高。减免原因中,中西部地区投资、其他原因两项占比最大,这说明,国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其他减免原因主要就是近几年来,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的财税政策,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减免税支持力度。从分税种减免情况看,企业所得税减免2785285.38元,增值税减免8698.15元,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减免额均为0元(见表2.12)。这说明,国家对小微企业进行减免税,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上,对增值税的减免33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税不明显,对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减免额均为0元,这体现了国家对限制性消费物品,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税收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领域,国家不但不给予减免税优惠,还有可能会增加税收,这同时也是国家的一个税收政策导向。以上分别从全县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总体户籍,收入总体情况,减免税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县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总体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使我们更加明确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在全县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小微企业在我县各类经济主体中无论户籍占比、收入占比、减免税占比都很大,是我县经济发展中一支非常重要的经济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即将全面实施,小微企业的占比、总体户数和经济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大,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加强,小微企业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会进一步加大。第二节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必要性分析一、它是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小微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低等因素,其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且它们处于创建的初期,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难以与已经具备雄厚实力的中型、大型企业同等竞争和直接对抗。小微企业要想在与中型、大型企业的竞争中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国家对小微企业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使小微企业依靠国家特殊的、优惠的财税政策支持,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其在发展初期获得喘息的机会,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最终成为能经受得住各类市场变幻,具有抵御各种市场风险能力的市场主体,真正使小微企业能够做到做大、做强。在小微企业的这一系列发展过程中,其自身迫切要求能够得到国家在税收政策执行中对小微企业的特别关爱和大力支持,以帮助小微企业在创建和发展初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使它们可以顺利度过难关,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获得初期的成长和发展,最终发展成为能与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同等参与市场竞争和博弈的企业主体,使小微企业真正能够在未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占据一席之位。34 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二、它是政府扶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有金融信贷、融资担保、创业培训、政府采购、权益保护、公共服务、就业扶持、信息服务、财税政策等多方面的,但是在诸多扶持政策中,税收政策始终是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中,严格贯彻执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是政府扶持小微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上,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更具有宏观性、全面性和稳定性,其税收优惠和减免,将直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为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税收政策执行的长期性,解决了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后顾之忧。国家每一次出台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政策,无疑都不会少了税收政策这一重要内容,这也体现了税收政策执行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毫无疑问,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无论是现在和将来,都必将成为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三、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整体乏力,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虽然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趋向好的方向,但传统、落后产能过剩,重复性投资情况依然存在,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探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了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调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些传统产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包袱过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有些行业工艺落后、产能过剩、重复性投资等情况共存,比如钢铁行业。这些行业要想转型升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很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大多数企业只能是负重前行,难以获得发展后劲。小微企业因其小而新,没有历史包袱,具有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在国家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小微企业必将发挥其灵活性、创新性等天然优势,为我国经济调结构、谋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正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小微企业凭借其自身固有优势,借力国家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3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展注入新的活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统计学得来的数据分析,小微企业发展越好、盈利越好,一个国家经济就越健康。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日和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早期,特别是经济增长时期,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国家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能活跃市场经济,还能增加竞争主体数量,推动市场良序竞争,促进大中型企业自觉更新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另外,小微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群体,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节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成效分析一、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取得的良好成效通过这几年来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的执行,我县小微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经济规模进一步增大。截止2015年5月,其当期销售收入总额达到324125498.50元,税收收入达到12946059.27元,占比分别达到全部销售收入的21.79%和全部税收收入的14.69%。2013年12月,减免税额达到3976266.44元,2014年12月,减免税额达到2793983.53元。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扶持政策的有效执行,直接为小微企业减轻了负担,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为有关税收政策执行的积累了成功经验,为其他税收政策执行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以后执行相关税收政策提供方式和方法指引,丰富了我们税收政策执行的有关理论、经验和方法。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大多是优惠性、扶持性的,其优惠性、扶持性的税收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必将带动现存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人是经济人,具有趋利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必将产生指引作用,它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创办小微企业,带动更多的人创业,进而创办更多的小微企业,来享受国家通过税收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一惠民措施。这在客观上会壮大小微企业群体,增强小微企业整体经济规模和整体竞争力。总体上,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了企业发展;二是鼓励高新技术的税收优惠36 第二章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政策执行引导小微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促进了小微企业发展,统筹兼顾了改善民生、节能环保和惠农的社会需求;四是为有关税收政策执行积累了成功经验,丰富了我们税收政策执行的有关理论、经验和方法;五是积极引导更多的人创办小微企业,壮大小微企业群体,提升小微企业整体经济规模和竞争力。二、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伴随的不良现象虽然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对小微企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能过分夸大税收的扶持作用,它需要与其他调控手段、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才能形成综合扶持效应,使正效应累加而不是被抵消,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我县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这中间也夹杂着某些为了自身利益而扰乱全县市场经济秩序的企业主体。比如,有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自注册登记成立之日起,就从未开展过正常的经营活动,它们或是为了套取国家财政补贴,或是为了获得国家财政贴息贷款,或是为了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税收返还。在税收征管活动中,税务机关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它们实施管理,占用了本就有限的税收政策执行资源,影响了我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给我县小微企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它们的存在,挤占了其它小微企业本该享受的政策资源优惠,破坏了我县小微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正常的经营秩序,不利于我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37 车辆购置税91294.960891294.960企业所得税税消费非公经济分税种收入情况%15679730.16132379.3415679730.163954470.82132379.343954470.82其他增值税非公经济比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扶持再就业收收入投资非公经济税中西部税收收入情况384619817493.7122.49其中:非公经济分减免原因其中:非公经济分税种减免情况企业民政福利全部税收收入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表2.2罗平县2015年05月非公经济收入情况表2.3罗平县2015年05月非公经济减免税情况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非公经济收入情况比重非公经济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非公经济减免税情况增减数7468568.45000096.9048.66%88119016.收入非公经济销售本期非公经济减免税销售收入情况全部销售收入去年同期非公经济减免税合计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1475055466717790196.9048.66%88119016.4619817493.7122.49%顺序号罗平县12366314.52合计1897746.0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2366314.521897746.07468568.452003税务机关顺序号罗平县1147505546671779012税务机关3456 其他行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中小企业分税种收入情况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16148719.1797236.095086635.76建筑业16148719.1797236.095086635.76214376860中小比重598供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制造业收入42421.0724.22%采矿业税收收入情况中小企业税收39小计收入重全部税收中小型企业比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3424.47%209501389%88119016.46213户数表2.4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小企业户籍情况本期末表2.5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小企业收入情况第二章中小比重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中小企业户籍总体情况数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中小企业收入总体情况本期末全部户工业收入销售收入情况中小企业销售本期增减户数增加减少收入全部销售户数上期末合计138115526269153424.47%20950138合计211475055466458575239.50431.09%3788119016.4621342421.07686顺序号罗平县1138121552362694155顺序号6罗平县7811475055466458575239.50931.01021112税务机关税务机关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 税车辆购置其他行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所得税消费税批发和零售业其中:中小企业分税种减免情况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他增值税建筑业持再就业扶8602230766.328698.1502783978.030.8602230766.328698.1502783978.030投资中西部供应业的生产和电力燃气及水其中:中小企业分减免原因工业民政福利企业制造业采矿业40高新技术小计中小比重比重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本期表2.7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型企业户籍情况表2.6罗平县2014年12月中小企业减免税情况38982.94101.96%00561909全部减免税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中型企业户籍情况户数本期末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4年12月中小企业减免税总体情况增减数部户数本期末全81186175.9627业减免税本期中小企本期增减户数增加减少企业减免税户数去年同期中小上期末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税务机关合计3978852.142792676.181186175.962738982.94101.96%00税务561909.机关合计2800顺序号罗平县13978852.142792676.1234顺序号1罗平县528260370486269 置税车辆购7.350得税07.350企业所0063976397中型企业分税种收入情况其中:中型企业分税种减免情况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其他增值税消费税1307.350013扶持中型比重再就业投资中西部收收入中型企业税税收收入情况其中:中型企业分减免原因民政福利企业41入高新技术全部税收收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中型比重表2.8罗平县2015年05月中型企业收入情况表2.9罗平县2014年12月中型企业减免税情况第二章940.05%0000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中型企业收入情况中型比重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4年12月中型企业减免税情况免税本期全部减售收入中型企业销增减数销售收入情况入本期中型企业减免税全部销售收147505546613444974114750554661344497419.11%88119016.469.11%8396361.888119016.468396361.89.53%9.53%8389964.88389964.8免税去年同期中型企业减税务机关合计顺序号罗平县123456税务机关合计2585.701307.351278.352738982.940.05%00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顺序号1罗平县2585.701307.351278.352738982.2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34 其他行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小微型企业分税种收入情况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758754.3797236.095080238.767758754.3797236.095080238.76建筑业小微型比重204366700588供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工业制造业税收收入小微型企业税收收入情况采矿业42612946059.2714.69%小计收入全部税收企业比重小微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0624.02%20850138表2.10罗平县2015年05月小微型企业户籍情况表2.11罗平县2015年05月小微型企业收入情况户数本期末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小微型企业户籍情况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5年05月小微型企业收入情况小微型比重数本期末全部户98.521.97%88119016.4销售收入小微型企业销售收入情况本期增减户数增加减少户数全部销售收入上期末税务机关合计13531552税务6269机关150624.02%20850138合计2014750554664324125498.521.97%3688119016.4612946059.27670顺序号1罗平县13532155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23626941556顺序号7罗平县81147505546693241254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1021112 置税车辆购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其中:小微型企业分税种减免情况其他增值税持再就业扶602232073.678698.1502785285.3808602232073.678698.1502785285.380投资中西部其中:小微型企业分减免原因民政福利企业43高新技术小微比重罗平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94102.01%00561909.第二章表2.12罗平县2014年12月小微型企业减免税情况免税云南省罗平县国家税务局2014年12月小微型企业减免税情况本期全部减增减数983.531182282.912738982本期小微型企业减免税减免税去年同期小微型企业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收集整理.税务机关合计3976266.442793983.531182282.912738982.94102.01%00561909.8顺序号罗平县3976266.44127932345678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第三章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一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面不宽,制约其效能发挥现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小微企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相关政策的覆盖面较小,无法涵盖企业的各个方面,主要只是从年应纳税所得额限额和降低税率等几点上对小微企业实行政策优惠,与小微企业对税收优惠的强烈需求有差距;二是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不多,并且设有准入门槛,增值税、营业税方面设定了起征点标准,只有起征点以下的才可以享受政策优惠,企业所得税方面设定了年应纳税所得额标准,存在税负不公平的现象;三是增值税优惠力度明显低于企业所得税优惠,主要只是规定了月销售收入和季销售收入方面的增值税起征点政策优惠;四是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不成体系,税收优惠形式单一等。现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这些不足,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其效能发挥。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缺乏全面性、统一性和整体性促进小微企业成长的税收政策缺乏全面性、统一性和整体性。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推出时主要考虑的是应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困境,所以其政策出台并没有从全面、综合、系统的角度考虑,导致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缺乏全面性、统一性和整体性。现存的大部分关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其中属于法律范畴的有两部:《中小企业促进法》、《企业所得税法》,属于行政法规范畴的有一部即《增值税暂行条例》,其他的政府部门规章或者通知类文件,基本上都是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或者直属机关出台的。关于小微企业的定义在不同法律条例中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就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的规定不同。而且很多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不具有执行性,仅仅是定性的规定,且很多政策已经失去效力。除此之外,隶属于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的法律文件中涉及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很多,然而这些政策44 第三章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法规较为孤立,没有和其他小微企业相关法律形成合力,使得整个有关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缺乏全面性、协调性、统一性和整体性。三、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规范性效力较弱,缺乏权威性、稳定性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法律层级较低,法律效力不强,规范性效力较弱。目前实施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法规,只有为数很少的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如《企业所得税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为一般法律,其它的大多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更多的是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务院所属部委联合或者单独制定的政府规章、通知形式的文件,其法律效力、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都较弱。由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大多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文件通知形式发布的,其规范性效力相对比较弱,与法律相比,缺乏权威性,并且其政策规定缺乏稳定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不利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因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法律位阶偏低,实际执行中如果跟上位法有抵触的时候,即使按现行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规定执行更为合理和有利,但是根据法的冲突原则,也得根据上位法的规定执行;这让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必然会影响到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降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成效,进而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从一般意义上说,法律是最具稳定性的,而一般性的文件通知则处于经常地变动之中,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规定大多数属于通知类文件,因而其必然会朝令夕改,不断地变动,使得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稳定性严重不足,给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带来重重困难。第二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部门和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税务执行机构内部执行体制不健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体制不完善、不顺畅,影响和制约了执行的成效。当前税务机构内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体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4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一)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机构权责不匹配、不协调,内部职能科室设置不合理比如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的职能是为了有关大企业和国际税收政策得到有效执行。货物和劳务税部门的税收管理包含所有企业,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负责大企业税收管理,这两个部门的职责有一部分是交叉和重叠的;但是,很少有税务机关为了管理小微企业而专门设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税收管理处,这说明税务机关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从思想上就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征管中,没有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小微企业实施管理,这必然影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贯彻执行。另外对发票、税收票证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由货物和劳务税科管理,通用机打发票、通用手工发票、通用定额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机动车销售发票、二手车销售发票等普通发票由征管科管理,车购税等凭证由车辆购置税管理分局管理,税收完税凭证等税收票证由收入核算部门管理,这一方面造成管理部门太多太乱,政出多门,不便于统筹协调,不利于对发票和税收票证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分散了货物和劳务税部门、征管部门、车辆购置税管理部门、收入核算等部门的人力和物力,不利于它们专司其职,协调推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问卷调查中,有49.7%的调查对象认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考核管理大多是由省级、市级税务机关按每一个季度、每一个年度通报各市、县区局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如果有符合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而实际没有享受到的,要求县区级税务机关整改落实。这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第一,通报的情况主要针对小微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政策方面的优惠,而对小微企业享受增值税等其他税收优惠几乎不涉及;第二,通报的情况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应该享受优惠政策而实际没有享受的户籍情况,对小微企业其他日常管理行为几乎没有涉及。这势必造成县区级税务机关为了应付上级税务机关的考核管理,一味只抓小微企业是否享受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是否享受了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小微企业日常税收管理却不重视,平常懈于管理,必然会影响小46 第三章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微企业税收政策全面有效贯彻落实。(三)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监测、预警、评价体系不完善70.1%的调查对象认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动态监控、负面预警、评价体制和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税务机关缺乏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结果的动态监测机制,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的不当行为缺乏及时预警和纠正机制,只有到政策执行中的不当行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时,才会触发事后纠错程序;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缺乏综合的客观的评价体制和机制,不利于利用好的政策执行经验来借鉴和指导政策的再执行。(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责任倒查、问责体制不健全当前税务机关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而应承担责任的管理规定,但没有真正形成相关问责制度,有关内容只散见于一些通知、文件中,没有形成全面的责任倒查机制,问责力度不大,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实质性的威慑力,起不到真正的示警作用。二、税务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协调不畅沟通和协调是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和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当前,税务执行机构之间无论是沟通还是协调方面都存在不足。在纵向沟通方面,没有做到上、下级税务机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从横向沟通方面看,没有真正建立起同级税务机构之间,税务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纳税人等相互沟通机制。在政策协调方面,无论是税务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科室、分局,还是上下级税务执行机构之间,同级税务机构之间,税务执行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在协调方面都存在着协调不力的地方,影响和制约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贯彻和执行,亟待改善。三、税务机构执行人员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一)一些税务执行人员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存在不足,政治理论素质不高当前,税务机关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欠缺,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工作中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危机意识。他们的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这类现象的存在,47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一些税务干部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高,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造成的。(二)税务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对宪法、法律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法律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税务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系统的法律教育,在问卷调查中,虽然有87%的调查对象为本科学历,但有一大部分都不是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学历,而是通过党校、在职进修等渠道获取的学历。他们中的一些人宪法意识、法律意识不高,导致他们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执法,造成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形、变样,影响了小微企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效执行,使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三)税务机关一些政策执行人员的税收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不高当前,税务机关一部分工作人员学习精神不够、安于现状,不认真学习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和税收业务知识,税收专业素质不高。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标准、口径不一致,使小微企业纳税人产生了怨言,导致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影响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整体成效。(四)税务机关一些工作人员的实务操作技能和水平不高当前,税务机关的一部分工作人员的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技能、网络申报系统操作使用技能、小微企业网络抄报税系统使用技能、增值税税控开票系统使用技能、小微企业纳税评估技能等掌握不够。如果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自身都不能顺畅完成以上这些基本业务流程的操作,不熟悉涉税系统的基本流程,就很难开展好后续工作,比如后续税务机关对小微企业纳税人进行培训辅导等,进而也影响和制约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执行和推进工作。(五)税务执行机构的一些执行人员的公共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不高由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管理学学习,加上部分执行人员思想上对管理不重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造成税务执行机构一部分执行人员缺乏公共管理者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和管理理念,在小微企业税收征管活动中,缺乏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不能对小微企业进行有效管理。48 第三章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三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对象纳税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政策目标虽然不一,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分配和调整部分人的利益,制约或改变部分人的行为。通常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态度与两方面有关,首先是政策对象权衡政策的成本利益,其次是政策对政策对象行为改变程度。比如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后能够给政策对象带来更多的利益,或对其行为的制约很有限,这项政策就会很受欢迎。反之,如果政策对象认为这项政策会有损自己的利益或者很大程度上牵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这项政策很有可能被拒绝。所以制定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有时候政策需要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加以牵制但是一定要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这样人们才能接受政策,政策才能有效实行。政策执行与政策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据问卷统计可知,政策执行受到影响的因素有三个:政策对象的理解能力、法律意识及利益表达能力,且比例分别是51.3%、47.6%和54.7%。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少小微企业纳税人文化水平仅仅是中学以下,甚至小学水平,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自身利益表达能力及法律认识水平都不高,究其原因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有些纳税人地处边远地区,对小微企业纳税政策非常陌生,更不要提它的相关优惠政策,因此很多优惠政策没有实际推行。有些纳税人不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法纪观念淡薄,因而造成很多漏税、偷税、逃税现象发生,给税收政策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增加难度。而有的纳税人缺乏利益表达能力,所以当其利益受到损害时,不能及时对照有关政策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从而阻碍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使得很多政策无法推行,使其失去了制定的意义和价值。第四节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及社会心理环境是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一个国家或者地方的公共政策的推行主要是依据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而定的。政策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与当地或者本国的实际经济环境相符合,若政策超越经济环境或者低于经济环境都将无法实现它的有效价值。适宜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也是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提高执行效能的必要条件。社会49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环境会对政策的执行产生直接的影响,若环境适宜则会大大提高政策的推行效能,若环境因素不适宜则会大大降低政策的推行效能。下面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来分析哪些环境因素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并且产生哪些影响,具体内容如下:一、我国传统社会心理环境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影响我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历史,当时的王公大臣都享受免除一切赋贡的权力,不缴纳贡赋是上层特权阶层的专属权力,因此,当时老百姓一方面对纳赋上贡痛恨有加,另一方面,他们对不缴纳贡赋又盲目地崇拜。我国对于税收收入的使用情况缺乏详细的说明,税款的收入和支出不透明,老百姓无法了解到国家税款的具体使用情况,只可能从电视、报刊、网络等渠道粗略地了解到一些有关国家三公经费使用总体情况、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等,其他更多的经费如何使用,大多数人无从得知。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不能真正了解税收是如何“用之于民”的,他们感受不到税收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无法感受到税收是如何改善民生的。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切身的感受是税收负担过重,企业和老百姓都有些难以承受,进而产生了对税收的抵触情绪。人们对于税收的这样一种社会心理环境,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宣传不足,未形成良好的征纳互动氛围在税收宣传的内容方面多以小微企业纳税人承担义务的宣传为主,而对小微企业纳税人享有权利的宣传很少。缺少针对小微企业的专项税收宣传,大多是笼统地宣传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没有直接针对小微企业纳税人享受税收政策优惠权利的宣传;当前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出现了一些变化,偶尔有一些关于小微企业的税收宣传内容,但是整体上在宣传内容上还是大而泛,比较笼统、模糊。在一般的税收宣传中,只是笼统地宣传我国的税收宗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对于税收收入、支出、使用方向、使用情况、税收对民生的改善、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宣传的很少,甚至没有。在税收宣传的形式方面,没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小微企业开展宣传活动,只局限于发放一些简单的宣传资50 第三章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料,在办税场所悬挂宣传条幅,到公共场所集中宣传,多注重形式宣传,难以真正达到宣传的效果。由于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宣传不足,小微企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和税收优惠政策认识了解不够,只简单地把税务机关理解为征收税款的,把税收优惠简单理解为减税和免税,税务机关和小微企业纳税人没有形成良好的征纳互动。这样的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极为不利。三、我国部门联动协作乏力,没有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国行政机关大多是以职能为基础设立,政府间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离,部门之间的信息获取非常困难,各部门的信息成了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间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缺乏部门联动协作,各部门各自为政,税务机关很难从工业和信息化、工商、财政、团委、人社、妇联、工商联等部门获取有关小微企业扶持的确切数据,使本该享受政策扶持的小微企业纳税人没有享受到,不该享受的企业反而享受到,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成效大打折扣,影响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多部门联合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机制,基本上是各个部门执行各自的政策,由于信息封闭不共享,各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扶持政策执行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信息的封闭也使得企业的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共同制裁和打击,恶化了小微企业共同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加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成本,影响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51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第一节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体系一、拓宽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面,使其更好发挥效能继续完善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在现有政策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拓展小微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空间,长期实施积极扶持小微企业的一系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取消针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准入门槛,在降低小微企业纳税人整体税收负担的同时维护税收公平。可免征小微企业的行政性收费项目,为促进成长性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以免除其三至五年的各项税收,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加大鼓励小微企业研发的税收扶持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实行有利于小微企业内部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增值税、营业税等角度,不断拓宽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现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企业所得税方面较多,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仅有国家近几年的几次对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他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少,建议从整体税制体系上,不断在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拓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其他诸税种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实现各税种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全面扶持,真正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小微企业的整体功效。二、从全局出发,制定完备性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景气的背景下推出的,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当时的经济发展压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因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从其产生就具有应急性,居于当时情况紧急,当然不可能从全局角度,制定出完备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但是从长远来看,从小微企52 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业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全面性、统一性的较为完备的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以弥补当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零散的、不衔接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等不足。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结合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前提下,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系统判研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推行相适宜的、较为完善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企业发展需要综合政策支持,税收政策优惠支持只是扶持政策之一。应当在税收政策优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政策优惠,形成政策合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缓解用工困难、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条件。目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存在规定不一致的方面,有的还出现相互矛盾和打架的现象,亟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三、提高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规范性效力,使其更具稳定性目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大多是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过文件的形式发布,其规范性效力不高,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不长,政策不稳定,有的政策朝令夕改,处于变动之中,给纳税人享受政策优惠和税务机关执行政策都带来困难,不利于其有效执行。因此,应提高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规范性效力,建议及时修订税法使其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企业划型的对接,系统制定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法律、行政法规的层面,出台有关小微企业税收法律制度,切实提高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法律效力,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更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否则,如果一项税收政策缺乏权威,朝令夕改,不但使得税务机关无所适从、无法执行,也使得纳税人无法遵从、难以适应,最终难以达到该项政策制定的初衷。53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第二节加强税收执行部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能力建设一、抓好税务执行机构内部执行体制、制度建设(一)在税务执行机构内部构建权力和责任相匹配,内部职能科室分工合理、职能清晰、运转高效的执行体制,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有关制度可视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在税务执行机构内部增设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税收管理处,专门负责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情况进行过程跟踪、监控和反馈,使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做到有专门部门管、有专门部门抓、有专门部门执行、有专门部门跟踪问效,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切实保障每一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在税务机关内部可设立发票和税收票证管理中心,专职负责税务机关内部所有发票和税收票证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无论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用机打发票、通用手工发票、机动车销售发票、二手车销售发票、通用定额发票等普通发票,还是车辆购置税完税凭证和其他税收票证,都可由本级税务机关发票和税收票证管理中心向上级税务机关发票和税收票证管理中心进行申请和调拨,然后分发给具体使用部门使用。这样既可以实现对发票和税收票证的统一管理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也为货物和劳务税税部门、征管部门、收入和核算等部门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进一步加强税收政策执行制度建设,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赢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制度保障。(二)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考核管理制度一是充分运用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小微企业考核管理的通报情况,大力加强本级税务机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整改落实,建立、完善运用上级税务机关考核指标对本级税务机关税收政策执行进行考核管理的常态机制;二是建议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通报考核情况时,根据实际,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改变只是单纯下发小微企业是否享受到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数据、是否是应该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而实际没有享受的户籍数据等,而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对下级税务机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引导下级税务机关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综合管理,提高下级税务机关政策执54 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行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三是本级税务机关应借鉴上级税务机关和其它税务机关的优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建本级税务机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管理制度,重点应加强对小微企业日常税收管理的考核,使日常的考核管理渗透到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促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全面有效贯彻落实。(三)建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动态监控、负面预警和综合评价机制当前,税务机关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缺乏动态监测机制、负面预警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应着力建设税务机关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控机制、负面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结果的综合评价机制。一是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有关职能科室和上级税务机关,使动态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二是建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负面预警长效机制,可由税务机关内部职能科室,比如监察室人员组成专门团队,重点负责监督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的不当行为,如果发现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税务机构执行人员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应视情况情节,及时采取预警措施和启动处理机制,及时启动纠错程序,努力避免因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的不当行为而造成的重大不良影响事件发生,真正发挥预警机制的先发制人作用,而不是事后处置。三是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综合评价机制,组织专门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客观评价,总结政策执行中的经验得失。对于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取得的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在以后的政策执行活动中加以借鉴和参考,对于执行中总结出的错误做法和教训,在以后的政策执行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和杜绝,真正发挥综合评价机制在以后的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四)建立和健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责任倒查机制和问责体制首先,整合税务机关目前已出台的有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而应承担相关责任的管理规定,分析汇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单位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责任倒查机制和问责制度。其次,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责任倒查、问责领导体制。可设立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由监5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察室、人事科、政策法规科、征管科、货物和劳务税科、企业所得税科等业务科室组成的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责任倒查和问责工作的统一领导、分工协调和具体实施,努力构建全面的执法责任倒查机制,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再次,对税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示警教育,通报学习一批全国性的税收执法责任倒查、问责的典型案件,让广大税务干部在活生生的案例中受到警示教育,使责任倒查制度和问责制度像悬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产生实质性的威慑,起到真正的示警作用。二、加强税务执行机构组织间沟通、协调建设沟通是各级部门和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有效信息交流和传递,是对相关问题及目标获得一致看法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政策执行效能的提高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之上,为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调动各部门、各组织之间的行为是正常的协调,这也是提高政策执行效能的有效条件之一。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要得到有效执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必不可少。一是在纵向沟通方面,加强上、下级税务机关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充分沟通,做到上情下达,使上级税务机关政策传达无误,下级税务机关充分领会和理解,便于上、下级税务机关统一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口径、执行标准;二是在横向沟通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涉及银行、工商、财政、人社、工业和信息化、工商联、农业等部门,因此,税务机关应加强与这些部门沟通,理顺分工合作关系,形成政策合力,提高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效率;三是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关系方面,小微企业纳税人对政策能否接受,重点取决于沟通效果。所以,税务机关要借助沟通将小微企业政策传达给小微企业纳税人,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说明国家制定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以及推行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让他们理解和掌握政策,积极主动接受政策,形成征纳良性互动,最终推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在政策协调方面,一是加强税务执行机构内部的协调,主要是加强领导和所属部门之间的协调,税务机关内部各科室、分局、办税服务厅等部门协调配合,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形成上情下达、职责清晰、协调顺畅的小56 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机制。二是加强税务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包括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税务机关之间的协调和税务机关同工商、质监、财政、银行、公安、出入境管理等其他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要做到上情下达、上下联动;同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与工商、质监、财政、公安、出入境管理等其他执行机构之间要做到互通信息,主动配合和协作。三是加强税务执行机构与其他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税务机关要主动加强与工商联、商业银行、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协调配合,保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能够顺利有效执行。比如在实际征管中,可以从工商联调取获得扶持的小微企业的确切数据,从商业银行调取小微企业账户、账务基本信息,从供电、供水公司获取小微企业的耗电、耗水基础数据资料等。三、强化税务执行人员培训、提高执行人员素质(一)加强税务执行人员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培训,切实提高政治理论素质重点要培养税务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依法行政意识。税务机构执行人员要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邓思想及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秉承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首要理念,全面提高自我素质和政治修养,打好自身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树立责任意识,端正公仆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恪尽职守,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提供正确的思想保障。(二)加强税务机构执行人员宪法、法律方面培训,切实提高法律素质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进行培训,培养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提高税务机构执行人员法律素养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树立起法治思维和良好的法律意识,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做到严格依法执法,保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在执行中不走形、不变样。57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三)加强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和税收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税收专业素质应重点学习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近年来出台的有关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内容,其他税收政策和税收业务知识等,使每一名税务机构执行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中需要用到的税收政策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的税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提供坚强保障。(四)加强税务机构执行人员操作技能和操作实务培训,切实提高实务操作技能和水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税务机构执行人员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技能培训、帐务检查实务培训、小微企业网络申报系统操作使用技能培训、小微企业纳税申报表填写规范业务培训、小微企业网络抄报税系统使用技能培训、小微企业税控开票系统使用操作技能培训、小微企业纳税评估技能培训、小微企业税负水平跟踪监测技能培训等。税务机构执行人员只有先熟练掌握这些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才能在后续工作中顺利对小微企业纳税人进行培训和专项辅导。(五)加强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管理技能和水平重点学习培训管理学基本知识、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社会研究方法、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等,培养公共管理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正确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税务机构执行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税收管理新形势,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引。第三节对小微企业纳税人培训辅导,提高其运用政策能力一、加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宣传在宣传形式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积极联合各种社会宣传资源,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积极开展合作,协调多家媒体单位,对小58 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开办纳税人学校,开设专题培训课程,现场讲授讲解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知识内容;召开税企座谈会,直接听取小微企业纳税人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意见和建议,交流税收优惠政策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纳税服务工作。编写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宣传手册,分发基层税务分局免费送达每一户小微企业;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税收宣传月活动重要主题,邀请重要媒体,从优惠对象、政策内容到备案方式等多角度广泛宣传,拓展和丰富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在宣传内容方面,重点宣传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内容、税法上的小微企业范畴、小微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条件、小微企业纳税申报程序、网络申报平台使用操作程序、小微企业减免税勿需履行备案手续等,提高税收宣传感染力与辐射力,不断拉近税务机关与小微企业纳税人之间的距离。印发国家最新出台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册放在办税服务厅供纳税人查阅,宣传内容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便实用;着重宣传小微企业纳税人应知必会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办理程序、日常纳税申报办理程序等。广泛开展宣传成效评估,准确把握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围绕税收宣传的功用及对纳税人的重要作用,及时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更好地了解小微企业纳税人的需求,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宣传内容安排,进而增强小微企业税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对小微企业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小微企业纳税人因为规模小,资金短缺,它们无力聘请专业化水平高的财务会计人员,有的小微企业纳税人所有事务自己全程包办,账务处理、报送纳税资料、办理纳税申报事宜、申领发票、对外开具发票等。以上这些涉税事项,可能有的纳税人接触过,有的纳税人压根就没接触过这些事宜,因此,税务机关应对这类小微企业纳税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办理税务登记证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申领发票、开具发票,如何进行远程抄报税,开票软件使用方法培训,纳税申报培训,纳税申报表填写规范培训,网络申报、介质申报软件使用方法培训,税务机关需要报送纳税资料内容、时间节点要求培训,简单的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填报要求培训等等;小微企业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知59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识培训等。在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设立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咨询服务岗,对小微企业纳税人进行跟踪辅导,掌握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开展这些培训辅导,使小微企业纳税人能办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涉税事宜,掌握基本的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知识,提高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办理涉税事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其自觉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深入小微企业,进行专项纳税辅导小微企业在享受国家对其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对税收政策把握不准确和不到位,使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及时享受;另外,由于小微企业类别较多,各类小微企业享受的税收政策优惠可能不尽相同。因此,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到小微企业,进行专项纳税辅导,了解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有关税收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对小微企业纳税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纳税辅导,引导小微企业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将纳税辅导重心从重点税源企业、外商企业、大型企业身上逐步转移一部分到小微企业上,科学指导小微企业对税法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正确理解,使这些企业能及时享受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体系,简化办税流程,改进征管手段,切实保护小微企业纳税人权利。可以根据种植业、养殖业类、文化创意设计类、高新技术产业类、物流辅助类等不同类型小微企业群体,结合它们各自的行业特点,分门别类进行专项纳税辅导,引导它们建账立制,规范它们的日常经营行为,保证它们能及时享受国家最新的有关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用足用好现行税收政策优惠,使税务机关贯彻执行小微企业各项税收政策优惠真正落到实处,保障每一项小微企业税收政策都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第四节改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一、加大税收的社会宣传力度,形成协税护税良好氛围创建社会各方共同协税、护税的社会环境。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活动一60 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方面政策性很强,另一方面涉及的工作面非常广,要是没有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只凭税务机关执行人员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做好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工作的。要紧紧依靠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协助,形成执行工作合力,建立起税务机构税收专业化管理为主导,社会各方协税、护税为重要支撑的税收环境,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空间。重点要加强税收宗旨宣传,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突出宣传税收具体使用情况、使用方向、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情况、税收改善民生情况等,真正使每一名老百姓了解税收性质,明白税收具体使用情况,清楚税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让每一名老百姓真正关心税收工作、支持税收工作,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赢得良好的社会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强税务机关与银行、审计、财政、人社、公安、工商、质监、海关、出入境管理、外汇管理等部门的税收协调制度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要求这些部门在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提供协助和支持,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二、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建设,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行政机关基本上是以职能为基础设置的,这造成了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离的现状,部门之间的信息获取非常困难,各部门的信息成了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信息间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但是到了实际问题上,特别是关乎到各个部门之间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往往都是以各自部门利益为重,难有实质性的部门协作与配合。这些实质上都凸显了我们缺乏部门联动协作的体制、机制和文化,影响和制约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因此,应加强部门联动协作的体制、机制和文化建设。当前,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形成有利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多部门自觉联动的税收环境:一是加强国、地税之间的协同配合,可以开展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委托代征税款、联合开展税务检查、联合开展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互通信息开展纳税人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等;二是加强税务部门与财政、审计、工商、质监、银行、海关、民政、统计、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出入境管理部门、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61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合机制建设,建立定期会议联席制度、定期重大信息通报制度和不定期特殊重要信息交流机制等;三是建立小微企业税收信息采集和交换的制度,实现税务部门和第三方部门就税收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交换,例如从工商部门采集企业工商登记信息、股权转让信息等,从质监部门采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等信息,从人社部门采集社会就业、参保信息等,从住建部门采集房产等信息,从公安部门采集个人基本户籍信息、车辆基础信息等,从国家发展改革部门采集车辆基础价格信息等,从海关等部门采集出口退税企业信息等。同时税务部门也要为第三方部门采集本部门掌握的有关信息提供便利。总之,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要建立起税务部门与第三部方门之间的信息采集、交换与共享机制,实现多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互通;四是共建企业主体、个人主体的诚信机制,对于纳税信誉良好、纳税信用等级高的小微企业纳税人,应及时将信息传递到财政、工商、公安、银行、质监、海关、人社、住建、民政、国土、检验检疫,出入境管理等部门,让这些部门在办理相关事宜时对该类小微企业纳税人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扶持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五是建立失信、违法共同惩戒机制,将失信、违反税收法律的小微企业纳税人信息及时向银行、公安、工商、人社、住建、国土、海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等部门披露,使这些部门对此类纳税人进行共同惩戒和打击,提高其失信、违法成本,推动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税收环境。对于这一点,我国2014年12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21个部门共同签署了《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自2015年3月31日起施行。该文件从联合惩戒的具体对象、联合惩戒的具体措施、联合惩戒的动态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可以看作是我国多部门共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为推动形成多部门自觉联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税收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加大对国民税收观念、税收意识的培育和培养我国自古以来对税收就有偏见,如古时就有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之说,还有62 第四章改进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把税收当作是一种惩戒,如向上进贡进赋,人们对税收都有一种逃避、厌倦心理,对税收深恶痛绝。这些心理的产生,与当时的阶级统治和社会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历经了几次税制改革,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确立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税收宗旨,税收不再是万恶之源,而成了改善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的物质基础。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普及税收的基本常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税收知识,了解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关乎到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和福祉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税收工作,支持税收工作,参与到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实施中,培育和培养他们的税收观念、税收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宪法上的这一规定,明确了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权利是可以让渡和放弃的,义务则要求必须履行,因此,我们应当从小、从早就培养每一个公民的依法纳税意识,例如,可以在小学、中学教科书中增加有关普及税收知识和依法纳税的内容,可以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加入依法诚信纳税的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可以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传媒媒介中增加普及税收基本常识和依法纳税的内容,可以在公共场所的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有关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依法纳税的内容,可以开展送税法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直接与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面对面普及税收知识、灌输税收观念、培育税收意识。总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采取各种手段,让税收观念深入人心,让人人都是纳税人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培育和培养起全民的税收意识,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光荣的税收环境,为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有效执行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63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参考文献[1]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杨斌.治税的效率与公平[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傅汉清.美国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财政部税收制度国家比较课题组.日本税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7]财政部税收制度国家比较课题组.英国税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8]财政部税收制度国家比较课题组.法国税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9]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刘熙瑞.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1]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3]翟继光.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5](美)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南希.李(NancyLee).姜文波等译.企业的社会责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6]皮正茂.关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17.[17]郑炳玉.对当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思考[J].中国税务,2005(1):4-9.[18]王妍,张艳.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财政税务),2005(2):27-33.[19]马海涛,李军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J].财会月刊(综合),2005(4):35-44.[20]李晶.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6-38.[21]黄旭明,姚稼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6(6):21-30.64 参考文献[22]黄忠华.公共政策与政府执行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17-34.[23]李波.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与评判[J].税务研究,2007(12):32-43.[24]尤琪.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23-38.[25]李庆云,杨志银,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中小企业研究),2009(17):35-46.[26]刘成龙.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9(9):15-26.[27]李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如何生存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28-36.[28]陈曙东.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优化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J].江苏科技信息,2009(5):13-17.[29]黄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的锐收政策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9(2):26-32.[30]曾灿灿,张进美.浅谈农村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困境及其成因[J].农业经济,2009(6):24-31.[31]谢明.透视政策执行[J].秘书工作,2010(5):22-35.[32]王铭,薛客.论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与对策[J].求实,2010(2):17-43.[33]王文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国际借鉴研究[J].内蒙古统计(经济研究),2010(1):29-42.[34]张丽英,贾圣武,徐祗坤,王亦明.对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16-25.[35]黄盈盈,陈明尧.浅析当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会计之友(税务与审计),2010(5):31-45.[36]吕芙蓉,杨洁.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26-47.[37]倪国锋.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7):18-26.[38]沈加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26-40.[39]黄冠豪.扶持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财会研究),2012(6):27-38.[40]熊烨.小微企业税费优惠难落实的原因探析[J].经济师,2012(11):12-17.65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41]唐婧妮,王结玉,黄朝晓.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政策问题及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2(35):26-35.[42]刘晓萍.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2(22):12-18.[43]陈文裕.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政策借鉴[J].中国国情国力(热点聚焦),2012(7):21-38.[44]王桂英.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管理),2013(5):16-22.[45]赵常红.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涉税广角,2013(1):15-19.[46]李小丽.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新经济(经营管理),2014(14):28-37.[47]姚月媚.我国税收政策执行的问题解析和改进建议[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8]刘介红.中国税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9]冯红霞.我国税负水平与降低企业税负的税改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财政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50]李晓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1]赵立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N].江苏经济报,2011-10-08:3.[52]李海峰.定向扶持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发展[N].每日经济新闻,2011-10-19:4.[53]Thomas.B.Smith,ThePolicyImplementationProcess[M].PolicyScience.Vol.4,No.2,1973:46.[54]R.WeatherleyandM.Lipsky,StreetLevelBureaucratsandInstitutionalInnovation:ImplementingSpecialEdiccationReform[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Vol.47,No.2,May,1975.[55]R.F.Elmore,“OrganizationalModelsofSocialProgramImplementation”[M].PublicPolicy,Vol.26,No.2,Spring,1978:185-187.[56]T.L.PressmanandA.Wildavsky,Implementation[J].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Berkeley,1979.[57]JeffreyLPressmanandAaronB.Widavsky,Implementation[M].Berkeley:66 参考文献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9:XX-XXI.[58]R.SMontjoyandL.J.TooleJr.,“TowardaTheoryofPublicPolicyImplementation:AnOrganizationalPerspective”[M].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ep-Oct.1979:465.[59]S.BarrettandC.Fudye(eds.),PolicyandAction[M].Methuen,London,1981:25.[60]CharlesO.Jones.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PublicPolicy(3rded.)Monterey[M].California:Brooks/ColesPublishingCompany,1984:166.[61]ChristopherC.Hood,TheToolsofGovernment,Chatham:ChathamHouse,1986;StephenH.LinderandB.GuyPeters,“TheLogicofPublicPolicyDesign[M].LinkingPolicyActorsandPlausibleInstruments”,KnowledgeinSociety1991:125-151.[62]DonaldF.Kettl,SearchingforCluesAboutPublicManagement:SlicingTheOnionDifferentWay,InBarryBoreman(ed),PublicManagement[M].TheStateoftheArt.SanFrancisco:Jossey-BassPublishers,1993:55-68.67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附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亲爱的税务工作者:您好,非常感谢您在忙碌之中回答我们的问卷。该问卷主要是为了了解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情况及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和实际样本。在此我们承诺:该调查问卷仅作学术研究之用,勿需署名,在未征得您的同意的情况下,您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都会严格保密。再次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2015年01月第一部分基础信息(以下问题,请选择您认为最符合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打“√”)。1.您的性别:①男性()②女性()2.您所在工作的单位:①市级国税机关()②县(区、市)国税机关()③税务分局(所)()3.您的单位所在区域:⑥①县城内繁华闹市区()②县城内一般街区()③县城内偏僻街区()④县所属一般乡镇()⑤县所属偏远乡镇()4.您的年龄段:①20-29岁()②30-39岁()③40-49岁()④50-60岁()5.您的职务、职级:①一般干部(科员、办事员)()②股(所)级()③科(局)级()④县(处)级()6.您目前拥有的最高学历为:①高中()②专科()③本科()④硕士()⑤博士()7.您了解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途径是:①从本单位组织的培训中了解()②从阅读单位发放的税收政策类的文件资料中了解()③从税务机关的门户网站中了解()④从税务机关内部发行的书刊杂志中了解()⑤其他渠道了解()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当前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您在认为符合的选项后面的括号内打“√”)。68 附录1.税务机关在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执行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思想素质不高()②工作能力偏低()③管理水平欠缺()④责任意识不强()⑤廉洁意识不够()2.税务机关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哪些的不足的地方:①税收政策执行职能设置机制不健全()②税收政策执行监控、反馈机制不完善()③税收政策执行分析评价机制不严密()④税收政策执行不当后的问责机制不严格()⑤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不足()3.税务机关在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对政策对象的了解、掌握程度:①对政策对象缺乏了解()②对政策对象一般了解()③对政策对象比较了解()④对政策对象非常了解()⑤对政策对象全面掌握()4.税务机关在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执行、操作程序不规范:①执行程序特别繁琐()②执行过程相互脱节()③执行思路混乱不清()④具体执行行为失当()⑤政策执行的实践经验不足()5.税务机关在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时,政策对象即纳税人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①政策对象的理解能力不强()②政策对象的财务会计处理能力低()③政策对象的权益维护意识不够()④政策对象的法律意识不高()⑤政策对象的团体合作精神欠缺()第三部分:单项选择题对于当前执行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您是否赞成下面的说法,请选择您认为最相符的一项,并在右侧所对应的空格内打“√”。69 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研究——以罗平县为例①②③④⑤对于当前执行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您是否赞成下面的非常赞比不太不说法,请选择您认为最相符的一项,并在右侧所对应的空格赞成成较赞成赞内打“√”。赞成成1.目前各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内容符合实际2.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程序、方式规范3.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受众对象明确4.市级、县区级税务机关领导从严要求把执行小微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5.市级、县区级税务机关领导对制定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理解充分①②③④⑤6.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难度很大7.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操作方便、便于执行8.小微企业办理减、免税手续程序简便9.税务机关注重宣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0.税务机关积极、全面开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①②③④⑤11.您非常了解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优惠的内容12.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水平很高13.在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税务机关投入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14.市级、县区级政府部门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能做到很好地协调、配合15.市级税务机关制定并下发了适合本辖区的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执行方案①②③④⑤16.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为小微企业减轻税收负17.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创办小微企业70 附录18.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19.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提高小微企业整体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20.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该进一步扩大政策优惠面①②③④⑤21.税务机关在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时,做到了严格依据有关政策要求推行22.市级、县区级政府能有效督促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到位23.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执行24.总体来看,你所在的市级、县区级政府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督导力很强25.总体来看,市级、县区级税务机关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得很好至此,您已全部完成此份调查问卷,再次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71 致谢致谢光阴似箭、白驹过隙,几年就读硕士研究生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三年来,云南财经大学的老师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对我孜孜不倦的指导和教诲,我都深深地记在心里!他们的每一堂课、每一场讲座,都展现了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学者的风采,使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在给予我长者般的关怀和照顾的同时,对学术的要求却近乎苛刻,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他们在我论文开题报告时期、中期检查时期,大到文章框架结构,小到文章每一个标点、字符,都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我提出详细的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深深体会到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的含义。几年的学习生涯,在我人生中留下了最为难忘的美好回忆。在此,感谢云南财经大学对我给予过关怀和指导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的辛勤努力陪伴着我三年来的不断成长。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朱德良老师,他在我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为人风格,兢兢业业、严谨无私的治学态度,使我终生获益。此外,感谢我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各位同事,他们对我三年来的学习生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对我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事尹康舒、刘欣,我的同学和朋友蔡惠英、刘彪,他们在我论文写作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妻子和家人,他们在我就读学习的几年间,一直默默地付出和对我全力地支持,在我论文写作、修改的过程中,我的妻子带着只有几个月大的儿子帮我搜集、整理写作素材。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歉意!许峻2015年9月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