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

ID:49944828

大小:854.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04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活版》文言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活板沈括(北宋)北京市右安门外国语学校方伟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沈括一生致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

2、要的地位。本课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设计一改以往文言文常规教学模式,采用“(课前预习)自读文本——(课堂)白文断句——重点内容解读——活版印制程序梳理——形成白话文译注——反串训练(学生分组对读——依据白话文,逐句读出原文文本。两人一组,一人读译文,一人读原文;老师读译文,全班读原文)第二轮:先读原文,再读译文,分组同上,顺序同上。”让PPT课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辅助工具关于《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

3、、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第一段: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白文断句学生分个体朗读文本,形成停顿第二段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

4、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幻灯片22第二段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第三段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板印书籍,唐人尚

5、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介绍雕版印刷的发展情况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雕版之后的“又”一大发明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步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总领全文,引出活板

6、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步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原料字形特点成型1设铁板2冒药物3排字模4就火炀5平模面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1.先设一铁板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

7、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4.持就火炀之5.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有的字如“之”、“也”用的较多,[明确]每字刻20多个字印。印刷的 工作程序an活字不用时怎么存放呢?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如果遇到生僻而平时没有准备的字,怎么办呢?·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如用胶泥用讫在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在哪里?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

8、得,至今保藏。交代字模的下落反串对读学生2人对读——一人读译文,另一人读出相应的原文第一段——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今译反串(方式同上:2人对读)第二段——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办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烤一下,让它变得坚硬牢固。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东西铺在上面。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