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

ID:51780879

大小:1001.95 KB

页数:94页

时间:2020-03-08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_第1页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_第2页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_第3页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_第4页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朱永明 第三章_财 务 分 析.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财务分析主编财务分析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第二节偿债能力分析第三节营运能力分析第四节获利能力分析第五节市况测定比率分析第六节发展能力分析第七节财务综合指标分析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含义二、财务分析的目的三、财务分析的程序四、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五、财务分析局限性一、财务分析的含义(1)财务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分析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财务报表。(2)财务分析的结果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作出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3)财务分析是一个过程。所谓分析,是指把研究对象(一种现象、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

2、,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认识对象本质的目的。财务分析是指把整个财务报表的数据分成不同部分和指标,并找出有关指标的关系,以达到认识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的目的。二、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政府等。不同的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对财务分析的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三、财务分析的程序1.确定分析内容2.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3.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4.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具体方案1.确定分析内容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确定分析的内容。企业财务报表的不同使用者出于

3、目的的不同,对财务分析的内容也有着不同的要求。2.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明确财务分析的内容和目的后,就要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来搜集有关资料。3.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一样,所选用的分析方法也不相同。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结合使用。局部的财务分析,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种方法;全面的财务分析,则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进行对比,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4.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特定的方法,计算出有关的指标后,可以将这些指标与经验数据对比,与历史数据对比,与同行业数据对比,与本企业预定数据对比,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

4、在的问题。5.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具体方案企业财务分析的直接结果,就是对分析者所关心的问题得出比较清晰的结论,从而为自己的后期行为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四、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一)比率分析法(二)趋势分析法(三)因素分析法(四)图解示意分析法(一)比率分析法1.构成比率2.效率比率3.相关比率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用于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2.效率比率这类指标用于计算某项经济活动中所投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诸如成本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资金占用额

5、与利润的比率等,都属于效率比率指标。3.相关比率这类指标旨在反映除部分与总体关系、投入与产出关系之外的其他具有相关关系的财务指标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联系。(二)趋势分析法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2.财务报表金额的比较3.财务报表构成的比较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1)定基动态比率。这是指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2)环比动态比率。这是指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2.财务报表金额的比较这是指将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的金额数字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增减变动幅度。这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6、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3.财务报表构成的比较这是指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指标占总指标的百分比,比较各个项目所占比重(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判断有关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化趋势。(三)因素分析法1.连环替代法2.差额分析法1.连环替代法设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的。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报告期(实际)指标R1A1B1C1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①第一次替代A1B0C0②第二次替代A1B

7、1C0③第三次替代R1A1B1C1④②①→A变动对R的影响。③②→B变动对R的影响。④③→C变动对R的影响。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RR1R02.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指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的方法。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R的影响:(A1A0)B0C0→A变动对R的影响。A1(B1B0)C0→B变动对R的影响。A1B1(C1C0)→C变动对R的影响。(四)图解示意分析法图解示意分析法是指将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