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论文.pdf

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论文.pdf

ID:53742545

大小:146.9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2

上传者:山楂树
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论文.pdf_第1页
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第5卷第2期创新与创业教育、,01.5No.22014年4月CHUANGXINYUCHUANGYEJIAoYUApr.2014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谢金云(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湖南长沙,410217)[摘要]高职院校《大学数学》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工具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长沙职院对接专业需求,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内容选取、内容组织等课程内涵的创新;不断完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发挥《大学数学》应有的作用。[关键词]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材内容;教学组织[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4)02—0106—02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作为各专业重(三)内容选取要的基础课程《大学数学》课程却逐渐有被“边缘通过专家研讨和专业需求分析,将“掌握与相化”的趋势。调查发现,很多人片面认为数学课程关专业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只是服务于专业学习,是“可有可无”的理论课;应用能力,提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另一方面,很多数学教师因对各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方法的学习,而应用数学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脱节,更导致了学生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本课程的难点。依据上述目数学“难一惧一厌一弃学”的恶性发展。要改变这标,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我们严格把关。首先对接专种状况,如何更好地根据人才培养和未来工作的实业需求,除公共的一元微积分模块外,还合理选择际需要,在课程内涵建设上去探索创新是最关键的选修模块教学,如表i所示;在教学中加大专业背一环。笔者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出发,就本景,密切结合专业选取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切实体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实施两方面分析,谈点看法。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零距离;同时增设“数学文一、课程整体设计化聚焦”模块,以数学名人故事、数学发展史、数(一)课程定位学经典问题等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熏陶,并通过各《大学数学》课程是我院制造类、经管类专业种课外作业,培养学生信息搜索、逻辑思维和语言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第一学年,以代数、几何、表达能力,提升数学素养。三角等初等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为《机械加工工艺(四)内容组织及装备》《仓储管理与配送》《C撑程序设计》等后续我院《大学数学》课程共开设72学时,占4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它是解决工程技术、经济管学分,其中理论讲授62学时,实践教学lO学时,理、资源开发等实际问题的工具,也是学生素质提由公共模块(40课时)和选修模块(22课时)构高的载体。成,根据各模块内容的实际应用程度安排课时,如(二)课程设计表2所示。“对接专业需求”,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对接下面以“导数、微分及其应用”中的“函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接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最值问题”4学时的内容教学为例进行内容组织说需专业知识、科技素质和文化素养需求。因此,本明,见表3。首先分析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明确课程教学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摆在首位,体现学生和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再选用合“对接专业需求”教学理念,引入行企标准,将做适的教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学教研融为一体,形成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校企教学,最后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从而实现本内容多元评价,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目标。[收稿8期】2013.12.24;[修回日期】2014-03·1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高职制造类专业需求的‘一体两翼,五环相链’数学课程体系开发研究”(XJKO13CZY116)【作者简介】谢金云(1976-),女,湖南醴陵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数学,职业指导 教学革新谢金云:高职《大学数学》课程内涵建设的实践107表1各专业数学知识和能力需求分析及教学模块表二、教学实施(一)教学组织为了体现“与专业对接”教学,我们分专业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小组研讨、团队竞赛、数学建模、理实一体和课程翻转式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不等式模型的应用”中,我们设置“板材切割”问题,在“微积分”教学中,设置“水闸护坡所需石料估计”问题,让学生分组竞赛,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和推广应用,从而完成内容的学习。(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将数学发生法、任务驱动和引导探究法综合运用。数学发生法,即从历史到课堂、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如用“一笔画”引出“图论”、用刘徽“割圆术”导出“极限”,降低学生思维起专业类别公共模块(44学时)选修模块(28学时)点和难度,而任务驱动法教学则会使数学知识更具体化,如“怎样调整公交车价格才能控制日乘客量”引入“价格弹性”,由“资产折旧率计算”引入微分方程等,让学生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引导探究法也是常用方法之一,采用“实验激趣——引导探究一一分层应用一一效果检测一一总结课堂”的“五段式”教学更是效果较佳,而借助多媒体、软件模拟等手段则使课堂更生动丰富。表3“函数的最值”内容组织表(三)教学评价我们采取“过程与终期结合、知识与能力兼学习模块萎分及其应用‘工科学时l6学时顾、理论与实践相融”的“双元评价”考核,将学习子模块平时、练习实操和期末考试按l:1:3的比例综合,尤其重视过程评价,如“微分方程”教学中,以学习目标“生活垃圾的总量预测”为背景展开,学生分组主要内容按搜集资料、建立和求解模型、模型应用与推广、1.最值的概念总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设置“学生实操考核表”,及求法。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协作精神和学习态度进行2.最值的判定。恰当考核。3.最值的应用。其次严格组织学期终结考评。期末考试采用闭识与能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具卷笔试,分理论考试和素养测试,理论考试严格按课程标准要求,设置现实问题情境,以基础知识为主,设置适量探索题与开放题,而素养测试内容涉多媒体网络及花圃造型、建筑物楼面设计等,对学生基本素养茎进行考查。[编辑:颜关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