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

ID:61657613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06

上传者:qwe189537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_第1页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_第2页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_第3页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_第4页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又灿烂的文化。在这悠久而又灿烂的文化中又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对传承弘扬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结合语文教学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固守精神家园。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弘扬统文化呢?笔者在这里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商榷。一、   明确传统文化的内涵。语文教学中,要想很好的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传统文化。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呢?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发展性的特点。就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并不是每一种文化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有些文化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有的则世代相传、永不磨灭。流传下来的文化,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洗礼,它们超越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地传承与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道德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天人合一”和谐的思想观念;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社会责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济世情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文死谏,武死战”,“不淫、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气……。这些都是中华民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区别其它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二、   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方面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另一方面它具有广阔的地域色彩,加之流派众多,因此丰富而多彩。在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我们学习、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要用扬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就要求我们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语文教材中精选的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应当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细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 传统文化的精髓往往散见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它汇集着本民族文化中多方面最基本的内容,诸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历史等社会学科,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这里有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审美文化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如:《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讲的是古代道德文化,言人要有羞善之心,有羞善之心就能舍生取义。《论语》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证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屈原的《离骚》、《九章》到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文天祥的《正气歌》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则体现出了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又如:文天祥《过伶仃洋》中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臧克家的《有的人》中写到“有的人活着,他以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则体现的是传统的人生观。中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亦有所表现。如个人功名与报效国家紧密相连。在古人看来,个人的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他在一生中所建立的功业,与所获得的声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就是把个人功名同报效祖国、献身抗金复国大业连在一起。当然,在我们的现行教材中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要靠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挖掘、去学习、去传承、去弘扬。 其次,要注意从课外阅读的材料中尤其是从我国的经典著作中去挖掘。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阅读经典。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诠释,阅读经典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精神:读《论语》,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洞开着我们偏狭的心灵视窗;读《庄子》,庄子独立不羁的人格跃然纸上;读《孟子》,我们在那咄咄逼人的言辞里,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滋养现在的青年一代。三、   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印记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性格,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传统文化一旦形成,可以独立存在于人民的意识、语言、行动中,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一旦为人们所接受,不管人们自觉或是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导向和制约作用。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要将这股力量发挥到最大,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从而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然而,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格局的铺开和推进,全球化思潮也愈演愈烈,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交融势必带来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国家和民族的原生状态、固有个性在交融中慢慢地模糊起来,最终可能变成一个难以追本溯源的大杂烩。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砝码愈来愈重,实用主义观念也越发膨胀,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剧烈的生存竞争,人们更是非常现实地看中科学而轻视人文,看重技术而轻视精神。另外,计算机的发明和更新,使得网络技术信息空前丰富,成为当今时代迥异于此前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这对传统文化的延承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从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眼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就连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杨锦麟在《有报天天读》的节目主持中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太严重了。(2007年中秋节中午)君不见,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认为像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是呆子,或是杜撰的;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 君不见,现今的一些学校因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也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灵魂上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因种种原因,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这一切进一步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甚至民族个性也在丧失,我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这又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更好的传承传、弘扬统文化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我们认为应持正确的态度,从教材中汲取,从课外阅读的经典中汲取,还可以从民间习俗传统中汲取。四、   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尽管经历了许多变迁和磨难,遭受了种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仍然有着悠久而又灿烂的传统文化。甚至在许多外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这是为什么?正是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无穷魅力。为了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的党和政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我国与俄罗斯和法国开展的“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活动,文物到国外展出活动,政治、经贸活动等,都十分有效的展示、传播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更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呢?第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妙。在我们现行教材中所选的内容可以说是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哲理性。尽管有的离我们年代久远,但学生还是能够感受其精妙所在。如:学习《岳阳楼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而且更使学生体会到了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发动学生收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有关资料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能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之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