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归化”?

“异化”?“归化”?

ID:22361098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上传者:U-991
“异化”?“归化”?_第1页
“异化”?“归化”?_第2页
“异化”?“归化”?_第3页
“异化”?“归化”?_第4页
“异化”?“归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异化”?“归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异化”?“归化”?  习语当然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精华。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具有个性,而不同个性之间的吻合只能得之于偶然,却断难求之于必然。  本文拟从两个层面来对习语及其翻译策略尤其是“异化”与习语翻译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1.习语的语用目的与翻译变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①不难看出,习语的一大特点就是“一般都有出处”,而且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语言精华。习语的这种独特属性,决定了其语用价值必然具有“溢出性”。也就是说,人们在使用习语时大多不是停留在它们的表层含义上,而是借助于它们来表达语言背后所蕴藏的含意。譬如,人们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一般都不可能是指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的那段往事。  由于习语的语用价值往往大大超越它们的表层含义和指称含义,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它们进行“直译”是行不通的,或者说,不宜简单地对之施以“异化” 。举例来说:对英语习语“likearatinahole”的翻译,最便捷的途径莫过于采用“异化”译法——“像洞里的老鼠”②(《简明英汉成语大词典》)。从表面上看,源语和习语,两个文本天衣无缝、形影相随;可稍加推敲,立刻破绽百出:英美人说这个习语,十个有十个是想表达“陷于绝境”、“毫无出路”的含义,而汉语表达类似含义的说法尽管可以举出至少一打,但“像洞里的老鼠”一说,却肯定不在其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中,老鼠本来就是洞中之物,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所以,“像洞里的老鼠”压根儿就不会让中国人联想到“陷于绝境”、“毫无出路”的隐喻含义。诸如此种不伦不类的“异化”译法,是对源语文本的不忠实,也是对习语读者的不负责任。愚以为,上述英谚还不如“归化”成“瓮中之鳖”,一来传达出了源语的本义,二来也让汉语读者心知肚明。岂不是更好?  孤证也许不足为凭。那么请见另一例。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沉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于是汉语便有了“沉鱼落雁”之说。  我们的问题是,面对“沉鱼落雁”,中国人自然心领神会。但英美人面对这个习语的“异化” 直译,会产生同样的领悟吗?对应“沉鱼落雁”的英文直译是“(Something)makesthefishdivedoething”的所指含义的英美人,恐怕万中无一了。对此种文化误读成因,乐黛云教授有过一番精辟剖析:“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文化时,首先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③笔者的一位美国同事,就把译文中的“Something”猜成了“雷电”和“飓风”,令人捧腹不已。  既然“沉鱼落雁”的字面意思会误导英语读者,那么文学翻译还有必要采用“异化”的手段吗?关于这点,容后再议。事实上,就连汉语读者读到该习语,都不会有人傻帽儿到真的要去追寻《庄子·齐物论》中的原初意象。况且,“沉鱼落雁”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杜撰,谁又何曾见过?而成语的最大魅力,恰恰就在于它的模糊性、联想性和普遍适用性。“南柯一梦”谁曾识?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该习语的使用、诠释和借题发挥。  习语的翻译一般可分成两类:词典翻译和语用翻译。前者从介绍习语的完整性出发,往往需要兼顾本义与喻意;后者则在很多情况下抛开本义,直抵喻意,有时甚至还以不译为译。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谈论“异化”“ 归化”时,总爱举习语翻译为例的原因所在:因为不同目的、不同范畴的东西搅和在一起时最容易各取所需,所谓“浑水摸鱼”。  为了把词典翻译和语用翻译区分开,下面我们只举语用翻译的例子,请看例句(黑体系笔者所加):  (1)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了。(《儒林外史》二十八回)  Yourgreatfamelongsincereachedmyearslikethunder.Iamashamedtodisplaymyinpetencebeforeaconnoisseurlikeyourself.(杨宪盖、戴乃迭译)  (2)从来没见拜贴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话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理数!(《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I’veneverseenotherpeopleuseappellationslikethisingreetingcards.es,ityinpetencebeforeaconnoisseur”;“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也被归化成了“neitherfish,fleshnorfoonths.  译文A:牡蛎只在R月份里当令。(异化)  译文B:夏季牡蛎食不得。(归化)   显然,译文A远比译文B贴近原文。但更让汉语读者明白其意的却是哪一个呢?坦率地说,没有学过英语的中国人面对译文A,大概除了瞎猜,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尽管原谚语在英美民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在交际语境和文学语境中,人们对习语的理解和使用总是以母语环境和母语文化为预设背景。而将它们译成外语后,原先的预设背景自然消失了,接受对象也随之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照搬原习语,首先就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当然,人类具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并且情感共通,也是不争的事实,所谓人类具有共性。但这只构成翻译可以“走直线”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还得靠变通,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须知,“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研究”⑤。它不单单是一种叫做“异化”的或者类似的什么技巧。“对于文学翻译来讲,这一点十分重要,不然,很可能有这样一种译本,从字面上看,它已经逐字逐句译了过来,但仍然是一本模模糊糊的,甚至叫人看不懂的书。当一个小说译本,怎么读也进不了读者脑子里去的时候,那就多半表明了译者自己的不理解。人们碰到难读的文本,说是像看翻译作品一样,当然,语言欧化,表达不顺是一个因素,但更主要的却是译者没有进入情境,没有把握思想,没有真正的理解。因为有些译者的语言水平尽管不容怀疑,但译出来的文字总像是隔了一层,进不了阅读者脑子。这是缺乏文学的表现。”⑥   所以我们可以说,翻译的文本是固化了的阅读,是读者接受的凝固形式。它已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translation或transference,而是渗透了译者对于文本中一切文化、艺术、历史等等所有人文内容的理解、接受和阐释。  2.文学语境中的习语翻译  本文曾对文学作品中的习语翻译和相同习语的词典翻译进行过详尽比较,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并不一致。同样一条习语,词典翻译是一回事,文学语境中的语用翻译则很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须知,文学作品犹如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习语作为组成这个生命体的一部分,已不再仅仅是词典意义上的“习语”——它们早已转化成了生命体中的一个个“细胞”。上一节例(3)中的“掩耳盗铃”,其本义和典故在词典中标注得清清楚楚,但人们在《红楼梦》第九回中读到它时,显然不会去关注它在词典中的本义和典故,倒是会从该习语的文字符号而直取其喻意,甚至连该习语本身的存在都被忽略了。无怪乎杨宪益夫妇在翻译这一句时,对“掩耳盗铃”只取其义,不问其在,甚而当弃则弃之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汉语习语“烟消云散”的词典翻译与文学语境下的翻译变通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不同?   《汉英大辞典》对该习语的英译是:belostinacloud;vanishlikemistandsmoke.⑦而出现在几部汉语小说中的该习语,又是如何被译成英文的呢?⑧请看:(英文斜体系笔者所加)  (5)昨天那种被追捕的恐慌,已经烟消云散。(曲波《林海雪原》第十一章)  Hispanicofthepreviouseveningeltedaomentagosuddenlypassayhopestotheground.(外文出版社译本)  “烟消云散”的词典翻译明明就摆在那儿,可为什么在上述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家们偏偏不肯买词典的账?答案其实不难找到: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是“活”的,词典翻译却是“死”的。大师翻译瞄准的是“文学”,因而以“活”对“活”;译匠翻译着眼的是“译”,因而多以生吞活剥之为能事,词典当然须臾不离手。由此观之,习语翻译还可分成“死译”与“活译”两种。类似“像洞里的老鼠”与“(Something)makesthefishdivedo].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  ④缪敏.异化,不可偏执[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2006,(10):36.  ⑤⑥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J].中国翻译,1998(1):14.   ⑦汉英大辞典[Z].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2929.  ⑧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222.  ⑨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26.  ⑩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5.  {11}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280.  {12}刘军平.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2,(4):29.    参考文献:  [1]张传彪.诗笔·译笔·钝笔[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陈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创造[J].编辑学刊,2000:(6).  [3]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4]陈凌.通往巴别塔之路——论中西译学传统中的相似性[J].北京大学学报,200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