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ID:2342738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上传者:U-991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1页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2页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3页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4页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探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姜秀春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呼吸内科,辽宁盘锦124000[摘要]目的探究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口鼻面罩给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头罩无创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RR、HR、PH以及SA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PaCO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PaO2/FiO2却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之间的NIPPV治疗时间和住院死亡例数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压力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漏气发生率、初试24h治疗中断例数和初始24 h治疗中断频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无创正压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COPD)患者可以取得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其耐受性较好,尤其是在治疗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jyqkmHg;③血PH≥7.25;④呼吸频率≥30次/分;⑤知晓治疗方案,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已经将患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缺失、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有上呼吸道损伤、面部急性以及气胸和纵膈气肿者排除出本次研究之外。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主要药物包括β 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以及茶碱制剂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治疗,并给予口鼻面罩通气;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并且根据患者的颈围大小来对头罩进行调整,再小心将头罩罩在患者的头上,将其固定好,并且使其始终保持密闭状态,最后使用常规呼吸管道连接头罩和呼吸机[3]。1.4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1小时的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PH以及学动脉收缩压(SAP)。另外,还要对两组患者的漏气发生率、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时间、初始24h治疗中断例数、住院死亡例数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5统计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使用c2对率的比较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R、HR、PH以及S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所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2水平差异明显低于治疗前,而PaO2/FiO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所示。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对比 两组患者的NIPPV治疗时间和住院死亡情况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所示;观察组的压力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漏气发生率、初始24h治疗中断例数和初始24h治疗中断频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所示。2.3两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结膜炎,4例患者无法接受治疗,5例患者皮肤坏死,1例患者出现胃肠胀气,其无创正压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观察组中仅仅有2例患者出现腋窝皮肤破损,其无创正压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所示。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已经证实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气道阻力升高、呼吸驱动增强,肺动态充气超出正常,形成内源性呼气未正压,从而引发呼吸做功增加,最后造成呼吸肌疲劳,患者的呼吸越来越衰竭,其生命也受到严重的威胁[4]。尽早给予AECOPD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呼吸机疲劳,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提高,大大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虽然经鼻面罩进行的正压辅助通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AECOPD中,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病痛[5]。但是,据相关报道,给予AECOPD使用经鼻面罩的方式效果欠佳,依然需要辅助气管插管的有创治疗[6]。而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头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颈围的大小来调整头罩的舒适度,并且其所用材料是透明的无乳胶聚氯乙烯,其耐受性非常好,患者的舒适度较高,并且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各种脸型的患者都能适应,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且其可以同时使PaCO2大大降低,使PaO2/FiO2同时升高,而且其头罩NIPPV的漏气发生率、初始24h治疗中断例数和初始24h治疗中断频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头罩NIPPV治疗AECOPD患者的疗效显著,特别适用于治疗合并有Ⅰ型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