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ID:3127500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上传者:U-9948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_第1页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_第2页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_第3页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摘要】能否让学生爱上诗歌,觉得诗歌美,是检验我们诗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如果能让学生觉得每一堂的诗歌教学,就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是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新课改;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词鉴赏是继阅读与作文之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知识版块,在高考试卷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许多教师在诗词鉴赏方面的教学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与不解,笔者以为,无论是怎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诗词鉴赏都离不开对于诗词主题的理解,意境的创设,语言的推敲,及作者生平思想的影响,把握住了这几点,可以说就基本上突破了诗词鉴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谈谈在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尝试及思考。  一、题目是切入点  所谓“目”4 ,无非就是眼睛的意思,就像我们看一个人需要观察他的眼神一般,从这个心灵的窗户中我们可以瞥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讲,古诗词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谋就,我们细细推敲,会发现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信息,如时间,季节,地点,人物,环境,事件,情感,乃至诗词的主题等等,稍一留意,我们会发现,很好地把握住文章题目,我们就能够切换出一个崭新的世界。例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目中“金陵”是六朝的旧都,它明确了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怀古”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吊古伤今的情感。再如唐代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果单看内容,只是刻画了一位新妇的形象;结合题目,才知道这是作者以新妇自比,以公婆喻主考官,表达了应考前的期待和不安的心情。  二、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首先是找出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被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且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所以教学唐诗宋词时想要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一定要先让学生抓住这些意象来理解诗歌。其次是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找出的意象经过读者的想象可以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选取的主要意象是月、海、烛。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意象来展开想象,组合画面: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火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从诗歌联想到的几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在天涯,在漫长月夜竟彻夜难眠的真切的相思之情。4   三、关注题干的辅助  说到诗词鉴赏题目,我们教师在讲述相关知识与问题的时候,常常过于注重学生思路的开发与答题规律的一个总结,但却往往容易忽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审题。一方面,很多学生会审题不清,造成在答题的时候不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结果洋洋洒洒地写了千言,却文不对题,白白浪费了诸多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诗词鉴赏类型题题干的分析,有些题干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题目解决的信息,即使没有一定信息的提示,我们也可以围绕题干的思路,回忆我们平时训练的题目的思路,进而打开思考的方面,寻找答题的灵感。例如唐代来鹄的《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题目:有人称来鹄的这首诗是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请你从“人民”的角度,依据诗歌内容,来理解诗歌中作者对云有哪些情感?题干的“人民性”,提示了解读此诗的方向:云悠闲自赏,不问“旱苗枯欲尽”的现实,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不问苍生之苦而悠闲自得之人的厌恶痛恨之情,而不少考生忽视了题干的暗示,把诗歌理解成赞美云的千变万化和多姿多彩了。  四、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4   在诗词体裁的界定中,固然有不少被人尊崇与传诵的叙事诗与说理诗,但不可否认,在诗词家族里,占据主体且被人津津乐道的最多的还是抒情诗本身。因为它抒发了或者与普通人们心灵相应和的那根弦,或者引发了人们某种情感的共鸣,所以被人们所熟知,喜欢,传唱。这一点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我们也应当加以注重,一方面,诗词鉴赏就要搞清楚诗词所抒发的感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诗词流露的情感出发,进而探究诗词鉴赏的其他题目。如苏轼的《定风波》一词,也就是那个穿着破鞋,迎风而歌,历经生活的挫折与磨难依然不改自身的信仰与乐观的精神给了人们一定的精神领航,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所记住。还有苏轼的《江城子》,也就是苏轼对亡妻的深情里融入了个人的身世体悟与尘世体验,所以才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心理共鸣。可以说,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顺利进行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必走之途。  总之,能否让学生爱上诗歌,觉得诗歌美,是检验我们诗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即能让学生觉得每一堂的诗歌教学,就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是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  (责任编辑:龙大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