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材料.doc

集体备课材料.doc

ID:57911455

大小:43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3

上传者:U-5097
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1页
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2页
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3页
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4页
集体备课材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仙桃市沔城高中物理组集体备课材料课题:《圆周运动》课型:复习课主讲人:印来平班级:三(2)班地点:三(2)班时间:2010年09月24日18 目 录1.高三集体备课计划........................第2页2.初次教案(案例).........................第5页3.教学反思................................第9页4.说课(中心发言人材料).....................第10页5集体研讨意见.............................第13页6.修正教案(案例)..........................第14页7.组长结案报告.............................第17页【注】①讲课人完成第2、3、5、6项。②中心发言人完成第4项;③组长完成第7项;④组长负责材料的整理、装订,上交。18 高三物理组集体备课计划印来平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教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二、备课目的1、增强备课实效,创新教学研究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三、备课要求(一)、纲领坚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方向。1、一个原则:让思维碰撞思维,用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2、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师引导点拨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另一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法。3、三个精选:精选课堂作业,精选基础习题,精选拓展习题。4、四个选定:选定时间、选定地点、选定内容、选定执教教师。5、五个目的:实效性(解决问题)、全体性(人人参与)、经常性(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随地的研讨)、研讨性(深入讨论,上升到理论)、互补性(取长补短,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6、六个统一: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习题、统一课时分配、统一进度、统一考查。7、七个利于: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利于问题的生成;利于自主学习;利于开展合作;利于活动的展开;利于自我体验;利于创新精神的生成。8、八点钻透:考点、重点、难点、能力训练点、思维障碍点、学科交叉点、现实连接点、德育落实点。(二)、注意事项提倡全员参与,注重脚踏实地,杜绝形式主义,避免空壳化;提倡真诚合作,注重教学相长,杜绝信息封闭,避免虚伪化;提倡集思广益,注重责任分担,杜绝唱独角戏,避免专制化;提倡百花齐放,注重张扬个性,杜绝按图索骥,避免同质化;提倡兼收并举,注重以点带面,杜绝生搬硬套,避免机械化。(三)、应具备三个意识: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18 2、全局意识: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3、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四、备课程序集体备课基本程序: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课堂展示→评课反思1.个人精备:组员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写出电子教案,发送全组。2.集体研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组员向本组教师进行说课,详细说明我准备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的亮点在哪里,并介绍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三维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教材的取舍整合,作业与练习配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等内容。组内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人人发言。最后由组长或学科带头人或有经验的老教师一一进行点评,具体说明哪些地方说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如何改进。3.修改完善:组员在说课点评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再次备课,通过取长补短,密切合作,深化交流,融合吸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个体正式教案,报备课组长审核后,实施教学。4.课堂展示:通过轮流或抽签的方式选出一名教师执教,组员集体参与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和评课准备。5.评课反思:确定一至两名中心发言人对本节课进行评课,对教学目标、主体参与、反馈矫正、情感意识、基本素质等进行评议交流,更主要针对情境创设、亮点促成、评价激励、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等进行讨论,既联系自己的课、听过的课,也联系备课形成的“共识”,探索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交流集体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及时进行反思,探索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让教师把实践的疑难,体验的困惑带到集体备课,与同行交流,让学科指导组诊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备课活动,确定了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教师广泛参与,主动研究的热情,教师们可以针对问题,各抒已见,言人之未言;观点交锋,讨论争鸣,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比较、鉴别、质疑、生成;教师各取所需,让教师在互相辨论的氛围里,个人感悟、认识、体验、并与其他教师之间互动、兼容、批判、保留自己的意见。最终让研讨、研究回归实践、回归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统一认识,建立教师间开放的、批判的、民主、合作的新型教研模式。五、具体安排(见下页附表)18 顺序探路课题执教人中心发言人1《平抛运动》张家林印来平黄学林2《圆周运动》印来平张家林舒坤杰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付中云彭志华王 倩4《动量守恒定律》舒坤杰付中云印来平5《单摆 受迫振动》黄学林舒坤杰付中云6《机械波》彭志华黄学林王 倩7《分子动理论 内能》王 倩彭志华张家林8《热力学定律 气体》张家林印来平舒坤杰9《电场力的性质》印来平付中云黄学林10《电场能的性质》舒坤杰彭志华王 倩 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付中云张家林印来平12实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黄学林舒坤杰付中云13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彭志华黄学林王 倩14 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王 倩彭志华张家林15《测定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张家林印来平舒坤杰16《磁场 磁感应强度 安培力》印来平付中云黄学林17《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舒坤杰彭志华王 倩18《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付中云张家林印来平19《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黄学林舒坤杰付中云20《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彭志华黄学林王 倩21《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王 倩彭志华张家林18    初次教案第四章 第2节圆周运动教学目标:1.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关计算公式;2.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3.掌握分析、解决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匀速圆周运动教学难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描述圆周运动物理量:(运动学问题)1、线速度(1)大小:v=(s是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2)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2、角速度:(1)大小:w=(是t时间内半径转过的圆心角)(2)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3、周期T、频率f:作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频率。即周期的倒数。4、、、、(n)的关系v==wr=2rf说明:、、,若一个量确定,其余两个量也就确定了,而v还和r有关。5、向心加速度a:(1)大小:a=2f2r(2)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abcd(3)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例1】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b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求图中a、b、c、d各点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18 说明:凡是直接用皮带传动(包括链条传动、摩擦传动)的两个轮子,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凡是同一个轮轴上(各个轮都绕同一根轴同步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轴上的点除外)。练习:如图所示,一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大齿轮小齿轮车轮小发电机摩擦小轮链条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接触。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cm,小齿轮的半径R2=4.0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cm。求大齿轮的转速n1和摩擦小轮的转速n2之比。(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解析:大小齿轮间、摩擦小轮和车轮之间和皮带传动原理相同,两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v=2πnr可知转速n和半径r成反比;小齿轮和车轮同轴转动,两轮上各点的转速相同。由这三次传动可以找出大齿轮和摩擦小轮间的转速之比n1∶n2=2∶175二、牛顿运动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动力学问题)1.向心力(1)大小:(2)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说明:“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任何一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或者某一个力的某个分力,只要其效果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都可以作为向心力。“向心力”不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只是物体所受合外力在沿着半径方向上的一个分力,合外力的另一个分力沿着圆周的切线,使速度大小改变。2.处理方法:一般地说,当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其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为切向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切向加速度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同样遵从牛顿第二定律:Fn=man在列方程时,根据物体的受力分析,在方程左边写出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合外力,右边写出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可选用等各种形式)。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大于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半径将减小;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小于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半径将增大。如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情况。3.处理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2)建立坐标系,通常选取质点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其中一条轴与半径重合;(3)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求解。4.几个特例(1)圆锥摆18 圆锥摆是运动轨迹在水平面内的一种典型的匀速圆周运动。其特点是由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例2】小球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内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试分析图中的θ(小球与半球球心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线速度v、周期T的关系。(小球的半径远小于R。)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在和小球等高的水平面上(不在半球的球心),向心力F是重力G和支持力N的合力,所以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必然水平。如图所示有:NGFθ,由此可得:,(式中h为小球轨道平面到球心的高度)。可见,θ越大(即轨迹所在平面越高),v越大,T越小。说明:本题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同样适用于圆锥摆、火车转弯、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飞行等在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共同点是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方向水平。(2)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处的受力特点及分类绳FGGF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由于机械能守恒,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率时刻在改变,物体在最高点处的速率最小,在最低点处的速率最大。物体在最低点处向心力向上,而重力向下,所以弹力必然向上且大于重力;而在最高点处,向心力向下,重力也向下,所以弹力的方向就不能确定了,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弹力只可能向下,如绳拉球。这种情况下有即,否则不能通过最高点。②弹力只可能向上,如车过桥。在这种情况下有:,否则车将离开桥面,做平抛运动。③弹力既可能向上又可能向下,如管内转(或杆连球、环穿珠)。这种情况下,速度大小v可以取任意值。但可以进一步讨论:①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下的;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上的;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恰好为零。②当弹力大小Fmg时,向心力只有一解:F+mg;当弹力F=mg时,向心力等于零。【例3】如图所示,杆长为L,球的质量为m,杆连球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自由转动,已知在最高点处,杆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mg,求这时小球的瞬时速度大小。解析:小球所需向心力向下,本题中F=mg<mg,所以弹力的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⑴若F向上,则⑵若F向下,则18 说明:本题是杆连球绕轴自由转动,根据机械能守恒,还能求出小球在最低点的瞬时速度。【综合练习】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在竖直平面内放置光滑的绝缘轨道,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以带负电荷的小球从高h的A处静止开始下滑,沿轨道ABC运动后进入圆环内作圆周运动。已知小球所受到电场力是其重力的3/4,圆滑半径为R,斜面倾角为θ,sBC=2R。若使小球在圆环内能作完整的圆周运动,h至少为多少?18 教学反思圆周运动是一种特殊的也是较为简单的曲线运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它们服从相同的力学规律,但又有着不同的运动特征,其临界问题也是错综复杂的.一、圆周运动的特征与解题基本思路1.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1)始终受合外力作用,且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其大小不变,始终指向圆心,因合力始终与速度垂直,所以合力不做功.(2)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根据题意,可以选择相关的运动学量如v,ω,T,f列出动力学方程;熟练掌握这些方程,会给解题带来方便.2.变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1)受合外力作用,但合力并不总是指向圆心,且合力的大小也是可以变化的,故合力可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速率也在变化.(2)合外力的分力(在某些位置上也可以是合外力)提供向心力.3.解答圆周运动问题时的注意事项(1)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圆心位置和半径;(2)确定是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以确定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3)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分解(一般是沿法向和切向进行正交分解),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半径方向列出动力学方程;(4)注意圆周运动问题中的临界状态及临界条件的确定,结合能量的观点来解.   二、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的某些特殊位置上,常存在着最小(或最大)的速度,小于(或大于)这个速度,物体就不能再继续作圆周运动了,此速度即为临界速度.在这个位置,物体的受力必满足特定的条件,这就是临界条件.当物体的受力发生变化时,其运动状态随之变化.当某力突然变为零时,对应物体出现相应的临界状态.常见的如绳子突然断裂、支持物的作用力突然变化、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时突然消失或达最大值等.通过受力分析来确定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是较常用的解题方法.(1)没有支持物的质点(如绳系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最高点:(ⅰ)受力至少应是重力mg,此即为向心力的最小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临界速度,此速度是质点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ⅱ)当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质点可通过最高点;当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时,质点不能运动到最高点,在达到最高点之前就已经脱离了圆轨道.(2)在水平转台上作圆周运动的物体,静摩擦力f提供向心力.当转台的转速逐渐增大时,静摩擦力随之增大,f达到最大值时,对应有临界角速度和临界线速度.18 说课中心发言人:舒坤杰一、教学目标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重点、难点  找出向心力的来源,理解并掌握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提供向心力,能用向心力公式解决有关圆周运动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是由某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而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向心力来源的寻找;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的确定。三、教学方法讲授、分析、推理、归纳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说明火车转弯的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分析和解决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关键是把向心力的来源弄清楚。本节课我们应用向心力公式来分析几个实际问题。(一)、关于向心力的来源1、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2、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3、不能认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除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以外,还要另外受到向心力作用。(二)、运用向心力公式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它在哪个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找到圆心和半径。2、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位置所处的状态,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分析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3、建立以向心方向为正方向的坐标,找出向心方向的合外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4、解方程,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18 (三)实例1:火车转弯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合力等于零。当火车转弯时,它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火车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呢?1、分析内外轨等高时向心力的来源(运用模型说明)(1)此时火车车轮受三个力:重力、支持力、外轨对轮缘的弹力。(2)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3)由于该弹力是由轮缘和外轨的挤压产生的,且由于火车质量很大,故轮缘和外轨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易损害铁轨。2、实际弯道处的情况(运用模型说明)(1)展示实际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2)对火车进行受力分析:火车受铁轨支持力FN的方向不再是竖直向上,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同时还有重力G(3)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水平指向内侧圆心,成为使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4)转弯处要选择内外轨适当的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N来提供,这样外轨就不受轮缘的挤压了。(四)、实例2:汽车过拱桥(可通过学生看书,讨论,总结)问题: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求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解析:选汽车为研究对象,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汽车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桥对车的支持力F1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且向心力方向向下建立关系式:小结:上述过程中汽车虽然不是做匀速圆周运动,但我们仍然使用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原因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是一种瞬时对应关系,即使是变速圆周运动,在某一瞬时,牛顿第二定律同样成立,因此,向心力公式照样适用。(五)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能经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1、用绳系小球或小球沿轨道内侧运动,恰能经过最高点时,满足弹力F=0,重力提供向心力mg=m得临界速度v0=当小球速度v≥v0时才能经过最高点2、用杆固定小球使球绕杆另一端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时,由于所受重力可以由杆给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平衡,由mg-F=ma得临界速度v0=0当小球速度v≥0时,就可经过最高点。3、小球在圆轨道外侧经最高点时,mg-F=ma当F=0时得临界速度v0=当小球速度v≤v0时才能沿圆轨道外侧经过最高点。18 说课中心发言人:张家林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描述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之后,安排的一节实例分析课。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而言是个全新的问题,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教材中所列的两个实例,准备用两课时完成,即第一课时完成“火车转弯”类问题的学习,第二课时完成“汽车过拱桥”类问题的学习。本部分内容对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分析临界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与后面将要学习的“机械能”联系紧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要求,因此是历来命题的重点之一。2.教学目标(1)、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向心力来源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向心力不是一种特殊的力,而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也可以是某几个力的合力”这种观点。(2)、通过实例分析,真正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建立物理模型,处理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能力。3.重点和难点(1)用所学知识去建立物理模型――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2)如何寻找物体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来源(3)物体能否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二.教法分析物体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准备采用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列尔涅尔、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提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论证。能否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1、汽车过最高点时可以看作圆周运动,那么其所要向心力从何而来?2、为何不建凹形桥而多建拱形桥,优点何在?3、汽车安全通过最高点的速度有何限制?4、水流星节目能成功进行,其在最高点的速度有什么要求?三.教学过程设想1、水流星、过山车2、引导学生分析最高点处向心力的来源,从弹力产生条件和弹力表达式讨论最高点的速度限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迁移的能力;为以后讨论竖直面内轻杆约束、轻绳约束、光滑管道约束类圆周运动问题和处理机械能相关问题埋下伏笔。18 集体研讨意见1.张家林:时间分配欠合理,建议将运动学特征的讲述时间进行压缩,集中足够时间讲解动力学特征和两个重要的模型。2.彭志华:离心运动与向心运动时,应该强调是物体径向合力不能满足所需向心力。3.舒坤杰:在讲两种重要模型时,能不能把单轨和双轨简略一下说明,或是只画一下受力示意图,没有必要重复说明,节约时间。尽量以图表,结构图等形式反映知识内容,力求简单明了。4.黄学林: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提供,举的例子不具备代表性,可不可以换一个。5.王倩:在讲变速圆周运动时,对于物体合外力是否可以为零可不可以不进行讨论,因为是个临界状态。6.付中云:围绕向心力的来源,能不能在课后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为什么说地球围绕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为后面天体运动内容做准备?18 修正教案         第四章 第2节圆周运动    教学目标:1.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关计算公式;2.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3.掌握分析、解决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变速圆周运动教学难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描述圆周运动物理量(运动学特征):1、线速度(1)大小:v=(s是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2)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2、角速度:(1)大小:w=(是t时间内半径转过的圆心角)(2)方向:高中阶段暂不讨论.(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3、周期T、频率f:作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频率。即周期的倒数。4、、、、(n)的关系v==wr=2rf点评:、、,若一个量确定,其余两个量也就确定了,而v还和r有关。5、向心加速度a:(1)大小:a=2f2r= (2)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3)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6、同带传动(包括链条传动、摩擦传动),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及皮带经速度大小相等;同轴转动(各个轮都绕同一根轴同步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轴上的点除外)。abcd【例1】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b18 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求图中a、b、c、d各点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练】:名师一号“活学活用”1、2二、牛顿运动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动力学特征)1.向心力(1)大小:(2)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3)来源:一种效果力,可以是一个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或者某一个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只要其效果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都可以作为向心力。(3)“向心力”不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两种运动形式 ①匀速圆周运动=②变速圆周运动不一定等于   =,用来改变速度方向;用来改变速度大小.           2.合外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1) >  向心运动              (2) =  圆周运动           (3) <  离心运动              如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在远地点和近地点的情况。三.三个重要模型(竖直面内圆周运动)       特点:拉 1.“绳”模型  过最高点  即      变型:单轨 Fmg特点:支持、推、拉 2.“杆”模型过最高点 v≥0Nv 变型:双轨mg       进一步讨论:①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下的;②当18 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上的;③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恰好为零。3.“桥”模型Fmg,否则车将离开桥面,做平抛运动。四、实例分析1.水流星2.火车拐弯据三角形边角关系 对火车内外轨都无挤压时  tana=  又因为a很小  所以sina=tana.  又F=  所以v=讨论:当v>时,火车有做离心运动趋势,外轨受压,外轨支持力的水平分力补充所需向心力。当v<时,火车有做向心运动趋势,内轨受压,内轨支持力的水平分力平衡多余径向外力。【小结】【思考】为什么说地球围绕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在竖直平面内放置光滑的绝缘轨道,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以带负电荷的小球从高h的A处静止开始下滑,沿轨道ABC运动后进入圆环内作圆周运动。已知小球所受到电场力是其重力的3/4,圆滑半径为R,斜面倾角为θ,sBC=2R。若使小球在圆环内能作完整的圆周运动,h至少为多少?18 2:《名师一号》“第二关”例2、3、4;《名师一号》“第三关” 【课后作业】《课时作业十六》结案报告组长:印来平复习课是比较难把握的一种课,通过公开课《圆周运动复习课》的进行,有了以下的感悟和反思。  首先可以通过两个情景展示,引入对圆周运动的复习回顾。然后进入学生自主复习阶段,通过学生展示课前分组准备的复习提纲,适当的对知识重点加以强调,对不充分处加以点拨,使学生站在复习的高度上对整章内容有个清晰的框架。接着,重点引入对向心力的特点的探讨,它是分析圆周运动的一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总结其效果力的本质。接着,在应用阶段,针对圆周运动的一个典型例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展开探讨,逐步给予适当的提示,归纳特点,总结规律,并最终解决问题。做到有深度,有广度。最后,可以提出一个“为什么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的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思考,同时也为下节课万有引力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埋下伏笔。  本节课的特色是:以“自学自创”为目标,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和自由,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多角度,多途径开展学习探讨。通过实验展示,资料搜集,情景模拟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完全参与其中,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当然,本节课作为一种探索,对复习课开展的探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的推敲,在整节课的设计结构上,在教师与学生和谐参与教学的结合点上还需不断的体会。18 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