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

ID:8590973

大小:8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2

上传者:U-5734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_第2页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_第3页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_第4页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秋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森林的歌声》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森林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3、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教学难点: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钢琴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森林吗?你所知道的大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师:让我们伴随音乐一起走进那神秘的殿堂吧。二、    聆听《森林的歌声》1、视频欣赏师:竖起耳朵:A、你听到了什么?B、你的心情怎么样?2、聆听A段 A、初听一遍(师用XXXXXX伴奏)师: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节奏向森林前进吧。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跳跃)B、跟琴用Deng模唱主旋律1师:让我们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用Deng来哼一哼这个曲调吧。(师弹琴,集体练习,进行音色的引导)师:我想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试一试,行吗?(边哼边打节奏)C、复听并用Deng模唱,用XXXXXX伴奏师: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哼着曲调前行吧!3、聆听B段A、初听一遍师:你们的表现可真棒!让我们继续前行,说说听了森林里的这段音乐你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舒畅抒情)B、跟琴用Lu模唱主旋律2师:让我们用Lu的歌声来抒发一下这舒畅的心情吧。 C、复听一遍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妙!这么美妙的歌声,动物们也跟了进来,请你竖起耳朵,哪些地方加入了小动物们的伴唱?当你听到小动物们的伴唱时请举起你的手来。D、模仿动物的声音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让我们也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好吗?(啯啯啯啯啯呱呱呱呱呱啾啾啾啾啾0啾啾)注意声音的控制E、第二大组表演师:我请第二大组的同学来表演一下。你们准备好了吗?4、聆听C段师: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吧!此时森林里又有什么变化?是谁让森林的气氛更加热闹起来了?A、初听一遍师:你们听得真认真,说得可真好!让我们和动物朋友们一起歌唱一曲吧。(前进激昂)B、用La模唱主旋律3C、第三大组表演师:我想请第三大组的同学们来试一试。 5、介绍创作背景A、聆听动物的声音师:让我们走在森林里听听是谁在歌唱?(小动物们)B、介绍动物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到底有哪些小动物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山羌飞鼠树蟾秧鸡腹斑蛙)师:这些小动物们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有一年由于环境的破坏,台湾的森林死亡了大量的动物。这一现象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于是荒野探险家、自然观察家、自然录音专家、留美制作人等,深入全台湾山林实地录音,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台湾自然声音,制作了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今天我们听到的是它里面的一首《森林的歌声》。B、初听一遍师:同学们,让我们完整了来听听这首《森林的歌声》,音乐家们以动物的声音作主角的有几处?当你听到以小动物的声音做主角时请举手。听到你小组表演过的旋律时,请你们用动作与歌声来表示。(引子间奏尾声)D、复听一遍,介绍乐器师:你能听出音乐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吗?听到熟悉的乐器用动作告诉大家。(笛子小提琴吉他) D、再听一遍师:其实这是一首动物的真实声音和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的曲子,笛子演奏了第一主题,小提琴演奏了第二主题,吉他演奏了第三主题,让我们再次细心的聆听,边听边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边用歌声来哼唱,思考乐曲主题出现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引子——a+b+a+b+c+a——间奏——a+b+a+b+c+a——尾声)三、       教学延伸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森林的歌声,并且自己进行了演绎,从乐曲中感受了大自然的声音,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让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让人类能和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一起听着这大自然的声音离开教室吧。 《森林的歌声》音乐教案背景: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这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台湾自然声音;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乐器和自然糅合后带给我们一种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不带一点修饰,不带一点剪辑的纯自然声息。教学目标:1、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和旋律,提高音乐记忆力。         2、能从《森林的歌声》的乐曲中听辩各种小动物的鸟叫声等,以体验音乐的这种描绘功能,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了解笛子、提琴、吉它等乐器的音色。教学重点: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材分析: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这首乐曲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树蟾、秩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乐曲在森林中小动物的鸣叫声中开始,继而吉他轻轻地奏出一段旋律……这个旋律以“3”为轴心,起落回旋,轻松活泼,但不失平衡安详。在先行显示出乐曲主题的引子之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笛子奏出上述旋律,然后由小提琴演奏由此派生的另一个旋律……a与b两个旋律末尾相同,它们之间并无太大的对比。随后再运用不同的配器将音乐重复一遍,造成音色的变化。乐曲第二部分的句首,音区提高,节奏拉宽,与前一部分形成一定的对比,加上诸种乐器的加入,使气氛热烈起来,仿佛森林中的动物鼓起劲,放声地歌唱。在主题a再现后,音乐突然安静下来,旋律的流动变为持续的长音并作半音上行,营造了深邃、神秘的气氛。很快这种安静被打破,以上的音示又全部重复出现,只是在演奏的乐器及声部的配置上有所不同。由于弹拨乐器加强,低音部加重,使森林显得更为热闹。乐曲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乐曲中各段旋律出现的顺序为:a+b+a+b+c+a(重复一次)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 (音乐律动) 播放《郊游》进教室二、导入新课 师:走走走走走,我们走到了一片大森林(出示森林图片)三、学习新课(1)完整欣赏歌曲1、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森林,聆听森林的歌声,听听这首乐曲情绪怎样?这首乐曲给你的怎样的画面?还有这首乐曲中有几种乐器在演奏?(播放森林的歌声)《森林的歌声》教学案例胡艳芝2010年6月1日                                                                                                           临沂七小 王志敏教学目标:1、记住A、B两段主题的音调,并能在整首乐曲中辨认,知道乐曲主奏乐器以及创作的相关背景。2、聆听乐曲,知道乐曲表现的内容,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中所描绘的内容,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用合作方式的体验乐曲结构。3、喜欢聆听《森林狂想曲》,进一步探寻乐曲的音效伴奏,并能积极参与到再现乐曲的活动中来,感受到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同学们,森林里要举行一场演唱会,小动物们早早的被布谷鸟叫醒,听听,都有哪些小动物?(播放:动物的声音)引子部分生:蛐蛐、布谷鸟、青蛙、。。。补充:秧鸡、飞鼠、师:这些小动物都是怎样叫的?找一个你喜欢的,学一学。在森林里,青蛙和布谷鸟可以算得上是歌声最优美的歌唱家了。板书: 青蛙:2∕4   × ×× ︱× ×︱ 布谷鸟:2∕4   × ×︱×   ×︱  练习要求:根据节奏试着填上青蛙的叫声,注意节奏的重拍,突出强弱 根据节奏试填上布谷鸟的叫声,注意强弱、声音的感觉分两组,青蛙和布谷鸟的声音交替进行,突出层次和强弱师:分两组,青蛙和布谷鸟的节奏交替进行,突出层次和强弱【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做好铺垫】师:真不错!小青蛙和布谷鸟唱的多开心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开始今天的欣赏。 二、初听全曲:1、 与森林共赏:今天我们要随着一首乐曲来一次奇妙的森林音乐之旅。板书----《森林的歌声》【播放影象资料】《森林的歌声》的视频资料师:听的时候,你可以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的速度。并思考问题:乐曲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生:乐曲轻快、流畅生:一个热闹的欢乐的森林。师:从始至终都很热闹吗?安静—热闹—安静2、 与森林共奏:师: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动物声、乐器的声音)师: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种、第二种、、、、?生:笛子、小提琴、吉他【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势。】【设计意图:全曲感受,对乐曲留下整体印象。】三、分析乐曲: 与森林共舞---听乐曲结构1、我们对乐曲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一段旋律--a:师:聆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再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速度。【播放乐曲旋律a】旋律a:2∕46 1 35 ︱3 32 ︱3 32 ︱367︱ 13 21 ︱6  5   ︱ 3 -   ︱3 -   ︱6 1 35 ︱3 32 ︱3 32 ︱3-︱ 13 21 ︱6  5   ︱6 - ︱6 - ︱师:同学们听完a段旋律,这段音乐是用什么演奏的?—笛子(独奏)除了笛子的演奏还有什么声音?---小动物的声音乐曲的速度是:慢、稍快、很快?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轻快、流畅(笛子的音色明亮、清新,再加上稍快的速度,使旋律既欢快又流畅。) 再来体会一次:边听边模仿吹笛子的姿势。下面我们再通过模唱进一步感受乐曲:师弹奏a段旋律,生看谱模唱(1)用“la”“lu”模唱旋律跟琴:慢速分句模唱/跟琴:稍快不分句模唱/跟音乐哼唱(做吹笛子状)【设计意图:熟悉了主旋律,加深了印象。】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我们分析一下a旋律中有哪几种基本节奏型:(分析第一乐句)①:2∕4 × —   │×—   │②:2∕4 × ×   ︱×   ×︱③:2∕4 × ×× ︱× ××︱④:2∕4 ×× ××︱×× ××︱师:看似很难的旋律,其实正是由这些基本节奏型组成的。正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和交替出现才推动了旋律的发展。同学们,我们一起练一练。(选拍手方式)将旋律和节奏对照,按照旋律的发展,拍打出a旋律的节奏。6 1   35 ︱ 3 32 ︱3    32 ︱3  67 ︱ 13 21 ︱ 6  5   ︱×× ×× ︱× ×× ︱× ×× ︱× ×× ︱×× ×× ︱× —   │ 3  -   ︱3   -  ︱  6 1  35 ︱3   32  ︱3    32 ︱×   —   │×   —   │×× ×× ︱× ×× ︱×   ×× ︱3    -   ︱ 13   21︱ 6    5   ︱ 6  - ︱ 6    - ︱×   —   │×× ×× ︱ ×     ×︱×   — ︱ × —   │让学生稍做练习,再集体展示。再次聆听音乐a,将学生分两组,一组跟音乐哼唱旋律,一组拍打节奏型,拍打节奏的一组,声音稍弱些。(2)请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乐曲的第二段主旋律:b师:聆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边感受乐曲速度,边听是哪种乐器演奏的。【播放旋律b】旋律b:2∕412 34 ︱5 43 ︱2 23 ︱2–︱ 67 12 ︱3 76 ︱7 - ︱ 7 -  ︱12 34 ︱5 43 ︱2 23 ︱2-  ︱13 21 ︱6 5 ︱6 -︱6 -︱师:同学们听完b段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独奏除了小提琴还有什么声音?----小动物的声音。乐曲的速度是:慢、稍快、很快?小提琴优美的音色再加上稍快的速度,使旋律委婉、流畅,又不失欢快的情绪。再来体会,边听边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跟琴:慢速la模唱/跟琴:稍快模唱/跟音乐哼唱(做拉小提琴状)师:我们一起来看b旋律的乐谱,来看b旋律中的基本节奏型: ①:2∕4 × —   │×—   │②:2∕4 × ×   ︱×   ×︱③:2∕4 × ×× ︱× ××︱④:2∕4 ×× ××︱×× ××︱ 师:原来还是由这些基本节奏型组成的,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熟悉这四条节奏,对照b旋律的歌谱,拍打出相应的节奏型,一组跟音乐哼唱旋律,一组拍打相应的节奏型。师:(现在我们正在积极运动的不只有手还有大脑,更包括身体其它部分的积极配合,音乐欣赏,就是要在或欢乐或激动或忧伤的情绪中,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同学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鉴别音乐,感悟音乐的能力。)(3)请同学们体会第三段旋律:C段是最热闹的一段,聆听时:  请注意:这段旋律是很强还是很弱?与a、b、和c比起来他们的力度就稍微-----弱一点。    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就是?------合奏(因为是多种乐器的合奏,音乐色彩很丰富)                                          那么a、b是一种乐器单独演奏,就是?---独奏(音乐色彩就相对单一)、abc的演奏形式不一样,所以音乐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演奏时又用到了什么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其他乐器的合奏旋律从力度上来分析-----很强强还是强?相比之下a,b的力度是很强还是强?     旋律c通过乐器的多样加入和演奏形式由独奏到合奏的转变,声音逐渐加强,音乐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总结: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表,一边完整聆听乐曲听辩乐曲的结构:师: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三段旋律a,b,c,出现的先后顺序。【播放ababca】 旋律a旋律b旋律c演奏乐器笛子小提琴乐器合奏演奏形式独奏独奏合奏 旋律色彩单一单一丰富力   度强强很强情   绪热闹热闹欢腾 生:听辨分组听辨音乐,板书乐曲结构:a—b--a--b--c—a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的这一段,就整首乐曲而言,只是第一部分,整首乐曲是以小动物的叫声为引子,然后演奏ababca作为乐曲的第一部分,又以动物的叫声为间奏,然后重复演奏ababca作为乐曲的第二部分,最后以动物的叫声作为尾声,结束全曲的。与森林共唱--感受音效的伴奏1、听一听、找一找、拍一拍师:同学们通过听乐曲,动物的叫声集中出现在哪三个地方?生:前奏,间奏,结尾师:其实,在乐曲的找中间,动物们担当了伴奏的角色.一起听,听到的时候请你举手表示【播放:ab】听ab找动物的声音出现在哪?听ab师引导学生在动物声音处加入拍手, ××    ×   动物叫声的出现,丰富了音乐色彩,烘托了音乐气氛,使乐曲显得清新、自然、富有生机、充满情趣。 2.按节奏和曲中动物一起为乐曲伴唱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模仿布谷鸟、青蛙声音为乐曲伴唱。师:播放ab,引导学生轻声加入青蛙和布谷鸟的声音。(注意强弱,更有层次感)我们一起来看乐曲的结构:a—b--a--b--c—a,刚才我们给第一个a—b的每句结束句处,拍打××    ×  下面还有第二组a—b我们加入刚才练习的节奏为它伴奏怎么样?ab我们是怎么练习的同学们还记得吗?(两组,一组哼唱旋律一组轻声拍打节奏)我们知道c是乐曲中最热闹的一段,我们就把四条节奏同时演奏,来衬托这种热闹怎么样?同学们同意吗?当a旋律第三次响起,我们就不要节奏来伴奏了,只要青蛙和布谷鸟的声音就够了。好像感觉森林又恢复了安静。师:我们一起把最难的、中间的a--b—c连起来来一遍。播放abc,引导学生分组哼唱和拍打。师:同学们的表现出乎了老师的意料,真是太棒了,看似很难的问题,却一点也难不倒我们同学,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整表现a—b--a--b--c—a!注意:老师的手势表现了强和弱。哪组同学该进入,哪组同学该准备,请同学们一定要,看老师的指挥。[设计意图:用游戏方式参与音乐,感受乐曲、理解节奏、再现升华]与森林共欢乐---合作表现 表现全曲: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完整的演绎一遍。按照ababca的排列顺序,尽情表现。指导学生完整表现a—b--a--b--c—a。【师播放旋律ababca 】(看到同学们的表情,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在音乐中体会到了快乐,老师也一样,一节课下来,很满足,很幸福;虽然我们对乐曲的理解还很浅显,虽然我们的表现还有些生涩,没那么完美,可是,在老师的眼里你们已经很努力了,你们是最棒的。)四、介绍乐曲:师:同学们喜欢这曲子么?让我们感谢曲子的制作者。师介绍: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宣传环保,爱护动物。但是同学们,现实的问题却是我们国家每年有接近50余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如果,我们刚才听到的美妙声音就此不再重现,如果像白鳍豚、华南虎、东北虎亚洲象等人类的好朋友在5年或10年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