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

ID:9456944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上传者:U-991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_第1页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_第2页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浅谈环境因素对审计的影响【摘要】环境因素对审计工作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审计工作只有从各方面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把握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审计环境的研究是审计研究的重点。审计研究是开放式、多角度的,应该重视审计所处的大环境,而不是单纯研究审计学科本身。同时,审计研究又是动态的、有序的。社会发展变化十分迅速,不能因为以前研究过一些问题,得出过一些结论,做出过一些规划,就可以懈怠、停止。  有感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审计工作与审计环境的融合与摩擦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一、审计环境是指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外部因素总和,是变化发展的    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影响。  (一)审计的政治环境指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国家权力机关对审计这种独立经济监督活动的确认程度,体现在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它不仅是审计工作的基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审计的发展。  由于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管理的重点也由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转变为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因此,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行政部门,工作重心也随之转移,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与宏观管理服务方面,必须将更多的审计资源从直接对企业、单位审计转向以实施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财政、金融部门,转向能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直接结果的重点国有企业和建设项目,以充分体现政府职能在审计领域的转变。  (二)审计的经济环境是指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审计工作绩效的客观要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判定审计质量的基本标准是相同的,就是看审计过程是否贯彻独立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的结论是否客观公正,审计决定的执行有无可行性。但是,随着审计环境出现的新变化,对于审计质量的具体要求又是不同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各种经济成分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中加速退出,经济实体呈现出多元投资主体的发展趋势。除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部门和行业外,纯粹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少。以笔者工作的高速公路行业为例,近两年也不断出现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公司、民营资本等投资主体。  国家审计对象的范围、目标、内容等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国家审计必须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将有限的审计资源主要放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和行业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国有经济的有效监控上。  目前对于应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范围,还缺少具体而明细的区分;而且审计程序、审计作业方式、审计依据、审计结果表述等方面都缺乏适应其产权结构、体现国际普遍作法的具体操作准则。  对此,许多专家认为,企业审计范围应缩小,包括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都应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或内审机构去进行,从而充分体现国家审计高层次监督的地位与作用。  (三)审计的法律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国家法律的完善程度、执法力度,特别是对于审计工作的干预指导程度和法律变化对审计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的法律意识。审计必须依据法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并强制被审计单位接受、配合审计,因此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  我国审计法律体系仍不完善,空白点较多,在实际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给审计实践带来极大的困难。一些单位和个人阻碍、拒绝审计机关调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要保证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符合WTO规则和我国的对外承诺,需要政府大面积清理、修改或废止与WTO规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并通过立法程序,把WTO规则转化为国内法来统一实施。  (四)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他环境  审计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审计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创造一个有利于审计的社会文化环境,除了依靠审计工和公众的自身努力外,还必须辅之以经济、法律等其他手段。  影响审计的其他环境还包括管理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等内环境。在审计研究中,内环境往往没有宏观环境那样受到重视,但是对审计工作却会产生直接影响。   以笔者所熟悉的交通行业为例,管理上的集中,决定了其管理环境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并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这种环境直接影响员工价值观、职业道德与工作的各个方面。审计人员特别是内审人员需要使自身工作与企业文化的适度融合,使审计更具效率与效果。    二、审计工作积极适应审计环境变化的基本思路    (一)在宏观环境方面,首先要探索国家审计模式的改革,将当前的双重领导体制改变为垂直领导体制,以增加审计执法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即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审计监督权,并逐步向立法型审计模式过渡。其次实现审计监督重心的转移,探索开展绩效审计的路子,把握好审计目标的侧重点。如财政审计应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以保证财政资金有效用于国家机关的运转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企业审计应以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为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金融审计应向重点检查其资产质量、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转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更加注重财政基本建设支出的合理有效使用,促使其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再次要加强审计法制工作,形成一个适应新时期的审计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对现有审计法律法规,尤其是自行制订的与有关法律不一致的部门规章的修改完善,要与《审计法》相适应,并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二)审计人员自身要及时了解我国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修改、废止情况,尽快学习并熟悉与WTO规则相适应的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一步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切实按照依法审计的原则,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职能,严格按照《审计法》和各项审计准则办事,减少审计执法中的随意性,做到审计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从而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正如石爱中副审计长所强调的,审计环境研究是一个重点,我们要从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多角度来开展审计研究,只有透彻研究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才能找到最符合时代要求的前沿课题,把握我国审计未来的走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