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

ID:44146090

大小:97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9

上传者:U-3770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_第1页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_第2页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_第3页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_第4页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_第5页
资源描述: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巡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藝術就在你身邊--世界藝術禮六年和班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單元我們將進行藝術欣賞的單元,請各組小朋友帶領我們走進世界藝術殿堂,只要你依照步驟執行,就可以好好欣賞各藝術派別所展示不同的藝術特色 組長是:陳鈺丰負責分配工作、控制進度、連絡討論事宜。大家ㄧ起搜尋資料、篩選重點、整理筆記。*組員是:莊舒函、林河平、陳柏均、熊孟怜、黃世泓。*口頭報告人員:陳鈺丰負責小組報告讓全班了解。ㄧ、我們是第3組 派別年代與特色印象派早期 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同時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根據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給後來的現代美術以極大的影響。 印象派晚期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西方油畫流派。在十九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轉捩點發生於1882年愛杜爾•馬奈過世的前一年,獲頒法國國家榮譽獎,和1874年至1886年止的印象派畫家聯合畫展,這些藝術家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後印象派從此誕生。代表:莫內(MONET) 西元1840-1926 抽象派,又稱紐約畫派(TheNewYorkSchool)或行動畫派(ActionPainting),一般被了解為一種非直接描繪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 抽象表現派並不能稱做是一種主義或運動,而是指在抽象主義的大前提下,從事創作,每個人走自己獨創的道路,缺乏有形的組織。此畫派的共通性是:畫幅大,追求二次元性,打破立體影像的描繪,進一步表現內在的真實。他們的畫面都是非具象的,以立體派及超現實主義系統為基本,運用抽象的表現方法,追求內在和心理的表現,以最簡單的手法,表現最深刻的思想。代表: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俄國抽象派 立體派立體派的技法演變 初期的立體派(1907~1910):此時受黑人雕刻及塞尚影響較大,呈現多視點的表現法。 分析的立體派(1910~1911):此時期對象已被徹底解體了,畫面的空間也極度平面化了。 綜合的立體派(1912~1915):此期物象的形態又重新出現,色彩也漸趨豐富,更重要的是採用「拼貼法」,使畫面出現了其他素材和文字。 色彩的立體派(1911~):更加重色彩的調和與對比的效果,比較喜歡用圓形、筒形和弧形,而非直線與長方形。形象不會分解得很細碎,而是若隱若現地呈現了部份形態,但卻更具有破壞的效果。代表:巴布羅‧畢卡索西元1881年-1973年 西班牙 野獸派野獸派之注重純粹造形的表現,可以說是得自非洲黑人雕刻藝術的啟示。承自印象派的色彩理論及高更、梵谷的大膽塗色技法。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單純化的線條作誇張抑揚的形態﹝以線條為主要的表現手法﹞。平面化構圖,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明暗法的表現,採用陰影面與物體面強烈的對比色運用,脫離自然的摹仿。代表:馬蒂斯.勃拉曼克1869-1954 寫實主義寫實主義在文學和藝術的領域同名同義, 起源於十八世紀,興盛於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 一八七○民主共和穩定發展後,「寫實主義」的興起。 作家冷靜的分析社會問題、分析人性,筆調中因冷靜而顯得冷酷無情。 因為當時科學、哲學理性主義之興起, 以及反抗浪漫運動溫情的雙重影響; 反對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過分美化題材, 著重於普通瑣碎的事務、生活的黑暗面和殘酷面。 寫實主義出現了, 徹底走向「我只描述我看的見得事物、不描述我看不見的事物。」代表:辜貝爾,1819~1877 復興時期藝復興時代下的藝術並不是在物件上追求唯美,而是講究生活實用的舒適。對於當時候的社會大眾來說,藝術創作者使用的藝術手法、技巧,是屬於這些人的謀生之具,對大眾而言,沒必要了解那專業、精闢的藝術技法。藝術品不被視為高尚且超然於俗的文化成果,不像今日藝術品般是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作品,但它們都成為舉世皆知的「美」的標竿,更遑論藝術會在今日社會裡,居於文化金字塔的高層。代表:拉斐爾西元一四八三~一五二○年 各種派別代表的藝術家巴布羅‧畢卡索吉他後印象派時期——也就是即將發展出二十世紀藝術的前夕,一位直接引出立體派的藝術大師塞尚,當他在作品中探索自然的結構特質,已面臨著畫面的二度空間與自然界實質上是三度空間的難題。他發現要維持傳統的單點透視根本是不可能的,藝術家只要稍微向左或向右移動,便足以改變視野與構圖。塞尚忠實於自己的雙眼,企圖表達多重視野,認可視點移動的事實。 畢卡索肖像立體派的繪畫往往是二個以上的幻影同時存在,前方與後方的景觀、內部與外部的狀況,同時表現出來,這種注重空間的自由「移動」與「連結」、把「視覺」與「智識」上的經驗合成一致,相互結合的表現,正是立體派繪畫的特徵。 莫內日出印象這幅富有詩意的畫作是描繪,哈佛港春天的早晨,而這幅畫的題目,印象主義畫家們在西元1874年舉行首次聯展時,即以「印象」作為他們的名稱。 以上是本組報告的內容,報告完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