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

ID:605816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上传者:U-3336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_第1页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_第2页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_第3页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_第4页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RFID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在考务系统中应用和实现  摘要:高校考试种类繁多,考务管理人员从考试安排,到发放准考证,再到考试签到、记录、统计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发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准考证,大大降低考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关键词:射频技术;移动互联网;考务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281-03射频识别(即RadioFrequency6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将数据自动识别、自动采集并且自动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它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与磁卡、IC卡等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无须物理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同时它可实现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可在更广泛的场合中应用。其主要优点是环境适应性强,不受雨雪,冰雹、灰尘等的影响,可全天候、无接触地完成自动识别、跟踪与管理,且可穿透非金属物体进行识别,抗干扰能力强。RFID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采用引进的技术成果。由此可见,研究该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需。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6 高校考务管理方面,由于各级考试种类多、形式多以及参与学生也存在数量大,使得考务管理难以跟上目前的形式。学校多采用签到和报表的形式进行管理考场和考生,而考生多持有一次性有效的准考证参加考试,使得考试检录的效率低下,对代考和替考等舞弊情况的发现也难以实施有效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使用计算机管理学校考试工作大大减轻了考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目前考试数据和统计数据需要考试完成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填报和录入,对考试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也没有应急处理的措施。由于考试人数多,考场多,监考教师多,管理比较困难。考场检录还是基于人工输入信息核对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也容易出错。现将RFID和移动终端应用到考场检录和身份认证上,将大大提高检录和认证效率,每个考试仅需一次刷卡即可完成,时间不到1秒,且不存在人工录入的错误;同时,RFID考试证可重复使用,平板电脑在线更新考生考场信息,也降低了考试管理成本,基本杜绝了替考、代考舞弊现象。1关键技术RFID常称为电子标签或感应式电子非接触ID卡(射频卡)、电子条码等等。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阅读器)、天线三部分组成。RFID技术具有很多其他识别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它还具有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从而使其普及范围和速度受阻。RFID技术优势为:1)可对高速移动的物体进行远距离识别;2)环境适应性强,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其典型应用于身份识别,防伪,商业供应链,公共交通管理,物流管理等;3)非接触自动识别,克服了其他识别技术需要近距离接触读取的缺点;4)可实现批量数据的瞬时同时读取,适应了信息量大幅增长而读取速度要求更快的现状。6 移动终端开发技术,目前最为流行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为IOS和Android,IOS是苹果公司的非开源操作系统,且软件需要苹果公司的安全认证,本系统采用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Android结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内核层。2系统介绍通过以上分析,结合RFID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我们开发了一套考试检录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Web管理端、Web服务端和移动检录客户端。2.1Web管理端1)班级信息管理:考务工作人员通过此模块来管理班级的信息,包括班级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2)学生信息管理:考务人员通过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来管理学生信息,如进行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为了在移动终端中能得到学生的清晰照片,我们在系统中加入了利用高清摄像头进行一键式拍照,简单易用。6 3)考场信息管理:考务工作人员通过此模块来管理考场信息,包括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名称等信息。4)考生信息管理:考务工作人员通过该模块来管理考试信息,学生可以凭借学生证,RFID考试证,身份证任一证件,即可完成报名和分配考场,由于RFID考试证可以非接触读取信息,所以学生凭借考试证可以一键报名,无需手工输入任何信息。另外,该系统可以和教务系统结合,可以无需报名操作,完成学习课程的检录。5)综合信息查询:通过该模块可以查询考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例如:考试出勤,作弊等信息。2.2Web服务端2.3移动检录客户端利用了移动终端的轻便性,操作的简单性,我们基于Andorid平板开发了检录客户端。主要功能如下:1)系统设置:设置系统服务器的ip地址。2)信息下载:下载设定的考场信息,考生信息以及考试照片。整个过程一键完成。3)考试检录:点击要检录的考场,刷RFID考试证,如果认证通过,将显示该考试的,学号、身份证号、姓名、班级和照片等信息,并伴有提示音。若认证被拒绝,将提示错误信息,并伴有震动报警,考试检录运行截图如图1所示。6 4)考试情况:查看考试认证的情况,并可以输入作弊、早退等信息,考试情况运行截图如图2所示,备注信息录入运行截图如图3所示。5)信息上传:将认证信息以及作弊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端,完成考试检录。参考文献:[1]赵跃新.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昌:南昌大学,2007.[2]窦建立.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考勤系统[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3]黄艳波.非接触式射频卡收费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4]王小敏.基于RFID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