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

ID:28130307

大小:1.73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2-08

上传者:U-10915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_第1页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_第2页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_第3页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_第4页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基于案例组公司并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 -摘要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步伐的加速,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公司扩张规模,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并购趋势也随之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被席卷入并购大潮中。家电行业也不例外,国内家电企业纷纷选择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调整产能结构、实现战略转型、扩大企业规模和优化资产配置。中国家电企业并购的绩效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经济现象。本文第一部分分析并购绩效和并购动因的一些相关理论,并概括现在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第二部分总结了家电行业的现状,回顾家电行业并购历程;第三部分笔者选择四家家电企业的并购活动为分析对象,分别介绍美的并购小天鹅、长虹并购美菱、德豪润达并购锐拓、海信并购科龙的基本情况,划分四个并购案例的并购类型和并购动机;第四部分作者选取案例组企业并购前后共六年的时间,对案例组企业进行综合并购绩效评分;依据并购绩效评分结果,对比分析评分最差企业与其他三家家电企业的并购活动,总结产生案例组绩效评分差异可能存在的原因。第六部分笔者对家电行业日后的并购活动提出能够改善并购绩效的几点建议。作者通过对案例组并购活动的对比分析,总结家电企业并购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日后家电行业并购活动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一定要符合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第二企业应该选择符合自身财务条件的支付方式;第三企业在并购后应该注重企业的文化整合。关键词:并购绩效;家电行业;案例组-- -I--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AbstractAlongwiththeaccelerationofglobaleconomicstep,themergerandacquisition becametheenterpriseexpansionscale,enhancesoneofenterprisecorecompetitiveness importantmoves;Inthekeencompetitionenvironment,mergesthetendencytobealso increasinglyfiercealongwithit,moreandmorelistedcompanieswereinvolvedbythe matinthemergerandacquisitionfloodtide.Thehouseholdappliancesindustryisnot exceptional,thedomesticelectricalapplianceenterprisenumerouschoiceoptimizesthe propertydispositionandexpandedenterprisesize,torealizethestrategictransitionthrough thewayofmergersandreorganizationandproducestobeablethestructuraladjustment. TheachievementsofChineseelectricalapplianceenterprisemergerandacquisition areoneareworththedeepresearchtheacademicissue.Thesomecorrelationtheoriesof thisarticlefirstpartofanalysismergerandacquisitionachievementsandmergerand acquisitionagent,andsummarizenowdomesticandforeignabouttheresearchofmerger andacquisitionachievements;Thesecondpartsummarizedthehouseholdappliances industrypresentsituation,reviewsthehouseholdappliancesindustrymergerand acquisitioncourse;Thethirdpartofauthorchoosethemergerandacquisitionoffour electricalapplianceenterprisesistheobjectsofstudy,introducedseparatelyUS'smerger andacquisitionwhistlingswanandrainbowmergeMeiLingandDehaorundatomerge develop,HaixintomergethebasicsituationofKelongsharply,dividesfourmergerand acquisitioncasesthemergerandacquisitiontypesandmergerandacquisitionmotive;The fourthpartofauthorsselectaroundthecasegroupenterprisemergerandacquisition altogethersixyears,carriesonsynthesismergerandacquisitionachievementsgradingto thecasegroupenterprise;Basedonthemergerandacquisitionachievementsgradingresult, thecontrastiveanalysisgradesworstenterprise'swithotherthreeelectricalappliance enterprisesmergerandacquisition,summarizeshasthereasonthatthecasegroup achievementsgradingdifferencepossiblyhasthesixthauthortothehouseholdappliances industryfuturemergerandacquisitionproposedthatcanimprovetheseveralsuggestions ofmergerandacquisitionachievements.Theauthorsthroughtothecontrastiveanalysisofcasegroupmergerandacquisition, summarizesomeproblemsthatintheelectricalapplianceenterprisemergerandacquisition has,tothehouseholdappliancesindustrymergerandacquisitionwillproposeinthefuture threespotsconstructtodiscuss:Developmentalstrategythatthefirstenterpriseformulates-- -II--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ustconformtotheindustrialenvironmentthattheenterpriselocates;Thesecondenterpriseshouldchoosetoconformtoownfinancialconditionpaymentpattern;Thethirdenterpriseshouldpaygreatattentiontotheculturalconformityinenterpriseafterthemergerandacquisition.Keywords:MergerPerformance;AchievementsHouseholdAppliances;IndustryCaseGroup-- -III--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I1绪论.....................................................................11.1分析的背景......................................................11.2论文分析的目的和意义...........................................11.3国内外分析现状.................................................21.3.1国内文献综述.......................................................21.3.2国外分析综述.......................................................41.4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51.4.1分析内容...........................................................51.4.2分析方法...........................................................62企业并购相关理论......................................................72.1并购绩效相关理论......................................................72.1.1并购的概念.........................................................72.1.2并购绩效分析方法评述...............................................72.2企业并购动因相关理论..................................................82.2.1效率理论...........................................................82.2.2代理理论...........................................................92.2.3市场势力理论......................................................103家电行业现状及其并购影响因素分析...................................113.1家电行业现状..........................................................113.1.1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集中..........................................113.1.2家电企业逐步走向家电集团化道路....................................113.1.3中国是家电出口大国................................................113.1.4家电行业成本压力得以缓解..........................................123.1.5中国高端家电市场“外资化”........................................123.2家电行业并购历程回顾.................................................123.2.1家电企业扩张时代并购..............................................133.2.2家电企业微利时代并购..............................................133.2.3家电行业转型时代并购..............................................13-- -IV--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131.3.1决策者的影响.......................................................131.3.2政府的影响.........................................................141.3.3资本市场的影响.....................................................154案例组企业并购基本情况................................................171.4.1案例组并购双方企业基本情况...........................................172.1收购企业介绍.......................................................172.2目标企业简介.......................................................201.4.2案例组企业并购类型....................................................201.4.3案例组企业并购动机....................................................215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232.1.1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232.2.1营运能力...........................................................232.2.2偿债能力...........................................................242.2.3盈利能力...........................................................242.2.4发展能力...........................................................252.1.2建立模型和分析步骤...................................................253.1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263.2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272.1.3主成分分析法过程......................................................273.1.1变量相关性判断.....................................................273.1.2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型检验.....................................293.1.3提取主成分.........................................................293.1.4因子载荷矩阵.......................................................303.1.5确定表达式及求取企业绩效评分.......................................322.1.4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综合评分影响因素分析.............................333.2.1不符合产业环境的发展战略的影响.....................................343.2.2政府行为的影响.....................................................353.2.3不恰当的支付方式的影响.............................................363.2.4企业文化的差异的影响...............................................366提高家电行业企业并购绩效的建议......................................396.1制定符合产业环境的企业战略..........................................396.2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39V-- -目录1.1合理确定并购对价...................................................401.2有效利用评估机构...................................................401.3多种支付方法合并...................................................411.3.1注重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417分析结论与展望...........................................................43致谢...........................................................................45参考文献......................................................................47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分析成果.................48-- -VI-- ---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绪论1绪论1.1分析的背景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慢步伐,货币政策也开始大幅紧缩,与此同时全球一些发达构架的经济也在稳步复苏,而消费者对市场的兴趣倍增,政府对并购重组予以的一系列助推鼓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企业纷纷选择了并购重组的路径来实现公司目标——不断的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企业资产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以便企业能够很快的实现战略的转型的目的。由于我国家电市场已经迈进了需求多元化、市场细分化的时代,国内消费市场的新变革不得不让家电行业从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为了寻求更广的发展空间,各企业之间也是争鲜斗艳,市场营销模式、盈利方式上更是标新立异。2010年以来,我国家电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尝试品牌创新,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和资本扩张,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企业不断从前端市场着手,采取改装增容、开店拓业,并购重组等多种措施,保持了家电行业的增长趋势,促进了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为家电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石。企业并购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但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措施后所能带来的效应提升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又对企业合并提出了新的视角点。面对家电企业合并发展趋势,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企业合并的分析和合并后整合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以四家家电企业收购为例,对这四家企业合并后经营绩效进行系统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个案例的并购活动进行综合评分排名,总结出案例组四家家电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力求为日后家电行业合并企业提出实质性的建议。1.2论文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为了对企业经营期间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做出明确的判定,在家电行业中选取了特定的指标体系对并购绩效评价予以评定,通过系统的定量、定性与对比分析,最后做出综合判定。本论文通过对四家家电合并企业的后续经营状况,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价;在总结出案例组企业合并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日后家电企业采取合并措施时,提出可采纳的建议。论文分析现实意义在于:①理论性目的,帮助案例组合并企业采用科学的理论,实用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价;②发展性目的,依据对目前经营业绩的分析,为案例组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建议;③建议性目的,依据对前者已经发生家电业并购行为的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分析,使中国的企业能够更加理想的充分理解并购行为,在采取收购行为前能够更全面的思考企业因收购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国内外分析现状在并购活动飞速发展的40多年里,并购绩效的问题得到了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在西方资本市场中,并购绩效的分析满目玲珑;而国内的经济学家对并购绩效的探索也是风起云涌。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并购绩效问题主要停留在企业微观层面上;比如并购对企业创造了哪些价值,提高了多少企业业绩,企业的并购活动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哪些因素对并购产生了影响等;国外学者分析的这些问题对于指导国内企业并购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西方学者就上述问题得到了一些分析成果,但是结论并不统一;而在中国,关于并购绩效的分析还是停留在表面阶段,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受到很多局限,分析出来的成果也不多。1.3.1国内文献综述随着并购形式的多样化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很多规模较大的并购活动的出现,并购的理论分析也取得深入发展,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如中国企业并购年鉴、行业发展报告、年度并购报告等也有助于相关行业的并购理论分析,国内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探索方法一般采用事件分析法和会计分析法。黄晓楠、瞿宝忠(2007)认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为能让并购双方企业价值增量,实现双赢的目的,选择企业并购不仅可以解决资本市场中在存量资本上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还能提升企业预期增量资本的价值问题。这也是并购交易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体现。[1]伴随着企业实施并购行为的过程中,财务始终与企业供、产、销整个经营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财务在企业中的扮演重要的角色;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中也显现的愈发重要。杨玲、叶妮(2013)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表现的方面,主要包括:并购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中有限的融资来源、并购中不合理的资金支付方式、并购后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2]而李良成对于财务风险的总结更加完善,他(2011)认为,企业合并后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品牌信誉的维持风险、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及使用权获得风险、企业文化融合及工会关系处理风险、高端人才流失风险、财务风险。企业踏上国际化道路,通常在企业绩效上表现出来的是一条U型的轨迹。由于并购初期企业彼此之间的差异无法很好的融合,会造成企业业绩下滑的趋势,如果企业无法逾越低谷期,那么并购双方企业将会不欢而散,严重的甚至造成并购企业步入万丈深渊。如企业能够苦尽甘来,逾越低谷,那么将会不断盈利腾飞。[3]国内有的学者在肯定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行为中的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企业在并购行为中应该着重于财务整合。耿云江、宋路莎(2011)通过许多并购重组案例认-- -2-- -1绪论为,财务整合乃是公司并购过程中的至关要素。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既能通过资源优势得到互补,又能获得1+1>2的协同效应,所以财务整合措施将在并购重组后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成功实现财务的整合需要落实如下几项:有效性、及时性、统一性、创新性以及成本效益,且还需在整个并购过程中落实好如下几点:①并购前的财务审查工作,为了解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等等,通常需要在合并前对财务报表做好清查工作。②将企业战略目标作为整合起始点,为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需要,企业将通过战略性重组的原则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③加强财务整合中财务管理的策略创新;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才能不断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其他各项活动联系的更加紧凑,不断实现公司并购后的目标,提升公司竞争力。[4]与此同时,也有些学者并不完全赞同并购整合的侧重点就是财务整合,李四海,尹璐璐(2011)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以及科技日新月异进步的影响下,市场经济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企业只有不断巩固自己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才能持续的生存下来。而并购也将成为了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得生产要素的快捷路径与发展模式。从企业并购中准备阶段、并购实施、并购整合这三个重要阶段看来,无论发展演变的到哪个阶段都将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且对公司的存亡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第三阶段的并购整合,它需要被并购公司的影响力、领导能力、整合经验、双方文化融合度等方面与并购公司的整合进度紧密相连的,且时间相对较长。为减低企业整合前后的风险,企业需要在并购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详细尽职的调查摸底、详细分析并购前后可能存在的整合风险。[5]对于本文所分析的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是以案例分析为基础方法,对案例组企业进行评分,以此对比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对于并购绩效的影响;众多学者纷纷以此方法来探索公司的并购绩效。唐健雄、王国顺(2007)在对烟草企业并购绩效的分析过程中发现,随着中国烟草业兼并重组的速度及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加快,通过分析、计算并最终评价烟草在企业流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统计分析依据。以主成分分析法为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对于企业财务体系的构建和财务指标的合理选取;人们对如何构建财务体系的看法也各有千秋;韩华、唐菲、赵夏(2011)从四个视角来解读此法,主要包括公司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及获现能力,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管理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问题,如加强指标选取的行 业特点,合理确定主成分分析的个数以及结果,在今后不断完善和改进分析方法。[8]而池国华、迟旭升(2003)认为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上主要是-- -采用指标排名法、加权评分法和功效系数法,在指标上主要以财务业绩为导向。同时3--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财务报告的信息来源不真实;财务指标容易人为操纵,且不考虑权益性成本,容易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对企业的评价具有主观性,错误的评估企业的真实情况。笔者认为当前应该以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的前提下去选取经营业绩评价指标:①选择多元指标;②依赖财务指标;③在以经济收益指标为核心的前提下,以会计收益指标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补充。建议采用因子分析法。一方面因为在上述中主观赋权法确实存在问题,尤其是不同行业的经营绩效中不同关键驱动影响着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大多数指标,却无法对于不同行业同一评价体系采用相同的权重,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应该依据不同行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另一方面因子分析法自身所具有的优点,是简单的评价方法和理性的评价结果,有效地剔除不相关指标的影响,减少信息冗余[9]李善民、曾昭灶(2004)等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在并购完成当年,企业绩效相比之前有显着提高,但这种提升并不能在长期内持续,在并购完成后的第二年企业业绩就开始下降,甚至比并购前还要低。因此,作者认为,并购并没有帮助企业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只是在短期内有业绩的改善而已。[10]1.1国外分析综述总而言之,西方分析表明,目前并未发现任何分析方法能够被广泛接受;不论zkq20160118是市场分析法还是财务指标法给出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求证。对于公司收购行为是否成功,国外学者分析的观点似乎更加独特;Hopkins认为并购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失败的定义,如果并购公司被迫清算出卖是失败,那成功的概率就很高了;如果成功是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那成功的概率就比较低了;如果失败与成功是指达到管理层的总体目标,那成功的概率就比较高了。[11]但也有学者的分析对于并购成功的标准就有很明确的指标。JensenandRuback认为,如果目标企业股东的收益率为30%,那么属于成功的要约收购行为,而在成功的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的股东收益率则相对低一些,为20%。[13]在企业并购后整合方面TangYanzhao,ZhuHouyi认为对于企业合并后进行整合,作者的观点是在保有原先差异的基础上,寻找企业的共同点;发挥中层管理者的协同效应,强调领导者的决策,员工之间的合作,得到企业员工的支持,走企业文化多元化的道路。[12]在对以发生并购行为企业的成功性实践检验方,学者Jarrell,Brinkley和Netter概括了1962-1985年间663起成功的要约并购的结果,发现在成功的要约并购中,目标企业获得溢价的平均值在20世纪60年代为19%,而在70年代上升为35%,1980-1985年为30%。[13]Bradley,Desai和Kim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4]而DavidKing系统总结了过去关于并购行为对并购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发现这些关于并购绩效的分析结论基本上都是模糊不清的;并且他认为,过去学者的分析都存在事-- -先设定结果的想法,即企业进行并购活动的目的是改善公司的绩效;但是在经现实证4-- -1绪论明后,DavidKing发现有将近一半的企业,其并购活动并没有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改善。[15]1.1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1.3.1分析内容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并购市场总体趋势均处于低迷状态,而我国并购市场依旧活跃,大多上市公司选择了提高公司的市值去完成并购。与此同时很大一批具有发展力的小型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但同样给一批大型上市公司并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上市公司为增加公司并购的价值,就需要抓住机会,准确定位,充分利用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大规模的经济效益融资等优势,分析发掘双方公司的共同利益点,提高并购绩效。本文对案例组中的并购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合并前后共六年的绩效对比评价,对案例组四家企业进行综合评分,分析其并购绩效差异影响的因素,为日后我国家电业企业并购提出建设性意见。笔者依据论文的分析内容制定图1.1,此图为本文的论文分析框架。zkq20160118图1.1论文分析框架-- -5--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选择的评价方法是会计指标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结合。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事件分析法是很难有效;本文选择的案例企业具有代表性,同时又具有一些共同特性,以案例分析法来对是4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有效全面的分析其并购绩效的整体情况。在案例分析法分析的同时以会计指标法来对并购绩效定量评价,更能客观比较这四家企业的并购绩效,同时寻找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家电行业的企业并购提出建议。zkq201601186-- -2企业并购相关理论2企业并购相关理论1.1并购绩效相关理论1.3.1并购的概念并购一般是指兼并和收购,指一家公司由两家或者更多独立的公司合并重组而来,通常这种合并重组是优质企业吸收另一家企业或者多家企业。兼并是指两家公司或者更多独立的公司合并组合成单独的一家公司,这种兼并行为又称为吸收合并,是实力相对强大的企业吸收了其他的企业。现在多数所指的兼并也就是这一类。被吸收的公司,也就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可能失去他们的原来的法人地位,相应的资产、责任、特权等将由优势企业获得,被吸收的企业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商业集团,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B=A。收购,是指一个公司为了获取另一个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的所有权,而付出现金、债券或股票等合法支付的产权交易行为;在收购活动结束后,收购公司最终获得被收购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财产的所有权。zkq20160118合并,是指两家公司或者多家公司的合并行为或合并后的状态;《公司法》中表述合并,它指的是多个企业组建为一个新的公司之后,原来的不复存在,而新生成的企业拥有原来各方的权利并承担所有的义务,用公式可以表示为:A+B=C。接管—般形容的是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接管实力相对较弱小的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得到弱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权,而相反情况下,称为“反向并购”,是实力弱小企业接管了实力强大企业。整合,指不同的企业的合并或联合所形成的同质的整体或体系企业。1.3.2并购绩效分析方法评述①事件分析法,事件分析法认为在资本市场有效地情况下,可以通过股票的价格波动来反应相应的分析对象所产生的影响。采取这种方法是把企业的并购活动作为指定的分析对象,并购区间是以并购活动发生日为中心,先计算企业在没有发生并购事件时,在事件期内每一天发生的正常收益,然后把企业在事件期内预计的正常收益与发生的实际正常收益作差,将其看成分析对象期间内的常超收益,最后一个步骤是将分析对象期间内每一天的常超收益计算出来,计算出来的结果累加起来就是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该方法对于事件期的选择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如果选择的期间越长,则有关事件的影响就越全面,但随着事件期的延长,也很容易受到很多不相关因7--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素的影响,特别是如果涉及非完全有效市场时期时,将会很大程度上干扰分析的成果。事件分析法是在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条件下运用的,也同时受到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并购绩效的准确性易受到影响。同时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争论,因此,事件分析法至今还不能完全被人们所信服。②会计指标法,也是对于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它是基于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数据等资料的信息,通常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能方面选择相关的财务会计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通过对比分析企业并购前后经营业绩变化情况或者同行业之间经营状况的对比,从而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评价。釆用多个财务指标构建财务评价体系来衡量企业并购的绩效,能够从各方位、全方面的角度反映企业并购前后绩效变化情况,但不同行业以及在不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财务数据有时并不具有可比性,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因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统一的评价体系,使得许多的分析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另外,应用会计分析方法也会具有一些局限性,例如财务数据可能不是真实的,因为现实中很多内部人员有操纵篡改会计资料的动机和可能;数据是历史的数据,反应的是过去的经营业绩情况,而并不能代表未来的绩效,通过预测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等、但是本文认为,长期来看企zkq20160118业的价值应该回归常态,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始终是决定企业业绩的根本因素,即使特殊的报表操纵也不会一直发生。所以,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比较全面的代表企业的经营业绩状况。③案例分析法,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关于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用推理的方法达到由点推面的目的,从而评价整个并购绩效的效果,总结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与前两者不同定量分析不同的是,案例分析法是定性的方法,从并购动机、产业环境等方面对案例的并购绩效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原因,为企业提高并购绩效提出建议。1.1企业并购动因相关理论1.3.1效率理论效率理论中,学者支持和鼓励企业发生并购行为,因为并购行为的发生将有利于改善管理层的经营状况,能够提高并购双方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样也能为社会带来潜在的收益。效率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理论:①效率差异化理论中,学者认为由于并购双方管理效率的差异,导致了并购行为的发生。当收购公司比目标公司的管理更有效率,那么目标企业并购后,其管理效率-- -8-- -2企业并购相关理论得到大大的提升,导致两个公司的整体效率有所提高。②非效率管理理论中,学者认为不相关行业间的收购行为的发生,是因为目标公司的管理没有效率,使任何不相关行业的管理层来管理都会比现实状况要好,从而提高了目标公司的管理效率。③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当企业的固定资产、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其他方面具有不能单独划分时,产业是有规模经济的潜质,即当并购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进行并购活动后,可以进行互补,从而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④多元化理论中,学者认为投资者出于降低单一经营风险的目的,将增加投资回报的来源,这样可以给员工带来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工作安全感。虽然多元经营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实现,但是并购是其中最快捷的路径。⑤策略性结盟战略理论中,学者认为企业的并购动因不是为了提高剩余资源的利用率或者实现规模经济的;而是由于环境的变化,或者风险的上升而进行多元化并购,这样做将改善公司在变幻莫测的产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⑥价值低估理论,认为目标公司内部管理层未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利用率与潜能,或者外部市场上的信息与目标公司相关内部信息没有对称等原因导致市场上未能真实反映目标公司的价值或潜在价值,出现了目标公司的价值低估最终使目标公司被并购。zkq20160118效率理论只能解释部分企业并购的产生原因,在现实并购活动中,大多数并购活动并没给企业带来真正绩效上的改善,因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并购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才能和目标公司互补;因此效率理论并不是解释企业并购活动发生的绝对理论。1.1代理理论代理理论主要解释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学者认为当代企业的股东和管理者属于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目的不再单纯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当企业由于内部约束或激励机制而产生代理问题的时候,另一种监督机制——企业并购,将有效防御企业管理层出现假公济私或玩忽职守的情况,代理理论包含以下三点内容:①降低代理成本假说,认为当内部组织或者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控制代理问题的时候,企业的并购活动能够有效解决代理问题。通过要约收购或者代理权争夺,收购公司能够获得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决策控制权,从而解决了目标公司的纷争。②自由现金流假说,当公司拥有充沛的自由现金流时,公司管理者就会与所有者在报酬制度上产生巨大分歧,当企业的运行是有效并且实施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政策,那么这充沛的现金流将支付给公司所有者,而公司管理者能够控制的资源将减少,削弱了管理者的权利。管理者的薪酬与升职机会与企业的规模是密不可分的,这会促使管理者积极面对企业的规模扩张,这又很可能出现管理者将现金流投入到不划算的9--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领域中去,从而浪费了企业的资源。所以自由现金流假说认为,并购活动能够减少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③过渡自信假说,认为并购活动决策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野心和欲望,高估并购活动的成功性,对公司管理者利用目标企业资源的能力过度自信,在并购活动前进行评估时出现了乐观的错误,公司管理者希望通过收购来提高双方企业整体利润是不现实的。1.1市场势力理论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减少竞争对手的行为,即市场势力理论的观点。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只有在横向或纵向并购中,用过市场势力理论的观点才能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而没有这一前提假设,在市场占有率提高的情况下,未必会引起绩效的提高。10-- -3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现状及其并购影响因素分析3家电行业现状及其并购影响因素分析1.1家电行业现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致认为我国的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是站在惠及全体民众的落脚点上;2014年家电市场发展在国家的政治基础下有了很好的发展。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家电方面的刚性需求依然不断上升,这也为家电升级提供了机遇。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3年,中国家电普及程度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据调查,一百户城市家庭中,拥有空调的数量超过126台;归功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家电下乡政策,目前一百户农村家庭中,拥有洗衣机,冰箱的数量超过67台;拥有空调的数量超过25台。相较于其他家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趋于饱和状态,整个家电行业也步入升级消费为主的阶段。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家电行业市场化的不断提升,家电行业总体表现出以下特征:1.3.1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集中据统计,截至2013年,空调市场中,格力、海尔、美的三家企业的占有率就高达70.8%。相对于其他行业,洗衣机市场的竞争强度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海尔、小天鹅、三洋与LG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1.1%。1.3.2家电企业逐步走向家电集团化道路格兰仕的CEO梁昭贤曾说过,现在家电企业的发展的核心原则是“规模+技术”,倘如一个企业没有技术,规模再大也不会长久存在;一个企业只有技术没有规模,单靠一己之力难以敌众。所以,目前的家电市场中,很多企业都逐步走向家电集团化道路,如美的,格兰仕。这些企业拥有技术的同时,通过横跨家电行业各子市场的发展,以扩大企业的规模,发挥整体的协同效应。1.3.3中国是家电出口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家电产品进出口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总体而言,中国的出口量远远超过了进口量,实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家电占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接近35%)。从出口市场区域上来看,欧美和11--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美成为我国家电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04年至2009年之间,我国出口北美市场的出口比例占总体出口比例的23.8%~27.63%,而欧洲市场占到家电总体出口比例的1.1%~31.48%。从具体产品上来看,空调和微波炉占全球生成比例的50%;小家电的比重为60%~80%;这些产品也保持着上升的趋势。1.3.1家电行业成本压力得以缓解2013年以来,家电方面使用的原材料如电解铜,电解铝,其他金属与化工原料的价格始终保持下降状态。截至2013年12月下旬,电解铜的价格下降了8%~10%,大约为5.1万元/吨;电解铝下降了6%,价格大约了1.44万元/吨;其他金属与化工原料都的价格都有所下降;从国际形势上来看,美国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原材料价格难以上扬;由于上游的金属与化工原料的价格下降,使得家电企业的成本压力也得以缓解。1.3.2中国高端家电市场“外资化”随着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中国人对于高端家电产品的需求也与时俱进;但是纵观国内家电高端市场,这些高端家电产品几乎被国外品牌占据,美的这些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企业也主攻得中低端市场;松下、东芝、LG这些外资企业几乎占领了国内高端家电市场。国内有上万家生产小家电的工厂,但绝大多数都没有核心技术,都是组装或者模仿外资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千家小家电企业呈现杂乱的局面,使得整个高端市场很少出现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1.4.1家电行业并购历程回顾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都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这句话在中国的市场上也不例外。为了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在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的大环境下并购已经成为家电行业在短时期内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中国的电器企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使得自身拥有大批量生产的条件,同时在生产技术上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这些标志着中国家电行业迈入了发展成熟期。1982年10月,咸阳彩虹厂作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彩管厂成立以来,中国的彩电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创造了一大批国产品牌。90年代初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在家电行业起步阶段以来,高额的利润,促使了众多企业都加入了家电制造的行列。然后由于市场发展的需求有限,过多的企业投入导致了产能过剩,优胜劣汰,一些企业为了更快的实现企业目标,而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并购行为。12-- -3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现状及其并购影响因素分析1.1家电企业扩张时代并购1991年年底开始,企业之间的合并调整消息不断,北京的白兰、白菊电器公司合并,成立兰菊电器公司。1996年7月,TCL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成立了TCL王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TCL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和TCL(香港)电子有限公司;科龙集团通过兼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兼并江苏黄河纽士威电器公司。家电行业进入了疯狂扩张时代。1.2家电企业微利时代并购2000年,中国互联网开始风靡,一大批互联网投资者涌起,以海尔、美菱、美的、科龙、小天鹅、长虹等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也联手加入电子商务行业。家电价格战也开展起来。2002年以来,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目的,掀起了又一轮家电行业并购热潮。2004年,由于生产链上游成本提升,能源的紧缺和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使得电器行业进入薄利时期,部分企业甚至退出市场;2004年3月格力电器收购母公司珠海格力集团公司持有的下属4家子公司的股权;12月,美的集团入主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2005年4月,科龙电器公布亏损6000万,科龙与9月被海信收购。1.3家电行业转型时代并购在十年飞速发展结束后,家电企业纷纷寻找新的适应行业发展的出路。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企业转型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环境中寻求生存的首要问题。2006年以来,家电行业整合继续;5月,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小天鹅承购被美的电器成功收购。2011年,飞利浦公司将以23亿元-25亿元收购奔腾电器,法国SEB收购中国炊具大王苏泊尔。中国家电行业的并购经历的三个时代,促使中国家电品牌的集中度更高;同时,家电企业也逐步向集团化发展,专注性企业越来越少。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家电产品将更趋于智能化,中国的家电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继续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同时日后家电行业的大规模收购事件将不断涌现。1.3.1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1.4.1决策者的影响并购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管理层的合作态度差异,将对企业的并购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合作态度的差异,将企业之间的收购分为两种行为—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善意收购是在企业并购前,双方管理层就达到了愿意进行合并行为的共同意愿,13--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并为了双方的共同目标,彼此之间密切沟通合作,积极行为促成企业的收购行为能够顺利进行;而敌意收购是双方企业在并购前,管理层之间未达成共同的并购意愿,被收购方决策者往往采取拒绝合作态度的收购行为,运用反收购措施来阻止收购的顺利进行,此时收购企业的决策者就要采取其他的强硬措施从而单方面努力完成企业的收购目标;这种抵制收购的态度会对并购方的股东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日后降低被收购企业股东的收益。另外,决策者对于并购战略的规划也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决策者的成功的并购规划包括明确并购目标,正确定位企业并购后发展领域。企业首先得工作就是明确并购目标,虽然随着并购的进行,所能达到的并购结果会有一定的改变,但是企业始终需要一个清晰的并购目标,企业为什么要采取并购行为?企业的机遇和调整在并购行为后有什么改变?并购后企业如何进行整合?在这些关键的问题上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跟风的行为,以及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性。对于企业并购后的发展,包括对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双方的整合问题,以及彼此企业对于涉足的领域的定位问题,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避免同行业的竞争,这样才会避免并购的失败。1.1政府的影响随着中国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国的企业有了一定的独立的经济收益和经营自主权,随之也产生了资源不能合理配置的状况,这种状况促进了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不够成熟的,投资银行体制不健全,金融体制和企业行业管理体制不能与时并进,这些发育不完善的市场都为中国的并购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中,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能够顺利进行,政府的干预行为是必然也是必须的。政府的干预行为指的是政府为了引导企业合理并购而利用其所拥有的权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平衡并购双方参与方利益调节经济以及约束垄断。政府的干预行为在并购中产生的效果分以下情况:①在企业并购中,为了并购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正面效应。首先,在不成熟的市场中,中介机构不健全下,政府发挥了中介职能。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评估被并购企业价值,提供咨询业务、策划和组织企业并购行为;而投资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在国内外寻找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需要实施兼并或者收购的企业当中去;然后目前我国这些中介机构是不健全的,因此政府的干预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这些中介机构,从而发挥正面效应。其次,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可以得到调节。中国的企业被划分为不同地区,所处该地区的企业能为该地区带来税收、经济增长和就业人口增加14-- -3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现状及其并购影响因素分析等利益;然而跨地域的并购将会使这些利益需要重新分配,这必然会遭到利益受损地区部门的强烈阻止;若政府能够对这些地区之间经济利益纠纷进行干预,则能极大的降低并购成本,促进并购行为在不同地区之间顺利进行。最后,在政府干预行为的影响下,企业相关者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善的背景之下,企业的职工和债权人的利益很有可能因为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不能得到保障。企业合并后职工的安置问题,债务人债务的偿还问题,这些都是企业并购后存在的潜在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有义务也有足够的能力为这些并购中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的利益。因此为了让企业中出现更多的正面效应,政府可以通过颁布法规条款、严格监督并购过程等手段,保障企业所有相关者的利益。②政府的过多干预可能使得企业并购出现负面效应。首先,企业并购目标在政府干预下可能偏离。部分政府处于政绩或促进经济为由,而对并购行为实施以系列优惠措施。一些企业为了获取优惠措施,以投机为目的进行并购行为,这种情况下的并购偏离了企业的经济目标,企业的并购行为并没有实际为企业带来规模上或者市场占有率上的改善,因此这种性质的政府干预行为为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带来负面的效果。其次,政府以减少企业亏损或者安置亏损企业员工,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颁布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而鼓励优质的企业去对亏损企业进行并购行为。政府这种“以富拉贫”的强制撮合行为,给优质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的企业甚至面临被拖垮的危机。总之政府干预行为在企业并购中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它可以让并购行为的顺利进行,降低并购成本,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使企业违背其经济目标而发生并购行为,促使企业出现投机行为,特别是“拉郎配”的强制撮合行为甚至会使一个优秀的企业走向濒临破产的边缘。1.1资本市场的影响完善的资本市场使得企业并购顺利进行。企业并购的绩效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程度。资本市场拥有三个职能:筹资、存量资源配置、晴雨表。其中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存量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对资源的积累从而合理有效配置,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资本市场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融资条件、提供了并购信息、对并购双方的产权进行度量、并未并购企业提供了市场途径和保障机制;成熟的资本市场也成就了企业的并购行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提供了多样性和流动性的金融工具,以满足企业支付的多样化;提供了市场主导力量—投资15--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者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更高服务和竞争的中介机构(以投资银行为首要代表)以满足企业对并购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多层面的细分交易场所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企业。本章节从决策者的角度、政府干预行为和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角度来分析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购的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以上分析的三点,站在不同的视角就会看到企业并购不同的影响因素,就不在此赘述了。16-- -4案例组企业并购基本情况4案例组企业并购基本情况1.1案例组并购双方企业基本情况2005年至2010年之间,家电行业发生了很多规模比较大的同行业并购活动,本文选择的案例组中的并购活动分别是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并购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小天鹅、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合肥美菱;笔者之所以选取这些案例,是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家电行业的并购并且主并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章对案例组并购双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分析这四个并购活动的类型以及动因。1.3.1收购企业介绍(1)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成立于195年,属于我国军工企业,在“一五”期间是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75年,长虹为了使自身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了公司改革开始进军家电行业;1994年长虹正式挂牌上市。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长虹由军工企业变革为多元化家电企业,主要生产电视、冰箱、空调、通讯设备、网络、数码产品等。长虹的控股图如图4.1:绵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1.4.1%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图4.1长虹控股图(2)广州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成立于1968年;于2001年,美的进行了民营企业的改革。美的集团拥有17--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多条产业链,有空调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厨房用品产业链等等,由美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控股;主要生产的产品有空调、风扇、电饭煲、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热水器、灶具、吸尘器、电烤箱等等。美的控股图如图4.2下:何享键90%佛山市顺德区天拓投资有限公司55%30%30%美的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7.6%4.13%佛山市顺德区开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图4.2美的控股图(3)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海信空调本身并不拥有任何经营性的资产,企业主要依靠参股、控股其他企业从而产生了实体业务经营;2007年以前,海信空调主要研制和生产空调、注塑磨具等。海信空调于2004年起,开始了特色定制空调机的服务;为目标群体比如中国移动等生产了一批特殊设计的空调,并构建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海信空调为家乐福、开利、三洋等企业提高委托加工的业务。2007年,海信空调又建立了海信山东,并将母公司的空调研发项目转交给海信山东完成。这一研发工作转以后,海信空调只是海信集团白色家电投资管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再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18-- -4案例组企业并购基本情况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海信集团有限公司55.58%青岛海信电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93%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1.3.1%广东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图4.3海信科龙控股图(4)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创立,该企业是集小家电、LED等相关产业与一体的集团性公司。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德豪润达成为珠海市最具规模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先后获得“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珠海市十强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自然人王冬雷自然人王晟90%10%珠海德豪电器有限公司1.4.1%5.32%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图4.4德豪润达控股图19--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目标企业简介(1)合肥美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器生产商,其生产的冰箱属于国家免检产品、也是第一批获得中国名牌的产品之一;每年拥有400万台冰箱生产力的美菱,被评价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其主要经营范围主要有:冰箱、空调、洗衣机、数码产品、塑料制品、包装品和装饰用品等。(2)小天鹅1958年,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78年,小天鹅生产出中国第一天全自动洗衣机,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全球三大洗衣机生产商之一,品牌的价值高达150多亿元。小天鹅是中国洗衣机市场的鼻祖,至今也依然是洗衣机行业的龙头老大,小天鹅的发展历程代表着整个中国洗衣机产业的历史。(3)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海信科龙在广东成立,海信成功收购了科龙后,成为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的制造企业,主营范围有冰箱、空调和洗衣机。海信科龙在国内外都设立了研发中心,拥有研发规模最大的团队;研发的高投入使海信科龙一直保持着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同步。(4)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1997年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企业成立初期主要生产LED模组、器件;到2000年,锐拓开始研制LED全彩显示器;2009年,锐拓进入LED照明市场。锐拓的营业特色是专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比如为广告牌、体育馆等大型活动提供LED照明和装饰。经过了多年的努力,锐拓的技术和管理不断完善,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在国际市场上完成了很多成功地经典项目,是中国LED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代表品牌。1.3.1案例组企业并购类型在中国的企业的发展史上,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市场不断成熟化,中国的企业创造也一系列复杂的并购案例。目前,并购的类型可以分为横向并购、混合并购和纵向并购,而企业并购类型可以依据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关度来划分。本文分析的这四个案例,透过现象观察其本质也可以划分其的并购类型。20-- -4案例组企业并购基本情况表4.1案例组并购类型主并企业主营业务被并企业主营业务并购类型并购时间收购股份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制冷电器、长虹数码、芯片、能源、美菱空调器、洗混合并购2005年1120.03%商用电子、生活家衣机月电空调、风扇、电饭煲、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洗衣机、美的电暖器、洗碗机、电小天鹅洗衣机混合并购2008年2月24%磁炉、热水器、灶具、消毒柜、电火锅、电烤箱海信研制生产空调,注科龙冰箱、空空调塑模具调、冷柜和横向并购2006年9月26.43%洗衣机等系列产品销售LEDLED芯片、LED外模块、LED延片、LED照明、模组、LED德豪LED显示屏、LED锐拓显示数码管、横向并购2010年1240%润达封装、LED设备以LED发光月及厨房小家电的管、LED系制造和服务统显示屏。1.1案例组企业并购动机首先,一个企业处于在市场经济中,那么其发展过程,首要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为了谋取最大化的利润,企业进行生产与扩张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也属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其最终的目的也离不开对于利润的追逐。其次,在活跃的市场中,公司如果一直在追求发展,那么一定面临着许多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位,企业除了对于自身不断的增强以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并购。这两种原始动力促使企业计划并实施并购行为。本文从四个案例中以不同视角寻找其并购的动机。对于主并企业,其并购动机主要集中在规模经济、多元化、减少竞争、发挥品牌效应、提高管理能力、避税目的、抢占市场、优化结构这9个方面。通过分析,在表4.2中总结了主并企业的并购动机。21--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4.2案例组主并企业并购动机主并企业规模经济多元化减少竞争发挥品牌效应提高管理能力避税目的抢占市场优化内部结构长虹√√√√√√美的√√√√√√海信空调√√√√德豪润达√√√√对于被并企业,其被并动机主要表现在企业经济危机的影响、扩大规模、利益主并企业优势这4个层面。在表4.3中总结了被并企业的并购动机。表4.3案例组被并企业并购动机被并企业间接上市经济危机影响扩大规模利用品牌优势引进技术美菱√√√小天鹅√海信科龙√√√锐拓√√√√22-- -5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5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1.1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企业的并购行为最终是会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并购绩效也是可以通过对于企业财务综合指标来进行评价。本文以并购前后,总共六年的时间选取会计财务指标数据,对能够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会计指标进行主成分的提取,得到一个具有代表性能够整体反应企业并购业绩的评分,最终能够比较客观的对这四个案例企业进行定量排名。结合行业环境的特征和企业并购前后采取的行为,寻找出影响并购绩效评分的潜在因素。本文分析的选取的四个案例中的数据和其他并购公共信息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笔者对四个案例企业的财务指标主要从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四个方面,选取十二个财务指标来反映案例组企业并购业绩。1.3.1营运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是累积利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追求利润是企业永恒不变的根本目的,案例组四个企业并购活动的行为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般来说,营运能力越强,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就越多,对营运能力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资金的周转率等,也能够观察出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本文主要选取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来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1)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公司因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是公司销售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了公司赊销账款收现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存货周转率,是公司在日常生产工作经营中持有的库存商品、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的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是衡量公司销货能力和公司存货管理效率的关键依据。一般公司存货周转率越快,如果公司是盈利,则其利润也增长得最多。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3)总资产周转率,又称投资周转率,代表公司总资产的周转情况,这一比率越高,表明公司投资效益越好,反之则表明公司没有全面利用总资产,最终会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23--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偿债能力公司的偿债能力对于企业的信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影响并购双方的并购的决策活动。偿债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借款偿还能力,而评断一个公司是否正常运营第一个需要观察的就是其偿债能力,因为它将影响公司的投资能力、盈利能力等,对于公司管理者、债权人、公司所有者以及公司的供应商都有影响;本文选取偿债能力中的权比率、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来分析。(1)产权比率,这一比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投资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2)流动比率,是反映公司流动资产变成现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不仅是公司资产变现效率的量度,也是管理者保持边界的量度。流动比率越高,表明公司的流动资产源于负债越多,公司投入生产经营的营运资本越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资产负债率,代表公司所有者对债权人偿还债务的保障系数,也代表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当企业的盈利性比较好、现金流稳定运转时,企业能够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若企业效应不好并且现金流不稳定,则企业没有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企业管理者这时就需要调整资产负债率,使之在适当的比值范围内,既能够偿还长期负债,也能够利用外部的资金。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2盈利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就是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通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有效对公司的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可能寻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公司提出有用的解决策略。评价企业的并购行为是否有效,最关键的是看盈利能力是否能到了提升。本文主要通过主营业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1)营业净利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创造利润的能力。当这一指标比率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良好,但是受行业特点的影响,对于资本高密集型的产业,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就越高;反之,资本低密集产业,该比率也较低。其计算公式为为24-- -5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营业净利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额(2)总资产净利润率,是衡量公司全部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总额(3)净资产收益率,反应了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这是股份公司最关键的一个指标,有很强的综合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公司的投资收益就越大。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1发展能力公司的发展能力代表着公司以后的发展状况与发展速度,为预测公司以后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依据;这更是表现企业是否并购成功地重要指标,对家电行业并购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本文在选取总资产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1)总资产增长率,是指期末资产增长额与期初资产总额的比值,一个公司的状况如何不仅仅表现在规模上,更是表现在质量上,公司的不良资产有哪些,这些不良资产是公司运营过程中导致的不良结果,这些资产不能够加入到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增长额/期初资产总额(2)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是公司股东权益的增长率,通常情况下,公司股东权益增长率越大对公司是越有益处的。其计算公式为: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上期所有者权益总额(3)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本期营业收入的增长额与上期营业收入的比率,代表公司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上期营业收入1.3.1建立模型和分析步骤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案例组中家电企业并购绩效作出综合评分。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降维的方法,将我们选取的12项财务指标用几个综合性指标替换,即这几个综合性指标能够代表这些具有很高相关性的原始指标。本文中,在对分析案例组并购绩效分析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太多的变量,这样计算较为复杂;因此笔者希望在对25--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案例组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在能够减少涉及的变量的同时,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选取的指标列下表5.1表5.1主成分分析评价指标方面指标指标名称计算公式X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营运能力X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X3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X4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偿债能力X5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6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7营业净利率营业净利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净额盈利能力X8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总额X9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增长额/期初资产总额发展能力X11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上期所有者权益总额X12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上期营业收入1.1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假设所分析的案例中有P个指标,把这P个指标视为P个随机变量,记为X1,X2,„,Xp。这P个指标构成的P维随机向量记为X=(X1,X2,„,Xp),。设随机变量X的均值为µ,协方差矩阵为Σ。主成分分析就是要把这P个原始指标的问题,转化为讨论K个综合指标的问题。新的K个综合指标F1,F2,„,Fk(K2”获得协同效应时,企业的并购行为才能产生正效应。在并购后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企业管理者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来调整两个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管理制度,而企业之间文化的融合是失败风险最高的节点。因此文化整合是整个整合过程中的难点,德豪润达并购深圳锐拓之前,各自企业对于市场分布不一,导致企业给员工灌输的企业文化理念存在差异,德豪润达主要关注国内市场,价格至上,抢占市场占有率,而深圳锐拓主要针对国外市场,是以客户满意度为主,不同的36-- -5案例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生产营销理念带来了两个企业文化上的差异;德豪润达并购深圳锐拓后,并没有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而是盲目专注于将锐拓LED市场的迅速扩张,这也是可能导致德豪润达收购锐拓后并购绩效综合评分一直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在案例分析的企业中,长虹美菱则形成了正面的衬托,在并购后,长虹对长虹文化和美菱文化的优秀部分进行总结,在美菱文化中,融入长虹的文化传统,从而重新构建美菱的企业文化。为凸显企业内涵与价值观,企业利用《亮剑》、《美菱报》等内部刊物增强对企业文化精神的宣传,提高企业社会公民的责任意思,增进企业凝聚力,既是美菱优良传统的延续、拓展的表现,又实现了美菱长虹文化理念的统一。企业文化不仅将员工的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促使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奋斗,万众一心,从而保障了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37--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提高家电行业企业并购绩效的启示6提高家电行业企业并购绩效的建议从对整个家电行业的相关性来分析,家电行业的横向并购绩效在并购发生后基本上发生了下降的变化趋势,之后会有小幅度增长,这说明企业并购后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去融合。文章主要根据德豪润达和其他案例组企业在关于并购行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笔者为日后家电行业的并购行为提出以下建议:1.1制定符合产业环境的企业战略为了全面的制定、评估调整并更好的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需要去建立和完善一套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制定一套让企业自身与产业环境相符的发展战略路线。当前,我国企业普遍现象主要是缺乏全面而又专业的管理人才,在进行企业全局战略方案统筹规划时,企业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知识不足,没有创新思想,没有先进的理念支撑,策略方式手段上都还亟需很大的提升,因此,诸多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体系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就面临着很多难以逾越的困难,企业战略体系实施缺乏详细的计划编制与目的性,导致整个企业的市场整合、生产运营等多方面受到相关制约,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该战略体系进行分析规划。在德豪润达的收购案例中,在制定企业战略体系时,笔者对目前的家电行业提出了一点建议,务必要与企业当前的产业环境相适应。随着整个战略管理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整个战略管理体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的影响,并合理的对战略管理所起到的作出清晰的界定。整个战略管理体系是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构成,在体系中,各模块之间密不可分,不可将其分离开来。产业环境分析的内容对企业战略内容的制定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战略方案的制定应该紧密的围绕着企业未来规划而制定。此外,我们还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随时注意企业产业环境的变化和跟新,及时搜索最新的信息,建立企业产业环境的信息系统,为企业战略调整提供依据。1.2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并购已经升级为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企业经营多元化的目的,企业不断通过并购重组,或在运营、管理、财务等多方面寻求“1+1>2”的效果,让企38--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业获取更大的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并购已备受各大企业青睐。而支付方式的选择也成为了企业并购行为中的一大难题;为降低企业并购成本,那么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就必须选取一种合适的支付方式,因为合理的支付方式方式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企业在并购活动后的兴衰成败。德豪润达采取的现金支付方式,虽然以折价1.2千万的价格收购锐拓40%的股权,但是企业还是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现金流,再加上后期的LED生产基地的大量投入,使得德豪润达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此等情形下德豪润达不得不加大筹资力度,产生的财务费用也迅猛增长。1.1合理确定并购对价为了确定合理的并购价格,企业前期需要做大量的调查、核实工作。收购企业需要运用不同形式的手法,将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摸底、全面了解目标公司。这不仅包括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行业竞争状况,也包括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一方面,收购公司需要对包括资产负债情况表、经营成果、现金流和所有权变动等表格进行详细核查。同时又要对没有显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可能有重大影响的或有负债以及目标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进行了解,确保并购完成后在战略和文化上没有明显冲突;另一方面,收购公司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风险预测,有效识别已经存在和潜在的经营风险。在调查中,既要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现有的经营状况,又要关注企业成长能力,减少企业信息不对称,从而规避溢价风险。1.2有效利用评估机构并购活动以及资产交易活动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价值评估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评估机构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而与其重要地位不符的是,目前我国评估机构起步晚、发展缓慢、且专业程度还有待提高。传统的资产评估着重点主要放在单项资产的评估,而现代资产评估主要以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为侧重点。对企业整体水平的把握,不仅需要资产评估师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评估经验,还需要较高的职业操守,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评估企业价格。只有在专业的评估人才组成的专业评估团队的精诚合作下,将具体评估所得有效结果累加汇总,方能更精准的评估出一个企业的价值。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评估中介结构尚且意识淡薄,因此导致我国公司并购中出现评估精准值的偏差,所以并购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评估机构,同时评估行业中应加快内部竞争,提升评估中介机构内部人员结构不断精细化、专业化,促进评估机构的有效改善,方能有效的规避企业并购中溢价风险,有利于企业并购绩效的提高。39-- -6提高家电行业企业并购绩效的启示1.1多种支付方法合并为了获得有效的并购绩效,并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实现并购绩效的提高。为了减少企业巨大的现金流压力,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可以选择以股票支付方式,发挥最大的并购绩效;同时尝试将现金支付与股票支付方式综合运用。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中主要还是以现金并购为主,因此在并购之前,企业需要认真衡量自身情况,切实做好一切现金支付准备,尽可能的尝试用现金与股票债券等其他支付方式进行组合支付。1.3.1注重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与此同时,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势必为企业带来投资风险的加大和运营成本的提升,为规避企业扩张带来的投资风险加剧、企业债务加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多数企业选择并购重组的方式,从而帮企业转化危机。而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行为存在在商业圈中,笔者从德豪润达的案例中分析得出,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的融合,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增效。在企业整个并购活动中,由于经营规模、行业、所处区域等各方面的差异,迫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理念存在鲜明的差异和冲突,其中主要表现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价值观、员工对企业的工作态度等方面。而企业文化的整合影响着企业并购后的兴衰;当两个企业并购后,势必会在经营模式、客户管理方式、员工管理制度、企业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些都是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上很难去规避的一些现实问题,十分需要“新企业”中的高层领导十分重视,对过去两种企业不同的文化理念差异加以融合,特别是在两种文化中存在的“集权程度、开放性、正规性”等各方面均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企业领导层应在企业文化的重新融合建立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足够的资源,预防企业出现过高的并购成本。任何并购后形成的“新贵”都必须意识到,若想降低企业文化带来的“冲击波”,就必须从某种程度上采用浸透、融合等新手法,使双方企业文化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以促进企业经营为原则,遵循两种企业文化之间异中求同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单一的用一方文化取缔另一方,或双方共存。文化冲突在企业并购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必经阶段,为让企业并购后企业文化融合到最佳模式,企业应该根据现有实际情况,抓准侧重点,分析并购前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浅在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企业规划的发展战略方针,共同努力有效的融合双方文化,构建新的企业文化,通过40--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认识双方文化,从而确定文化差异所在,寻求解决思路,协调实施,确保并购后“新企业”在“新文化”中的稳步发展。41-- -7分析结论与展望7分析结论与展望本文选取家电行业的四个并购案例为分析对象,分别是德豪润达并购锐拓、美的并购小天鹅、长虹并购美菱、海信并购科龙;以案例组前后共六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个案例的并购绩效进行综合评分。文章选择综合评分最低的企业即德豪润达,与其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支付方式、发展战略、政府行为和企业文化差异四个角度出发,寻找出可能导致德豪润达并购绩效评分低的原因。并从这几个方面为企业日后的并购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存在的创新点,第一个是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案例对比分析提供更为可信的量化依据;第二个是本文采取的案例组合分析,能够对于同一行业下不同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使笔者提出的建议更具有说服力。同样本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本文虽然通过验证能够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但是案例组企业数量还是略少;其次依据案例组企业评分结果对并购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还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分析的是可能导致评分差异的原因,并非绝对性。42--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致谢衷心感谢我的乾慧敏老师。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在我学习期间不仅传授了做学问的秘诀,还传授了做人的准则,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他们的讨论是分不开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分析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43--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H.DonaldHopkins.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DostrategyorPostMergerIntegrationMatter?[J].InternationalManagementReview,Vol.4No.1,2008,[2]TangYanzhao,ZhuHouyi.TheDynamicAxleCircumrotatingModel:ANewPerspectiveofCulturalIntegrationinCross-BorderMerger&Acquisition[D],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2009.MASS'09.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3]Jensen.M.C,R.S.Ruback,Themarketforcorporatecontrol:Thescientificevidenc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3,11(1):5~50.[4]Jarrell.G.A,J.A.Brinkley,J.M.Netter,Themarketforcorporationcontrol:Theempiricalevidencesince1980,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88,2(1):49~68.[5]Bradley.M,Desai.A,Kim.E.H,Synergisticgainsfromcorporateacquisitionsandtheirdivisionbetweenthestockholdersoftargetandacquiringfirm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8,21(1):3~40.[6]DavidKing,2002,“TheStateofPost-AcquisitionPerformanceLiterature:Wheretogo fromhere?”,Workingpaper.[7]H.DonaldHopkins.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DostrategyorPost-MergerIntegration Matter?[J].InternationalManagementReview,Vol.4No.1,2008.[8]AmramM,KulatilakaN.Realoptions:ManagingStrategicInvestmentinanUncertain world[J].BostonMassachusetts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9(05):215-242. [9]Agrawal,A.J.Jaffe:andG.Mandelker.Thepost-MergerperformanceofAcquiringFirms:A Re-examinationofanAnomaly[J],JonrmalofFinance,September1992:1605-1621. [10]AgrawalAnuP,JeffreyFJaffeandGershonN.Mandelker,ThePost-MergerPerformanceof AequiringFirms:ARe-examinationofanAnomaly[J],JournalofFinance,47,September1992. [11]Betton,S.,Eekbo,B.E.,andThorburnK.CorporateTakeovers.TuckSchoolofBusiness WorkingPaper[D].2008.[12]Bebehuk,L.andJ.Fried.ExecutiveCompensationasanAgencyProblem[J].JournalofEconomics Perspective,2003,17(3):71-92.[13]BrunerRobertF.DoesM&APay:ASurveyofEvidencefortheDecision-Maker[J]Journalof AppliedFinance,2002,(1):48-68.[14]Ghosh,A.DoesOperatingPerformanceReallyImprovefollowingCorporateAcquisitions? [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01:151-178.[15]HarfordJ,LiK.DecouplingCEOWealthandFirmPerformance:TheCaseof AcquiringCEOs[J].JournalofFinance,2007,62(2):917-949.[16]Heimeriks,K.H.,&Duysters,G.AnempiricalinvestigationintotheallianceEapability Developmentproces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7,44:25-49. [17]Kaplan,S.andWeisbach,M.,TheSuccessofacquisitions:EvidencefromDivestitures[J],Journal ofFinance47:107-38.[18]MargaretCording,PetraChristmann,L.J.Bourgeois,III.AFocusonResourcesinM&ASuccess: ALiteratureReviewandResearchAgendatoResolveTwoparadoxes[R],Universityof Virginiaworkingpaper,2002.[19]Mitchell,M.L.andE.Stafford,ManagerialDecisionsandLong-TermStockPricePerformance[J],44-- ---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JournalofBusiness,2000(73):287-329.[20]Mulhern,J.H.andA.L.Boone,ComparingAcquisitionsandDivestitures[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00(06):117-39.[21]Parisi,Franco,GuillermoYanez,TheDealoftheCenturyinChileEndesaEspana’sTakeoverofEnersis[J],InternationalReviewofFinancialAnalysis,2000(09):103-116.[22]RobertF.Bruner,DoesM&APay?ASurveyofEvidencefortheDecision-Maker[J],JournalofAppliedFinanceSpring/Summer,2002:48-68.[23]ScottC.Linn,JeannetteA.Switzer.Arecashacquisitionsassociatedwithbetterpostcombinationoperatingperformancethanstockacquisition[J].JournalofBankingFinance,2001,25(6):1113-1138.[24]S.Manson,R.Powell,A.W.StarkandH.M.Thomas,IdentifyingtheSourcesofGainsFromTakeovers[J],AccountingForum,2000,24(4):319-343.[25]Weston,J.F.TestsoftheEfficiencyperformanceofConglomerateFirms[J].JournalofFinance,1976(26):979-36.[26]Shleifer,Andrei,andRobertVishny.Largeshareholdersandcorporatecontrol[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4):461-488.[27]SinghH.Montgomery,C.CorporateacquisitionstrategiesandeconomicPerform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mal1987(08):377-387.[29]黄晓楠,瞿宝忠,丁平.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改进模型分析[J].会计分析,2007(3):44-48+96.[30]杨玲,叶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J].财会通讯,2013(8):122-124.[31]李良成.吉利并购沃尔沃的风险与并购后整合战略分析[J].企业经济,2011(1):27-30.[32]耿云江,宋路莎.企业合并重组_财务整合先行_基于中平能化集团的案例分析_耿云江[J].财务与会计,2011(5):13-15.[33]李四海,尹璐璐.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整合风险分析——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J].会计之友,2011(31):54-56.[34]唐健雄,王国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烟草流通企业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1):159-160.[35]黄新建,李若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房地产业的业绩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10):165-166.[36]韩华,唐菲,赵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05-108.[37]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分析[J].会计分析,2003(8):45-47.[38]李善民,朱滔,陈玉呈,曾昭灶,王彩萍.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配对组合绩效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6).[39]刘博.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40]金翔.市场结构、横向并购与公司绩效[D].上海交通大学,2011.[41]李娜,严骁玮,刘天宇.企业跨国并购理论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2.7.45-- -参考文献[42]李静.我国零售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11.[43]佳男,马占新.企业并购绩效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J]北方经济.2011.7.[44]贾文党.关于企业并购绩效的分析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19.[45]宋盛楠.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2.[46]邓迪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4.[47]彭雯,陈贤锦.企业并购绩效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1(9).[48]刘洋.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分析综述,中国商贸[J]2011.[49]李莹,孙禹,孙忠伟,付艳玲.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因素分析.东方企业文化[J].2010,8.[50]肖于.EVA在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4.4.[51]袁金龙.并购对企业成长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2.5.[52]赵延霞,孟俊婷.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文献分析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53]戚振东.业绩评估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54]任淮秀.兼并与收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5]李成标,吴先金,杨显贵,集成技校评价理论与方法分析[M]科学出版社,2013.[56]胡雨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并购长期绩效分析[J].对外经贸.2014(07)[57]马善玲.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11.[58]钱丽娟.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6.[59]余燕妮.企业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2.12.[60]曾庆勇.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之构建[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45-46.[61]周绍妮.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分析[J].会计研究.2013.10:75-82.[62]成倩.中国地区市场化进程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3.5.[63]张晓波,陈海声.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3.9:03-07.[64]何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企业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1.1[65]唐漂舸.企业并购绩效分析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234.科技与经济[66]周芬,王菲,俞晨越.战略视角下的电子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与经济,2014.2:86-90.[67]姚益龙,刘巨松,刘冬妍.要素市场发展差异、产权性质与异地并购的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4.10:102-111.[68]曹霞.企业并购中的品牌整合[D].上海:复旦大学,2007.[69]冯鹏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9.12-30.[70]郭文强等.对外资金投资理论分析综述[J].科技管理分析,2006.[71]刘焰.生命周期、并购模式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基于收购公司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100-107.[72]廖运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5-78.[73]廖运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79-98.[74]王红茹——吉利式并购[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3期.12-18.[75]向寒松.中国汽车营销风云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0-120.[76]毛雯.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分析[D].西安:山西科技大学,2014.[77]李桂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09-130.[78]李鸿武,周晓光,杨玲.企业购并的动因与形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46-- -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卷第2期.[79]周士元.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12.9.[80]吴维佳.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4.6.[81]杨晓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优化问题分析[D].湖南大学,2007.0247--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分析成果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分析成果姓名张杨出生日期1991年2月14日籍贯长沙获得学士学位时间、学校2013年6月湘南学院现所学学科、专业MPAcc-CFO入学时间2013年9月学习(大学以上)及工作经历年月—年月就学的学校、专业/工作单位、职务2009年9月—2013年6月湘南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13年6月—至今重庆理工大学MPAcc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分析成果(包括鉴定项目、获奖、专利)全体作者发表刊物或鉴定单位序号论文或成果、专利名称时间(按顺序排列)或获奖名称、等级或专利类别在学期间尚未发表但已被录用的学术论文序号论文名称全体作者(按顺序排列)拟发表刊物预计发表时间-- -48--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